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93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包含一外壳、一散热器、一散热风扇及一发光模块,散热风扇设置于外壳内部,发光模块与散热器相结合;外壳为一中空壳体,且该外壳具有一组装口、一电连接件及组接部,组装口及电连接件分别设置于外壳的两端,组装口连通外壳内部的空间;散热器由可导热材质所制成,且散热器具有基板、阻隔板、第一气流通道及结合部;散热风扇结合于散热器,且散热风扇具有驱风流道、扇轮、导流面及导流部;发光模块结合于散热器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并外露于外壳,且发光模块包含一发光元件及一控制基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扰流,即可保有高散热效能,又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外型美观,运作顺畅。
【专利说明】灯具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0003]在实际装设使用一般的灯具时,为了配合装潢的整体美观性需求,而必须将该灯具9内嵌隐藏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的后方。然而,一旦以内嵌隐藏的方式设置该灯具,将使得出风部及进风部亦埋入于装潢隔层之天花板的上方,而仅保留该发光元件显露于天花板表面。由于该天花板与建筑物本身的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系呈封闭,该空间内的空气不易与外界空气循环流通,因此该种灯具周遭空气的流通效果不佳,此系将降低该灯具的散热效能,进而产生积热问题,影响该习知灯具的使用寿命。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习用灯具,以期能够具有外型美观、高导流顺畅度、低制造成本及高散热效率等功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 一种灯具,用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包含一外壳、一散热器、一散热风扇及一发光模块,散热风扇设置于外壳内部,发光模块与散热器相结合;外壳为一中空壳体,且该外壳具有一组装口、一电连接件及组接部,组装口及电连接件分别设置于外壳的两端,组装口连通外壳内部的空间;散热器由可导热材质所制成,且散热器具有基板、阻隔板、第一气流通道及结合部;散热风扇结合于散热器,且散热风扇具有驱风流道、扇轮、导流面及导流部;发光模块结合于散热器的基板的第一表面并外露于外壳,且发光模块包含一发光兀件及一控制基板。
[0006]基板设置邻近于外壳的组装口,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至少一阻隔板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
[0007]散热器具有至少一导流散热片位于第一气流通道内,并相对于第二表面具有一凸出高度。
[0008]结合部及组接部通过第一螺固元件进行稳固结合。
[0009]驱风流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隔设置,且第一端朝向并对位于第一气流通道。
[0010]扇轮设置于驱风流道内,导流面形成于散热风扇的径向外侧壁,并与阻隔板对位设置,导流面与外壳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与组装口相连通。
[0011]导流部设置于驱风流道的第一端,且导流部使驱风流道由设有该扇轮的部位朝第一端形成一扩径结构。
[0012]散热风扇具有固定部,且固定部与结合部及组接部相对位。[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扰流,即可保有高散热效能,又降低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外型美观,运作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灯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灯具沿图1的3-3线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灯具沿图2的4-4线的组合剖视图。
[0015]图中标示:1、外壳,11、组装口,12、电连接件,13、组接部,2、散热器,21、基板,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阻隔板,23、第一气流通道,24、结合部,25、导流散热片,3、散热风扇,31、驱风流道,311、第一端,312、第二端,32、扇轮,33、导流面,34、导流部,35、固定部,4、发光模块,41、发光兀件,42、控制基板,5、第二气流通道,6、第一螺固兀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所不,本发明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包含一外壳1、一散热器2、一散热风扇3及一发光模块4,散热风扇3设置于外壳1内部,发光模块4与散热器2相结合;外壳1为一中空壳体,且该外壳1具有一组装口 11、一电连接件12及组接部13,组装口 11及电连接件12分别设置于外壳1的两端,组装口 11连通外壳1内部的空间;散热器2由可导热材质所制成,且散热器2具有基板21、阻隔板22、第一气流通道23及结合部24 ;散热风扇3结合于散热器2,且散热风扇3具有驱风流道31、扇轮32、导流面33及导流部34 ;发光模块4结合于散热器2的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并外露于外壳1,且发光模块4包含一发光兀件41及一控制基板42。基板21设置邻近于外壳1的组装口 11,基板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至少一阻隔板22设置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且朝远离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散热器2具有至少一导流散热片25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并相对于第二表面212具有一凸出高度。结合部24及组接部13通过第一螺固元件6进行稳固结合。驱风流道31具有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分隔设置,且第一端311朝向并对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扇轮32设置于驱风流道31内,导流面33形成于散热风扇3的径向外侧壁,并与阻隔板22对位设置,导流面33与外壳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5与组装口 11相连通。导流部34设置于驱风流道31的第一端311,且导流部34使驱风流道31由设有该扇轮32的部位朝第一端311形成一扩径结构。散热风扇3具有固定部35,且固定部35与结合部24及组接部13相对位。
[0018]本发明的具有结构如上文所述。当散热器2与外壳1相结合时,第一表面211背向该组装口 11,而第二表面212则朝向该组装口 11,且基板21在组装口 11的轴向上系完全遮盖该组装口 11。至少一阻隔板22设置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且朝远离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以便藉由至少一阻隔板22在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形成第一气流通道23,且第一气流通道23透过该组装口 11连通该外壳1的内部。至少一结合部24形成于基板21及至少一阻隔板22的其中至少一个,以供与外壳1的组接部13相互抵接结合。此夕卜,散热器2较佳另具有至少一导流散热片25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并相对于第二表面212具有一凸出高度。借此,至少一导流散热片25不仅可增加该散热器2的散热表面积,且可导引第一气流通道23中的气流沿预定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阻隔板22的数量选择为二个,第一气流通道23位于两阻隔板22之间。
