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96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鼓踏板,尤指一种设有双培林,以此提供施力来平顺传递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有一种集合多种打击乐器的爵士鼓,其基本组合包括有大鼓、小军鼓、中鼓、 落地鼓、脚踏钹和铜钹,提供打击具有多元的变化,且充满强烈节奏感的声音传递给听众, 常令人感受到热情与活力感。上述的大鼓又称为底鼓,使用时放置于地面上,使鼓面与地面相互垂直,如图7所 示,大鼓的使用必须配合击鼓踏板(80),现有技术的击鼓踏板(80),其具有一底座(81),该 底座(81) —端枢接有一踏板本体(82),另一端设有两相互平行的支架(83),两支架(83) 顶端之间枢设一轴杆(84),该轴杆(84)中段固设一连接座(85),该连接座(85)可供一鼓 槌(86)设置,且轴杆(84)两端分别突伸于两支架(83)外侧且设有一回复装置(87),该回 复装置(87)是具有一连接与轴杆(84)两端的转动块(871),该转动块(871)枢接一连动块 (872),在该连动块(872)与支架(83)底端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873),另该踏板本体(82) 是连接有链条(88),该链条(88)另一端是连接在连接座(85)上。使用时,将脚放置于踏板本体(82)上,并踩动踏板本体(82),踏板本体(82)可相 对于底座(81)摆动并透过链条(88)带动轴杆(84)、鼓槌(86)与转动块(871)枢转,使鼓 槌(86)打击于鼓面而发出声音,且此时与转动块(871)枢接的连动块(872)会摆动并拉伸 弹性组件(873)而储存有弹力,弹性组件(873)受拉长时是以弹性组件(873)底端为轴心 而枢摆并伸长;当释放踩踏的力量时,弹性组件(873)的回复力可使鼓槌(86)脱离鼓面并 自动回复到击打前的位置,以此踏板本体(82)与鼓槌(86)可同步作动,进而达到方便控制 打鼓节奏的目的。且为使组件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现有技术中在转动块(871)与连动块(872)枢接 处是设有培林(图中未示),使转动块(871)与连动块(872)之间枢转较为顺畅,因而利于 踩踏于踏板本体(82)的力量进行传递,然而,由于弹性组件(873)底端是连接在支架(83) 上而无法摆动,故当弹性组件(873)顶端被连动块(872)带动而拉伸时,弹性组件(873)底 端会与组件之间产生有较多摩擦力,而需耗费踩踏的力量,且组件较容易产生磨损,故有待 进一步的改良。
发明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击鼓踏板的回复装 置,通过双培林的设置,使组件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降低,以提升使用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包括有一弹性组 件、一上连动块、一上培林、一转动块、一下连动块、一下培林以及一连接座,其中该弹性组 件两端是分别与该上连动块与该下连动块的一端连接;该转动块是与上连接块的另一端相互枢接;该上培林是设置在上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转动块的枢接处;该连接座是与下连接块 的另一端相互枢接;该下培林是设置在下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的枢接处。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该上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上枢接孔;该上培 林是具有一外环及一内环,该上培林是设置在上连动块的上枢接孔中,且上培林的外环紧 配合于上枢接孔孔壁面;该转动块突伸有一定位柱,该转动块是以其所设的定位柱贯穿设 置在上培林与上连接块的上枢接孔中,且上培林的内环紧配合于定位柱的外壁面;该下连 动块贯穿设有一下枢接孔;该下培林是具有一外环及一内环,该下培林是设置于下连动块 的下枢接孔中,且下培林的外环紧配合于下枢接孔孔壁面;该连接座是突伸有一连接柱,该 连接座是以其所设的连接柱贯穿设置在下培林与下连接块的下枢接孔中,且下培林的内环 紧配合于连接柱的外壁面。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该上连接块的上枢接孔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 阶级面;该转动块的定位柱外壁面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上培林抵掣于上连动块的 阶级面与转动块的阶级面之间;该下连接 块的下枢接孔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该连 接座的连接柱外壁面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下培林抵掣在下连接块的阶级面与连接 座的阶级面之间。