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42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一般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降低噪声,其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

排汽喷流噪声是高速气流从管口中喷出,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的空气,引起喷口附近剧烈的气体扰动而产生的声级很高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目前常用的降低高温高压气体排气放空噪声的消声器主要是节流与小孔复合型的消声器。该类型的消声器一般由多层相互嵌套的筒体组成,在各层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消音孔,由于消音孔的孔径较小且分布在相互嵌套的多层筒体上,消音孔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堵塞后很难清理。同时,该结构的消声器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且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节流与小孔复合型的消声器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声器,包括筒体,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消音管,各个消音管穿设在筒体的筒壁上,消音管的一端位于筒体的内部,消音管的另一端位于筒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筒体为柱状体,多个消音管相间隔地设置在筒体的筒壁上。

进一步地,各个消音管沿筒体的直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消音管沿筒体的轴向布置为多排,每排中的消音管为多个,各排消音管沿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同一排的各个消音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消音管位于筒体内部的管段的长度大于消音管位于筒体外部的管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消声器还包括:第一封头,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的上端;第二封头,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的下端;其中,进气口设置在第二封头上。

进一步地,消声器还包括:排污口,设置在第二封头上。

进一步地,消声器还包括:固定支座,设置在筒体上,用于将筒体固定在安装基础上。

进一步地,固定支座为多个,多个固定支座绕筒体的周向相间隔地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消声器,包括筒体,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并设置有多个消音管,各个消音管穿设在筒体的筒壁上,各个消音管的一端位于筒体的内部,各个消音管的另一端位于筒体的外部。从而在满足消声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清理消音管中堵塞的杂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节流与小孔复合型的消声器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筒体;11、进气口;20、消音管;30、第一封头;40、第二封头;50、排污口;60、固定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筒体10,筒体10上开设有进气口11,筒体10上设置有多个消音管20,各个消音管20穿设在筒体10的筒壁上,消音管20的一端位于筒体10的内部,消音管20的另一端位于筒体10的外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消声器,包括筒体10,筒体10上开设有进气口11并设置有多个消音管20,各个消音管20穿设在筒体10的筒壁上,各个消音管20的一端位于筒体10的内部,各个消音管20的另一端位于筒体10的外部。从而在满足消声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清理消音管中堵塞的杂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节流与小孔复合型的消声器堵塞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可选地,筒体10为圆柱体,多个消音管20相间隔地设置在筒体10的筒壁上,从而能够使气流从筒体10的各个方向均匀排出。消音管20在安装时,首先在筒体10的筒壁上按照设定的位置开设多个与消音管20的外径匹配的小孔,然后将消音管20穿过筒体10的筒壁上的小孔并进行焊接,从而使各个消音管20固定在筒体10上。

在筒体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封头30,在筒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封头40,第一封头30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10的上端;第二封头40可拆卸地设置在筒体10的下端,从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封头30或第二封头40拆下从而将筒体10打开,便于清理筒体10内的残留物。可选地,进气口11设置在筒体10下端的第二封头40上,进气口11的延伸方向与筒体10的延伸方向相同,气流由筒体10下部通过进气口11进入筒体10内向四周扩散并通过各个消音管20排出,在气流排出的过程中其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的空气所产生的噪音大大被减小。

为了使各个消音管20之间的间距相同,保证各个消音管20之间布置均匀,进一步地,各个消音管20沿筒体10的直径方向延伸,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各个消音管20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且位于同一圆周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消音管20之间的夹角相等。保证各个消音管20在筒体10的筒壁上均匀布置,使筒体10内的气流从而各个方向均匀排出,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消音效果。

具体地,多个消音管20沿筒体10的轴向,即沿筒体10的外壁的纵向布置为多排,各排消音管20沿筒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为了保证布置的均匀,各排消音管20绕筒体10的周向之间的夹角相等。每排中的消音管20为多个,同一排的各个消音管20之间相互平行且同一排的各个消音管2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消音管20之间的间距相等,每排中消音管20的个数根据气体的排放要求以及对消音效果的要求具体而定。

为了提高消音效果,进一步地,消音管20位于筒体10内部的管段的长度大于消音管20位于筒体10外部的管段的长度。具体地,消音管20的内伸长度L1,即消音管20位于筒体10内部的管段的长度为5~100mm;消音管20的外露长度L2,即消音管20位于筒体10外部的管段的长度为5~25mm。

消声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筒体10底部会残留很多废料残渣,为了能够定期将残留在筒体10底部的废料残渣排出,进一步地,在筒体10下部的第二封头40上设置有排污口50,在消声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定期将排污口50打开,即可将筒体10内的废料残渣排出。

为了能够将消声器有效固定,进一步地,消声器还包括:固定支座60,固定支座60为多个,多个固定支座60绕筒体10的周向相间隔地设置在筒体10的侧壁上,固定支座60为沿筒体10的径向在筒体10的外壁上延伸的板体,各个固定支座60绕筒体1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将筒体10从绕其周向的各个方向固定在安装基础上。

为了满足消声器的筒体10安装后的高度要求,各个固定支座60位于筒体10的中部,从而使筒体10安装好后整体高度符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器在工作时,气流由筒体10下部的进气口11进入筒体10内部,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气体穿设在筒体10的筒壁上的各个消音管20喷射出去,气体在喷出的过程中,受到消音管20的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减小喷出的气流对周围静止空气的冲击和剪切作用,有效降低噪音。

消声器在工作过程中,气流中的粒径较大的残渣颗粒会堵塞在各个消音管20,由于本实施例的消声器的筒体10为单层且消音管20穿设在筒体10上,从而能够很容易从筒体10的外部将堵塞的消音管20疏通,疏通的残渣颗粒会落到筒体10的底部,通过定期将筒体10底部的排污口50打开能够将筒体10内的残渣颗粒排出。

本实施例的消声器,包括筒体10,筒体10上焊接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消音管20,消音管20的内径尺寸为1~3mm,消音管20的外径尺寸为4~10mm。这样一来,在筒体10上钻4~10mm的孔即可,解决了在筒体10上钻1~2mm的小孔较为困难的问题。另外,消音管20起到了抗性消音和降压降速的目的,从而仅仅采用一个筒体10就可以满足要求,结构简单,解决了节流和小孔复合消声器结构复杂的问题。消音管20穿设在筒体10筒壁上,即使消音管20堵塞也容易清洗。筒体10上端密闭,下端与进气口11连通,筒体10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封头30,下端设置有第二封头40。第二封头40上设置有排污口50,筒体10体上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支座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改进型的小孔消声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用寿命长,排汽喷流噪声经消音管20的小孔后,高频噪声移到人耳不敏感的超声范围,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筒体10也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筒体10和消音管20双重降噪,降噪效果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