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3356发布日期:2021-12-25 00: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


背景技术:

2.拇指琴是一种非洲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它主要因用拇指拨动琴体上的薄片(主要有木制的、竹制的,在现代的发展中也有金属做的)而得名。
3.拇指琴弹奏时用双手的拇指按下琴键再放开,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现有的拇指琴音阶一般都是有序排列的,要么从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要么低音在中间,往高音走时依次分布在左右两边;这种类型的拇指琴在弹奏时存在琴键间距过小容易误触或因为对称分布的音阶找音速度慢、难以和声旋律同步进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琴键组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琴键组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这种错位分布、长短不一琴键结构以及高低音交叉设置便于手指连带找音,易于和声产生更多音乐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包括琴键组和共鸣箱,所述琴键组通过连接机构与共鸣箱连接,所述琴键组共有8根琴键,所述琴键组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所述琴键组1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琴键组1从左到右琴键音阶排列顺序为国际声学音高记法中的c5、g4、d4、a3、g3、c4、e4和a4,即c调简谱音高记号中的高音1、中音5、中音2、低音6、低音5、中音1、中音3和中音6。
6.进一步地,所述琴键组1的琴键具体长度用q表示,且q5>q4>q6>q3>q7>q2>q8>q1。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用于放置琴键组的琴枕以及用于琴键组固定的横梁。
8.进一步地,所述琴枕为铜棒,且与共鸣箱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钢板且通过螺钉与共鸣箱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共鸣箱由矩形块状实木制成,且共鸣箱前端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共鸣箱底部设有圆形凹陷腔,且圆形凹陷腔的深度h1占整个共鸣箱高度h的3/4,便于产生空灵的音效。
11.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琴键组端部的音高记号,所述音高记号用书写方式标记于琴键靠近手指拨动的一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一、琴键组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
小,且各琴键长度不一,实现错位分布,手指操作时便于找音,不会出现混音;同时这种设计整体看上去很美观;
14.二、琴键组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构成倾斜角γ,γ为173
°
,且倾斜部水平长度l1为9.5mm,倾斜高度h1为2.1mm,这种微倾斜的设计在不影响整体音阶的情况下便于使用者拇指接触,所用弹奏音乐的力较小,从而最终操作者能够和声产生更多音乐效果;
15.三、8根琴键的音阶没有规律,但是高低音均兼顾到,在不影响音乐效果的情况下,使用者找音不需要跨远距离,和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易于弹奏的拇指琴整体结构俯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易于弹奏的拇指琴整体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易于弹奏的拇指琴琴键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共鸣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琴键组;2、共鸣箱;3、连接机构;31、琴枕;32、横梁;4、音高记号;5、圆形凹陷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4所示,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包括琴键组1和共鸣箱2,琴键组1通过连接机构3与共鸣箱2连接,共鸣箱2由实木制成,连接机构3包括用于放置琴键组1的琴枕31以及用于琴键组1固定的横梁32,琴枕31为铜棒,铜棒与共鸣箱2连接处呈水平状,整体呈圆弧状,且与共鸣箱2固定连接,共鸣箱2由矩形块状实木制成,且共鸣箱2前端呈向下倾斜状,具体倾斜形成的角度α为65
°
,共鸣箱2底部设有圆形凹陷腔5,且圆形凹陷腔5的深度h1占整个共鸣箱2高度h的3/4,横梁32为钢板且通过螺钉与共鸣箱2固定连接,琴键组1共有9根琴键,琴键由不锈钢铜板制成,琴键组1共有8根琴键,琴键由不锈钢弹性钢板制成,琴键组1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琴键组1的琴键具体长度用q表示,且q5>q4>q6>q3>q7>q2>q8>q1,其中q5=81.2mm,q4=77.6mm,q6=74.2mm,q3=71.3mm,q7=68.6mm,q2=64.8mm,q8=63.1mm,q1=57.3mm;琴键组1所有琴键的厚度为0.8mm,宽度为4mm,相邻两根琴键之间的间距为3mm;
23.琴键组1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构成倾斜角γ,γ为173
°
,且倾斜部水平长度l1为9.5mm,倾斜高度h2为2.1mm,此实施例使用时效果最好,琴键组1从左到右琴键音阶排列顺序为国际声学音高记法中的c5、g4、d4、a3、g3、c4、e4和a4,即c调简谱音高记号中的高音1、中音5、中音2、低音6、低音5、中音1、中音3和中音6。
24.其中,还包括设置在琴键组1端部的音高记号4,音高记号4用书写方式标记于琴键靠近手指拨动的一端。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使用时,因为高低音不规则分布,对于音乐曲调的找音很有帮助,同时琴键组1的琴键长短不一,产生误碰的概率较小,能够准确且方便的弹出所需要的音,音高记号4方便使用者查看,最终能够实现在琴键数量较
少的情况下弹奏出更多的音乐,满足人们对音乐享受的需求。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包括琴键组(1)和共鸣箱(2),所述琴键组(1)通过连接机构(3)与共鸣箱(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键组(1)共有8根琴键,所述琴键组(1)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所述琴键组(1)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琴键组(1)从左到右琴键音阶排列顺序为国际声学音高记法中的c5、g4、d4、a3、g3、c4、e4和a4,即c调简谱音高记号中的高音1、中音5、中音2、低音6、低音5、中音1、中音3和中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键组(1)的琴键具体长度用q表示,且q5>q4>q6>q3>q7>q2>q8>q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用于放置琴键组(1)的琴枕(31)以及用于琴键组(1)固定的横梁(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枕(31)为铜棒,且与共鸣箱(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2)为钢板且通过螺钉与共鸣箱(2)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箱(2)由矩形块状实木制成,且共鸣箱(2)前端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共鸣箱(2)底部设有圆形凹陷腔(5),且圆形凹陷腔(5)的深度h1占整个共鸣箱(2)高度h的3/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琴键组(1)端部的音高记号(4),所述音高记号(4)用书写方式标记于琴键靠近手指拨动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弹奏的拇指琴,包括琴键组和共鸣箱,所述琴键组通过连接机构与共鸣箱连接,所述琴键组共有8根琴键,所述琴键组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所述琴键组1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琴键组1从左到右琴键音阶排列顺序为国际声学音高记法中的C5、G4、D4、A3、G3、C4、E4和A4。琴键组的第5位琴键长度最长,且以第5位琴键为参照两侧琴键的长度依次减小,琴键组的琴键端部作折弯向下处理,这种错位分布、长短不一琴键结构以及高低音交叉设置便于手指连带找音,易于和声产生更多音乐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涟水新东声乐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