电致变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4590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电致变色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致变色结构,其中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基底,包括第一面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第一导电层,位于基底的第一面;变色功能层,位于第一导电层表面;第二导电层,位于变色功能层表面,第二导电层被分隔为相互电隔离的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第一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隔离区内、且穿过电致变色层与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传导区表面,与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第一遮光层,用于遮挡第一隔离区。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遮挡光线的第一遮光层,以遮挡第一隔离区,能够在电致变色玻璃变色后,遮挡第一隔离区的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均匀性,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性能。
【专利说明】
电致变色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以及吸收率等特性能够根据电场的大小与极性发生可逆的变化。在玻璃表面设置电致变色结构形成电致变色玻璃,能够通过电压控制实现对玻璃透光性能的控制。
[0003]根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报告,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占整体能源消耗的近40%:隔离性能不好的窗户所损失的热量占建筑物冬季热损失的10%?30% ;而夏天穿透窗户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光线,则增加室内制冷所需要的能量。据估算,美国每年由于建筑物玻璃窗而造成的能量损失价值约200亿美元。
[0004]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控制玻璃的透光量和眩光量,可以对玻璃的透光量及透过玻璃的热量进行优化,保持室内条件舒适,从而能够减少维持建筑物室内温度的能量消耗。因此,随着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致变色玻璃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汽车防眩光反射镜、汽车天窗、高铁窗户、飞机窗户、高档大厦的幕墙玻璃等领域。而且随着综合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电致变色玻璃能够逐步替代Low-e玻璃,在节能环保的智能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玻璃,在加压变色后,往往会出现漏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结构,以改善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性會K。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结构,包括:
[0008]基底,包括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面;变色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变色功能层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被分隔为相互电隔离的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第一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隔离区内、且穿过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传导区表面,与第一传导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第一遮光层,用于遮挡第一隔离区。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隔离区的第二导电层。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隔离区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
[0012]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分为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所述第一遮光层还遮挡所述第一沟槽。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隔离区的第二导电层,且填充所述第一沟槽。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隔离区以及所述第一沟槽相对应的部分。
[0015]可选的,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第二遮光层,用于遮挡第二隔离区。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隔离区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
[0019]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分为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所述第二遮光层还遮挡所述第二沟槽。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和所述第二沟槽相对应的部分。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和所述第二沟槽相对应的部分。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的宽度范围为I微米?500微米,所述第一传导区和所述第二传导区的宽度范围为I厘米?500厘米。
[0023]可选的,所述基底包括透光基底。
[0024]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阻挡层。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遮挡光线的第一遮光层,以遮挡第一隔离区,能够在电致变色玻璃变色后,遮挡第一隔离区的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均匀性,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性能。
[0027]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因此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还包括遮挡所述第二隔离区的第二遮光层,以遮挡第二隔离区的漏光,有利于改善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均匀性,从而提高电致变色的性能。
[0028]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基底表面投影面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隔离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可以减少由于光线衍射而造成的漏光,进一步改善电致变色玻璃的遮光性能。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一种电致变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结构形成方法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电致变色玻璃存在漏光的问题。现结合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玻璃中电致变色结构的结构分析其漏光问题的原因:
[0033]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如图1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基底10以及依次位于基底10表面的第一导电层11、电致变色层12以及第二导电层13;依次贯穿第二导电层13和电致变色层12的第一电极14a和位于第二导电层13表面的第二电极14b分别与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3电连接,向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3加载电压信号,使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3间形成电场以控制电致变色层12的颜色。
[0035]为了避免第一电极14a与第二电极14b间出现短接现象,所述第二导电层13分为相互电隔离的第一隔离区13i和第一传导区13t,所述第一电极14a位于第一隔离区13i内,所述第二电极14b位于第一传导区13t内。
