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3685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换电池手电筒。
技术背景常规的手电筒必须使用锌铅电池,这种电池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极大,而且对手电筒腐蚀极大。城市生活使用手电筒时间不多,但一旦使用可能电池又烂在手电筒里了,有时想用又没电池了,或者灯泡坏了又去买电池或灯泡,使用极为不方便,特别是在不方便地区,如高山,矿井,无电源农村地区,临时购买电池或者灯泡极为不便,特别是矿井内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对于巡逻中频繁使用电筒电池者,电池的消费又比较大,用钱多。
现有的不换电池手电筒有太阳能电池手电筒,发条式发电手电筒。太阳能电池手电筒在夜间无法充电,只能在白天充电,多片太阳能电池才能有足够的使用时间,太阳能电池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受到限制。发条式发电手电筒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但有一定的传动结构,时间一长就可能出故障,长期放置不用的常常出故障。
发明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不会发愁电池的问题,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发电,结构牢靠,无须维修,没有电池用完的后顾之忧,使用寿命时间超长,不存在电池用完乱丢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夜间巡逻,检修车辆,家庭照明使用等,永远不再增加任何费用,一次购买使用,终身受益,永不舍弃,利国利民。
本实用新型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它有灯头,筒管,电池,导线和开关,其特征在于电池为可充电电池,筒管上绕有线圈,线圈经整流电路与可充电电池连接;筒管里放置一个可在筒管里窜动的磁铁,筒管在磁铁窜动的两端分别放置弹性减震元件。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筒管的线圈外面有一层保护层,如树脂、外套或外管,筒管和外管至少有一个与灯头固连。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减震元件是弹性柔性体,与磁铁的接触面为球形面。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减震元件每一端至少有一个弹性柔性体减震球。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外包裹有柔性层。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做成双圆头形。
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双线圈,如上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还有一直流手摇发电机并装在手电筒上。工作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工作原理,将合适的线圈绕在筒管上,磁铁在筒管中作往复运动,前弹性减震元件限制磁铁向前运动,后弹性减震元件限制磁铁向后运动。由此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被储存在可充电电容中,随时准备向灯头供电,需要时按动开关,灯头中的灯泡被点亮。让磁铁在筒管中往复运动30秒,用LED发光管可点亮6-8分钟。本结构只有一个件——磁铁在运动,因而即使放置数年也不会出故障,无论使用多频繁也不会坏。
筒管的线圈外面有一层保护层,如树脂、外套或外管,可以对线圈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汗、雨水腐蚀线圈。
弹性减震元件采用接触面为球形面的弹性柔性体,比采用金属弹簧好。金属弹簧在压缩弹开时有噪音,吸铁性会影响磁铁的运动速度和削减磁能,时间长还会导致磁场力下降,弹性柔性体起到了弹簧的作用,但克服了弹簧的上述弊端。
弹性减震元件每一端至少有一个弹性柔性体减震球,减震球采用弹性较好的天然柔性体,可使筒管中的磁铁发电过程中噪音小、无碰撞声,行动自如,速度快。由于弹性柔性体减震球在管内是自由运动,所以装配简单,效果好。由于与磁铁的接触面极小,所以弹性极好。
筒管上设计线圈为双线圈,两线圈分别整流充电,可以使磁铁在一次蹿动中让线圈分别获得各自的充电电流向电池充电。与单线圈充电相比,本设计可获得两倍的电压电流,使晃动充电时间缩短一半,同样的充电时间使亮灯的时间可以延长一倍。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聚光镜1、橡胶前套2、反光片3、整流电路4、开关5、线圈6、筒管7、后弹性减震球8、橡胶后套9、,增速发电机10、旋转手柄11、旋轴12、旋转环13、限位板14、电机固定套15、管后端盖16、磁铁17、外管18、前弹性减震球19、管前端盖20、电源输出插座21、可充电电容22、LED发光管23。
图2,是图1中磁铁运动部分构件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发电机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1中发电机旋转手柄正视展开图图5,是图7中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双线圈结构示意图。其中,增加了线圈26,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增加后弹性减震球24、前弹性减震球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它有灯头(1,3,23),筒管7,可充电电容22,导线和开关5,筒管7上绕有线圈6,线圈6经整流电路4与可充电电容22连接;筒管7中放置一个可在筒管里窜动的磁铁17,筒管在磁铁窜动的两端分别放置弹性减震球8、19。
