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5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及灯具,适用于如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无极灯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的高效反光器,以及路灯、泛光灯、隧道灯等灯具,属于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荧光照明特别是应用于道路照明、隧道照明或反光照明的大功率节能灯,相对高压气体放电灯其放光管长度长,宽度大,使用根据点光源设计的反光器,其灯具效率不高。另外,现技术点光源放电管反光器其横截面多为单抛物线结构或抛物线与线段的结合,造成现有点光源灯具效率不理想。而大功率或荧光灯环形灯或无极荧光灯的放电管直径更大,对于大功率荧光灯或环形无极荧光灯灯具而言,点或线光源单抛物线结构的反光器会使放电管向上发出的光被反射器反射回放电管,受放电管的阻挡而不能反射出去,使得比较高比例的这部分光不能得到利用,而且会使放电管发热更高,影响灯寿命,并且亮度均匀度也不好,不能满足长距离要求如路灯隧道灯的照明,因此,传统的反光器不能充分地反射直径大、长度长的光源发出的光,使光源的利用效率不够理想,亮度均匀度差,并且现技术根据点光源设计的灯具效率也不够高,不能满足节能要求。而采用一段圆弧或多段圆形直接连接在一起的反光器其效率虽然高但亮度均匀度很差,不能应用到路灯、隧道照明远距离照明中。因此需要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反射效率而且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反光器及灯具,以达到或超过现有照明标准中的亮度均匀度要求,从而能实现高节能的实际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主反光体,主反光体截面形成主反光部,所述的主反光部向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所述的主反光体,至少主反光体形成反光腔,所述的主反光部由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所述的V形凹陷包括左边部和右边部,所述的左边部自下而上总体向左延伸,所述的右边部自下而上总体向右延伸,所述的左边部与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所述的左侧部设在V形凹陷左侧并与所述的左边部形成一体,所述的左侧部自上而下总体向左延伸,所述的右侧部设在V形凹陷右侧并与所述的右边部形成一体,所述的右侧部自上而下总体向右延伸,所述的V形凹陷的深度H为反光腔最大深度L的1/10-9/10,所述的左边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所述的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自下而上向左 延伸,所述的左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所述的左弧线、左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左延伸,所述右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右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右基圆渐开线,所述的右弧线、右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右延伸,所述的左弧形部半径小于所述的左弧线和右弧线的半径,所述的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及在所述的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所述的形成主反光部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包含有一个圆弧线时,所述的主反光部包含有至少四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由于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右侧部由圆弧线和/或基圆渐开线形成,形成左边部和右边部的左弧形部半径小于形成左侧部和右侧边的弧线半径,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或左基圆渐开线半径大于等于放电管截面玻璃管半径,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向左延伸,其上各点的半径逐渐增大,随着左边部和右边部自V型凹陷向上逐渐向上,左边部和右边部各处的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从而能将放电管射向V形凹陷的光线大部分都反射到左侧部和右侧部上经由左侧部和右侧部射出或直接射出反光器外,而放电管射向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光线则100%可由左侧部和右侧部直接反射出主反光体,从而能将放电管向上发出的光线高效率地反射到反射器外,提高了照明度和灯的光效利用效率,但是仅仅由一个左弧形部、一个右弧形部、一个左弧线和一个右弧线形成主反光部的反光器或仅仅由一个同基圆渐开线构成左边部和左侧部、右边部和左边部镜面对称,右边部和右侧部镜像对称而形成的主反光部的反光器,由于亮度均匀度差,不适用在路灯照明、隧道照明等反光器左右两侧被照射面距离远的照明场所。造成亮度均匀度差的原因是反光器特别是使用在路灯、隧道灯的反光器一般分成三个功能区,反光器中间部为分光区,左上方或右上方与中间部相接的为反射中转区,接收反光器中间部位反射光,左下部或右下部为投射区,把光投射到被照面的远距离处。分光区、中转区都存在大量入射角很大的入射光,该部分光的反射次数一般较多而且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射出反光器的投射角度很小,绝大部分都在灯具正下方近距离处;另外在分光区、中转区还都存在大量光源直接入射的小角度入射光,该部分光一般直接射出反光器,但都射向灯具正下方近距离处,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灯具下,灯光主要集中在灯具正下方近距离,对被照面左和/或右方距离远的照明场所其 亮度均匀度基本上达不到要求。