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20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古琴的琴弦稳固方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古琴的系弦装置结构复杂,系弦时操作困难,并且琴弦的稳定性不好,容易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该装置使装卸琴弦以及调节音准显得简便轻松,而且该装置还使古琴的音准稳定性得以提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其中,古琴带有琴尾、琴头,在古琴上具有龈托、琴弦;在所述琴尾底部的龈托上安装有7颗螺丝,在琴头底部安装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插有7支弦轴,每一弦轴都带有I个用于穿琴弦的弦轴小孔。所述龈托为红木制作的龈托,所述螺丝是铜螺丝,所述凹槽为红木制作的凹槽,所述弦轴为红木制作的弦轴。在采用上述结 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古琴在装卸琴弦以及调节音准时显得简便轻松,并且提高了音准稳定性,有利于演奏。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古琴的推广和普及。本实用新型具有:1.系弦简便轻松、容易操作;2.调音方便;3.音准稳定性良好;4.演奏之后便于放松琴弦,有利于保护面板由此延长古琴的使用寿命;5.缩短了琴弦的长度降低了成本;6.大部分的配件用名贵的红木制作,经久耐用,提高了古琴的收藏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琴尾部分的结示意图;图3为琴头部分的结示意图。图4为琴头底部凹槽与弦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至图4,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其中,古琴9带有琴尾10、琴头11,在古琴9上具有龈托2、琴弦4 ;在所述琴尾10底部的龈托2上安装有7颗螺丝1,在琴头11底部安装有凹槽8,在所述凹槽8内插有7支弦轴7,每一弦轴7都带有I个用于穿琴弦的弦轴小孔71。其中,所述龈托2为红木制作的龈托,所述螺丝I是铜螺丝,所述凹槽8为红木制作的凹槽,所述弦轴7为红木制作的弦轴。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可用红木做好龈托2、龙龈3、岳山5、穿弦板6、凹槽8和弦轴7 ;并配备铜螺丝。把龈托2固定在琴尾10底部特定的位置,植入7颗铜螺丝;把龙龈3固定在琴尾10上面的末端;把岳山5和穿弦板6分别固定在琴头11上面特定的位置;把凹槽8固定在琴头11底部特定的位置并逐一插入7支弦轴7。把琴弦4头部的弦扣勾挂在铜螺丝上面,向上拉紧琴弦4使之枕靠在龙龈3上面,继续向前拉紧琴弦4使之枕靠在岳山5上面,把琴弦4尾端插入穿弦板6的小孔,穿透琴头11从凹槽8里拉出来,最后插入弦轴7的小通孔。顺时针旋动弦轴7可把琴弦4绷紧,逆时针旋动弦轴7则把琴弦放松。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其中,古琴(9)带有琴尾(10)、琴头(11),在古琴(9)上具有龈托(2)、琴弦(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琴尾(10)底部的龈托(2)上安装有7颗螺丝(1),在琴头(11)底部安装有凹槽(8),在所述凹槽(8)内插有7支弦轴(7),每一弦轴(7)都带有I个用于穿琴弦的弦轴小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龈托(2)为红木制作的龈托,所述螺丝(I)是铜螺丝,所述凹槽(8)为红木制作的凹槽,所述弦轴(7)为红木制作的弦轴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古琴系弦装置,其中,古琴带有琴尾、琴头,在古琴上具有龈托、琴弦;在所述琴尾底部的龈托上安装有7颗螺丝,在琴头底部安装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插有7支弦轴,每一弦轴都带有用于穿琴弦的弦轴小孔。其特点之一是在琴头底部安装了带有7支弦轴的凹槽,当琴弦插入相对应的弦轴小通孔之后通过旋动弦轴就可以方便的绷紧或放松琴弦,从而起到调节音准的作用;特点之二在琴尾底部的龈托上植入了7颗铜螺丝,古琴的7根琴弦的弦扣可以分别很方便的勾挂在螺丝上面,从而固定琴弦。本实用新型使装卸琴弦以及调节音准显得十分简便轻松,而且音准稳定性良好。
文档编号G10D3/12GK203085149SQ20132006799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崔明琦 申请人:崔明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