[0036]由于第一电极14a位于第一隔离区13i内,因此第一隔离区13i的第二导电层13和第一导电层11相应区域之间的电位相等,无法形成电场,因此当加压变色时,第一隔离区13i的第二导电层13和第一导电层11相应区域之间的电致变色层12不会变色,从而出现漏光。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8]图2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0039]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基底100,所述基底100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0040]所述基底100用于提供物理支撑平台,具体的所述基底100可以是柔性基底也可以是刚性基底。所述基底100可以为透光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00为玻璃。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00的材料为玻璃,可以直接在所形成的电致变色结构上压合玻璃构成电致变色玻璃,能够简化电致变色玻璃的结构,减小电致变色玻璃的重量。
[0042]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数量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夹合于两块玻璃之间形成电致变色结构,从而降低对工艺机台的要求,降低制造成本。
[0043]位于所述基底1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第一导电层110。
[0044]所述第一导电层110形成于所述基底100的第一面或第二面上,所述第一导电层I 10用于加载电压以形成电场。所述第一导电层I 10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⑶)。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10可以为氧化铟锡(ΙΤ0)、氧化锌锡(IZO)、氧化锌铝(AZO)、氟掺氧化锡(FT0)、镓掺杂氧化锡(GTO)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导电的透明氮化物包括氮化钛、氮氧化钛、氮化钽以及氧氮化钽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透明导电的石墨烯材料;还可以是其他透明的金属或合金材料。所述第一导电层110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1000纳米。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10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600纳米。
[004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杂质离子扩散进入所述第一导电层110,从而影响所述第一导电层110的导电性能,因此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0和所述第一导电层110之间的阻挡层101,所以所述形成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形成第一导电层110之前,形成覆盖基底100表面的阻挡层101。
[00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00为钠玻璃,为了避免钠玻璃中的钠离子扩散进入第一导电层110而使所述第一导电层110的电导率降低,所述阻挡层101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铝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钠离子阻挡层。
[004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第一导电层110与后续所形成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隔离性,避免出现漏电或短路的问题,所述第一导电层110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所述第二隔离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传导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48]为简化器件结构,降低工艺难度,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离区和所述第二传导区之间通过第二沟槽实现隔离。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3,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第一导电层110的下沟槽111,所述下沟槽111将第一导电层110分为下隔离区IlOi和下传导区l1t。所述下沟槽111构成第二沟槽,所述下隔离区IlOi构成第二隔离区,所述下传导区I1t沟槽第二传导区。
[0049]所述下隔离区IlOi的宽度范围为I微米?500微米,所述下传导区IlOt的宽度范围为I厘米?500厘米。为了提高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变色均匀性和变色速度,可选的,所述下隔离区IlOi的宽度范围为5微米?50微米,所述下传导区IlOt的宽度范围为5厘米?50厘米。
[0050]具体地,所述下沟槽111可以为沿“几”字形延伸,这样形成的多个下隔离区IlOi之间连通形成梳状,多个下传导区IlOt之间连通形成梳状,所述多个下传导区IlOt形成的梳状与多个下隔离区IlOi形成的梳状的梳齿相互补偿。所述下隔离区IlOi宽度(梳齿宽度)范围为5厘米?50厘米,相邻梳齿之间为下传导区IlOt,下传导区IlOt的宽度范围为5厘米?50厘米。所述下沟槽111的宽度范围为I微米?50微米。可选的,所述下沟槽111的宽度范围为2微米?10微米以提高所述下隔离区IlOi和下传导区IlOt之间的绝缘性。
[005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0表面的变色功能层120。
[0052]所述变色功能层120用于在电压控制下变化颜色。所述变色功能层120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以及位于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之间的离子传导层。
[0053]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颜色发生变化,可以为阴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即离子注入后颜色发生变化的金属氧化物,如欠氧氧化妈(W0X,2.7〈x〈3)、氧化钛(Ti02)、氧化fL(V205)、氧化银(Nb205)、氧化钼(M0O3)、氧化钽(Ta2O5)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锂、钠、钾、钒或钛掺杂的阴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1000纳米。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范围为300纳米?600纳米。
[0054]所述离子传导层用于传输离子,可以为1^20、1^202、1^311^1、1^?、Si02、Al203、他203、1^丁&03、1^恥03、1^2!107、1^2胃04、富氧氧化钨(^\,3〈叉〈3.5)、服03、2抑2、11?)2、1^1103、SrTi03、BaTi03、LiP03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离子传导层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300纳米。可选的,所述离子传导层的厚度范围为20纳米?150纳米。
[0055]所述离子存储层用于存储电性相应的离子,保持整个体系的电荷平衡,可以为阳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即离子析出后颜色发生变化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钒(V2O5)、氧化络(Cr203)、氧化猛(Μη2θ3)、氧化铁(Fe203)、氧化钴(C02O3)、氧化镍(祖203)、氧化铱(Ir02)、氧化镍钨、氧化镍钒、氧化镍钛、氧化镍铌、氧化镍钼、氧化镍钽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混合金属氧化物LixNiyMzOa,其中0〈x〈10,0〈y〈l,0〈z〈10,(0.5χ+1+0.5y+z)〈a〈(0.5x+l+0.57+3.52),其中1可以是六1、0、2匕1、¥、他、!^、¥、111等金属元素。具体的,所述离子存储层厚度范围为10纳米?1000纳米。可选的,所述离子存储层厚度范围为100纳米?300纳米。
[005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变色功能层120还填充于所述下沟槽111内。
[0057]位于所述变色功能层120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30。
[0058]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用于加载电压以形成电场。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的材料也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0)。具体的,所述第二导电层130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锡(IZO)、氧化锌铝(AZO)、氟掺氧化锡(FTO)、镓掺杂氧化锡(GTO)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导电的透明氮化物包括氮化钛、氮氧化钛、氮化钽以及氧氮化钽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透明导电的石墨烯材料;还可以是其他透明的金属或合金材料。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的厚度范围为10纳米?1000纳米。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600纳米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所述第一隔离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传导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一沟槽实现电隔离。