本实用新型对分光区和中转区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亮度均匀度左边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左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右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右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右基圆渐开线,左弧形部的半径小于所述的左弧线和右弧线的半径,至少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及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形成主反光部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包含有一个圆弧线时,主反光部包含有至少四个连接部,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该创新技术方案通过更多弧线或更多基圆渐开线形成左边部、右边部或左侧部、右侧部,或通过增加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有效地把左侧部的左弧线或左基圆渐开线向左外侧平移,把右侧部的右弧线或右基圆渐开线向右外侧平移,从而在不影响反光器反射率的前提扩大了经反光器顶部反射光直接射出反光器的投射角度(出射光线与竖直线的锐角夹角),而间接经左弧线或左基圆渐开线或右弧线和右基圆渐开线二次反射的光,其投射角也变大,提高了亮度均匀度,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反光器中增加弧线或基圆渐开线或连接部的数量,把现技术部分入射角小的光线的入射角变大,从而使投射角变大直接射出反光器,同时把现技术部分入射角较大的光线通过左侧部或右侧部反射后再以比原技术投射角更大的角度射出反光器,从而再一次提高被照面的亮度均匀度。优选V形凹陷或主反光体进行镀膜处理,提高反射率,再优选V形凹陷或主反光体采用高反射率镜面铝直接制成或对应V形凹陷形状的高反射率镜面铝贴附在V形凹陷上,以进一步减少反射光能量损失。在本实用新型中,基圆渐开线上点的半径是指形成该渐开线的线段在该基圆上滚动,其轨迹行进到该点时,该线段减去在基圆上滚动过的弧线长度后剩余的长度。左边部和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管向上反射的光线的反射光分布更加均匀。在制作反光器时,形成V形凹陷的圆弧线的最小半径大于等于放电管宽度的一半,或形成V形凹陷的基圆渐开线的最小半径其中V形凹陷的深度H为反光腔最大深度L的1/10-9/10可以确保主反光体内表面有足够大的反光面,把放电管向上发射的光几乎100%反射出反光器。本实用新型中,V形凹陷的深度H指过最靠近V形凹陷中心对称线的左及右弧形部或左及右抛物线部或左及右基圆渐开线部或左及右线段其延伸部与V形凹陷中心对称线的交点的水平线与过V形凹陷最高点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反光腔最大深度L指过主反光部最低点的水平线到过主反光部最高点水平线的距离。反光器V形凹陷底部优选为直线形,由于制作工艺上的限制,可能会形成为平面或倒弧面等。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及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优选连接部数量为数个,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2-20个,再优选为3-10个;优选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之间的连接部为1-100个,再优选2-20个,更优选为5-20个,优选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和右基圆渐开线之间的连接部的数量优选1-100个,再优选2-20个,更优选为5-20个;左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三部分均由圆弧形成的主反光器,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20个,更优选为5-20个;左边部、左侧部及右边部、右侧部均由一个基圆渐开线形成的主反光器,优选形成左边部基圆渐开线部对应基圆的圆心位置在形成左侧部基圆渐开线对应基圆的圆心位置的上方,形成右边部基圆渐开线部对应基圆的圆心位置在形成右侧部基圆渐开线对应基圆的圆心位置的上方,再优选左边部包含的基圆渐开线部与左侧部包含的基圆渐开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可使反光器的分光区和中转区对入射光的反射角度控制更精细,可使被照面的亮度均匀度更好。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由弧形部构成左边部,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构成左边部,再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左弧形部构成左边部,再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抛物线连接部构成左边部,再优选由线段连接部、左基圆渐开线部构成左边部,更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线段连接部、抛物线连接部构成左边部,再优选由左弧形部、抛物线连接部构成左边部,再优选由左弧形部、线段连接部构成左边部,更优选由左弧形部、线段连接部、抛物线连接部构成左边部,更优选由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抛物线连接部构成左边部,更优选由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线段连接部构成左边部,更优选由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抛物线连接部、线段连接部构成左边部;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边部或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基圆渐开线,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基圆渐开线,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弧形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基圆渐开