将磁铁17做成双圆头形,在碰撞中减少和弹性减震球19、8的相互磨擦,以减少管中运动空气阻力。弹性减震元件可以是弹性橡胶或弹性塑料等,可以设计成与磁铁的接触面为球形面的;在实施例1中将弹性减震元件设计成双圆形的弹性减震球19、8,在筒管7中自由运动,随磁铁同时运动,同时碰撞,不会传播碰撞声音,减少噪音。在压力的作用下起反弹作用加速磁铁的运动速度,形似弹簧,胜于弹簧。由于弹性球在管内是自由运动,所以装配简单,效果好。由于与磁铁的接触面极小,所以弹性极好。
根据法拉第电磁工作原理,将合适的线圈绕在筒管7上,磁铁17在筒管7中作往复运动,前弹性减震球19限制磁铁17向前运动,后弹性减震球8限制磁铁17向后运动。由此线圈6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被储存在可充电电容22中,随时准备向LED发光管23供电,需要时按动开关5,LED发光管23被点亮。让磁铁17在筒管7中往复运动30秒,LED发光管可点亮6-8分钟。
为了应付紧急使用,该手电筒同时并装增速手摇发电机10,手摇发电机10用手摇10圈产生的电流可将LED发光管23点亮20分钟左右。随充电电容型号不同LED发光管可点亮的工作时间也不同。产品下部设有一电源输出插座21,可向移动手机或其他小电器临时提供电能。橡胶前套2、橡胶后套9为防水而设计,可保证在深水中照常应用。发电机旋转环直径大小与手电筒直径一致,设计为隐蔽平面旋转,与其底部混为一体,使用十分方便。使用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会有一限位板14限制旋转环13继续旋转,继续用力就可带动增速发电机10高速旋转,使发电机发电。此种旋转环在被限制时力矩最大,最省力。
照射部分将可充电电容22和整流电路4以及LED发光管23紧凑的设计安装在手电筒灯头内,采用聚光镜1进行聚光,照射距离可达数十米以上。
实施例(2)如图7所示的线圈为双线圈,两线圈分别向充电电容整流充电,可以使磁铁在一次窜动中让线圈分别获得各自的充电电流向电容充电,与实施例1的单线圈相比,晃动30秒点亮灯的时间可以达到12-16分钟,或者晃动15秒点亮灯的时间就可以达到6-8分钟。
实施例(3)如图8所示采用前后双圆球(橡胶球),双圆球的叠加直径可达30MM,可以有效的隔断磁铁在垂直方向上的磁场,即使碰到铁器,也不会产生吸铁效应。因为它增加了磁铁垂直面与外界感应的距离,减少了磁能损耗。它起到了弹簧的作用,但克服了弹簧的许多弊端。比如弹簧在压缩弹开的噪音、吸铁性都会影响磁铁的运动速度和削减磁能,时间长会导致磁场力下降。
本手电筒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条件下均可正常供电照明,可充电电容使用寿命充电300万次以上,由于采用双发电方式并用设计,所以说该手电筒构思新颖,永远有电,永远环保,永不舍弃。它对煤矿、野营、登山、无电源地区的临时用电显得尤为重要。
它永远不需要电池,将会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权利要求1.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它有灯头、筒管、电池、导线和开关,其特征在于电池可充电电容,筒管上绕有线圈,线圈经整流电路与可充电电容连接;筒管里放置一个可在筒管里窜动的磁铁,筒管在磁铁窜动的两端分别放置弹性减震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筒管的线圈外面有一层保护层外管,筒管和外管至少有一个与灯头固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减震元件是弹性柔性体,与磁铁的接触面为球形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减震元件每一端至少有一个弹性柔性体减震球。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外包裹有柔性层。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做成双圆头形。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双线圈,两线圈并排安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双线圈,两线圈并排安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双线圈,两线圈并排安装。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其特征在于还有一直流手摇发电机并装在手电筒上。
专利摘要新式不换电池手电筒,它有灯头,筒管,可充电电容,导线和开关,其特征在于电池为可充电电容,筒管上绕有线圈,线圈经整流电路与可充电电容连接;筒管里放置一个可在筒管里窜动的磁铁,筒管在磁铁窜动的两端分别放置弹性减震元件。具有结构牢靠,无须维修的优点,同身并装一手摇发电机可快速充电,所以没有电池用完的后顾之忧,产品使用寿命时间超长,永远有电,永远环保,永不舍弃。它对煤矿、野营、登山、无电源地区的临时用电显得尤为重要,永远不再增加任何费用,一次购买使用,终身受益,永不舍弃,利国利民。
文档编号F21L13/00GK2708088SQ0325503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4日
发明者冯维斌 申请人:冯维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