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古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22阅读:19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声古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传统古琴的基础上加入声音传感和处理设备的古琴。
背景技术
古琴亦称七弦琴,主要包括琴弦、琴体和琴额,琴体为木质音箱,长约120厘米,面板一般用桐木制成,底版用梓木制成,开有大小不同的音孔,琴面张弦七根,奏时右手弹弦,左手按弦,音域较宽,音色变化丰富。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还是一类专门的艺术,集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学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极富民族特色,古琴的音色优美,声音圆润,很富有歌唱性,是旧时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三五知己欣赏把玩、修身养性的必备之器。
时代发展到今天,古琴自身的一些不足也逐渐明显起来,比如琴的音量太小、易受演奏技巧局限、曲目缺乏创新等,使它脱离了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大都不知古琴是何物,使古琴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交流,极大的影响了它的继承和推广,为了不使这门优秀的文化遗产日渐衰落,更好的继承和推广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使它能与时俱进,让更多人接受、了解和喜欢它,急需一种新的、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的古琴问世,公开号为CN 2549564Y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65286.8)公开了一种“古琴”,对传统古琴进行改进岳山由两杠杆对角镶嵌构成,直接固定在琴面上,搁置在岳山上的7根琴弦一端与有蜗杆、蜗轮以及弦轴组成的固弦调弦器连接,另一端与有螺栓和旋纽组成的调弦器连接,这种改进尽管可以增大音量,但仍然难以满足在较大空间范围内演出对声音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克服现有技术中古琴音量小、扩音困难、音色不好控制、与其它乐器合奏不便等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声古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声古琴,主要包括琴弦、琴体和琴额,琴体内设有电子传感片,岳山处设有电子传感棒,电子传感片通过与其连接的电子传感棒与设置在琴额内声音信号处理端子连接。
所述的声音信号处理端子还与声音放大设备连接。
所述的声音放大设备可内置,亦可外部连接。
所述的电子传感棒为线形电子传感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古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加入电子传感和声音信号处理功能,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古琴的音量小、扩音困难、音色不好控制、与其它乐器合奏不便等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古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领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声处理设备,便能演奏出传统古琴的音色,音量可以自由的放大或减小,音色也更加完美,并且可以一琴多用连上外接声音放大设备,它就是一张电古琴,断开连接,它就是一张普通的古琴,极有实际应用价值。
3.本实用新型的电声古琴,跟传统古琴有很大区别,具有时代感,容易使广大青少年接受,同时还可以方便的加入多种效果,使它的声音更具表现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声古琴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1,该电声古琴主要包括琴弦1、琴体2和琴额6,琴体2内设有电子传感片8,岳山3处设有线形电子传感棒7,电子传感片8通过与其连接的电子传感棒7与设置在琴额6内声音信号处理端子4连接,声音信号处理端子4还与声音放大设备5连接,声音放大设备5可内置,亦可外部连接。弹奏琴弦时,电子传感片8感知声音信号,通过与其连接的电子传感棒7和声音信号处理端子4处理后,输出到声音放大设备5,声音放大设备5外部连接时,它就是一张电古琴,断开连接,它就是一张普通的古琴,极具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这种特殊设计的电声化处理后,音量可以自由的放大或减小,音色也更加完美,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古琴的音量小、扩音困难、音色不好控制、与其它乐器合奏不便等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电声古琴,主要包括琴弦(1)、琴体(2)和琴额(6),其特征在于琴体(2)内设有电子传感片(8),岳山(3)处设有电子传感棒(7),电子传感片(8)通过与其连接的电子传感棒(7)与设置在琴额(6)内声音信号处理端子(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古琴,其特征在于声音信号处理端子(4)还与声音放大设备(5)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古琴,其特征在于声音放大设备(5)内置或外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声古琴,其特征在于电子传感棒(7)为线形电子传感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声古琴,主要包括琴弦、琴体和琴额,琴体内设有电子传感片,岳山处设有线形电子传感棒,电子传感片通过与其连接的电子传感棒与设置在琴额内声音信号处理端子连接,声音信号处理端子还与声音放大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古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加入电子传感和声音信号处理功能,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古琴的音量小、扩音困难、音色不好控制、与其它乐器合奏不便等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古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领域,具有时代感,容易使广大青少年接受,同时还可以方便的加入多种效果,使它的声音更具表现力。
文档编号G10H3/18GK2824221SQ20052003204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刘迎军, 李一帆 申请人:刘迎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