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428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包括琴头、琴杆、琴筒、琴托、底板和琴弦,所述琴杆连接琴头、琴筒、琴托和底板,琴杆上设置有琴轴和千斤;所述琴筒前端安装有琴膜,琴膜连接琴码,后端安装有音窗,底部安装有琴托,琴托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前端2角磨圆、呈长型前平中凹后凸流线型底板,底部凹位设有防滑垫,底板侧部设置有供拾音器插入或夹具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琴弦一端固定在琴轴上,另一端穿过千斤固定在底板上,琴弦以琴码作为支点;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有效弦长,改变琴弦琴码与琴膜的夹角关系,保证受力点共振平衡,提升了发声效果;防滑垫与腿部摩擦效果好,稳固性高,能稳固牢靠与身体姿势保持很好的平衡,便于演奏者使用。
【专利说明】
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拉弦乐器,具体是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
【背景技术】
[0002]在胡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表演快拍的时候弓杆跳动强烈产生摆动导致胡琴与身体的姿势跑位,这个时候演奏者的手感,就需要重新调整姿势才能找回准确的音域;在拉弦乐器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对产品音色总是调效不到理想音色,究其原因,还是琴膜与琴码琴弦三者受力点的关系,琴码在琴膜上的受力点不好,则会影响琴膜的颤动发声,从而影响发声效果;且现有技术的胡琴外观过于枯燥、单一,美观性不足;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对现有技术的胡琴进行改进,以提高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稳定、琴膜发声共振平衡、便于固定的加装有底板的胡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包括琴头、琴轴、琴杆、千斤、琴筒、琴膜、琴码、琴托、底板和琴弦,所述琴杆连接琴头、琴筒、琴托和底板,琴杆上设置有琴轴和千斤;所述琴筒的前端安装有琴膜,琴膜和琴码,后端安装有音窗,所述琴筒底部安装有琴托,琴托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的底部凹位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底板(6)侧部设置有供拾音器插入或夹具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琴弦的一端固定在琴轴上,琴弦的另一端穿过千斤固定在底板琴弦安装孔上,琴弦以琴码作为支点。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孔设置为两个。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为长形圆角、前平中凹后凸流线型底板。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琴托连接有底板,能增加有效弦长,改变琴弦与琴码的夹角关系同时也改变了琴码在琴膜的受力点平衡,提高共振效果,从而达到提升音色的目的;底板设置防滑垫,防滑垫与腿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很好,放在腿部使用时增强摩擦保证接合处的稳固性,以便于保持演奏者的手感及姿势的协调;底板侧边设置固定孔,固定孔在演出时可安装拾音器或者连接腰部夹具,用于展示时底板的凸槽可以直接放入展示台凹槽内,便于展示;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演奏者在使用过程中胡琴移位、不稳定的问题,演奏过程中,弓速在160拍/min以上的运动撞击下,本实用新型仍然能稳固牢靠与身体姿势保持很好的平衡及协调性;优化了琴膜琴码与琴弦的共振发声关系,提高了发声效果,加强使用者手感掌握让艺术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不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琴弦部分与现有技术琴弦部分的区别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琴托部分的主视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琴托与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本实用新型琴托与底板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琴头;2-琴轴;3-琴杆;4-琴筒;5-琴托;6-底板;7-防滑垫;8-固定螺钉;9_琴弦;10-现有技术琴弦;11-固定孔;12-音窗;13-琴码;14-琴膜;15-千斤;16-琴弦安装孔;A-琴膜受力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请参阅图1-7,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包括琴头1、琴轴2、琴杆3、千斤15、琴筒4、琴膜14、琴码13、琴托5、底板6和琴弦9,所述琴杆3连接琴头1、琴筒4、琴托5和底板6,琴杆3上设置有琴轴2和千斤15;所述琴筒4的前端安装有琴膜14,琴膜14和琴码13,后端安装有音窗12,所述琴筒4底部安装有琴托5,琴托5底部安装有底板6,底板6前端2角磨圆,呈长型前平中凹后凸流线型,底板6的底部凹位设置有防滑垫7,所述底板6侧部设置有供拾音器插入或夹具固定的固定孔U,固定孔11设置为两个;所述琴弦9的一端固定在琴轴2上,琴弦9的另一端穿过千斤15固定在底板6琴弦安装孔16上,琴弦9以琴码13作为支点。
[00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现有琴托5部分设置底板6使得琴托部分加厚,外观更加古朴大气,具有厚重感;底板6设置为长形圆角、前平中凹后凸流线型底板,其底部的凹弧与人体腿部形状适配,能增加本实用新型与腿部的摩擦,加上防滑垫7的设置,能使乐器更好的固定在腿部,防止演奏过程中因乐器的晃动产生走音走调;现有技术琴弦10—端是固定在琴托上即本实用新型的琴托5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多设置了底板6,琴弦9固定在底板6上故而增加了有效弦长,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改变了琴弦琴码琴膜三者的夹角关系,改善了琴膜受力点A共振的平衡;由于底板6的设置,增加了乐器的头尾比重,让演奏者在演奏时不再需要把按音手的力度分散在防止琴身走位上,能更好的发挥按音手的灵活度,强调使用者身体姿势的协调性;固定孔11的设置,能便于拾音器插入乐器中使用,站立表演时,也可方便夹具的固定,流线型底板6用于产品展示架及琴盒包装盒等的固定。
[0020]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头(I)、琴轴(2)、琴杆(3)、千斤(15)、琴筒(4)、琴膜(14)、琴码(13)、琴托(5)、底板(6)和琴弦(9),所述琴杆(3)连接琴头(I)、琴筒(4)、琴托(5)和底板(6),琴杆(3)上设置有琴轴(2)和千斤(15);所述琴筒(4)的前端安装有琴膜(14),琴膜(14)和琴码(13),后端安装有音窗(12),所述琴筒(4)底部安装有琴托(5),琴托(5)底部安装有底板(6),底板(6)的底部凹位设置有防滑垫(7),所述底板(6)侧部设置有供拾音器插入或夹具固定的固定孔(11);所述琴弦(9)的一端固定在琴轴(2)上,琴弦(9)的另一端穿过千斤(15)固定在底板(6)琴弦安装孔(16)上,琴弦(9)以琴码(13)作为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1)设置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有底板的胡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前端2角磨圆,呈长型前平中凹后凸流线型。
【文档编号】G10D1/00GK205487292SQ201620110593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发明人】谢正青
【申请人】谢正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