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口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97阅读:4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声口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电拾音装置的组合式口琴。
目前,口琴以普及型居多,不论其式样和音响如何变化,均存在下述弊端音域较窄,只能吹奏高音;不能吹奏半音阶,转调亦受限制只有少数无法选择的和弦,吹奏中会出现不合理的和弦成份个别音阶排列次序颠倒,使初学者不易掌握,用于合奏的半音阶口琴、和弦口琴、低音口琴等虽可克服上述缺点,但需要多只口琴的合作才能圆满地演奏,使这类口琴的使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综合多种口琴的演奏功能和音响特点,实现一只口琴独立进行圆满的演奏,并通过电拾音装置提高口琴的音量和音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口琴设计为两排吹奏音孔、上下双层簧片和左右两只推键,两排音孔之间的纵向音高相差四度,每排各24对音孔,音高排列完全按顺序自左向右、吹吸相间依次上升。每一对音孔相差半度,并采用半音阶口琴的交错排列方式和推键控制方式。两排音孔的音域范围分别是
。总的音域范围相当于宽音域口琴。上下两层音孔相串联,下层每个簧片的音高均比上层相对应的簧片低八度,并增加一只推键,用来控制下层簧片的发音。为了加强低音效果,外壳采用环围形式,使口琴的音响兼有回声口琴的特点,并在外壳底部安装拾音器。
上述设计的具体实施和由此而产生的优点通过附图进行说明。
图1a为口琴正视图;图1b为口琴俯视图1c为口琴底视图;图2为口琴左视图;图3为口琴右视图;图4a为拾音器结构图;图4b为拾音器俯视图;图5为拾音器电路图;图6a为开关档板常闭示意图;图6b为开关档板敞开示意图;如图所示,口琴的右上方有一半音推键5,用来操纵两条变换档板4。平时每对音孔的高半度音阶处于常闭音孔23,可吹奏全音阶,通过右手食指操纵半音推键,变换档板移位,使常开音孔22闭合,常闭音孔敞开,即可吹奏半音阶。
在口琴左下方有一低音推键13,用来操纵两条开关档板2,平时下层孔处于闭合状态(图6a),吹奏同常规口琴,通过左手掌部操纵低音键板,开关档板移位,使下层音孔敞开(图6b),即可进行有节奏的低音伴奏或同步演奏,达到低音口琴或重音口琴的演奏效果。
口琴上部有一盖板14。两排音孔随盖板的角度向两侧对称倾斜,使口琴即可横向移动,亦可纵向转动,吹奏可根据需要在两排音孔任意进行。任何一组吹吸方向相一致的音孔,均以各种不同的和弦形式出现。与任何一个音阶相距一个八度的范围之内,均有包含这一音高在内的三组不同的三和弦。从而大大超过了和弦口琴的演奏功能。
外壳12下部的两个侧面,开有排音孔10,以避免声音层次发生混浊。外壳底部的中间部位,对称设有两个丝孔24,用来安装拾音器,琴体外部钦有纹状敷贴物8,有利于持琴的牢固性,左上方配有手提带环1,便于使用者携带。
图中弹片6、7分别对变换档板和开关档板进行复位,垫片9、支撑块11、盖板等对外壳进行装配,轴孔15、16分别用来安装手提带环和传动板19,螺钉17双向对旋在丝管20内,完成内部结构的装配,琴格18、座板21的作用与常规口琴相同。
拾音器(图4a、b)安装在外壳底部的两个丝孔上,靠拾取金属外壳的音频振动并通过无线电发射方式向扩音装置传播。
图5虚线右面是一种简单的高频振荡器,以晶体管BG、线圈L、微调电容C3、C4、电阻R为核心元件、开关K闭合后,电源E给振荡器供电,由于C3的反馈作用使L、C4形成的振荡回路持续工作,并由电容C5加到天线向外辐射。改变C4可使发射频率在88~108兆赫内变化。
图5虚线左面为拾音部分,口琴吹奏时外壳的机械振动直接传导到压电陶瓷片S1、S2的单面敷铜片上。由于压电效应的作用,使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经过电容器C1和电位器W1构成的音调控制、电位器W2构成的音量控制后,经过C2耦合到BG,使BG的结电容随音频进行变化,从而对发射器的载波频率形成调制。
该装置可通过具有调频收音波段的收音机或扩音机进行放声,由于拾音与扩音之间没有连接导线,有效地保证了演奏的灵活性,避免了人体感应而产生噪音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了口琴的原有面目,使其演奏更加灵活、技巧更加丰富、音响更加宽广、性能更加完善。这些优点均为提高口琴在乐器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簧片、座板、琴格、外壳、盖板、支撑块、垫片、手提带环和纹状敷贴物等组成的口琴。其特征在于具有两排吹奏音孔和上下双层簧片。音阶自左向右、吹吸相间依次上升。其左右各有低音推键和半音推键。分别操纵开关档板和变换档板。并各自由弹片进行复位,琴体底部附有电拾音装置。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口琴,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两排音孔分别向外对称倾斜的盖板。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口琴,其特征在于两排常开或常闭音孔之间的纵向音高相差四度。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口琴,其特征在于下层每个簧片的音高均比上层相对应的簧片低八度。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口琴,其特征在于拾音装置由机械振动拾音材料和无线电发射装置所组成。
专利摘要
一种组合式口琴,有两排吹奏音孔和上下双层结构,音阶排列完全按音高顺序自左向右、吹吸相间进行,共有音孔48对,每对音孔半度交错对位;两排音孔之间四度对位;两层簧片之间八度对位。通过左右两只推键的作用,口型及吹吸方向的变化,可任意演奏全音、半音、低音及和弦。无调式区别,兼有宽音域、重音、回声等口琴的演奏效果,并可由无线电拾音装置,提高口琴的音量和音色。
文档编号G10D7/12GK87207953SQ87207953
公开日1988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15日
发明者司苏哲 申请人:司苏哲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