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550发布日期:2018-07-11 04:1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声乐器,特别涉及一种长笛。



背景技术: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因为其音质动感而好听,声音婉转而悠扬而深受广大人群喜爱。越来越多的人也去学习长笛的吹奏方式。然而学习长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初学者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练习才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现有的长笛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笛头、笛身和笛尾。由于长笛整体大致为圆柱形,若直接放置在地面或桌子上时稳定性较差,所以初学者在练习的闲暇时间需要一直手握笛身,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笛,使初学者在练习中的闲暇时间可以将长笛挂于脖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长笛,包括依次连接的笛头、笛身和笛尾,所述笛头和笛尾分别连接有用于悬挂的挂绳,所述挂绳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笛尾上的固定绳以及可拆卸连接在笛头上的调节绳,所述固定绳和调节绳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绳和调节绳的调节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笛初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扣连接固定绳和调节绳,在练习的闲暇时间,可以将长笛挂在脖子上,调节绳能够通过调节扣进行挂绳整体长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人的使用,在需要演奏表演或不需要挂绳的时候可以拆卸取下挂绳,避免由于挂绳的存在影响吹奏。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绳远离调节扣的一端和固定绳远离调节扣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固定夹,两所述固定夹分别夹持于笛头和笛尾的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绳与固定夹相连,通过固定夹夹持长笛使挂绳与长笛相连,在长时间练习过程中需要用到挂绳时,可以将两个固定夹分别固定夹持到长笛两端的笛头和笛尾上,若不需要用到挂绳时,可以通过两个固定夹分别松开笛头和笛尾从而使得挂绳与长笛分离,使挂绳的拆卸十分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扣包括有环形的扣体以及平行设置在扣体内部供调节绳绕设的第一扣杆和供固定绳绕设的第二扣杆,所述扣体通过第一扣杆和第二扣杆的设置依次形成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绳一端与固定夹相连固定在笛尾上,另一端从第三穿孔中穿入调节扣绕过第二扣杆后从第二穿孔中穿出随后缝合将调节扣固定,调节绳一端与固定夹相连固定在笛头上,另一端从第二穿孔中穿入调节扣绕过第一扣杆后从第一穿孔中穿出,可以通过调节调节绳穿出第一穿孔的长度从而调节挂绳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杆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绳绕设在第一扣杆上,在长笛被人悬挂于脖子上时,三角形结构的设计能够改变第一扣杆受力的方向,使第一扣杆受力的方向与调节扣水平方向存在夹角,减小垂直作用于调节扣上的拉力,增加调节扣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扣体在靠近第一扣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扣杆长度方向一致的锯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的设计能够在调节绳穿出后能够增大与调节绳之间的摩擦,使调节绳不易从调节扣中滑出。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扣在设有锯齿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座的设计能够增加调节扣的结构强度,增加调节扣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座铰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端部设置有锯齿二,所述压紧板上设置有迫使压紧板往锯齿一方向翻转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板的设计能够压紧穿出调节扣的调节绳,弹性件能够驱使压紧板抵接调节扣,锯齿二能够增大压紧板与调节绳的摩擦,进一步避免调节绳的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笛头和笛尾分别开设有供固定夹夹持的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设计能够让固定夹方便通过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分别夹持在笛头和笛尾,使固定夹的夹持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笛尾在安装槽二远离笛身的一端开设有供调节绳绕设的绕绳槽,笛尾在绕绳槽旁设置有魔术贴绒毛,所述调节绳穿过调节扣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绳穿出调节扣的末端绕在绕线槽上同时通过魔术贴倒刺粘接在魔术贴绒毛上实现固定,避免伸出调节扣的调节绳悬挂在外影响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扣整体为弯曲的方环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扣为方环形结构的设计能够让调节绳的弯折更贴合调节扣,使调节扣受力更加均匀,避免调节扣由于局部受力导致容易受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初学者在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挂绳可以将长笛挂在脖子上,不需要一直握持长笛,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调节挂绳的长度以适应人体的需求,在需要进行演奏表演或不需要挂绳的时候可以通过固定夹拆卸取下挂绳,避免因为挂绳的存在影响吹奏。

附图说明

图1为长笛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长笛未连接挂绳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节扣的爆炸图。

图中,1、笛头;11、吹气口;12、安装槽一;2、笛身;21、发声部;3、笛尾;31、出气口;32、安装槽二;33、绕线槽;34、魔术贴绒毛;4、挂绳;41、调节绳;411、限位块;412、魔术贴倒刺;42、固定绳;5、调节扣;51、扣体;511、第一侧板;512、第二侧板;513、第一连接杆;5131、锯齿一;514、第二连接杆;515、插孔;52、第一扣杆;53、第二扣杆;54、调节孔;541、第一穿孔;542、第二穿孔;543、第三穿孔;57、加强板;58、固定轴;581、弹性件;59、压紧板;591、安装孔;592、锯齿二;593、插接孔;6、固定夹;61、上夹持环;611、上夹持部;612、上按压部;6121、连接通槽;613、第一凸耳;62、下夹持环;621、下夹持部;622、下按压部;623、第二凸耳;63、夹持腔;64、旋转轴;6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长笛,包括有依次相连的笛头1、笛身2和笛尾3。笛头1上开设有供人嘴吹气的吹气口11,笛身2内设置有用以发声的发声部21,笛尾3上开设有出气口31。笛头1和笛尾3连接有用于悬挂的挂绳4。

