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594阅读:2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演奏乐器领域,特别是用于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
背景技术
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是电吉他琴桥的重要构件,现有的后置弹簧都是采用一根整体式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琴体连接的拉环及与琴桥连接的挂钩,原理是利用弹簧拉力和琴弦张力来校准琴音和丰富演奏音域内容。缺陷在于长时间的演奏使用摇把导致弹簧回复效率减慢,导致琴弦音不准,难以满足吉他演奏者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吉他琴桥后置弹簧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性更好的电吉他琴桥后置弹簧,保证琴桥演奏过程中的音准变化和音准的有效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包括弹簧体及其两端分别与琴体连接的拉环、与琴桥连接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是由一段拉力弹簧和一段压力弹簧组成,拉力弹簧与压力弹簧交界处设有压缩压力弹簧的压片,压片与挂钩连接。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拉环设于拉力弹簧的外端,挂钩设于压力弹簧的外端。所述挂钩与拉力弹簧为一体,挂钩自拉力弹簧的内端引出并沿压力弹簧中轴伸出压簧的外端,压片固定于拉力弹簧内端引出挂钩的根部。所述弹簧体的外围设有弹簧套。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弹簧体是采用拉力弹簧和压力弹簧的组合,外围设置弹簧套加以固定,保证弹簧工作过程不会发生偏斜,连接琴桥的挂钩受力以后拉动拉力弹簧并且通过压片下压压力弹簧,两个弹簧同时受力,在琴桥演奏过程中两个弹簧相互受力,可以迅速恢复琴桥演奏过程中下压和上提的作用力,以保持演奏中的音准和长期使用中的音准。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拉力弹簧、挂钩和压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吉他琴桥后置弹簧,包括由一段拉力弹簧2和一段压力弹簧3组成的弹簧体,拉力弹簧2的外端设有与琴体连接的拉环I、压力弹簧3的外端设有与琴桥连接的直弯挂钩5,直弯挂钩5采取与拉力弹簧2 —体,直弯挂钩5是由拉力弹簧2的内端引出并沿压力弹簧3中轴伸出压力弹簧3的外端,拉力弹簧2与压力弹簧3交界处设有压缩压力弹簧3的压片4,压片4与直弯挂钩5连接,压片4固定于拉力弹簧2内端引出直弯挂钩5的根部,弹簧体的外围设有防止压片4晃动造成弹簧工作时发生偏斜的
弹簧套6。工作原理连接琴桥的挂钩受力以后拉动拉力弹簧,并且通过压片下压压力弹簧,在琴桥演奏过程中两个弹簧同时相互受力,可以迅速恢复琴桥演奏过程中下压和上提的作用力,以保持演奏中的音准和长期使用中的音准。
上述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包括弹簧体及其两端分别与琴体连接的拉环、与琴桥连接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是由一段拉力弹簧和一段压力弹簧组成,拉力弹簧与压力弹簧交界处设有压缩压力弹簧的压片,压片与挂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设于拉力弹簧的外端,挂钩设于压力弹簧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拉力弹簧为一体,挂钩自拉力弹簧的内端引出并沿压力弹簧中轴伸出压力弹簧的外端,压片设于拉力弹黃内端引出挂钩的根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的外围设有弹簧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吉他琴桥的后置弹簧,包括弹簧体及其两端分别与琴体连接的拉环、与琴桥连接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体是由一段拉力弹簧和一段压力弹簧组成,拉力弹簧与压力弹簧交界处设有压缩压力弹簧的压片,压片与挂钩连接;本发明的弹簧体是采用拉力弹簧和压力弹簧的组合,外围设置弹簧套加以固定,保证弹簧工作过程不会发生偏斜,连接琴桥的挂钩受力以后拉动拉力弹簧并且通过压片下压压力弹簧,两个弹簧同时受力,在琴桥演奏过程中两个弹簧相互受力,可以迅速恢复琴桥演奏过程中下压和上提的作用力,以保持演奏中的音准和长期使用中的音准。
文档编号G10H1/32GK102903358SQ2012104476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社 申请人:李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