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095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奏琴的制作方法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填补鄂温克民族有史以来没有乐器的空白,我根据温克民族民俗、民情、民歌、艺术等特点研究、设计、制作发明了鄂温克民族鹿头弹奏琴——奥茸琴(“奥茸”是鄂温克语,原意为鄂温克民族吉祥物鹿之意)。
1、外观设计造型。由鹿头、鄂温克民族原始居住的撮罗子、植物纹、篝火等组成,充分反映了鄂温克民族的森林狩猎文化和生产、生活等。
2、功能与特点该琴是用三组双弦(共六弦)弹奏,整体音箱主要根据动物胸腔发音原理制作而成,发音口在植物状开口处。由于整体音箱采用动物胸腔原理设计制作,发出的音色清脆悦耳,有独特音响效果,特别适合鄂温克民歌和在幽静的森林中弹奏,现已在鄂温克民族群体中广泛使用,并公认为鄂克民族乐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和外观设计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观正面2是本发明外观侧面3是本发明外观背面1为琴正面1、鹿头,2、琴颈,3、植物状发音口,4、撮罗子形状琴箱面,5、篝火,6、狼头,7、拉弦板,8、琴箱为椴木天然色,9、琴颈为椴木天然色,10、松木天然黄色。
图2为琴侧面11、紧弦轴,12、琴箱侧面(动物胸腔型),13、蛇型雕刻,14、三组双弦(六弦)。
图3为琴背面15、桦树皮图案,16、紧弦轴部位。
权利要求
1.弹奏琴是用三组双弦(共六弦)弹奏,是由鹿头(琴头),整体音箱采用动物胸腔发音原理制作。发音口在音箱正面植物状开口处[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奏琴,其特征在于;用三组双弦弹奏,整体音箱采用动物胸腔发音原理制作,发音口为植物状开口。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奏时发出的音色清脆悦耳,有独特的音响效果,特别适合鄂温克民歌。
全文摘要
奥茸琴是三组双弦弹奏琴。琴头为鹿头造型,整体音箱采用动物胸腔(胸腔形)发音(音箱内中层特制共鸣薄皮膜)原理制作而成。由于奥茸琴整体音箱采用动物胸腔发音原理制作,它不同于吉它、琵琶等弹奏琴。拉奏时音箱面板、音箱内中层特制的共鸣薄皮膜、音箱背板共鸣产生具有独特且不能被取代的音色。又无噪音。它既能伴奏、独奏、又能参加合奏。
文档编号G10D1/00GK1482594SQ0214565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杜和平 申请人:杜和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