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09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模块,尤其涉及该照明模块的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的液晶因不具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提供一面光源,以提供该液晶显示器一辉度充分且均勻分布之面光源。并且,人们对于显示显示器必须更轻且更薄的需求,使得发光二极管取代传统之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成为背光模块所使用之一光源。又,为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导光板成为与发光二极管搭配形成面光源之极佳选择。配合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之一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该照明模块90包含一导光板92及复数个发光二极管94,该导光板92具有引导光线行进方向之功能,该导光板92包含有一入光面920及一出光面922,且其本体内部布设有复数个导光粒子 (未图示),以有效地引导光线并使光线均勻地分布于该出光面922。该些发光二极管94是分别地设置于该入光面920,且分别的朝向该入光面920投射光线,其中各该具有一预定之光发散角,且相邻的两发光二极管94具有一预定间隙d。然而,由于各该发光二极管94皆具有该光发散角,因此在该导光板92邻近于该入光面920处之该发光二极管94所投射之光线,是受到该光发射角之影响而容易有光学暗处 A的产生;并且,相邻两发光二极管94之该预定间隙愈大,则该光学暗区A的所涵盖的区域愈大。该光学暗处A的产生使得具有该照明模块90之液晶显示器难以获得一均勻光亮度之面光源,进而大大的影响整体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照明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照明模块,包括至少一导光组件;所述的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 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入光面,并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照明模块,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各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 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且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复数个发光单元设置在该些入光面,并朝向该等入光面投射光线;该导光本体的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的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光组件是在其过渡区域设置有该调光微结构,且该调光微结构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成反比, 以均勻化该过渡区域之光强度,避免光学暗区的产生。

[0011]图1为现有技术的照明模块之俯视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导光组件之立体图暨局部放大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局部剖视图。[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局部放大图。[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导光组件之下视图。[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局部剖视图[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之导光组件之立体图。[0020]图IOA和图IOB为发光单元之光强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模块,该照明模块包含至少一导光本体及至少一发光单元。该导光本体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表面;该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该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该些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入光面,并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系长度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在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导光单元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更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沿着该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于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此外,本实用新型更提供另一种照明模块,该照明模块包含复数个导光组件及复数个发光单元。各该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本体,各该导光本体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底表面及一后端面;该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该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该后端面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且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该些发光单元设置于该些入光面,并朝向该些入光面投射光线;其中,该导光本体之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之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连续地设置于各该底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在各该底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于各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导光单元之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一凹槽,设置于该入光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且各该导光组件具有该后端面之一侧是对应地迭置该邻近的导光本体之该凹槽,并且该后端面平贴于该凹槽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发光单元是沿着各该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于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等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配合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该照明模块10包含复数个导光组件12及复数个发光单元50,该些导光组件12具有引导光线之特性,可有效地将由该些发光单元50投射进入该些导光组件12之光线均勻地分布于该等导光组件12 之一出光平面,以提供一均勻辉度之面型光源。配合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导光组件之立体图暨局部放大图。各该导光组件12包含复数个之导光本体120,各该导光本体120包含一入光面122、一出光面IM及一底表面126。又,各该导光本体120是可以区分为一有效出光区域130及一过渡区域 (transition area) 140 ;其中该有效出光区域130是指由该些发光单元50入射于各该导光本体120之光线得以均勻地由各该出光面124出光之区域,该过渡区域140是指各该导光本体120介于该入光面122及该有效出光区域130间的区域。其中各该导光本体120是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合成树脂、丙烯(acryl)、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烯烃(Polyolefines)、玻璃或其它可透光材质,并以射出成型、蚀刻、热压成型或裁切再行加工等方式制作而成之板块。配合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照明模块之之一局部剖视图。该入光面122是供设置该些发光单元50,且该些发光单元50是分别地朝向该入光面122投射光线,又,该入光面 122在邻近于该出光面IM之一侧形成有一凹槽123。该出光面IM邻接于该入光面122, 以供入射于该导光本体120之光线出射而提供一均勻辉度之面光源。[0042]再参阅图3及图4,该底表面1 是相对于该出光面1 并邻接于该入光面122,且该底表面126是与该出光面IM具有一角度倾斜的使导光本体120成楔形。该底表面1 在对应该过渡区域140之位置设置有至少一调光微结构142,以供散射由该发光单元50入射之光线,并有效且均勻地点亮邻近于该入光面122之该导光本体120。再参阅图2,该些发光单元50是沿着该些导光本体120之该些入光面12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该入光面122,并朝向该入光面122投射光线。其中该发光单元50为发光二极管,且更佳地,该发光单元可为侧射型(edge-type)之发光二极管,以有效且集中的朝向该入光面122投射光线,避免该发光二极管在非必要之方位出光,进而提升整体的光使用效率。配合参阅图10A、图10B,分别为发光单元之光强度分布图。