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形同轴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140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形同轴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形同轴光源。
背景技术
当前诸多生产线现场会用到线阵相机,线阵相机的图像采集速度一般很快,因此需要附加光源照明以提供足够亮度,并且形成良好的照明效果。现有的线形同轴光源,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聚光柱,外壳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位于容置腔的内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过聚光柱的汇聚,从而形成线形光源,聚光柱直接对外发射光线。但是,现有技术中,聚光柱对外发射的光线存在均勻性不好、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为线阵相机提供照明,如果检测目标反光很强,线阵相机采集到的图像将则会出现局部漏灯、眩光灯现象,而其它部位则亮度不足,存在局部发光不一致导致的图像不均勻和花样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出的光线均勻性较好的线形同轴光源。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聚光柱,外壳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线形同轴光源还包括散射板,散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且散射板位于聚光柱的前方。其中,还包括漫射板,漫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后部。其中,容置腔的后部设置有漫射板插槽,漫射板插入漫射板插槽。其中,还包括同轴装置,同轴装置位于外壳的前方,同轴装置包括分光镜,分光镜与散射板的出光方向呈45度角。其中,同轴装置还包括增透玻璃和吸光板,吸光板与散射板平行,增透玻璃的一端与吸光板的一端连接,增透玻璃的另一端与分光镜的一端连接,吸光板的另一端与分光镜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发光二极管的底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与容置腔的底部连接。其中,印刷电路板与容置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热层。其中,容置腔的两侧固定有挡板。其中,散射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导光膜。其中,外壳的后面设置有散热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其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聚光柱,外壳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线形同轴光源还包括散射板,散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且散射板位于聚光柱的前方。在聚光柱的前方设置散射板,从聚光柱射出的光线穿过散射板后将形成均勻的光线,本实用新型对外射的光线均勻性较好、 稳定性较好。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实用新型的散射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的散射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用新型的散射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5包括10—外壳11-发光二极管12—聚光柱13—散射板14—漫射板15—分光镜16—增透玻璃17—吸光板18—印刷电路板19—导热层20—导光膜21—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线形同轴光源,包括外壳10、发光二极管(LED) 11、 聚光柱12,外壳10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11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12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线形同轴光源还包括散射板13,散射板13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且散射板13 位于聚光柱12的前方。这里,以出光方向为“前”方位。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光,经过聚光柱12的汇聚,从而形成线形光源,在聚光柱12 的前方设置散射板13,从聚光柱12射出的光线穿过散射板13后将形成均勻的光线,本实用新型对外射的光线均勻性较好、稳定性较好。本线形同轴光源为线阵相机提供照明,即使检测目标反光很强,线阵相机采集到的图像都不会出现局部漏灯、眩光灯现象,解决了局部发光不一致导致的图像不均勻和花样现象。发光二极管11作为光源,外壳10主要用于散热和固定每个部件,聚光柱12主要作用是聚光,将光聚集成一条线,散射板13主要作用是将光线沿光源线扩展方向发散,消除因聚光柱12的聚光而形成的光线均勻性不好、最终导致中间或边缘出现各种花样和不均勻的缺陷。本实施例中,散射板提供了以下三种结构如图3所示,散射板的表面均勻设置有弧形突起、如图4所示,散射板的表面均勻设置有棱形突起,如图5所示,散射板的表面均勻设置有弧形下凹槽,这几种形状均为一维周期结构,可将局部不均勻和花样型光斑去除掉, 得到均勻照明。当然,散射板的形状还可选其它结构,比如三角形周期形状、正弦周期形状寸。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同轴装置,同轴装置位于外壳10的前方,同轴装置包括分光镜15,分光镜15与散射板13的出光方向呈45度角。分光镜15用于将光线分为透射和反射两部分,此种结构最高效分光比例为1 :1。从散射板照射出来的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 光线发生90度的变化,这种光线可应用于平整反光表面缺陷的检测。同轴装置还包括增透玻璃16和吸光板17,吸光板17与散射板13平行,增透玻璃 16的一端与吸光板17的一端连接,增透玻璃16的另一端与分光镜15的一端连接,吸光板 17的另一端与分光镜15的另一端连接。增透玻璃16用于减少反光,增加透光率,上表面可以防尘,防止灰尘掉落到分光镜15上。吸光板17用于吸收散射板13发出的通过分光镜 15后的光线,增强使用效果。发光二极管11的底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PCB ) 18,印刷电路板18与容置腔的底部连接;印刷电路板18与容置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热层19。印刷电路板18用于焊接和固定发光二极管11,可为发光二极管11提供电源,导热层19有导热材料制成,用于导热,可使印刷电路板18产生的热量更好地传递到外壳10。本实施例中,外壳10设置有散热器,外壳10与散热器一体成型。容置腔的两侧固定有挡板,可起到保护发光二极管11、聚光柱12、散射板13的作用。容置腔的前部设置有散射板插槽,散射板13插入散射板插槽。容置腔的前部设置有聚光柱插槽,聚光柱12插入聚光柱插槽。通过插槽方式,便于散射板13、聚光柱12与容置腔的装卸。实施例2。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均勻性,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漫射板14,漫射板14设置于容置腔的后部,位于发光二极管11和聚光柱12之间,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光穿过漫射板14后形成均勻光线,从而提高出光效果。其中,容置腔的后部设置有漫射板插槽,漫射板14插入漫射板插槽;通过插槽方式,便于漫射板14与容置腔的装卸。需要说明的是,漫射板14主要作用是将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光转换为漫射光,增加均勻性;如果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漫射板14,则可以得到更高亮度,当均勻性稍差;而对于粗糙表面照明,需要更高亮度,可以不用漫射板14。本实施例中,散射板13的前端面设置有导光膜20。导光膜20主要用于过滤杂散光,只通过与导光膜20垂直方向的光线。导光膜20增加了光线的平行性,当目标为光滑表面且存在微小缺陷时,设置导光膜20可得到更好的照明效果。本实施例中,外壳10的后面设置有散热器21。散热器21的主要作用是散热,可设置为散热板;如本实用新型使用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11,则散热器21可增加散热风扇。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聚光柱,外壳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同轴光源还包括散射板,散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且散射板位于聚光柱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漫射板,漫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后部设置有漫射板插槽,漫射板插入漫射板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装置,同轴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前方,同轴装置包括分光镜,分光镜与所述散射板的出光方向呈45度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装置还包括增透玻璃和吸光板,吸光板与所述散射板平行,增透玻璃的一端与吸光板的一端连接,增透玻璃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镜的一端连接,吸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镜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底部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导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固定有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导光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面设置有散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形同轴光源;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聚光柱,外壳开设有容置腔,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容置腔的底部,聚光柱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线形同轴光源还包括散射板,散射板设置于容置腔的前部,且散射板位于聚光柱的前方;在聚光柱的前方设置散射板,从聚光柱射出的光线穿过散射板后将形成均匀的光线,本实用新型对外射的光线均匀性较好、稳定性较好。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306089SQ2011204163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卢盛林 申请人:东莞市奥普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