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及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数量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左弧线,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弧线,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左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数量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一个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一个右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数量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弧线,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弧线,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数量为2-20个;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边部包含一个右基圆渐开线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左侧部包含数个左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右侧部包含数个右弧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左边部和右边部及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的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20个;更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左基圆渐开线部,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优选为1-10个,再优选为2-5个;更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优选左弧形部的数量为1-5个,再优选2-5个;更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数个左弧形部和数个左基圆渐开线部,优选左弧形部的数量为2-5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为2-5个;更进一步优选左边部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及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1-20个,再优选为2-10个,优选左弧形部和/或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为1-5个,再优选为2-5个;更进一步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一个左弧线和至少一左基圆渐开线,优选左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1-100个,再优选为2-20个;更进一步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一个左基圆渐开线,优选左弧线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20个;更进一步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数个左弧线和数个左基圆渐开线,优选左弧线的数量为2-100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2-20个;更进一步优选左侧部和右侧部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及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100个,优选左弧线和/或左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100个。由左弧形部和/或左基圆渐开线部和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形成的左边部总体自下而上向左延伸,连接部包括线段连接部和抛物线连接部,线段连接部优选水平线,再优选竖直线,更优选自下而上向左延伸的斜线段,抛物线连接部优选自下而上向左延伸,优选连接部设置在靠近左侧部一端;由左弧线和/或左基圆渐开线和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形成的左侧部总体自上而下向左延伸,连接部包括线段连接部和抛物线连接部,线段连接部优选水平线,再优选竖直线,更优选自上而下向左延伸的斜线段,抛物线连接部优选自上而下向左延伸,优选连接部设置在左弧线之间或左基 圆渐开线之间或左弧线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由右弧线和/或右基圆渐开线和连接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形成的右侧部总体自上而下向左延伸,连接部包括线段连接部和抛物线连接部,线段连接部优选水平线,优选竖直线,更优选自上而下向右延伸的斜线段,抛物线连接部优选自上而下向右延伸,优选连接部设置在左弧线之间或左基圆渐开线之间或左弧线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部和所述的弧线均小于等于1/4圆弧,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呈镜面对称。