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律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97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律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弦乐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律筝。
背景技术
古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它因琴弦呈序列音阶排列,音色动听,深得民众喜爱。但在实用过程中,现有古筝定弦的五声音阶在十二平均律中只是五个音,七声音阶不全,转调需移动琴码或拧动螺旋栓,尤其在乐队合奏中,这个问题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古筝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在古筝转调问题的解决上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如拉弦转调,是通过设置机械杠杆的拉力把所有弦拉至一个新调。此种方式增加了琴体重量,增大了琴体体积,且拉弦三次以上即造成金属疲劳以至整体跑弦。还有拉码转调,是在面板上先设置码槽,在码槽上在设置可以左右拉动的活动琴码,对应码槽和活动码上的标记进行转调。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即时转调,且码槽和活动码是随机定位,定弦不易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音齐全、转调方便,能够适应乐队合奏需要,表现力强的多律筝。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乐器具有类似古筝的长方体琴体结构,琴体是由共鸣箱和设置在共鸣箱两端的定弦盒构成,共鸣箱面板中央设置一个岳山;琴弦采用同号琴弦成对相向交错布弦结构并以古筝弦两倍的数量分别通过中央岳山左右交错排列在共鸣箱面板上,其两端分别穿挂在定弦盒中。 所述中央岳山的左下沿与右下沿处分别设置有穿弦孔;琴弦以相向布弦的方式,
一端挂设在中央岳山左下沿的穿弦孔内,担设过中央岳山上沿和琴码,穿设在对应右定弦
盒体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另一端挂设在中央岳山右下沿的穿弦孔内,担设过
中央岳山上沿和琴码,穿设在对应左定弦盒体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面板中央岳山将琴体分为两部分。左右侧音区琴码分别自高音向低
音按照由右至左依次排列。 按照上述方法制成的多律筝,同其他古筝相比,在保持现有古筝宽度、不改变音响结构、不增加古筝重量的前提下,可使琴弦数量增加一倍。并且可任意定调,在原有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另一侧音区可为七声音阶,半音齐全。解决了现有古筝在乐队中或演出时转调困难的问题。该多律筝既保留了古筝优美的音色,可以按滑音演奏的特点,又弥补了古筝转调费时费力的缺陷。除独奏外,还可二人重奏,更方便于乐队排练演出。并且能够实现演奏时左右手按滑音和弹拨的互换操作,增加弹奏技巧,拓宽演奏范围。也可在有场地局限、无法双筝相对教学示范的情况下,用于古筝教学。 多律筝比古筝琴弦增多一倍,如果需要,可加宽琴体,无论加宽多,琴弦也成倍递增。琴弦量的增加,必然导致乐器弹奏点和揉弦点的改变,演奏技术也会随之变化,产生新技巧。古筝只能在面对琴体时偏右侧演奏。而弹奏多律筝可居左侧也可居右侧。可单人在右音区进行传统古筝曲目弹奏,在左音区进行编创曲目或非传统古筝调式曲目演奏。还可双人在同一乐器上重奏或轮奏。 在乐队合奏中,古筝往往因为转调问题,需要在曲目间歇期间移动琴码,或更换不
同调式的古筝。如果在同一曲目中有转调旋律,就无法正常使用古筝。但多律筝具备十二平均律半音齐全的条件,可方便完成转调,无需移动琴码。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中央岳山结构布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律筝,采用类似古筝的长方体琴体结构。其琴体包括共鸣箱1和设置在共鸣箱两侧的定弦盒2、4。面板中央有岳山3。中央岳山右侧下沿和中央岳山左侧下沿处分别设置有穿弦孔5、6。琴弦7、8通过各自岳山与琴码,交错排列在共鸣箱面板上,其两端经岳山左右5、6穿挂在定弦盒2、4的盒体中。本乐器琴体的长度、宽度与古筝相同,保持了共鸣箱体积,维持古筝原有音量与音色。琴弦数量较古筝琴弦数量增加一倍,为42根。多律筝的琴弦7、8采用古筝同号琴弦成对相向布弦结构,具体为右侧音区琴弦7分别挂在中央岳山3左下沿的穿弦孔5,翻过中央岳山上沿,穿入对应右定弦盒体4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左侧音区琴弦8分别挂在中央岳山右下沿的穿弦孔6,翻过中央岳山上沿,穿入对应左定弦盒体2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然后依次将左右音区各弦装上琴码。
权利要求一种多律筝,具有类似古筝的长方体琴体结构,琴体是由共鸣箱和设置在共鸣箱两端的定弦盒构成,其特征在于共鸣箱面板中央设置一个岳山;琴弦采用同号琴弦成对相向交错布弦结构并以古筝弦两倍的数量分别通过中央岳山左右交错排列在共鸣箱面板上,其两端分别穿挂在定弦盒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律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岳山的左下沿与右下沿处分别设置有穿弦孔;琴弦以相向布弦的方式,一端挂设在中央岳山左下沿的穿弦孔内,担设过中央岳山上沿和琴码,穿设在对应右定弦盒体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另一端挂设在中央岳山右下沿的穿弦孔内,担设过中央岳山上沿和琴码,穿设在对应左定弦盒体的穿弦孔,通过调弦螺栓拉紧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弦乐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律筝。本乐器具有类似古筝的长方体琴体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共鸣箱面板中央设置一个岳山;琴弦采用同号琴弦成对相向交错布弦结构并以古筝弦两倍的数量分别通过中央岳山左右交错排列在共鸣箱面板上,其两端分别穿挂在定弦盒中。同其他古筝相比,该筝定弦定音,一弦一音,可使十二平均律半音齐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古筝转调困难的缺陷。除独奏外,还可二人重奏,更方便于乐队排练演出。并且能够实现演奏时左右手按滑音和弹拨的互换操作,增加弹奏技巧,拓宽演奏范围。
文档编号G10D3/10GK201549195SQ20092029127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王小录, 郝方 申请人:郝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