[0019]散热风扇3可选择为轴流式风扇或离心式风扇,且较佳为一轴流式风扇。散热风扇3结合于散热器2,且散热风扇3具有一驱风流道31、一扇轮32、至少一导流面33及一导流部34。详言之,驱风流道31具有一第一端311及一第二端312,其中第一端311与该第二端312分隔设置,且第一端311朝向并对位于散热器2的第一气流通道23 ;该扇轮32设置于该驱风流道31内,以便藉由转动该扇轮32驱动本发明的灯具内的气流通过驱风流道31 ;至少一导流面33形成于散热风扇3的径向外侧壁,并与至少一阻隔板22对位设置,其中至少一导流面33与该外壳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5与组装口 11相连通;导流部34设置于该驱风流道31的第一端311,且该导流部34使驱风流道31由设有扇轮32的部位朝第一端311形成一扩径结构,亦即朝散热器2形成扩径结构。其中,至少一导流面33较佳与至少一阻隔板22朝向第二气通道5的表面平齐设置,而导流部34较佳地呈一弯弧片状,以形成一内凹表面341朝向该第一气流通道23。因此,通过设置导流面33及导流部34,即可顺畅地导引气流在该第一气流通道23、驱风流道31及第二气流通道5之中流动,借以提高导流顺畅度。另,根据该扇轮32的旋转方向,第一端311可做为该散热风扇3的出风侧,第二端312则对应作为该散热风扇3的入风侧,或者第一端311做为入风侧而第二端312做为出风侧。此外,如第3图所示,散热风扇3较佳更具有至少一固定部35,且固定部35与结合部24及组接部13相对位。借此,仅利用该螺固元件6依序通过结合部24、固定部35及组接部13,即可稳固的将该散热器2及散热风扇3 —并组设于外壳1,以降低本发明之灯具的整体结构复杂度,提升拆装便利性,且亦可减少制造工序及成本。
[0020]该发光模块4结合于该散热器2的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并外露于外壳1。发光元件41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或其他具有相同发光功能之构件;控制基板42电性连接该发光元件41及外壳1的电连接件12,并贴接于该第一表面211,以方便散热器2有效地降低该发光模块4实际运作时的温度,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0021]本发明的灯具在实际使用时,可装设于如墙壁、天花板或其他欲进行照明之地点;举例而言,可将该灯具的外壳1埋入于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上方,仅有外壳1的组装口 11、散热器2的基板21及发光模块4裸露于天花板表面;此外,外壳1的电连接件12则可与一般供电系统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源至该发光模块4的控制基板42,进而控制该发光元件41产生光线。当散热风扇3运转时,由于第一气流通道23及第二气流通道5连通于组装口 11,因此可通过此第一及第二气流通道23、5之一先将较低温空气由组装口 11引入外壳1内,再透过第一及第二气流通道23、5的另一个将带有该发光模块4的热量的较高温空气由组装口 11排出该外壳1。其中,发光模块4的热量先传导至散热器2,再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送至散热器2周围的空气而形成该较高温空气。
[0022]通过之前所述的结构特征,本发明的灯具可直接藉由作为组装功能的组装口 11连通第一及第二气流通道23、5,使该外壳1无须另外加工开设任何进风孔或出风孔,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以提升加工便利性及降低制造成本,且在设有发光模块4的一侧不会形成孔洞,不致影响本发明的灯具在外型上的美观。再者,由于散热风扇3具有导流面33与阻隔板22对位设置,因此可驱动气流顺畅的沿第二气流通道5流动于组装口 11及扇轮32之间;同时,更因散热风扇3具有导流部34设置于驱风流道31的第一端311,因此当散热风扇3驱动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23及扇轮32之间流动时,气流可顺畅地受导流部34的内凹表面341导引,进而避免在第一气流通道23及扇轮32之间产生扰流。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灯具用于导入及导出气流的第一气流通道23及第二气流通道5均连通该组装口11,因此散热风扇3可顺利导入及导出气流,以提升整体散热效能,进而有效提升本发明灯具的使用寿命。
[0023]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包含一外壳(1)、一散热器(2)、一散热风扇(3)及一发光模块(4),散热风扇(3)设置于外壳(1)内部,发光模块(4)与散热器(2)相结合;外壳(1)为一中空壳体,且该外壳(1)具有一组装口( 11 )、一电连接件(12)及组接部(13),组装口(11)及电连接件(12)分别设置于外壳(1)的两端,组装口(11)连通外壳(1)内部的空间;散热器(2)由可导热材质所制成,且散热器(2)具有基板(21)、阻隔板(22)、第一气流通道(23)及结合部(24);散热风扇(3)结合于散热器(2),且散热风扇(3)具有驱风流道(31)、扇轮(32)、导流面(33)及导流部(34);发光模块(4)结合于散热器(2)的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并外露于外壳(1),且发光模块(4)包含一发光元件(41)及一控制基板(42)。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基板(21)设置邻近于外壳(1)的组装口(11),基板(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至少一阻隔板(22)设置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且朝远离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散热器(2)具有至少一导流散热片(25)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内,并相对于第二表面(212)具有一凸出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在于:结合部(24)及组接部(13)通过第一螺固元件(6)进行稳固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驱风流道(31)具有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分隔设置,且第一端(311)朝向并对位于第一气流通道(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扇轮(32)设置于驱风流道(31)内,导流面(33)形成于散热风扇(3)的径向外侧壁,并与阻隔板(22)对位设置,导流面(33)与外壳(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气流通道(5)与组装口( 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导流部(34)设置于驱风流道(31)的第一端(311),且导流部(34)使驱风流道(31)由设有扇轮(32)的部位朝第一端(311)形成一扩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散热风扇(3)具有固定部(35),且固定部(35)与结合部(24)及组接部(13)相对位。
【文档编号】F21V17/00GK103672754SQ20131068375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朱科奇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