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7110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族乐器,尤其是一种我国西南地区傣族、佤族、布朗族、阿昌族吹奏,由葫芦和竹管制作的乐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部傣族、佤族、布朗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葫卢丝乐器广为使用,田间劳作、婚丧嫁娶、娱乐助兴、男女青年传情达意都会吹奏这种乐器。葫芦丝吹奏出的音乐飘逸柔美,悦耳动听,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欢乐。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葫戸丝采用竹制的簧片,耐久性较差,吹奏时口水腐蚀就容易损坏。葫芦丝的音孔一般只有7个,前6个,后1个,所以它的发音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现代的音乐相比,有些音无法发出,不能和现代的音律相统一,因此就无法与现代的乐器一起合奏出和谐一致的音乐。另外,传统的葫卢丝由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制作,不能进行批量的工业化生产,所以制作出一个合格的葫芦丝需要不断的调整,有时候前功尽弃,制作速度慢且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了葫芦丝簧片耐久性较差,且音律与现代音乐不同和不能批量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标准统一能工业化生产,音域更广,能和现代的乐器一-起合奏出和谐一致音乐的葫芦丝。本发明的葫芦丝主要由葫芦、主音管、附音管、簧片、塞子、音孔组成,主音管顶端与葫芦固定连接,簧片装在主音管顶端葫芦内,附音管在主音管两侧,音孔开在主音管的前面和后面,塞子塞在左侧或是右侧的附音管,其特征在于它的簧片由铜片制成,音孔的数量是10个,前面6个,后面4个。由于葫芦丝的音准主要是由主音管的长度和内直径大小、音孔直径大小、音孔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因此确定主音管的长度和内直径大小、音孔直径大小、音孔之间距离便可以制作出不同调子的葫戸丝,而且音律准确。葫芦丝前面有6个音孔,从簧片最近的音孔开始向葫芦丝主音管尾端音孔分别编号是I、II、III、IV、V、VI,葫卢丝后面4个音孔,从簧片最近的音孔开始向葫芦丝主音管尾端音孔分别编号是W、Wl、IX、X,其中第IX、X音孔是并列的,任意一个是IX,另一个便是X。根据葫芦丝的调式不同,主音管的长度和内直径大小、音孔直径大小、音孔之间的距离列于下表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本发明的葫芦丝与传统的葫芦丝相比较,簧片耐久性好,音律标准,音域更广,音色柔美,可以同现代乐器合奏,而且可以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不受制作人的经验限制,有利于这种传统民间乐器的继承普及和发扬光大,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图l本发明葫芦丝主视中,葫芦l、主音管2、附音管3、簧片4、塞子5、音孔6、音孔161、音孔1162、音孔IH63、音孔IV64、音孔V65、音孔猫图2是本发明葫芦丝的后视中,音孔VH67、音孔VI68、音孔IX69、音孔X6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歩说明。分别制作C、hB、A、小F、小E、D、G、F调的葫芦丝,选用中空竹子做主音管2和左右两个附音管3,铜片做簧片4,加工后的葫芦做乐器中的葫芦l,主音管2顶端与葫芦1固定连接,簧片4装在主音管2顶端葫产1内,附音管3在主音管2两侧,塞子5可选用任意柔性的材料制作,塞于左侧或右侧的附音管3上。在主音管的前面开6个音孔,后面开4个音孔。主音管的尺寸、音孔尺寸按照以下所列表格中的数据制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葫芦丝,主要由葫芦(1)、主音管(2)、附音管(3)、簧片(4)、塞子(5)、音孔(6)组成,主音管(2)顶端与葫芦(1)固定连接,簧片(4)装在主音管(2)顶端葫芦(1)内,附音管(3)在主音管(2)两侧,音孔(6)开在主音管(2)的前面和后面,塞子(5)塞在左侧或是右侧的附音管(3),其特征在于它的簧片(4)由铜片制成,音孔(6)的数量是10个,前面6个,后面4个。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葫卢丝,其特征在于葫芦丝根据不同的调式,它的主音管(2)的长度和内直径大小、音孔(6)直径大小、音孔之间距离是C调,主音管(2)长度是297299mtn,主音管(2)内直径是1012誦,音孔(6)直径是45mm,簧片(4)长度是16.518.5mm,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2022誦,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14.516.5誦,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1719誦,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1113,,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1719國,音孔VII(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810mm,音孔VIII(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5355mm,音孔Vffl(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820誦,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mm,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2224誦;hB调,主音管(2)长度是325327隱,主音管(2)内直径是11.513.5mm,音孔(6)直径是4.55.5腿,簧片(4)长度是17.519.5mm,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24.526.5mm,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17.519.5mm,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19.521.5,,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ll13mm,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1820誦,音孔VH(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8.510.5mm,音孔WI(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6365隱,音孔VII(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7.519.5國,音孔K(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mm,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2628羅;A调,主音管(2)长度是334336誦,主音管(2)内直径是12.514.5咖,音孔(6)直径是56mm,簧片(4)长度是2022隱,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2426mm,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1921mm,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2l23mm,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9.511.5誦,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