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两端设有一上勾部及一下勾部; 该上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上挂孔,该上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上勾部贯穿勾设;该下连动块 是贯穿设有一下挂孔,该下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下勾部贯穿勾设。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有一调整组件,该调整组件是具有一 固定座,该固定座是设有设置孔,该设置孔中贯穿设有一调整螺栓,该调整螺栓只能在固定 座的设置孔中进行轴向移动,并在调整螺栓上结合有一调整螺帽,该调整件是以其所设的 调整螺栓顶端固定于连接座底端。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该设置孔呈非圆形,该调整螺栓是配合设置孔 形状而设计,调整螺栓为一长杆体,其杆体的轴向形成一平面,使调整螺栓的断面呈非圆 形,且调整螺栓上进一步结合有一定位螺帽,该定位螺帽抵紧于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增进至少包 括1.相较于现有技术,弹性组件底端是通过下连动块枢接在连接座上,并在下连动 块与连接座枢接处设有培林,提供弹性组件顶端被上连动块带动而拉伸时,弹性组件底端 可摆动,且下连动块可顺畅地相对于连接座枢转,有效降低弹性组件底端与组件产生的摩 擦阻力,使踩踏在踏板本体的力量具有良好的传递性,从而使击鼓踏板得以方便控制。2.在连接座与击鼓踏板的支架之间设有调整组件,通过操作调整螺帽与调整螺栓 的结合程度,而改变弹性组件的松紧度,使鼓槌的回复速度有所不同,进而提供鼓槌得以顺 利进行快、慢节奏的打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侧视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弹性组件(11)上勾部(IlA)下勾部(20)上连动块(21)上挂孔(22)上枢接孔(221)阶级面(30)上培林(31)外环(32)内环(40)转动块(41)定位柱(411)定位孔(412)阶级面(42)贯孔(43)螺孔(44)定位螺栓(20A)下连动块(21A)下挂孔(22A)下枢接孔(221A)阶级面(30A)下培林(3IA)外环(32A)内环(40A)连接座(41A)连接柱(411A)连接孔(412A)阶级面(45A)穿孔(5O)调整组件(51)固定座(511)设置板(512)设置孔(52)调整螺栓(521)平面(53)调整螺帽(54)定位螺帽(60,60A)螺丝(61,61A)螺头部(70)击鼓踏板(71)底座(72)踏板本体(73)支架(74)轴杆(75)连接座(76)鼓槌(77)链条(80)击鼓踏板(81)底座(82)踏板本体(83)支架(84)轴杆(85)连接座(86)鼓槌(87)回复装置(871)转动块(872)连动块(873)弹性组件(88)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包括有一弹性组件(10)、一上连动块(20)、一上培林(30)、一转动块(40)、一下连动块(20A)、一下培林(30A)、一连接座(40A)以及一调整组件(50),其中该弹性组件(10)两端是分别设有呈弧形的一上勾部(11)及一下勾部(IlA),图中 具体实施例所示,该弹性组件(10)是为由杆材螺旋环绕而成的弹簧;该上连动块(20)是为一块体,其下端横向贯穿设有一上挂孔(21),该上挂孔(21) 是供弹性组件(10)的上勾部(11)贯穿勾设,在上连动块(20)上端横向贯穿设有一上枢接 孔(22),该上枢接孔(22)是呈阶级状而形成有一阶级 面(221);该上培林(30)是具有一外环(31)及一内环(32),该上培林(30)是设置在上连动 块(20)的上枢接孔(22)中,使上培林(30) —端面抵掣于上连动块(20)的阶级面(221), 且上培林(30)的外环(31)紧配合于上枢接孔(22)孔壁面;该转动块(40)是一块体,其下端横向突伸有一定位柱(41),该定位柱(41)贯穿设 有一定位孔(411),且定位柱(41)外壁面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412),转动块(40) 上端横向贯穿设有一贯孔(42),在转动块(40)顶面穿设有一纵向的螺孔(43),该螺孔(43) 是连通在该贯孔(42),且螺孔(43)中结合有一定位螺栓(44);该转动块(40)是以其所设的定位柱(41)贯穿设置在上培林(30)与上连接块 (20)的上枢接孔(22)中,使上培林(30)另一端面抵掣于定位柱(41)的阶级面(412),且 上培林(30)的内环(32)紧配合在定位柱(41)的外壁面,一螺丝(60)穿过上连接块(20) 的上枢接孔(22)并结合在定位柱(41)的定位孔(411)中,且螺丝(60)的螺头部(61)抵 掣于上培林(30),使上连动块(20)、上培林(30)与转动块(40)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该下连动块(20A)是为一块体,其上端横向贯穿设有一下挂孔(21A),该下挂孔 (21A)是供弹性组件(10)的下勾部(IlA)贯穿勾设,于下连动块(20A)下端横向贯穿设有 一下枢接孔(22A),该下枢接孔(22A)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221A);该下培林(30A)是具有一外环(31A)及一内环(32A),该下培林(30A)是设置于下 连动块(20A)的下枢接孔(22A)中,使下培林(30A) —端面抵掣于下连动块(20A)的阶级 面(221A),且下培林(30A)的外环(31A)紧配合在下枢接孔(22A)孔壁面;该连接座(40A)为一块体,其上端横向突伸有一连接柱(41A),该连接柱(41A)贯 穿设有一连接孔(411A),且连接柱(41A)外壁面是呈阶级状而形成有一阶级面(412A),另 连接座(40A)底面穿设有一纵向的穿孔(45A);该连接座(40A)是以其所设的连接柱(41A)贯穿设置于下培林(30A)与下连接 块(20A)的下枢接孔(22A)中,使下培林(30A)另一端面抵掣于连接柱(41A)的阶级面 (412A),且下培林(30A)的内环(32A)紧配合于连接柱(41A)的外壁面,一螺丝(60A)穿过 下连接块(20A)的下枢接孔(22A)并结合于连接柱(41A)的连接孔(411A)中,且螺丝(60A) 的螺头部(61A)抵掣于下培林(30A),使下连动块(20A)、下培林(30A)与连接座(40A)之 间的结合更加稳固;该调整组件(50)是具有一固定座(51),该固定座(51)为一块体并横向突伸有两 平行的设置板(511),该设置板(511)是贯穿设有纵向的设置孔(512),该设置孔(512)呈 非圆形,且设置孔(512)中贯穿设置有一调整螺栓(52),该调整螺栓(52)是配合设置孔 (512)形状而设计,调整螺栓(52)为一长杆体,在其表面设有螺纹且在其杆体的轴向形成 一平面(521),使调整螺栓(52)的断面呈非圆形,设置孔(512)可限制调整螺栓(52)只能 相对于固定座(51)进行轴向移动,在调整螺栓(52)上有一调整螺帽(53)及一定位螺帽(54),该调整螺帽(53)位于两设置板(511)之间,该定位螺帽(54)位于固定座(51)上方, 该调整件(50)是以其所设的调整螺栓(52)顶端固定设置于连接座(40A)的穿孔(45A)中。如图4所示,是将两组本实用新型分别安装在击鼓踏板(70)两侧,击鼓踏板(70) 是在底座(71)枢接有踏板本体(72),且底座(71)上设有两支架(73),两支架(73)顶端之 间枢设有轴杆(74),轴杆(74)中段固设有连接座(75),连接座(75)上连接有鼓槌(76),且 踏板本体(72)与连接座(75)之间设有链条(77);以轴杆(74)两端分别贯穿于转动块(40)的贯孔(42)中,以定位螺栓(44)紧密 结合于转动块(40)的螺孔(43)中,定位螺栓(44)的端面迫抵在轴杆(74)的外壁面,使转 动块(40)与轴杆(74)相互定位,且转动块(40)可被轴杆(74)所带动,另固定座(51)是 连接于支架(73)底端,以螺丝(图中未示)贯穿支架(73)与固定座(51),使固定座(51) 与支架(73)稳固定位。如图5所示,未施力踩踏于踏板本体(72)时,鼓槌(76)是朝向踏板本体(72)的 方向偏移如图6所示,在实际使用时,是施力踩踏在踏板本体(72)上,透过链条(77)拉动 轴杆(74)与鼓槌(76),使得鼓槌(76)朝向远离踏板本体(72)的方向进行枢转以打击于鼓 面,且此时与轴杆(74)连接的转动块(40)会同步进行摆动,并带动上连动块(20)移动,进 而使弹性组件 (10)拉伸并储存有弹力,且连接于弹性组件(10)底端的下连动块(20A)亦 被带动而摆动;释放踩踏在踏板本体(72)的力量,弹性组件(10)提供回复力使鼓槌(76) 得以复位并脱离打击鼓面的状态,通过重复的进行踏板本体(72)的踩踏,以达到连续打鼓 发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弹性组件(10)上、下端连接有可摆动的上、下连动块(20, 20A),且上、下连动块(20,20A)分别与转动块(40)以及连接座(40A)之间设有上、下培林 (30,30A),故弹性组件(10)被拉伸时,弹性组件(10)与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可确实减 小,使踩踏动作流畅进行,因而利于鼓槌(76)敲击鼓面的控制性与灵活性。另操作调整组件(50)的调整螺栓(53)可使调整螺栓(52)进行上、下的移动,并 带动连接座(40A),可调整弹性组件(10)的松紧度,并在调整后以定位螺帽(54)向下栓紧 并抵掣于设置板(511),以固定调整好弹性组件(10)的松紧度,由于弹性组件(10)的松紧 程度会影响弹性组件(10)提供的回复弹力的强度,使鼓槌(76)复位的速度得以改变,故可 配合打击时所需的快、慢节奏进行调整,因而获得较佳的打击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包括有一弹性组件、一上连动块、一上培林、一转动块、一下连动块、一下培林以及一连接座,其中所述的弹性组件两端分别与该上连动块与该下连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转动块是与上连接块的另一端相互枢接;所述的上培林是设置在上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转动块的枢接处;所述的连接座是与下连接块的另一端相互枢接;所述的下培林是设置在下连接块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的枢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 