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哑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961发布日期:2018-09-18 22:2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击乐器练习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哑鼓。



背景技术:

目前,架子鼓是乐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的桶鼓、一个或两个吊镲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等部分组成。鼓手们不仅要熟悉乐曲的速度和节奏,还要掌握演奏方法,所以这就需要经常性的练习。由于长期的敲打鼓皮以及鼓手的不熟练不仅会缩短鼓棒和架子鼓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容易形成噪音。所以,人们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练习手法使用的哑鼓,这样便可以通过哑鼓来进行演奏,既达到了练习的效果,又不会扰民。但是在哑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要设置多个哑鼓,所以这些哑鼓在携带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且在存放时需要占用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合式哑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合式哑鼓,包括第一哑鼓、第二哑鼓、第三哑鼓、连接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可绕所述连接装置转动打开且打开后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式哑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哑鼓侧边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装置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的连接件,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绕所述连接装置转动打开后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错层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后与所述下连接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孔和铆钉,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上均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转动打开后的所述固定孔两两相互重合,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铆钉配合后可固定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哑鼓内部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哑鼓上方且相对的侧边上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装置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哑鼓的连接件,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转动打开后露出所述第一哑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哑鼓的连接件后与所述下连接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和弹簧,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三哑鼓与所述下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哑鼓与所述第二哑鼓之间、所述第二哑鼓与所述第三哑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哑鼓底座,所述哑鼓底座分别固定于转动打开后的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和所述第三哑鼓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哑鼓底座包括主杆体、支撑柱、哑鼓连接件、配合凸起和固定螺栓,所述支撑柱沿圆周均布于所述主杆体四周且一端与所述主杆体固连、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哑鼓连接件和所述主杆体,所述哑鼓连接件可绕所述固定螺栓旋转且所述固定螺栓拧紧后可对所述哑鼓连接件定位,所述配合凸起底部与所述哑鼓连接件固连、顶部与所述第一哑鼓、所述第二哑鼓或所述第三哑鼓配合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一端与所述主杆体下部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中部固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转动打开、闭合的第一哑鼓、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可方便携带,且存放时节省空间,方便实用;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可在第一哑鼓、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固定第一哑鼓、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的相对位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敲击造成第一哑鼓、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的相对移动,影响训练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可开合的三个哑鼓可方便携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式哑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哑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式哑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式哑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合式哑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合式哑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二哑鼓和第三哑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哑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哑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哑鼓,11-连接件,12固定孔,2-第二哑鼓,3-第三哑鼓,4-连接装置,41-上连接组件,42-下连接组件,43-垫片,44-弹簧,5-哑鼓底座,51-主杆体,52-支撑柱,53-固定支柱,54-哑鼓连接件,55-配合凸起,5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式哑鼓,包括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第三哑鼓3、连接装置4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通过所述连接装置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可绕所述连接装置4转动打开且打开后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哑鼓1侧边上设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装置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的连接件1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绕所述连接装置4转动打开后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错层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上连接件41和下连接件42,所述上连接件4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后与所述下连接件4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孔12和铆钉,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上均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孔12,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转动打开后的所述固定孔12两两相互重合,所述固定孔12与所述铆钉配合后可固定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

使用本实施例1的组合式哑鼓时,通过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同时,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通过连接装置4连接且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均可绕连接装置4转动,可实现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的打开、闭合,方便携带,且存放时节省空间,方便实用;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上设置固定孔12,可在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转动到两两固定孔12重合位置时,通过铆钉穿过固定孔12实现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相对位置的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敲击造成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的相对移动,影响训练效果,不使用时,可将铆钉拿出,即可将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转动到同一位置,实现闭合。

另外地,本实施例1中的固定装置不限于铆钉结构,还可以是齿轮扣合结构或者通过螺丝拧紧的方式等,只要能实现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相对位置的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43和弹簧44,所述垫片43设置在所述第三哑鼓3与所述下连接件42之间,所述第一哑鼓1与所述第二哑鼓2之间、所述第二哑鼓2与所述第三哑鼓3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弹簧44。

进一步地,还包括哑鼓底座5,所述哑鼓底座5分别固定于转动打开后的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下部。通过设置哑鼓底座5,可对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实现支撑,防止敲打后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哑鼓底座5包括主杆体51、支撑柱52、哑鼓连接件54、配合凸起55和固定螺栓56,所述支撑柱52沿圆周均布于所述主杆体51四周且一端与所述主杆体51固连、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螺栓56依次穿过所述哑鼓连接件54和所述主杆体51,所述哑鼓连接件54可绕所述固定螺栓56旋转且所述固定螺栓56拧紧后可对所述哑鼓连接件54定位,所述配合凸起55底部与所述哑鼓连接件54固连、顶部与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或所述第三哑鼓3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支柱53,所述固定支柱53一端与所述主杆体51下部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52中部固连。如此设置,可加强哑鼓底座5的支撑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52可设置有三个。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哑鼓1内部设有连接件1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哑鼓1上方且相对的侧边上均设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装置4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的连接件11、所述第一哑鼓1的连接件1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转动打开后露出所述第一哑鼓1。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上连接件41和下连接件42,所述上连接件4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的连接件11、所述第一哑鼓1的连接件11后与所述下连接件4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2的组合式哑鼓时,通过在第一哑鼓1内部设有连接件1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相对的侧边上设有连接件11,同时,连接装置4依次穿过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的连接件11、第一哑鼓1的上连接组件41,可使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沿相反方向绕连接装置4转动。使用时,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哑2鼓可绕连接装置4逆时针转动,第三哑鼓3可绕连接装置4顺时针转动,此时可实现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的打开,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打开后还可将位于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下方的第一哑鼓1露出便于打击训练,使用后,可将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绕连接装置4转动闭合,如此设置可方便携带,且存放时节省空间,方便实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哑鼓底座5,所述哑鼓底座5分别固定于转动打开后的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和所述第三哑鼓3下部。通过设置哑鼓底座5,可对第一哑鼓1、第二哑鼓2和第三哑鼓3实现支撑,防止敲打后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哑鼓底座5包括主杆体51、支撑柱52、哑鼓连接件54、配合凸起55和固定螺栓56,所述支撑柱52沿圆周均布于所述主杆体51四周且一端与所述主杆体51固连、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螺栓56依次穿过所述哑鼓连接件54和所述主杆体51,所述哑鼓连接件54可绕所述固定螺栓56旋转且所述固定螺栓56拧紧后可对所述哑鼓连接件54定位,所述配合凸起55底部与所述哑鼓连接件54固连、顶部与所述第一哑鼓1、所述第二哑鼓2或所述第三哑鼓3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支柱53,所述固定支柱53一端与所述主杆体51下部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52中部固连。如此设置,可加强哑鼓底座5的支撑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52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可开合的三个哑鼓可方便携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