[0059]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的上沟槽132,所述上沟槽132将所述第二导电层130分为上隔离区IlOi和上传导区110t。所述上沟槽132构成所述第一沟槽,所述上隔离区IlOi构成所述第一隔离区,所述上传导区IlOt构成所述第一传导区。
[0060]所述上沟槽132可以为沿“几”字形延伸,这样形成的多个上隔离区130i之间连通形成梳状,多个上传导区130t之间连通形成梳状,所述多个上传导区130t形成的梳状与多个上隔离区130i形成的梳状的梳齿相互补偿,所述上隔离区130i宽度(梳子的梳齿宽度)范围为5微米?50微米,相邻梳齿之间为上传导区130t,上传导区130t的宽度范围为5厘米?50厘米范围内。
[0061]需要说明的是,以避免出现漏电、短路等电路问题,所述上隔离区130i和所述下隔离区IlOi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相互错开,也就是说,所述上隔离区130i和所述下隔离区IlOi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不重叠。
[0062 ]所述上沟槽13 2的宽度范围为I微米?50微米。可选的,所述上沟槽13 2的宽度范围为2微米?10微米以提高所述上隔离区130i和上传导区130t之间的绝缘性。
[0063]第一电极141,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隔离区内、且穿过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第二电极142,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传导区表面,与第一传导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具体的,位于第二导电层130上隔离区130i内的第一电极141穿过所述电致变色层120,与第一导电层110电连接;位于第二导电层130的所述上传导区130t表面的第二电极142与所述上传导区130t的第二导电层130电连接。
[0064]所述第一电极141和所述第二电极142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导电层110和第二导电层130加载电压信号,从而使第一导电层110和第二导电层130之间形成电场,以实现对变色功能层120颜色的控制。
[0065]所述上隔离区130i和所述上传导区130t之间的电隔离实现了所述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2之间的电隔离,使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2均能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130的表面,使所述第一电极141和所述第二电极142能够均匀分布在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表面,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导电层110和第二导电层130之间电场的均匀程度,提高所述变色功能层120的变色均匀度,改善电致变色结构变色速度慢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扩大电致变色玻璃的面积,使大面积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更快、更均匀。
[0066]同时,所述下隔离区IlOi和所述下传导区IlOt之间的电隔离,能够提高所述第一电极141与下隔离区IlOi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10之间的电隔离,降低漏电、短路等电路问题出现的可能,提高制造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良品率,改善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延长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使用寿命。
[0067]此外,所述第二电极142和所述下隔离区I 1i位置相互对应,而下隔离区I 1i与下传导区IlOt隔离,这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隔离,降低击穿风险。
[0068]所述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2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所述第一电极141或所述第二电极142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真空热蒸镀镀膜、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真空离子源镀膜、喷墨打印等方式形成。
[0069]为了简化器件结构,提高制造良品率,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形成的第一电极141可以与所述上沟槽13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电极142可以与所述下沟槽111相互平行。此外,所述第一电极141和所述第二电极142之间也可以相互平行。
[0070]所述第一电极141的数量大于I个时,所述第一电极141之间可以相互平行;在所述第二电极142的数量大于I时,所述第二电极142之间也可以相互平行。
[0071]此外,为了提高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2之间电场的均匀性,所述第二电极142和第一电极141之间交叉排列,即当所述电致变色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41或多个第二电极142时,所述第一电极141均匀分布于相邻第二电极142之间,或者所述第二电极142均匀分布于相邻第一电极141之间。
[0072]所述第一电极141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电极142的数量为3个。相邻第二电极142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电极141,且所述第一电极141到相邻第二电极142的距离相等;相邻第一电极141之间设置一个第二电极142,且所述第二电极142到相邻第一电极141的距离相等。
[0073]在其他实施中,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电致变色结构的面积大小进行安排。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一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即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可以被分成了对应的多个隔离区和多个传导区,实际上,若面积不大,他们可以分别仅设置为一个,即只有I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但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位于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甚至可以不被隔离,仅第二导电层被分割成多个隔离区和多个传导区,可以解决大面积下电致变色均匀的问题。
[0074]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遮挡上隔离区130i的第一遮光层151,用于遮挡光线。
[0075]在加压变色时,由于上隔离区130i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10之间无法形成电场,所以相应区域的变色功能层120无法实现变色,所以会出现漏光。第一遮光层151即用于在加压变色后,遮挡上隔离区130i的光线,以提高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的变色均匀性。
[007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51的材料为黑色,根据视觉规律,与黑色背景下白色线条相比,白色背景下的黑色线条更容易被人忽略,因此第一遮光层151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电致变色结构的变色均匀性,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性能。
[0077]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51覆盖所述第一电极141以及所述上隔离区130i的第二导电层130。
[0078]此外,所述第二导电层130内还形成有上沟槽132(如图2所示)。因此,所述第一遮光层151还可以遮挡所述上沟槽132。具体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51覆盖所述第一电极141以及所述上隔离区130i的第二导电层130,且填充所述上沟槽132。
[0079]进一步,由于光线衍射现象的存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51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上隔离区130i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面积,以避免第一遮光层151边缘出现漏光。
[0080]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10内还设置有下隔离区IlOi和下传导区l1t。与第二导电层130中上隔离区130i类似,在加压变色时,在下隔离区IlOi对应区域的变色功能层120也无法变色,在相应区域会出现漏光。所以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遮挡下隔离区IlOi的第二遮光层152,用于遮挡光线。