如图中所示,随着该发光单元50光强度对应其出光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图中所标示之X及Y系分别对应地表示在该发光单元50之X轴向及Y轴向所量测到的光强度。图中坐标0度位置为该发光单元50之出光轴,其对应之光强度最大(假设为1),而随着出光位置与该出光轴的夹角增加,其对应之光强度随着降低,于图IOA与图IOB中,该发光单元50在士60度位置处之光强度皆约为出光轴光强度之一半(0. 5),因此该发光单元50的光发散角为120度。然而,在实际实施时,该发光单元50的光发散角不以此限。故,如上述说明,各该发光单元50具有一光发散角,该光发散角是指该发光单元 50之光强度值为其光轴I方向(如图5所示)光强度值之一半(50% )时之方向与光轴方向之夹角的两倍,且该光发散角因各该发光单元50所使用之芯片组成方式及其封装透镜之不同而有所差异。又,各该发光单元50之光强度是对应该光发散角而由其光轴I方向(0 度)逐渐地随着该光发散角度的扩大而下降。再者,相邻的两发光单元50间是具有一预定间隙d(如图2所示),其中该预定间隙d是可以依各该发光单元50之该光发散角度的不同而做调整,以期能以最少数量之发光单元50即可有效地点亮整个导光本体120。配合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一局部放大图。该调光微结构142之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更进一步的说明,该调光微结构142设置位置之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愈大(意即该调光微结构142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 50之光轴I所夹得出光角度愈小),则该调光微结构142的分布密度相对地愈小;而该调光微结构142设置位置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愈小(亦即该调光微结构142设置位置与各该发光单元50之光轴I所夹得出光角度愈大),则该调光微结构142的分布密度相对地愈大。如此以有效地将由该发光单元50入射于该导光本体120的光线有效且均勻地分布于该过渡区域140。此外,该调光微结构142是可以长度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1 对应该过渡区域 140之位置(如图3所示),或者该调光微结构142可以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1 对应该过渡区域140之位置(如图6所示)。再参阅图3,该底表面1 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130位置亦同时设置有复数个使用高反射且不吸光材料制成之导光单元132,该些导光单元132之大小、排列方式皆不相同。 当光线投射至该等导光单元132时,该些导光单元132是可以散射(scatter)该光线,以使光线均勻的分布于该导光本体120之出光面124。其中该导光单元132之设置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亦即在接受到光强度愈大的位置(如愈靠近各该发光单元50的位置或与各该发光单元50之之光轴I所夹的角度愈小),该导光单元132之设置密度越低。另外,各该导光本体120更包含一后端面128,该后端面1 是邻接于该出光面 124及该底表面126,且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122。又,该后端面1 之宽度是与该凹槽123 邻近于该入光面122之平面距离该出光面IM之长度相等。再参阅图2,在实际组装该导光组件时,各该导光组件12具有该后端面1 之一侧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12的凹槽123上,并且该后端面1 是平贴于该凹槽123邻近于该出光面1 之平面,使得相邻的两个导光组件12之出光面IM可以位于相同的一平面上。配合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局部剖视图。当具有一光发散角度之发光单元50朝向该入光面122方向投射光线,入射于该导光本体120之部分光线由设置于该底表面126之该调光微结构142之反射或散射,而使该部分光线有效地点亮该过渡区域140。并且,对应该发光单元50之光强度而有疏密不同分布之该调光微结构142 可有效的将由该发光单元50入射之该部分光线均勻地分布于该过渡区域140,使该过渡区域140之均勻光强度的出光,而避免现有技术所述之光学暗区的产生。又,由该发光单元50出射之其它部分光线,是直接地通过该过渡区域140,并经由该导光单元132之反射或散射,以点亮该导光本体12之该有效出光区域130。且对应该发光单元50之光强度分布之该导光单元132是可以有效地调整分布有效出光区域130之光线,使该有效出光区域130之均勻光强度的出光。又,通过对应地控制位于该过渡区域140 及该有效出光区域140邻接处之该调光微结构142及该导光单元132,可有效地使该导光本体120之该出光面IM达到一均勻光亮度之出光平面。配合参阅图8及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及俯视图。该照明模块20包含一导光组件22及复数个发光单元50。该导光组件22包含有复数个导光本体220,且各该导光本体220包含一入光面222、一出光面224、一底表面2 及一后端面228 ;又,该导光本体220是可以区分为一有效出光区域230及一过渡区域M0。该发光单元50是设置在该入光面222,且沿着该些导光本体220该入光面22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朝向该入光面222投射光线,且各该发光单元50具有一光发散角。又,相邻的两发光单元50间具有一预定间隙d,其中该预定间隙d可以依发光单元50之该光发散角度的不同而做调整,以期能以最少数量之发光单元50即可有效地点亮整个导光本体 220。该出光面2 是邻接于该入光面222,该底表面226相对于该出光面2 并与该出光面2M具有一角度倾斜而成楔形,且该底表面2 在对应该过渡区域240处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242 ;其中该调光微结构242是可以长度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226,或者该调光微结构222是可以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226。该后端面2 是邻接于该出光面2M及该底表面226,且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 222。该调光微结构242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如此以有效地点亮该过渡区域对0,避免光学暗区的产生。又,该导光本体220之该有效出光区域230 设置有复数个导光单元232,该些导光单元232之设置密度是与该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如此,以有效地点亮整个有效出光区域230。又,通过对应地控制位于该过渡区域240及该有效出光区域230邻接处之该调光微结构242及该导光单元232,可有效地使该导光本体220之该出光面2M达到一均勻光亮度之出光平面。再参阅图8,在实际组装该导光组件时,各该导光组件22之该后端面2 是贴设于邻近的导光组件22的入光面222,并使得相邻的两个导光组件22之出光面2 可以位于相同的一平面上。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该导光组件之该过渡区域设置有该调光微结构,且该调光微结构之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成反比,并由此以均勻化该过渡区域之光强度,以避免光学暗区的产生。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导光组件;所述的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入光面,并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连续地设置在该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 所述的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在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的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发光单元沿着该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9.一种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 各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且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复数个发光单元设置在该些入光面,并朝向该等入光面投射光线;该导光本体的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的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在各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一凹槽;所述的凹槽设置在该入光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且各该导光组件具有该后端面之一侧是对应地迭置该邻近的导光本体之该凹槽,并且该后端面平贴于该凹槽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是沿着该些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于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模块,包括至少一导光组件;所述的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入光面,并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光组件是在其过渡区域设置有该调光微结构,且该调光微结构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成反比,以均匀化该过渡区域之光强度,避免光学暗区的产生。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048508SQ20112012602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煌竣 申请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