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80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眩筒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防眩筒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嵌入式筒灯有的没有防眩结构,有的虽有防眩结构却防眩效果不理想,光源直接暴露在人的视线里,防眩效果达不到人体工程学要求,工作时人的视线还是会受眩光影响,给人体带来不适感,紫外线直接对人的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人在工作中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兴趣。因此,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有效防眩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加高的防眩内环的防眩筒灯,通过设置足够高度的防眩内环和相应加高固定支架结构,可以使灯具光源深藏于灯具之内,不会裸露在人们工作的视线之内,有效防眩光。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眩筒灯,包括固定板、固定支架、灯杯、面盖、防眩内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灯盒,所述面盖、固定板和灯盒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防眩内环可拆卸地固定在面盖内壁上,所述防眩内环高度为所述灯杯高度的0. 5-1. 5倍,所述固定支架的高度与所述灯杯及所述防眩内环的高度相适应。优选地,所述面盖内壁上固设着复数个弹片,所述弹片由相交成一定夹角的主体部和延伸部组成,所述弹片的高度与所述防眩内环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防眩内环为上下敞口的圆柱筒,其筒壁上有复数个呈螺纹状凸起的防眩圈, 所述防眩内环顶部和底部分别有顶挡圈和底挡圈,所述底档圈上开有复数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系着安全吊线的一端,所述安全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或固定板上。所述面盖的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顶挡圈相配合的顶挡圈槽,所述弹片的延伸部端部设有与所述底挡圈相配合的底挡圈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足够高度的防眩内环和加高固定支架结构, 可以使灯具光源深藏于灯具之内,避免光源裸露在人们工作的视线之内,防眩内环对引起眩目的散杂光进行了有效的阻拦、吸收,使人不会产生眩晕感,从而保障人的视力和工作效率;所述防眩内环通过弹片固定在面盖上,拆装方便,易于维修;防眩内环上设安全吊线, 可防止防眩内环及灯杯脱落,提高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眩筒灯一实施例处于拆分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眩筒灯一实施例处于组合装态时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2,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固定板2、固定支架3、 灯杯4、面盖5、防眩内环6、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灯盒1,所述面盖5、固定板2和灯盒1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3上,防眩内环6可拆卸地固定在面盖5内壁上,所述防眩内环6高度为所述灯杯4高度的0. 5-1. 5倍,所述固定支架3的高度与所述灯杯4及所述防眩内环 6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面盖5内壁上固设着复数个弹片7,所述弹片7由相交成一定夹角的主体部8和延伸部9组成,所述弹片7的高度与所述防眩内环6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防眩内环6为上下敞口的圆柱筒,其筒壁上有复数个呈螺纹状凸起的防眩圈10,所述防眩内环顶部和底部分别有顶挡圈11和底挡圈12,所述底档圈上开有复数个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 13上系着安全吊线14的一端,所述安全吊线14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所述面盖 5的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顶挡圈11相配合的顶挡圈槽15,所述弹片7的延伸部9端部设有与所述底挡圈12相配合的底挡圈槽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眩筒灯,包括固定板、固定支架、灯杯、面盖、防眩内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灯盒,所述面盖、固定板和灯盒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防眩内环可拆卸地固定在面盖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内环高度为所述灯杯高度的0. 5-1. 5倍,所述固定支架的高度与所述灯杯及所述防眩内环的高度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内壁上固设着复数个弹片, 所述弹片由相交成一定夹角的主体部和延伸部组成,所述弹片的高度与所述防眩内环的高度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内环为上下敞口的圆柱筒,其筒壁上有复数个呈螺纹状凸起的防眩圈,所述防眩内环顶部和底部分别有顶挡圈和底挡圈,所述底档圈上开有复数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系着安全吊线的一端,所述安全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或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顶挡圈相配合的顶挡圈槽,所述固定弹片的延伸片端部设有与所述底挡圈相配合的底挡圈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眩筒灯,属照明灯具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支架、灯杯、面盖、防眩内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灯盒,所述面盖、固定板和灯盒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防眩内环可拆卸地固定在面盖内壁上,所述防眩内环高度为所述灯杯高度的0.5-1.5倍,所述固定支架的高度与所述灯杯及所述防眩内环的高度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使灯具光源深藏于灯具之内,避免光源裸露在人们工作的视线之内,防眩内环对散杂光进行了有效的阻拦、吸收,可有效防眩。
文档编号F21V17/16GK202253229SQ2011203414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洪子昂 申请人:中山品上照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