[008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142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IlOi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152覆盖所述第二电极142,以及覆盖所述上传导区130t的第二导电层130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IlOi相对应的部分。
[0082]此外,所述第一导电层110中还形成有下沟槽111(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遮光152还遮挡所述下沟槽111。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极141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IlOi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152覆盖所述第二电极142、以及覆盖所述上传导区130t的第二导电层130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IlOi和所述下沟槽111相对应的部分。
[0083]进一步,由于衍射现象的存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层152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下隔离区IlOi在所述基底100表面的投影面积,以避免所述下隔离区I 1i边缘出现漏光。
[0084]所述第一遮光层151或所述第二遮光层152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真空热蒸镀镀膜、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真空离子源镀膜、喷墨打印等多种方式形成。
[0085]参考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86]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251位于所述基底200未形成有第一导电层210、变色功能层220、第二导电层230以及第一电极241和第二电极242—侧的一面上。
[0087]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层210、变色功能层220、第二导电层230以及第一电极241和第二电极242位于所述基底200的第一面上,所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251覆盖在所述基底200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上隔离区230i相对应的部分。
[0088]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230内还形成有上沟槽232,因此所述第一遮光层251还遮挡所述上沟槽232。具体的,所述第一遮光层251覆盖所述基底200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上隔离区230i以及所述上沟槽232相对应的部分。
[0089]由于第一遮光层251位于基底200的第二面上,因此第一遮光层251并不会影响第二导电层230上隔离区230i和上传导区230t之间的电隔离性能,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层251可以为金属材料形成,但是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所述第一遮光层251也可以为不透明的非金属。
[0090]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10包括相互电隔离的下隔离区210i和下传导区210t。所述第二遮光层252覆盖所述基底200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210i相对应的部分。
[009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210内通过想沟槽实现下隔离区210i和下传导区210t之间的电隔离,所以所述第二遮光层252还遮挡所述下沟槽。所述第二遮光层252覆盖所述基底200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210i和所述下沟槽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上、位置与所述下隔离区210i和所述下沟槽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遮光层252。
[0092]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基底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能够使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和形成所述第二遮光层同时进行,有利于简化工艺步骤,提高制造良品率。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是否在基底一侧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并不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基底两侧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
[0093]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遮挡光线的第一遮光层,以遮挡第一隔离区,能够在电致变色玻璃变色后,遮挡第一隔离区的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均匀性,提高电致变色玻璃的性能。
[0094]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包括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底的第一面; 变色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 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变色功能层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被分隔为相互电隔离的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 第一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隔离区内、且穿过所述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传导区表面,与第一传导区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第一遮光层,用于遮挡第一隔离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隔离区的第二导电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隔离区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将所述第二导电层分为第一隔离区和第一传导区; 所述第一遮光层还遮挡所述第一沟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一隔离区的第二导电层,且填充所述第一沟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隔离区以及所述第一沟槽相对应的部分。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层包括相互电隔离的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 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第二遮光层,用于遮挡第二隔离区。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相对应的部分。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隔离区在所述基底表面的投影面积。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将所述第一导电层分为第二隔离区和第二传导区; 所述第二遮光层还遮挡所述第二沟槽。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以及覆盖所述第一传导区的第二导电层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和所述第二沟槽相对应的部分。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覆盖所述基底的第二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隔离区和所述第二沟槽相对应的部分。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的宽度范围为I微米?500微米,所述第一传导区和所述第二传导区的宽度范围为I厘米?500厘米。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透光基底。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阻挡层。
【文档编号】G02F1/153GK205643980SQ20162011868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6日
【发明人】刘钧, 裴世铀
【申请人】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