弧形部和弧线小于等于1/4圆弧对光的反射其面积已经足够,而且小于等于1/4圆弧可以使反光器尺寸更小;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呈镜面对称可以使灯具左右两侧的光分布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边部至少由数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形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优选左弧形部的数量为1-20个,再优选为2-20个,更优选4-10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为2-20个,更优选为3-10个,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弧形部依次连接为一体形成左边部,优选左弧形部形成在左基圆渐开线左侧,并且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至少一个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形成,可以使现技术小入射角度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后以小投射角射出现技术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的反射后以大投射角度投射到更远距离的比例更高,现技术放电管发出的以大入射角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而以小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反射后能以较大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比例更高,从而更好地提高亮度均匀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边部至少由数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形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优选左弧形部的数量为2-100个,更优选为4-20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为1-20个,再优选为2_20个,更优选3-10个;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弧形部连接成一体形成左边部,优选左弧形部形成在左基圆渐开线左侧,并且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至少一个弧形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形成,优选至少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之间或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左弧线和右弧线数量为1-1000个,优选2-100个,再优选3-10个,左基圆渐开线和右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1-500个,优选为2-20个,优选同基圆的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同基圆的右基圆渐开线部和右基圆渐开线之间的连接部数量为数个,再优选为2-20个,更优选为5-10个,可以使现技术小入射角度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后以小投射角射出现技术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的反射后以大投射角度投射到更远距离的比例更高,现技术放电管发出的以大入射角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而以小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反射后能以较大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比例更高,从而更好地提高亮度均匀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边部和右边部还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优选连接部数量为数个,更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2-20个,更优选为3-10个,较多数量的连接部可以更好的控制放电管向上射向V形凹陷的光的入射角度和射出反光器的投射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数个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构 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优选左弧线的数量为2-1000个,再优选3-100个,更优选3-20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左基圆渐开线的数量为2-100个,更优选为3-20个,更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和左弧线连接为一体形成左侧部,优选左弧线形成在左基圆渐开线左侧,并且左边部和右边部至少由至少一个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部形成,优选至少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之间或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优选同基圆的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基圆渐开线、同基圆的右基圆渐开线部和右基圆渐开线之间的连接部数量为数个,再优选为2-20个,更优选为3-10个,可以使现技术小入射角度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后以小投射角射出现技术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的反射后以大投射角度投射到更远距离的比例更高,现技术放电管发出的以大入射角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而以小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反射后能以较大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比例更高,从而更好地提高亮度均匀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数个基圆渐开线和/或至少一个弧线构