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箫的吹嘴套及带有该吹嘴套的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5331发布日期:2020-01-21 23:24阅读:2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箫的吹嘴套及带有该吹嘴套的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箫的吹嘴套及带有该吹嘴套的箫。



背景技术:

洞箫,吹管气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目前使用的洞箫一般由吹嘴套和箫管构成,然而,传统洞箫的吹嘴套和箫管是一体设置的,当其中一个部件损坏后,整个洞箫即报废。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将箫管和带有吹孔的吹嘴套拆分了两个部分,实现了箫管和吹嘴套的可拆卸组装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吹嘴套取自竹节的其中一节,吹孔直接设置在竹节部位,且受到竹节原始的结构限制,竹节的直径比竹管的管径大,导致竹节部位相比于竹管会向外扩,从而吹孔在竹节部位开设之后,其开口方向通常是切斜向上的。人们在吹奏箫的时候,下唇贴来竹节面上,通过上唇的唇肌控制嘴巴吹出的气,使得气进入吹孔,由于吹孔的靠口方向切斜向上,必须控制上唇的角度使得吹气能够倾斜向下吹入吹孔才能将箫吹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既要练习指法,又要练习唇肌控制能力,非常难以掌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初学者吹响洞箫的吹嘴套。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箫的吹嘴套,包括与箫管配合插接的接插管以及与接插管一体设置的套体,所述套体远离接插管的端面为与人体下嘴唇配合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衔接有一拢气面,在贴合面与拢气面的衔接处设置有吹孔,所述拢气面呈一三角曲面,所述拢气面的两个顶点位于贴合面上,另一顶点位于贴合面和接插管之间,且三角曲面的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之间。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拢气面形成的三角曲面的曲面半径为30-35mm。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拢气面的三个顶点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吹孔与贴合面的交界面呈一竖直面,与拢气面的交界面呈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向吹嘴套内部倾斜向下45°设置。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拢气面由弯曲的经线和弯曲的纬线组成,所述吹孔位于经线的中部、纬线的端部,且所述经线向吹嘴套内部弯曲,纬线背离吹嘴套内部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箫。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箫,包括箫管和设置在箫管端部的接插孔,所述接插孔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吹嘴套的接插管配合插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首先将下嘴唇贴合在由下凹的经线和上凸的纬线形成的贴合面时,唇感舒适;其次,当对吹孔吹气的时候,拢气面将起到回气聚拢,容易将部分向外吹出的气体回流到吹气孔中,较小了唇肌控制的难度,方便了初学者将洞箫吹响,提高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实施例吹嘴套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吹嘴套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吹嘴套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吹嘴套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的吹嘴套与洞箫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套体;2、贴合面;21、经线;22、纬线;3、吹孔;31、倾斜面;4、拢气面;5、接插管;6、箫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箫的吹嘴套及带有该吹嘴套的箫,参见附图1-6,其中的吹嘴套包括套体1和设置在套体1出气端的接插管5,接插管5与洞箫的箫管6的接插孔进行接插。

吹嘴套的套体1一端设置有接插管5,另一端设置有吹孔3,气体从吹孔3吹入从接插管5吹出。套体1远离接插管5的端部为与人嘴唇贴合的贴合面2,并且该贴合面2斜向下连接有一拢气面4,吹孔3设置在贴合面2与拢气面4之间。

其中的拢气面4呈一三角曲面形式,两个顶点位于贴合面2处,另一顶点位于贴合面2的倾斜向下位置,且这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为15-20°,拢气面4的曲面半径为30-35mm。贴合面2由经线21和纬线22构成,其中的经线21朝向套体1内部凹陷,纬线22朝向套体1内部外凸,且吹孔3位于经线21的中部、纬线22的端部。这种设置,将下嘴唇贴合在由下凹的经线21和上凸的纬线22形成的贴合面2时,唇感舒适;其次,当对吹孔3吹气的时候,拢气面4将起到回气聚拢,容易将部分向外吹出的气体回流到吹气孔中,较小了唇肌控制的难度,方便了初学者将洞箫吹响,提高学习兴趣。

另外,为了更加方便气体进入到套体1内部,吹孔3与贴合面2的交界面呈一竖直面,与拢气面4的交界面呈一倾斜面31,倾斜面31向吹嘴套内部倾斜向下45°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