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923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凹位和弦孔的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旋转体头部本体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弦孔垂直于螺纹孔,并且与螺纹孔单边相通;弦孔的直径小于螺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能牢牢固定琴弦,琴弦还不会刺伤手指和琴包。
【专利说明】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器材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

【背景技术】
[0002]吉他旋钮在吉他的构造中,处于一个平衡者的位置,它通过自身的紧固拉伸,让琴弦保持一个合适的张力,这样不仅维持了吉他音色的稳定,还对吉他自身的物理结构起到了平衡加固作用。但现有的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由于旋转体头部上只通过一个弦孔来安装琴弦,在安装过程中,琴弦穿过弦孔需要人工拉紧固定好再旋转手柄绕圈,调好之后演奏一段时间,由于琴弦拉力大,琴弦容易松动;另一方面,由于琴弦穿过弦孔后,外露的琴弦容易刺伤手指和琴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牢牢固定琴弦且琴弦不会刺伤手指和琴包的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设计制造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凹位和弦孔的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所述旋转体头部本体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
[0006]所述的弦孔垂直于螺纹孔,并且与螺纹孔单边相通。
[0007]所述的弦孔的直径小于螺栓的直径。
[0008]由于旋转体头部本体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向下拧紧螺栓,即可将弦孔内的琴弦牢牢固定。无需人工拉紧固定好再旋转手柄绕圈,调好之后不会由于琴弦拉力大而造成琴弦松动。
[0009]由于垂直于螺纹孔的弦孔与螺纹孔单边相通,琴弦在螺纹孔内不会外露,因而能避免琴弦刺伤手指和琴包。
[0010]由于弦孔的直径小于螺栓的直径,有利于螺栓牢牢固定琴弦。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能牢牢固定琴弦,琴弦还不会刺伤手指和琴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为旋转体头部本体,(2)为螺栓,(3)为螺纹孔,(4)为凹位,(5)为弦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0016]如附图所示,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I)、凹位(4)和弦孔(5)的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旋转体头部本体(I)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螺纹孔(3),螺纹孔(3)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2)。
[0017]弦孔(5)垂直于螺纹孔(3),并且与螺纹孔(3)单边相通。
[0018]弦孔(5)的直径小于螺栓(3)的直径。
【权利要求】
1.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包括旋转体头部本体(I )、凹位(4)和弦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头部本体(I)从末端端面向下沿轴线设有螺纹孔(3),所述螺纹孔(3)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螺栓(2); 所述的弦孔(5)垂直于螺纹孔(3),并且与螺纹孔(3)单边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他旋钮的旋转体头部,其特征在于:弦孔(5)的直径小于螺栓(3)的直径。
【文档编号】G10D3/12GK204242568SQ20142080129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8日
【发明者】罗福仲 申请人:罗福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