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优选左弧形部的数量为1-1000个,再优选为2-100个,更优选为3-20个,优选左基圆渐开线部的数量为2-1000个,再优选为2-100个,更优选为3-20个,优选由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左弧形部连接为一体形成左边部,优选左弧形部形成在左基圆渐开线左侧,并且左边部和右边部至少由至少一个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形成,并且至少在均包含有一个圆弧线的左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三部分中,至少有一个部分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优选连接部为数个,更优选连接部为2-20个,可以使现技术小入射角度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后以小投射角射出现技术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的反射后以大投射角度投射到更远距离的比例更高,现技术放电管发出的以大入射角射向现技术反光器分光部而以小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光经本实用新型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反射后能以较大投射角射出反光器的比例更高,从而更好地提高亮度均匀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还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优选连接部数量为数个,更优选连接部的数量为2-20个,更优选为5-20个,较多数量的连接部可以更好的控制放电管向左右两侧斜向上发射的光在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入射角的大小和射出反光器的投射角度的大小。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光器包括主反光体,以及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与所述的主反光体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的前端部为平面、球面、圆弧面、抛物面或基圆渐开面的一种构成或数种组合而成,自上而下向前延伸,所述的后端部为平面、球面、圆弧面、抛物面或基圆渐开面的一种构成或数种组合而成。前端部、过渡部、主反光体、过渡部、后端部依次连接形成反光腔,前端部、过渡部、主反光体、过渡部、后端部可采用一体结构,镜面反光材料贴附在主反光部上,而采用分体结构,主反光体可直接采优选为弧面用镜面反光材料制作。优选前端部和/或后端部为平面,优选为抛物面,优选为基圆渐开面,更优选为圆弧面与 抛物面的组合,更优选为基圆渐开面与抛物面的组合,更优选为圆弧面与斜平面的结合,更优选为基圆渐开面与斜平面的结合,优选圆弧面为弧线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抛物面为抛物线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基圆渐开面为基圆渐开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光器包括主反光体,以及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的主反光体、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反光腔,所述的主反光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下缘设有至少一个平面部或曲面部,所述的平面部下缘或曲面部下缘、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下缘均形成有外翻的安装凸缘。平面部可用竖直平面构成,优选与竖直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20°的一段向外偏移的平面构成,更优选是由数个与竖直平面夹角逐步减少的连接在一起的斜平面构成,优选的是与竖直平面夹角逐步减少往外偏移的曲面,更优选与竖直平面夹角逐步加大往外偏移的曲面使反光器开口形成喇叭口,优选曲线部为弧面,优选曲面部为基圆渐开线前后延伸形成的面,优选曲面部为抛物线前后延伸形成的面,优选曲面部开口向外,优选曲面部开口向内,可以把放电管发出的与水平线夹角在0-25°范围内的几乎不能照射到工作面的光反射到夹角在30° -45°左右的工作面上,提高了工作面的亮度和亮度均匀度。安装凸缘可以固定透光玻璃,达到密封灯具的密封等级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包含上述反光器的灯具,包括光源,所述的光源包括放电管,所述的放电管所述的放电管安装在所述的V形凹陷的底部以下或与V形凹陷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的放电管以V形凹陷的中心对称面呈左右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灯具能精确控制光反射,优选构成左边部、左侧部、右边部、右侧的圆弧线的圆心依次连线在放电管截面外侧,优选基圆渐开线对应的基圆半径大于等于放电管的管径,几乎100%能使射向V形凹陷和左侧部、右侧部的光反射出反光器,具有高灯具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亮度均匀度,使本实用新型反光器使用在道路照明、隧道照明等有亮度均匀度要求而且需要投射较远距离的照明场所成为可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立体图;图2是图I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形荧光灯反光器、虚线圆I是左基圆渐开线部231的基圆,虚线圆2是右基圆渐开线部232的基圆;图4是本实用新型荧光灯反光器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反光器的截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钠灯反光器的截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环形灯或无极灯的一种反光器的截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反光器的截面图;[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光器的截面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灯反光器的截面图,虚线圆I是基圆渐开线231的基圆,虚线圆2是基圆渐开线232的基圆,虚线圆3是基圆渐开线241的基圆,虚线圆4是基圆渐开线242的基圆;图11是对比例I常规技术的反光器通过中心轴的截面图及光反射到放电管情况的反射路径图;为了清楚表述图中V型凹陷等细节,上述图中仅作示意性说明,未按实施产品等比例缩放,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对比例I :主反光部由弧形部31和32形成V形凹陷,弧形部31左侧形成弧线41,弧形部32右侧形成弧线42,主反光部由V形凹陷、弧线41和弧线42形成,主反光部前后延伸形成反光器,大功率突光灯光源6设置在反光器的中间。