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272阅读:27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霓虹灯,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
背景技术
LED具有高光效、低耗能的优点,已在装饰、照明及广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知识产权网于2007年公开了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4266Y,参照附图
I、2所示,该结构包括芯线、设置在芯线内的LED灯串、包覆于芯线外的柔性包覆层以及散光体,在芯线上设有纵向槽,LED灯串容置于芯线的纵向槽内,所述LED为侧光贴片式LED,每个LED设置于一块电路板上,每块电路板由导线连接成串再与芯线内设置的铜绞线电连接。由于本结构需要将每个侧光贴片式LED都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样制作出来的柔性霓虹灯不但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制作工艺也较复杂,因此存在产品性价比相对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弯曲的超薄柔性霓虹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包括柔性扁平带状的透光芯线,设置在所述芯线内部的铜绞线和贴片式LED灯串,设置在所述芯线的上方与所述芯线等长度的柔性散光体,包覆所述芯线的两侧和底部的柔性透光包覆层,在所述芯线上,沿芯线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孔,每相邻的横向孔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铜绞线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芯线内并位于所述横向孔的上下两侧;所述贴片式LED灯串包括贴片式LED以及连接贴片式LED的导线,所述贴片式LED固定在所述横向孔内,所述导线放置在所述走线槽内,所述贴片式LED灯串与所述铜绞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贴片式LED为侧光贴片式LED,其侧向放置于所述芯线的横向孔内,所述侧光贴片式LED的出光方向对应所述散光体的位置。优选地,所述贴片式LED灯串至少串联一电阻,这样可防止电流不稳定时,烧坏LED。优选地,位子芯线两侧的包覆层外部设置有柔性遮光层,以防止光线从包覆层的侧面&出。优选地,所述散光体与所述包覆层为一整体。优选地,所述遮光层为不透光塑料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包覆层、散光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铜绞线为两根,在所述芯线内横向孔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根铜绞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贴片式LED直接通过导线串接在一起成为LED灯串,这样可以节省电路板及简化灯串的制作工艺,同时也缩小了灯串的体积,使灯体能做到更小;本实用新型将铜绞线上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芯线内横向孔的上下两侧,可以有效缩小柔性霓虹灯芯线的宽度及高度,方便灯串与铜绞线电连接,防止线路短路,从而也使柔性霓虹灯灯体做到更小;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产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将整个灯体的宽度做到更窄,提高柔性霓虹灯灯体的柔软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以及柔软性更好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传统超薄柔性霓虹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A-A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平面图。图6为图3所示B-B的剖示图。图7为图5所示C-C的剖示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包括柔性扁平带状的透光芯线2,设置在所述芯线2内部的铜绞线20和贴片式LED灯串,设置在所述芯线2的上方与所述芯线2等长度的柔性散光体32,包覆所述芯线2两侧和底部的柔性透光包覆层36。在所述芯线2上,沿芯线2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孔22,每相邻的横向孔22之间设有走线槽24 ;所述铜绞线20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芯线2内并位于所述横向孔22的上下两侧;所述贴片式LED灯串包括贴片式LED26以及连接贴片式LED26的导线30,所述贴片式LED26固定在所述横向孔22内,所述导线30放置在所述走线槽24内,所述贴片式LED灯串与所述铜绞线20电连接。请参见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透光芯线2为扁平的带状结构,在芯线2的上方设置有与芯线2等长度的柔性透光散光体32,在芯线2外包覆有柔性透光包覆层36,所述散光体32与柔性透光包覆层36为一体成型。在芯线2两侧的柔性透光包覆层36外部还设置有柔性遮光层34,所述遮光层34为不透光塑料层,与所述柔性透光包覆层36、散光体3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为了将灯体做到更薄,最好是将芯线2侧向设置于柔性透光包覆层36中,即扁平带状的芯线2较窄的方向竖直设置在包覆层36中。