21.323.3鹏,音孔W(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10.512.5mm,音孔VIll(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6062隱,音孔Vffl(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820mm,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隱,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2426mm;小F调,主音管(2)长度是233235画,主音管(2)内直径是79咖,音孔(6)直径是3.54.5mm,簧片(4)长度是14.516.5mm,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14.516.5mm,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12.514.5隱,音孔III(63)和音孔rV(64)孔中心间距是1315隱,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9.211.2咖,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1416誦,音孔VD(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79mm,音孔Vffl(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3436腦,音孔VE1(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618mm,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隱,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2628咖;小E调,主音管(2)长度是242244咖,主音管(2)内直径是810mm,音孔(6)直径是3.54.5隱,簧片(4)长度是1315腿,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14.516.5誦,音孔II(62)和音孔ni(63)孔中心间距是1214mm,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16.518.5mm,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9.711.7mm,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1719誦,音孔W(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79誦,音孔WI(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35.537.5mm,音孔Vffl(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719誦,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mm,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1820mrn;D调,主音管(2)长度是254256隱,主音管(2)内直径是911咖,音孔(6)直径是45誦,簧片(4)长度是15.517.5腿,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17.519.5咖,音孔II(62)和音孔m(63)孔中心间距是12.514.5mm,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17.519.5誦,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8.510.5mm,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1820醒,音孔VH(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7.59.5mm,音孔V!II(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4143rnm,音孔VIIl(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6.518.5mm,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mm,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2123mm;G调,主音管(2)长度是659661誦,主音管(2)内直径是13.515.5mm,音孔(6)直径是5.56.5腿,簧片(4)长度是26.528.5誦,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25.527.5mm,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2022mm,音孔IIK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24.526.5國,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1113mm,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24.526.5咖,音孔VII(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9.511.5mm,音孔V1(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57.559.5,,音孔W1(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135.5137.5腦,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mm,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190192隱;F调,主音管(2)长度是669671隱,主音管(2)内直径是14.516.5鹏,音孔(6)直径是5.56.5咖,簧片(4)长度是2729咖,音孔I(61)和音孔II(62)孔中心间距是3032誦,音孔II(62)和音孔III(63)孔中心间距是2426誦,音孔III(63)和音孔IV(64)孔中心间距是25.527.5mm,音孔IV(64)和音孔V(65)孔中心间距是12.514.5腿,音孔V(65)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23.525.5咖,音孔W(67)和音孔I(61)孔中心间距是68腦,音孔W1(68)和音孔VI(66)孔中心间距是76.578.5mm,音孔WI(68)和音孔IX(69)、X(610)中心线垂直间距是99.5101.5mm,音孔IX(69)和音孔X(610)孔中心间距是1012隱,簧片(4)头端与主音管(2)头端距离是181183mm。全文摘要一种葫芦丝,属于民族乐器,尤其是一种我国西南地区傣族、佤族、布朗族、阿昌族吹奏由葫芦和竹管制作的乐器。本发明的葫芦丝主音管顶端与葫芦固定连接,簧片装在主音管顶端葫芦内,附音管在主音管两侧,音孔开在主音管的前面和后面,塞子塞在左侧或是右侧的附音管,其特征在于它的簧片由铜片制成,音孔的数量是10个,前面6个,后面4个。确定主音管的长度和内直径大小、音孔直径大小、音孔之间距离便可以制作出不同调子的葫芦丝,簧片耐久性好,而且音律准确,可以实现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不受制作人的经验限制,有利于这种传统民间乐器的继承普及和发扬光大,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档编号G10D9/00GK101118740SQ200710066168公开日2008年2月6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7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发明者哏德全申请人:哏德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