实施例I :如图I和图2,由左基圆渐开线部31左侧形成与左基圆渐开线部31 — 体的线段连接部121,左基圆渐开线部31、线段连接部121自下而上逐步向左延伸构成左边部;右基圆渐开线部32右侧形成与右基圆渐开线部32 —体的线段连接部122,右基圆渐开线部32、线段连接部122自下而上向右逐步延伸并构成右边部;左基圆渐开线部31、线段连接部121、右基圆渐开线部32、线段连接部122构成V形凹陷8,V形凹陷左侧形成与V形凹陷一体的线段连接部111,线段连接部111左侧形成与线段连接部111 一体的左弧线41,线段连接部111、左弧线41自上而下总体向左逐步延伸并构成左侧部;V形凹陷左侧形成线段连接部112,线段连接部112右侧形成右弧线42,线段连接部112、右弧线42自上而下总体向右逐步延伸并构成右侧部,V形凹陷和线段连接部111、左弧线41、线段连接部112、右弧线42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反光腔及主反光体1,主反光体凹陷为直线形,左基圆渐开线部和右基圆渐开线呈左右镜像对称,左弧线和右弧线呈左右镜像对称。左弧线、左第二弧线及右弧线均为小于四分之一圆弧,左基圆渐开线上点的最大半径和右基圆渐开线部上点的最大半径为107mm,左第二弧线半径和右第二弧线半径为157mm,V形凹陷深度H为160mm,反光腔最大深度为240mm,H/L比为2/3,主反光体I、前端部2和后端部3下缘形成凸缘10,主反光体I、前端部2、后端部3和凸缘10构成反光器。如图3所示,安装环形灯时,须将环形灯安装在所述的V形凹陷8的底部以下,V形凹陷的中心对称面把环形灯6均分成左右两半。如图3,虚线为常规技术右弧线及光反射路径,射出反光器的光都集中在灯具正下方附近,线段连接部112和线段连接部122把右弧线向右位移,扩大了经顶部反光面反射的光直接反射出反光器的角度,经顶部反光面反射的光射向右弧面后,经右弧面反射出反光器的光的投射角度变大,从光源小角度发射的光线射向线段连接部112,其入射角变大,并以较大的投射角(与竖直线形成的锐角夹角)直接射出反光器,从光源较大角度射出的光线射向连接部122,反射到左弧线41再以较大投射角反射出反光器,同样射向右基圆渐开线部232的光线反射到右弧线42再反射出反光器或直接反射出反光器,从而提高了亮度均匀度。实施例2[0033]图4所示,由圆心为al、A2、A3、A4四个左弧形部构成左弧形部群311,由圆心为bl、B2、B3、B4四个右弧形部构成右弧形部群322,左弧形部群和右弧形群构成V形凹陷,V形凹陷左侧形成连接部111,连接部111左侧形成一体的左第二弧线41,V形凹陷右侧形成连接部112,连接部112右侧形成一体的右第二弧线42,左第二弧线41、右第二弧线42通过水平线段连接部113和114连接左第三弧线51、右第三弧线52,第三弧线通过水平线段115、116连接左第四弧线61、右第四弧线62,左第二弧线、左 第三弧线、左第四弧线构成左侧部,右第二弧线、右第三弧线、右第四弧线右侧部,左第一弧形部和右第一弧形部的半径为28mm,第二弧线的弧线半径是75mm, V形凹陷的深度H为28mm,反光腔最大深度L为75mm,H/L为O. 37,第二弧线的圆心分别为a2、b2,第三弧线的两个圆心分别为a6、b6,第四弧线的两个圆心分别为a7、b7,由第一弧线部的交点O、bl、B2、B3、B4、b2、b6、b7、a7、a6、a2、A4、A3、A2、al、o依次连线构成封闭多边形7,多边形7包围放电管8的截面。V形凹陷、右侧部、左侧部构成主反光部1,主反光部外接线段部9和安装凸缘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与前端部2、后端部3形成反光器,光源为大功率荧光灯,其放电管被V形凹陷均分为两半。实施例3图5所示,左弧形部31半径和右弧形部32半径为90mm,左弧形部和右弧形部构成V形凹陷,左弧形部左侧形成与左弧形部一体的左基圆渐开线241,左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左逐渐延伸并且其半径逐渐加大,扩大了反光器顶部向左侧反射的光的投射角度,右弧形部右侧形成与右弧形部一体的右基圆渐开线242,右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右逐渐延伸并且其半径逐渐加大,扩大了反光器顶部向右侧反射的光的投射角度,左基圆渐开线241的最大半径和右基圆渐开线242的最大半径为100mm,左弧线和右弧线构成左侧部和右侧部,V形凹陷深度H为90mm,反光腔最大深度L为100mm,H/L为9/10,V形凹陷8与左基圆渐开线241、右基圆渐开线242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向前后方向延伸形成主反光器I。光源为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实施例4如图6,主反光部I由左第一基圆渐开线部231、左第二基圆渐开线部233左第三基圆渐开线部235依次连接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左延伸构成左边部,右第一基圆渐开线部群232、右第一基圆渐开线部群234、右第一基圆渐开线部群236依次连接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右延伸形成右边部,左边部和右边部构成V形凹陷8,V形凹陷8左侧形成与V形凹陷一体的左第一基圆渐开线241,左第一基圆渐开线左侧的左第二基圆渐开线251通过线段连接部111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总体向左延伸形成左侧部,V形凹陷8右侧形成与V形凹陷一体的右第一基圆渐开线242,右第一基圆渐开线右侧的右第二基圆渐开线251通过线段连接部112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总体向右延伸形成右侧部,V形凹陷、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向前后延伸共同形成反光腔和主反光体1,左边部和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左侧部和右侧部呈左右镜像对称,主反光部下缘连接线段部9和凸缘10向前后延伸形成反光器,反光器V形凹陷为直线形。