在所述芯线2上,沿芯线2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孔22,所述横向孔22沿着芯线2的纵向方向整齐排列成一排,每相邻的横向孔22间设有走线槽24,所述走线槽24位于芯线2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在所述芯线2内部的铜绞线为两根20a、20b,上下间隔设置在芯线2内并位于所述横向孔22的上下两侧,通过用横向孔22将两根铜绞线隔离开来,这样既方便芯线2内贴片式LED灯串与铜绞线22的连接,又避免了两根铜绞线放在一侧时因相聚太近易造成短路的缺陷,如果增大两根铜绞线间的距离,虽然避免了距离太近易造成短路的问题,但产品的尺寸必将得到相应的增长,浪费芯线的胶料,增加成本。同时为了避免所述铜绞线20在LED发光时,遮住一部分的光线,所述铜绞线20设置在芯线2内的左侧或右侧。所述贴片式LED灯串包括贴片式LED26以及连接贴片式LED26的导线30,该连接方式既可以是单独的串联、并联,也可以是串并联的结合。上述贴片式LED26可以是正面发光的贴片式LED,所述正面发光贴片式LED的出光方向对应所述散光体32的位置,即正面发光的贴片式LED出光方向正对所述散光体32的位置;上述贴片式LED26也可以采用侧面发光的贴片式LED,所述侧光贴片式LED侧向设置于所述芯线2的横向孔22内,所述侧光贴片式LED的出光方向对应所述散光体32的位置。本结构采用的LED为正面发光的单色贴片式LED26,所述贴片式LED26的宽度为2. 8mm,长度为3. 5mm,高度为I. 8mm左右。所述贴片式LED26通过导线30焊接成多串贴片式LED灯串,每串贴片式LED灯串至少串联一个电阻28,每串贴片式LED灯串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铜绞线20a、20b电连接,参照附图8所示,所述导线30可以采用裸导线或者是采用包有绝缘外皮的导线,所述贴片式LED26放置于所述横向孔22内,连接贴片式LED的导线30和串联的电阻28放置于走线槽24中。所述贴片式LED26的宽度和高度与所述横向通孔22的宽度和高度对应,即横向孔22的宽度可设置为2. 8_,高度可以设置为1.8_左右,贴片式LED2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向孔22的长度方向一致。装配时,首先将LED26通过导线30连接成串;然后把LED对应放入横向孔22中并使每颗LED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于横向孔22的四个 内壁紧密贴合;最后掰开芯线20 —侧设置的走线槽24,将导线30塞入走线槽。采用上述结构制作出来的普通柔性霓虹灯的灯体宽度最小可以做到7mm±0. 5mm,其高度最小可以做到16_±1_。本实用新型既降低了材料及人工成本,同时又提高了柔性霓虹灯灯体的柔软性,并且本结构还具有灯体的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的特点。以上所述均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包括柔性扁平带状的透光芯线,设置在所述芯线内部的铜绞线和贴片式LED灯串,设置在所述芯线的上方与所述芯线等长度的柔性散光体,包覆住所述芯线两侧和底部的柔性透光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线上,沿芯线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孔,每相邻的横向孔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铜绞线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芯线内并位于所述横向孔的上下两侧;所述贴片式LED灯串包括贴片式LED以及连接贴片式LED的导线,所述贴片式LED固定在所述横向孔内,所述导线放置在所述走线槽内,所述贴片式LED灯串与所述铜绞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式LED为侧光贴片式LED,其侧向放置于所述芯线的横向通孔内,所述侧光贴片式LED的出光方向对应所述散光体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式LED灯串至少串联一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位于芯线两侧的包覆层外部设置有柔性遮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体与所述包覆层为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不透光塑料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包覆层、散光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超薄柔性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绞线为两根,在所述芯线内横向孔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根铜绞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霓虹灯,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柔性霓虹灯。它包括透光芯线、铜绞线、贴片式LED灯串、柔性散光体和柔性透光包覆层,在所述芯线上,沿芯线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孔,每相邻的横向孔之间设有走线槽;所述铜绞线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芯线内并位于所述横向孔的上下两侧;所述贴片式LED固定在所述横向孔内,连接贴片式LED的导线放置在所述走线槽内。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弯曲的超薄柔性霓虹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灯体更小,柔软性更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511101SQ20122020621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瞿积星 申请人:瑞安市华隆灯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