所述的上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上枢接孔;所述的上培林是具有一外环及一内环,该上培林是设置在上连动块的上枢接孔中,且 上培林的外环紧配合在上枢接孔孔壁面;所述的转动块是突伸有一定位柱,该转动块是以其所设的定位柱贯穿设置于上培林与 上连接块的上枢接孔中,且上培林的内环紧配合于定位柱的外壁面; 所述的下连动块贯穿设有一下枢接孔;所述的下培林是具有一外环及一内环,该下培林是设置于下连动块的下枢接孔中,且 下培林的外环紧配合于下枢接孔孔壁面;所述的连接座是突伸有一连接柱,该连接座是以其所设的连接柱贯穿设置在培林与下 连接块的下枢接孔中,且下培林的内环紧配合于连接柱的外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 所述的弹性组件两端是设有一上勾部及一下勾部;所述的上连动块贯穿设有一上挂孔,该上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上勾部贯穿勾设; 所述的下连动块贯穿设有一下挂孔,该下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下勾部贯穿勾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所述的上连接块的上枢接孔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该转动块的定位柱外壁面是 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上培林抵掣在上连动块的阶级面与转动块的阶级面之间;所述的下连接块的下枢接孔是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该连接座的连接柱外壁面是 呈阶级状而形成一阶级面,下培林抵掣在下连接块的阶级面与连接座的阶级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 所述的弹性组件两端是设有一上勾部及一下勾部;所述的上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上挂孔,该上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上勾部贯穿勾设; 所述的下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下挂孔,该下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下勾部贯穿勾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 所述的弹性组件两端是设有一上勾部及一下勾部;所述的上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上挂孔,该上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上勾部贯穿勾设; 所述的下连动块是贯穿设有一下挂孔,该下挂孔是供弹性组件的下勾部贯穿勾设。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进一步包括有一调整组 件,该调整组件具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设置孔,该设置孔中贯穿设有一调整螺栓,该 调整螺栓只能在固定座的设置孔中进行轴向移动,并在调整螺栓上有一调整螺帽,该调整 件是以其所设的调整螺栓顶端固定在连接座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中该设置孔呈非圆形,该调整螺栓 是为配合设置孔形状而设计,调整螺栓为一长杆体,其杆体的轴向形成一平面,使调整螺栓 的断面呈非圆形,且调整螺栓上进一步结合一定位螺帽,该定位螺帽抵紧在固定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鼓踏板的回复装置,其包括一弹性组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上连动块与一下连动块,该上连动块与一转动块相互枢接,该下连动块与一连接座相互枢接,并在上连动块与转动块以及下连动块与连接座的枢接处分别设有一上培林与一下培林,通过上、下培林的设置,有效降低组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使脚踏动作顺畅进行,具有良好操控性。
文档编号G10D13/02GK201570243SQ200920279250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骆应进 申请人:功学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