V形凹陷深度H为10_,反光腔最大深度L为50mm,H/L 比为 1/5。实施例5如图7,由左第一基圆渐开线部231、左弧形部31、右基圆渐开线部232、右弧形部32构成V形凹陷8,左基圆渐开线部231、左弧形部31直接连接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左延伸形成左边部,左弧形部31左侧形成与左第一弧形部一体左弧形线41,左弧形线41的左侧形成与左弧线41 一体的左基圆渐开线241、左弧线41和左基圆渐开线241自上而下向左延伸形成左侧部,右弧形线42的右侧形成与右弧线42 —体的右基圆渐开线242、右弧线42和右基圆渐开线242自上而下向右延伸形成右侧部,左边部和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V形凹陷、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下缘接线段部9和凸缘10向前后延伸形成反光器,反光器凹陷底部呈直线形。V形凹陷深度L为47mm,反光腔最大深度L为94mm,H/L比为 1/2。实施例6如图8,左弧形部31左侧形成与左弧形部一体的连接部121,连接部121左侧形成与连接部121 —体的连接部111,左弧形部31、连接部121、连接部111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左延伸构成左边部,右弧形部32右侧形成与右弧形部一体的连接部122,连接部122右侧形成与连接部122—体的连接部112,右弧形部32、连接部122、连接部112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右延伸构成右边部,左边部和右边部构成V形凹陷,连接部111左侧形成与连接部111 一体的左第一弧线41,左第一弧线41左侧的左第二弧线51与左第一弧线41通过连接部131连接,左第一弧线41、连接部131、左第二弧线51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向左延伸形成左侧部,连接部112右侧形成与连接部112 —体的右第一弧线42,右第一弧线42右侧的右第二弧线52与右第一弧线42通过连接部132连接,右第一弧线42、连接部132、右第二弧线52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向右延伸形成右侧部,V形凹陷、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下缘接线段部9和凸缘10向前后延伸与前端部2、后端部3连接形成反光器,左边部和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左侧部和右侧部呈左右镜像对称,V形凹陷深度L为47mm,反光腔最大深度L为94mm,H/L比为1/2。实施例7图9所示,左第一弧形部31半径和右第一弧形部32半径为8mm,左第一弧形部和右第一弧形部通过水平小线段11连接,左弧形部31左侧形成与左弧形部一体的连接部111,左弧形部31、连接部111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左延伸构成左边部,右弧形部32右侧形成与右弧形部一体的连接部112,右弧形部32、连接部112形成一体自下而上向右延伸构成右边部,左边部和右边部通过水平线段11连接构成V形凹陷,连接部111左侧形成与连接部111 一体的抛物线连接部113,抛物线连接部113左侧形成左基圆渐开线241,抛物线连接部113、左基圆渐开线241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向左延伸形成左侧部,连接部112右侧形成与连接部112—体的抛物线连接部114,抛物线连接部114右侧形成右基圆渐开线242,抛物线连接部114、右基圆渐开线242连接为一体自上而下向右延伸形成右侧部,V形凹陷与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下缘接线段部9和凸缘10前后延伸形成反光器,反光器凹陷为小平面形,V形凹陷的深度H为8mm,反光腔的最大深度L为80mm,H/L为 1/10。实施例8 如图10,在左第一基圆I上形成左基圆渐开线部231,在左第二基圆3上形成左基圆渐开线241,左基圆渐开线部231与左基圆渐开线241通过线段连接部111连接为一体,在右第一基圆2上形成右基圆渐开线部232,在右第二基圆4上形成右基圆渐开线242,右基圆渐开线部232与左基圆渐开线242通过线段连接部112连接为一体,左基圆渐开线部231、右基圆渐开线部232形成V形凹陷8,V形凹陷的深度L为30mm,线段连接部111、左基圆渐开线241形成一体自上而下总体向左延伸形成左侧部,线段连接部112、右基圆渐开线242形成一体自上而下总体向右延伸形成右侧部,V形凹陷、左侧部、右侧部构成主反光部,主反光部前后延伸形成反光腔,反光腔的做大深度为90mm,L/H比为1/3,主反光部下缘接线段部9和凸缘10向前后延伸形成反光器。大功率荧光灯安装在V形凹陷下方,V形凹陷的对称线把大功率荧光灯放电管均分为左右两半。下表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亮度均匀度比较采用同大功率荧光灯光源,灯具为路灯灯具,实施例反光器和本实用新型反光器配置在同一路灯灯壳中,安装高度为10米,安 装间距为30米,对称安装。
实验例被照面亮度总均匀度实验例被照面亮度均匀度
对比例I 0.35__实施例5 O. 55_
实施例1一 0.45一实施例0.60—
实施例2— 0.65— 实施例「0.48—
实施例3— 0.42— 实施例0.43—
实施例4 I 0.62在道路主干道照明或隧道照明中,国家照明设计标准中总均匀度需达到O. 4以上,由以上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对比可知,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灯具亮度均匀度,现技术由于总均匀度低于标准而无法使用在主干道或隧道照明中,而本实用新型灯具均可使用。上述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限制。