参照图1和图2,挂绳4包括固定绳42、调节绳41和调节扣5,固定绳42的一端和调节绳41的一端通过调节扣5连接,固定绳42的另一端和调节绳4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固定夹6,两个固定夹6分别夹持笛头1和笛尾3。

参照图3,固定夹6包括相互铰接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夹持环61和下夹持环62。上夹持环61包括半圆形的上夹持部611以及一体连接在上夹持部611一端的上按压部612,下夹持环62包括半圆形的下夹持部621以及一体连接在下夹持部621一端的下按压部622,上夹持部611和下夹持部621之间形成一圆形的夹持腔63,上夹持部611和下夹持部621的另一端相对活动抵接。上按压部612上还开设有供调节绳41或固定绳42绕设的连接通槽6121。上按压部612和下按压部62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耳613和第二凸耳623,第一凸耳613和第二凸耳623分别间隔距离设置为两个,两第一凸耳61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64,两第二凸耳623上均设置有通孔用以活动套装于旋转轴64上,旋转轴64上还套装有位于两第一凸耳613之间的扭簧65,扭簧65的一支脚弹性抵靠在上按压部612上,另一支脚弹性抵靠在下按压部622上,使上夹持环61和下夹持环62始终具有封闭夹持腔63的趋势。通过按压上按压部612和下按压部622,使上按压部612和下按压部622相对靠近就可以使上夹持部611和下夹持部621沿着旋转轴64相对分离从而开启夹持腔63以实现固定夹6的与长笛之间的夹持或脱离。

参照图4,在笛头1靠近笛身2的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供固定夹6夹持的环形安装槽一12,在笛尾3靠近笛身2的一端开设有供另一固定夹6夹持的环形安装槽二32。

参照图5和图6,调节扣5整体为弯曲的方环形结构,包括有扣体51以及平行穿设在扣体51内的第一扣杆52和第二扣杆53,扣体51包括有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调节孔54的第一侧板511、第一连接杆513、第二侧板512和第二连接杆514。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均为具有弧度的板状,第一扣杆52和第二扣杆53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固定连接,使调节孔54依次分隔形成有第一穿孔541、第二穿孔542和第三穿孔543。第一扣杆52呈倒三角形结构,第一连接杆513设置有长度方向与第一扣杆52长度方向一致的锯齿一5131,且锯齿一5131的齿部朝向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的内凹部。第一连接杆513远离第一扣杆5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加强板57,第一侧板511和第二侧板512均设置有轴线一致的插孔515并通过插孔515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杆513平行的固定轴58,固定轴58位于加强板57远离第一连接杆513的一侧。固定轴58连接压紧板59,压紧板59上开设有供固定轴58穿设的安装孔591,压紧板59远离第一连接杆513的侧部还设置有长度方向与锯齿一5131相同的锯齿二592。固定轴58与压紧板59之间对称设置有始终驱使压紧板59往锯齿一5131方向翻转的弹性件581,弹性件581为连接扭簧,连接扭簧的一端与固定轴58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压紧板59开设在安装孔591旁的插接孔593内。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绳42一端套设在位于笛尾3处固定夹6的连接通槽6121内与固定夹6固定连接,另一端先从第三穿孔543朝向第一侧板511内凹的一侧穿入绕过第二扣杆53后再回穿第二穿孔542后缝合将调节扣5固定。

调节绳41一端套设在位于笛头1处固定夹6的连接通槽6121内与固定夹6固定连接,另一端先从第二穿孔542朝向第一侧板511内凹的一面穿入绕过第一扣杆52后再回穿第一穿孔541后连接在调节扣5上。调节绳41在穿出调节扣5的端部缝合设置有限位块411,限位块411能够避免在调节调节绳41的过程中将调节绳41误抽出调节扣5。

参照图2和图4,笛尾3上还开设有供调节绳41穿出调节扣5末端绕设的绕线槽33,笛尾3在绕线槽33侧部还设置有魔术贴绒毛34,调节绳41在限位块411上设置有与魔术贴绒毛34连接的魔术贴倒刺412。

练习过程中需要连接挂绳4的时候,通过固定夹6使挂绳4分别连接笛头1和笛尾3,随后调节调节绳41穿出调节扣5的长度以适应人的需求,最后将穿出调节扣5的调节绳41末端绕设在绕线槽33内并通过魔术贴绒毛34与魔术贴倒刺412固定。

在进行演奏表演等无需连接挂绳4的时候,通过按压固定夹6上的两按压板,使上夹持环61与下夹持环62分离,随后取下固定夹6从而将挂绳4与长笛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