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675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包括葫芦形音箱、吹口、主管及在主管两侧的副管,副管上设有和弦音孔,其特征是:所述副管由上节副管和下节副管插接呈整体副管,所述下节副管的插接端设有与上节副管插接的第一阶梯台和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二阶梯台上设有长形和弦音孔,插接后的下节副管与上节副管之间套装副管音孔套,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与和弦音孔匹配的调音孔,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阻尼定位装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单转动副管音孔套即可方便地开合副管上的和弦音孔,使演奏者操作方便、手指控制自如,可以提高演奏速度和演奏效果。副管音孔套制造成本很低,非常适于中低档葫芦丝上推广。
【专利说明】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葫芦丝,尤其涉及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

【背景技术】
[0002]葫芦丝是以葫芦为音箱,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旋律只出自主管。市场又推出了带有和弦音孔副管的葫芦丝,在主管两侧的副管上设有和弦音孔。在主管两侧的副管上分别交错设有低和弦音孔和中和弦音孔。改进的葫芦丝低音更加浑厚、饱满、圆润;增加高音部的音量,使高音清脆、明亮,演奏方便,达到满意的和声效果。演奏时,常采用小拇指控制副管和弦音孔的启闭实现演奏的和弦优美效果。但是,大多数演奏者小拇指不灵活,演奏时按孔操作不方便,影响演奏速度和演出效果;尤其对于大多数业余葫芦丝爱好者更是不能灵活控制,而影响和弦效果。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专利申请号:200820073605.3公开了一种带有和弦音孔按键的葫芦丝,包括葫芦形音箱、吹口、主管及在主管两侧的副管,副管的和弦音孔上安装按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键装置沿副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按键装置由连接有音孔盖的传动杆、弹簧及支座组成,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音孔盖连接,另一端设有键柄,传动杆中间设有小孔并与支座销接,传动杆与副管壁之间固定有弹簧。利用传动杆转轴的杠杆作用及磁铁吸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使演奏者操作方便、手指控制自如,可以提高演奏速度和演奏效果。但是,所述专利技术在演出时由于磁铁吸合而产生的响声通过扩音装置传出,影响演出效果,同时其结构比较复杂,不适于在初级、较低档的葫芦丝上应用,增加了成本,影响销售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采用旋转的副管音孔套即可开合副管上的和弦音孔,使演奏者操作方便、手指控制自如,可以提高演奏速度和演奏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包括葫芦形音箱、吹口、主管及在主管两侧的副管,副管上设有和弦音孔,其特征是:所述副管由上节副管和下节副管插接呈整体副管,所述下节副管的插接端设有与上节副管插接的第一阶梯台和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二阶梯台上设有长形和弦音孔,插接后的下节副管与上节副管之间套装副管音孔套,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与和弦音孔匹配的调音孔,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阻尼定位装置。
[0005]所述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三块磁铁,所述磁铁分别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及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其中两块磁铁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另一块磁铁镶嵌在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镶嵌在副管音孔套上的磁铁位于长形和弦音孔的外侧,上节副管的两块磁铁镶嵌位置的间距在长形和弦音孔中心轴线的两侧。
[0006]所述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乳胶阻尼圈,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或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乳胶阻尼圈。
[0007]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或在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
[000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单转动副管音孔套即可方便地开合副管上的和弦音孔,使演奏者操作方便、手指控制自如,可以提高演奏速度和演奏效果。副管音孔套上设置的阻尼定位装置既可以增加转动阻力,防止其在演奏时转动影响发音,又能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副管音孔套转到位,不松动。简单的副管音孔套制造成本很低,非常适于中低档葫芦丝上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副管音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副管插接并套装副管音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葫芦形音箱,2、吹口,3、主管,4、副管,4-1、上节副管,4-2、下节副管,4-3、第一阶梯台,4-4、第二阶梯台,5、和弦音孔,6、副管音孔套,6-1、调音孔,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实施例
[0014]详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包括葫芦形音箱1、吹口 2、主管3及在主管两侧的副管4,副管上设有和弦音孔5,所述副管由上节副管4-1和下节副管4-2插接呈整体副管,所述下节副管的插接端设有与上节副管插接的第一阶梯台4-3和第二阶梯台4-4,所述第二阶梯台上设有长形和弦音孔,插接后的下节副管与上节副管之间套装副管音孔套6,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与和弦音孔匹配的调音孔6-1,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阻尼定位装置。本实施例采用的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三块磁铁7,所述磁铁分别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及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其中两块磁铁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另一块磁铁镶嵌在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镶嵌在副管音孔套上的磁铁位于长形和弦音孔的外侧,上节副管的两块磁铁镶嵌位置的间距在长形和弦音孔中心轴线的两侧。例:镶嵌在副管音孔套上的磁铁位于长形和弦音孔的外侧2mm,上节副管的第一块磁铁镶嵌在距离副管音孔套上磁铁沿线2mm处,上节副管的第二块磁铁镶嵌在距离第一块磁铁7-8mm位置。当转动副管音孔套时,其上的磁铁遇到第一块磁铁时吸合定位,即是调音孔6-1与长形和弦音孔5重合,呈长形和弦音孔打开状态;反之,与第二块磁铁吸合定位,即是副管音孔套挡住长形和弦音孔的位置。磁铁的镶嵌位置也可以倒装,即副管音孔套镶嵌两块磁铁,上节副管镶嵌一块磁铁。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图中未示,所述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乳胶阻尼圈,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或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乳胶阻尼圈。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或在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
[0016]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包括葫芦形音箱、吹口、主管及在主管两侧的副管,副管上设有和弦音孔,其特征是:所述副管由上节副管和下节副管插接呈整体副管,所述下节副管的插接端设有与上节副管插接的第一阶梯台和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二阶梯台上设有长形和弦音孔,插接后的下节副管与上节副管之间套装副管音孔套,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与和弦音孔匹配的调音孔,所述副管音孔套上设有阻尼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三块磁铁,所述磁铁分别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及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其中两块磁铁镶嵌在上节副管上,另一块磁铁镶嵌在副管音孔套的端面上,镶嵌在副管音孔套上的磁铁位于长形和弦音孔的外侧,上节副管的两块磁铁镶嵌位置的间距在长形和弦音孔中心轴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定位装置包括乳胶阻尼圈,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或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置有乳胶阻尼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管上带有和弦音孔调音套的葫芦丝,其特征是:所述副管音孔套的内管壁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或在下节副管第二阶梯台上平行设置两个环形凹槽。
【文档编号】G10D7/00GK204029342SQ20142049111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王立传 申请人:天津市静海县传音乐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