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217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电声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声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阮演奏时对声音的扩大效果不好的问题。该实用新型含有琴码、琴鼓、扣弦板,琴码设置在扣弦板的上方,琴鼓中设有电源、放大器、均衡器、外部音箱接口,琴码和琴鼓之间设置有拾音器。琴鼓中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置于均衡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之间,所述拾音器、均衡器、放大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依次通过导线连接。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本实用新型电声阮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不受使用场地及现场条件的限制,易于推广实施。
【专利说明】电声阮【技术领域】
[0001]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声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阮,均需通过接近麦克风,并通过外接音响才能扩大声音。这种传递声音的方式,由于乐器的可移动性,容易造成扩音效果不好,如果距离麦克风的距离过远,甚至还会发生短音的现象,对演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现有的阮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具有相应设施条件的场合,而且专门的音响价格较贵。而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普通的阮声音小,而需外接音响的阮,使得阮在人们生活享受中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给人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麻烦。如果随身携带专用电源和音响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阮演奏时对声音的扩大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声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声阮:含有琴码、琴鼓、扣弦板,琴码设置在扣弦板的上方,琴鼓中设有电源、放大器、均衡器、外部音箱接口,琴码和琴鼓之间设置有拾音器。琴鼓中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置于均衡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之间,所述拾音器、均衡器、放大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依次通过导线连接。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声阮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不受使用场地及现场条件的限制,易于推广实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声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声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中标号I是琴码,2是琴鼓,3是扣弦板,4是拾音器。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声阮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含有琴码1、琴鼓2、扣弦板3,琴码I设置在扣弦板3的上方,琴鼓2中设有电源、放大器、均衡器、外部音箱接口,琴码I和琴鼓2之间设置有拾音器4。琴鼓2中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置于均衡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之间,所述拾音器4、均衡器、放大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依次通过导线连接。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
[0011]拾音器4用于吸收阮弹奏时发出的声音,并将声音信息传输至均衡器中,均衡器收到声音信息数据,并对声音信息数据进行消除燥声处理或消除声音杂质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声音信息数据传输至放大器中,放大器对接收到的声音信息数据进行加强声音处理,然后通过外部音箱接口接到外部音箱来扩音播放。将音箱外置,可以达到防止颤音的声乐效果,声音清晰不含杂音,并且声音洪亮可以传送到更远的距离,有利于大场合、人数众多的情况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声阮,包括琴码、琴鼓、扣弦板,琴码设置在扣弦板的上方,琴鼓中设有电源、放大器、均衡器、外部音箱接口,其特征在于:琴码和琴鼓之间设置有拾音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阮,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鼓中设有与电源连接的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设置于均衡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之间,所述拾音器、均衡器、放大器和外部音箱接口依次通过导线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上设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口。
【文档编号】G10H3/18GK203760070SQ20142004272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代胜民 申请人:河南中州民族乐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