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665阅读:8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四胡。
我们知道二胡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民族乐器,由于它结构简单,易于普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二胡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二胡只有两根琴弦,音域较为狭窄,高低音的音量差大,音阶级进困难,当演奏超出它音域范围的乐曲时,一般是采用“借音”的方法移高演奏,显然损坏了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不能完美地展现原作曲的创意和风格特色,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曲作者的音乐思想和塑造的音乐形象,也使民族弦乐作品的创作空间受到限制,这必然造成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差距。中国专利CN2149675Y提出了一种名称为“多功能双弦胡”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在传统二胡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调弦轴和两根琴弦,将两根琴弦穿过千斤和琴码上分别做有的两个小孔,再固定于琴筒。这种改进的“多功能双弦胡”,扩大了音域范围,对表达原作音乐思想、简化演奏难度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优点是在多功能上,可当曲艺四胡或三弦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既能作传统二胡演奏,又能拓宽音域,简化演奏难度,可独奏、伴奏、演奏单音、和声,既保留二胡的传统风格,又可兼有提琴、板胡等乐器演奏风格的四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四胡,它主要包括琴杆、琴杆下端连接的琴筒、琴杆上部安装的四个调弦轴,琴筒底部安装的琴托,四根琴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调弦轴后、经附着于琴杆的千斤体顶承、再经附着于琴筒面板的琴码顶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琴托,拉弓的弓毛从四根琴弦的中间穿过,千斤体与四根琴弦的顶承面做成斜承面,琴码做成凹凸锯齿状,两根琴弦分别顶承于琴码的两个凸顶面,两根琴弦分别顶承于琴码的两个凹底面。
本实用新型还有如下技术特征琴托突出琴筒的琴筒面板,四根琴弦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过琴托的四个小孔固定连接于琴托,琴托的四个小孔的分布位置与琴码顶承四根琴弦的四个顶承点的分布位置相吻合,可使每根琴弦作用于琴码的力一样。
琴码顶承四根琴弦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分布,四根琴弦相互之间的距离为8~12mm,增大了四根琴弦相互之间的距离,可单独只用两根琴弦作传统二胡演奏,也可用四根琴弦演奏较宽音域的乐曲。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体与四根琴弦的顶承面做成左高右低的斜承面,增大了琴弦之间的距离,便于采用拨弦、揉弦等演奏技巧,表现多种演奏风格;呈凹凸锯齿状的琴码与四根琴弦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分布,且增大了四根琴弦相互之间的距离,对改进弓法和指法的演奏技术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拓宽音域对完美地展现乐曲的创意风格,表达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更具表现力的民族弦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左视图;图3是
图1的A-A视图5是
图1的C-C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四胡,它主要包括琴杆8、琴杆8下端连接的琴筒2、琴杆8上部安装的四个调弦轴11、10、16、15,琴筒2底部安装的琴托3,四根琴弦7、12、13、14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调弦轴11、10、16、15后、经附着于琴杆8的千斤体9顶承、再经附着于琴筒面板4的琴码5顶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琴托3,拉弓6的弓毛1从四根琴弦7、12、13、14的中间穿过,琴弦7、12和琴弦13、14分别位于弓毛1的两侧,千斤体9与四根琴弦7、12、13、14的顶承面17做成斜承面,增大了四根琴弦7、12、13、14之间的距离,便于采用拔弦、揉弦等演奏技巧,增强了表演力度,琴码5做成凹凸锯齿状,琴弦7、13分别顶承于琴码5的凸顶面18、19,琴弦12、14分别顶承于琴码5的凹底面22、21,琴托3突出琴筒2的琴筒面板4,四根琴弦7、12、13、14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过琴托3的四个小孔25、26、23、24固定连接于琴托3,琴托3的四个小孔25、26、23、24的分布位置与琴码5顶承四根琴弦7、12、13、14的四个顶承点的分布位置相吻合,可使每根琴作用于琴码5的作用力基本一致,琴码5顶承四根琴弦7、12、13、14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20分布,四根琴弦7、12、13、14相互之间的距离为8~12mm,增大了四根琴弦7、12、13、14相互之间的距离,可单独只用两根琴弦12、13即D弦、A弦作传统二胡演奏,也可用四根琴弦7、12、13、14即G弦、D弦、A弦、E弦演奏音域较宽的乐曲,演奏时,G、D弦和A、E弦可奏和声,A弦、E弦可拨奏。琴筒2的琴筒面板4可用木质或蟒皮材料制成四胡和中音四胡两个系列产品,用木质材料制成的四胡保留了传统二胡的特点,又有提琴、板胡的特色,音色纯正优美,中音四胡音色低沉浑厚,可演奏任何二胡独奏曲。定弦比四胡还低5~8度,解决了民族弦乐低音不足的问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由于琴码5较长,为不影响音量,琴筒2的高宽比为1∶1.25,在造型上本着既要自然大方美观,又要有民族特色的要求作了改进。
权利要求1.一种四胡,它主要包括琴杆(8)、琴杆(8)下端连接的琴筒(2)、琴杆(8)上部安装的四个调弦轴(11、10、16、15),琴筒(2)底部安装的琴托(3),四根琴弦(7、12、13、14)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四个调弦轴(11、10、16、15)后、经附着于琴杆(8)的千斤体(9)顶承、再经附着于琴筒面板(4)的琴码(5)顶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琴托(3),拉弓(6)的弓毛(1)从四根琴弦(7、12、13、14)的中间穿过,其特征在于千斤体(9)与四根琴弦(7、12、13、14)的顶承面(17)做成斜承面,琴码(5)做成凹凸锯齿状,琴弦(7、13)分别顶承于琴码(5)的凸顶面(18、19),琴弦(12、14)分别顶承于琴码(5)的凹底面(2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胡,其特征在于琴托(3)突出琴筒(2)的琴筒面板(4),四根琴弦(7、12、13、14)的一端分别对应穿过琴托(3)的四个小孔(25、26、23、24)固定连接于琴托(3),琴托(3)的四个小孔(25、26、23、24)的分布位置与琴码(5)顶承四根琴弦(7、12、13、14)的四个顶承点的分布位置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胡,其特征在于琴码(5)顶承四根琴弦(7、12、13、14)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20)分布,四根琴弦(7、12、13、14)相互之间的距离为8~1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四胡,是对传统二胡的改进和提高,它的千斤体与四根琴弦的顶承面做成斜承面,琴码做成凹凸锯齿状,四根琴弦与琴码凹凸锯齿状的四个顶承点成菱形图形分布,本实用新型拓宽了音域范围,可作传统二胡演奏,又兼有提琴、板胡的演奏风格,为改进提高指法和弓法的演奏技术提供了条件,可完美地表达二胡乐曲的创意风格、又为创作更具表现力的民族乐曲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档编号G10D1/00GK2340058SQ9822965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盛意 申请人:王盛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