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1613阅读:4433来源:国知局
芦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芦笙。



背景技术: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

目前的芦笙由以前的老工艺人手工做出来的,芦笙中的簧片遇水音色容易出现问题,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甚至会出现簧片损坏的情况,现目前的芦笙取簧片非常的繁琐,维修特别不方便,对于芦笙的消耗会产生多余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笙,其能够很方便地取下用于安装簧片的安装部,维修方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芦笙,包括笙斗和分别与所述笙斗相连的吹管和发声部;

所述发声部包括安装部、控音部和扩音筒,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簧片,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笙斗,所述控音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扩音筒套设于所述控音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

所述吹管和所述发声部设置在所述笙斗上相邻的两侧。

进一步地,并且所述安装部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控音部一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端部,所述控音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控音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定位部选择性地卡持于所述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开设在所述安装部外周壁上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凸设在所述控音部的内周壁上,所述第二定位部选择性地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环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所述凹槽呈折线形;

所述第二定位部环设于所述控音部的内周壁,所述第二定位部呈折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凹槽的内周壁围成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适配的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控音部为筒状,所述控音部内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控音部上开设有控音孔,所述控音孔贯穿所述控音部一侧的周壁并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成筒状,所述安装部内部具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簧片,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安装部一侧的周壁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安装部轴向的两侧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安装槽共用一底壁。

一种芦笙,包括笙斗和分别与所述笙斗相连的吹管和发声部;

所述发声部包括安装部、控音部和扩音筒,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笙斗,所述控音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扩音筒套设于所述控音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

所述吹管与所述笙斗可拆卸连接;

所述吹管和所述发声部设置在所述笙斗上相邻的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芦笙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音部和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使得芦笙在使用过后能将安装部取下,便于安装于安装部上的簧片的维修等工作,能使得簧片不变音,使用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芦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笙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笙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V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笙苗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芦笙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1-芦笙;100-发声部;110-安装部;111-第一定位部;112-第二气流通道;113-安装槽;114-固定槽;120-控音部;121-第二定位部;122-第一气流通道;123-控音孔;130-扩音筒;200-笙斗;300-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芦笙10,其能够很方便地取下用于安装簧片的安装部110,维修方便,节约成本。其中,芦笙10包括笙斗200和分别与笙斗200相连的吹管300和发声部100,吹管300和发声部100分别设置在笙斗200上相邻的两侧,以使芦笙10的结构更紧凑,更适于操作。

发声部100包括安装部110、控音部120和扩音筒130,安装部110用于安装簧片(图未示)。安装部110连接于笙斗200以使发声部100连接于笙斗200,控音部12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部110远离笙斗200的一端,扩音筒130套设与控音部120远离安装部110的一端。安装部110、控音部120和扩音筒130共同形成笙苗。通过安装簧片的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部110便于拆卸维修,避免安装部110内部进水气对簧片的音色产生影响,保证簧片的良好音色。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0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控音部120一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安装部110上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以实现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可拆卸地连接,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的结构简单,制作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的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螺纹连接的联接可靠、使用方便以及可重复使用。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10也可以采用内螺纹以及控音部120也可以采用外螺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控音部120为圆筒状,并且控音部120内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122,第一气流通道122用于气流通过以使发声部100能由于气流的流动发出声音。另外,控音部120上还开设有控音孔123,控音孔123用于控制发声部100发出的声音,控音孔123贯穿控音部120一侧的周壁并与第一气流通道122连通。在使用时,使用者按住控音孔123,则开设该控音孔123的控音部120会由于流动的气流发出声音;使用者放开控音孔123使控音孔123将第一气流通道122与外界大气连通,则该控音部120不会由于流动的气流发出声音。以此来调节整个发声部100发出的声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0成筒状,并且安装部110内部具有第二气流通道112,第二气流通道112用于与第一气流通道122连通,以使通过第二气流通道112的气流通向第一气流通道122,并因此发出声音。安装部110上的一侧还开设有安装槽113,安装槽113用于安装簧片,安装槽113贯穿安装部110一侧的周壁并与第二气流通道112连通,以使气流能通过安装槽113通向第二气流通道112,并且流动的气流使得安装于安装槽113的簧片震动,产生声音。

安装槽113沿安装部110的径向贯穿安装部110的侧壁,使得安装槽113的底壁平行于安装部110的轴线,安装槽113的两侧壁分别垂直于安装部110的轴线,使得安装在安装槽113的簧片能平行于安装部110的轴线,使得簧片上的簧舌(图未示)更容易产生震动并产生声音,也节省使用者使用芦笙10时所消耗的气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3沿安装部110轴线的两侧还开设有固定槽114,固定槽114用于固定簧片,使得簧片安装的更稳固,避免簧片脱落。固定槽114以安装槽113共用一底壁。固定槽114于安装槽113两侧沿安装部110的轴线远离安装槽113延伸,并且固定槽114沿平行于安装槽113底壁的方向贯穿安装部110的周壁。优选地,固定槽114为分别开设在安装部110周壁上位于安装槽113四角的间隙,簧片卡持于间隙中,以使簧片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113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笙斗20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图未示),发声部100连接于笙斗200并使安装槽113位于该容置空间内部。另外,吹管300为圆筒状,并且吹管300内部具有进气通道(图未示),吹管300连接于笙斗200上并且进气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以使通过进气通道的气流能进入至容置空间,并使安装于安装槽113的簧片上的簧舌振动产生声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芦笙10通过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的螺纹连接,实现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部110很方便地取下,便于对簧片的维修,使得发声部100的使用寿命增长,节约了成本。通过固定槽114的设置,使得簧片安装于安装槽113是更加的稳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簧片脱离,保证芦笙10的发音效果,保证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芦笙(图未示),该芦笙能很方便地取下用于安装簧片的安装部110,维修方便,节约成本。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芦笙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芦笙10的区别在于,发声部100的设置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0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1,第一定位部111设置于安装部110的端部。控音部120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21,第二定位部121设置在控音部120的端部。其中,第一定位部111选择性地卡持于第二定位部121,以使安装部110连接于控音部120,或者第一定位部111脱离第二定位部121以使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相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部111为开设在安装部110外周壁上的凹槽,第二定位部121凸设在控音部120的内周壁上,第二定位部121选择性地容置于该凹槽内以使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连接,或者第二定位部121脱离该凹槽以使安装部110脱离控音部120。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环设于安装部110的外周壁上,并且该凹槽呈折线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1环设于控音部120内周壁,并且第二定位部121为与该凹槽相适配的折线形。第二定位部121容置于该凹槽内时,因为凹槽为折线形,并且第二定位部121也为折线形,导致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之间不能轻易的旋转,避免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之间产生滑动磨损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同时也变控音部120产生旋转使得控音孔123的位置不确定,给使用者操作带来不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1的截面为半圆形,并且该凹槽的内周壁围成与第二定位部121相适配的半圆形。以使安装部110在于控音部120连接时,第二定位部121能通过圆弧面滑进凹槽内部;并且在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相分离时,能使第二定位部121通过圆弧面滑出凹槽。

本实施例提供的芦笙,通过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选择性地卡持,使得安装部110和控音部120可拆卸地连接;并且通过均为折线形的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的相互配合,使得安装部110与控音部120之间不易产生滑动,避免第一定位部111和第二定位部121之间过多的磨损。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芦笙11,其能够方便地取下用于安装簧片的安装部110,维修方便,节约成本。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芦笙11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芦笙10的区别在于,吹管300的设置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吹管300与笙斗200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吹管300在使用过后能便于从笙斗200上拆卸下来,便于吹管300的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