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较为详细地列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和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能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和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来替代是显然的,并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包括主反光体,主反光体截面形成主反光部,所述的主反光部向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形成所述的主反光体,至少主反光体形成反光腔,所述的主反光部由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所述的V形凹陷包括左边部和右边部,所述的左边部自下而上整体向左延伸,所述的右边部自下而上向右延伸,所述的左边部与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所述的左侧部设在V形凹陷左侧并与所述的左边部形成一体,所述的左侧部自上而下整体向左延伸,所述的右侧部设在V形凹陷右侧并与所述的右边部形成一体,所述的右侧部自上而下整体向右延伸,所述的V形凹陷的深度H为反光腔最大深度L的1/10-9/10,所述的左边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所述的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自下而上向左延伸,所述的左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所述的左弧线、左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左延伸,所述右侧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右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右基圆渐开线,所述的右弧线、右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右延伸,所述的左弧形部半径小于所述的左弧线和右弧线的半径,所述的在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左基圆渐开线部与左基圆渐开线之间及在所述的相同基圆上形成的右基圆渐开线部与右基圆渐开线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所述的形成主反光部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包含有一个圆弧线时,所述的主反光部包含有至少四个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弧形部和所述的弧线均小于等于1/4圆弧,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呈镜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边部至少由数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形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边部至少由数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形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右侧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边部还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数个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基圆渐开线构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至少由数个基圆渐开线和/或至少一个弧线构成,所述的主反光部由所述的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左侧部和/或右侧部还包含至少一个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反光器包括主反光体,以及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与所述的主反光体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的前端部为平面、球面、圆弧面、抛物面或基圆渐开面的一种构成或数种组合而成,自上而下向前延伸,所述的后端部为平面、球面、圆弧面、抛物面或基圆渐开面的一种构成或数种组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提高亮度均匀度的高效反光器,其特征为所述的反光器包括主反光体,以及沿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的主反光体、前端部和后端部形成反光腔,所述的主反光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下缘设有至少一个平面部或曲面部,所述的平面部下缘或曲面部下缘、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下缘均形成有外翻的安装凸缘。
11.包含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高效反光器的灯具,包括光源,所述的光源包括放电管,所述的放电管安装在所述的V形凹陷的底部以下或与V形凹陷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的放电管以V形凹陷的中心对称面呈左右对称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反光器及灯具。主反光部由V形凹陷、左侧部和右侧部构成,V形凹陷包括左边部和右边部,左边部自下而上总体向左延伸,左边部与右边部呈左右镜像对称,左侧部设在V形凹陷左侧并与左边部形成一体,左侧部自上而下总体向左延伸,左边部至少包含至少一个左弧形部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部,左弧形部、左基圆渐开线部自下而上向左延伸,左侧部包含至少一个左弧线和/或至少一个左基圆渐开线,左弧线、左基圆渐开线自上而下向左延伸,左弧形部半径小于左弧线和右弧线的半径,形成主反光部的左边部、右边部、左侧部和右侧部均包含有一个圆弧线时,主反光部包含有至少四个连接部,连接部为线段连接部或抛物线连接部。
文档编号F21V7/10GK202371636SQ20112004753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7日
发明者毛有强 申请人:毛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