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83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由透光材料构成的灯泡壳和具有灯头的灯,灯头布置在灯泡壳的一个端部处且对应于标准化的白炽灯头,其中设有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和光导体,光由半导体光源耦合至光导体中,其中光导体具有弓形的组件,其由布置在弓形的组件的弓顶点中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以及由光导体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以及光导体的第二传导光的部段形成,其中传导光的部段布置在散射光地设计的光导体部段的不同的侧面上,第一传导光的部段具有用于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光源的光耦合输入的表面,以及第二传导光的部段具有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光源的光耦合输入的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能实现近似地符合兼容的白炽灯的光分布的光分布。
【专利说明】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灯。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德国的实用新型DE20 2011 100 723U1中公开了这样的灯。该文献描述了一种具有由透过的材料构成的灯泡和至少一个布置在灯泡的内部的半导体光源以及设有电接口的灯头的灯,该灯头对应于标准化的白炽灯头。
[0003]这样的灯作为白炽灯替代品起作用。当然其光分布不符合用于作为在机动车辆中的外照明装置的应用的法律上的规定。特别是这些灯不符合ECE(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规贝U。因此其仅仅用于其他的目的,例如应用作为在机动车辆内部空间的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这样类型的灯,其能用于作为在相应的灯座中的白炽灯的替代物,并且其光分布符合安装在机动车辆外部的照明装置的应用的法律上的规定。
[0005]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灯而实现。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有由透光的材料构成的灯泡壳、灯头和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该灯头布置在灯泡壳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对应于标准化的白炽灯头,其中设有光导体,来自半导体光源的光耦合至光导体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光导体具有弓形的组件,其由布置在弓形的组件的弓顶点中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和由两个传导光的部段形成,其布置在散射光地设计的光导体部段的不同的侧面处,并且其中第一传导光的部段具有用于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光源的光耦合输入的表面,以及第二传导光的部段具有用于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光源的光耦合输入的表面。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特征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光由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引导至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起到发射器的作用,其将由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出发的光在全部的方向上发射,以使得实现近似地符合兼容的白炽灯的光分布的光分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能实现光由多个半导体光源至光导体中以及传导至布置在弓顶点中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半导体光源布置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处。应用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具有以下的优点,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发射具有高照明密度和高光电流的光。此外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提供光导体的高的机械稳定性的优点以及光导体关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纵轴的对称的指向的选择可能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替代灯丝使用了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和前面所述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以作为光源或光发射器。
[0008]优选地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基本上具有灯丝的外部的尺寸,以便产生如同白炽灯的灯丝那样的类似的光发射特性。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因此设计为圆柱形并且具有在1_至3_的范围中的直径以及在1.5mm至5_的范围中的长度。通过圆柱形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外罩面由此发射光,其发射特性近似地符合灯丝的光发射特性。
[0009]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以相对于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来布置,该距离在兼容的白炽灯中对应于灯丝的相对于白炽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在其装配在车辆照明装置的灯座中之后布置在车辆照明装置中的相同位置处,兼容的、插入前面所述的灯座中的白炽灯的灯丝在车辆照明装置中占据该位置。特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灯头优选地设计为BA15灯头,以及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圆柱轴以相对于所述BA15灯头的参考平面19mm的距离来布置。
[0010]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和第二传导光的部段由透明的材料构成并且分别全反射地设计。由此耦合至前面所述的传导光的部段中的光没有显著的吸收地引导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设计为光散射的部段。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设计为光散射的部段优选地由透明的材料构成,该材料包括光散射的颗粒。由此输送到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光没有显著的吸收地在光散射的颗粒处在所有方向上散射,以使得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通过其表面在所有方向上发射光。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优选地由透明的塑料构成。优选地二氧化钛颗粒用作光散射的颗粒,其作为添加包括在前面所述的塑料材料中。二氧化钛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其不影响由半导体光源发射的光的颜色。可替换地或除了二氧化钛颗粒也可以在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中应用其他的光散射介质。例如荧光材料颗粒可以包括在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中,以便至少在由半导体光源发射的光的一部分中转换波长以及由此改变由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发射的光的颜色。
[0012]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具有基础部段,其承载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基础部段能实现光导体在灯泡壳内部的稳定的支撑和固定。
[0013]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固定在灯泡壳处。由此光导体可以与灯泡壳一起同时装配子灯头处并且以简单的方式能确保,光导体具有至半导体光源的距离,这些半导体光源优选地装配在布置在灯头中的装配电路板上。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导体的基础部段优选地具有用于半导体光源的空隙,以便能实现具有较少的损耗的良好的光耦合至光导体的第一和第二传导光的部段中或至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中。
[0015]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导体的基础部段设有用于将由半导体光源发射的以及没有耦合至光导体的传导光的部段的光遮蔽的装置,以便在规避光导体的情况下阻止在光导体的基础部段的区域中的输出耦合以及半导体光源的直接的光辐射。由此确保了,光仅仅通过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发射。作为用于遮蔽的装置例如光导体的表面进行透光的涂覆是适合的。可替换地光导体的基础部段也可以由透光的材料构成。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优选地具有支撑件,该支撑件与光导体的基础部段以及与光导体的设计为光散射的部段连接。支撑件给予光导体附加的机械的稳定性以及特别是阻止了布置在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的弓顶点中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取决于振动的震荡。
[0017]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全部部段设计为塑料喷射注塑部件。由此光导体的全部部段经过塑料喷射注塑技术的方法彼此连接,以使得完整的光导体一体地存在。特别是例如可能的是,分别单独地借助于第一塑料喷射注塑方法制造第一和第二传导光的部段和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的设计为光散射的部段,并且借助于第二后续的塑料喷射注塑方法将前面所述的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的部段连接成一个单元。此外可能的是,也附加地制造基础部段和支撑件作为塑料喷射注塑部件并且已经借助于前面所述的第二塑料喷射注塑方法或也借助于其他的第三塑料喷射注塑方法与光导体的弓形的组件连接,该第三塑料喷射注塑方法接在第二塑料喷射注塑方法之后。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优选地设计应用在机动车辆照明装置中。例如其应用于牌照照明或应用在前端位置灯(Frontposit1nslichter)中或应用在机动车辆尾灯中或应用于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照明。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半导体光源和光导体根据灯的使用目的这样设计,即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或者发射白光、红光或者发射橙色光。
[0019]作为半导体光源例如应用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根据应用或者发射白光、红光或者发射橙色光。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光散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借助于二氧化钛颗粒来实现,其作为添加包括在光散的光导体部段的透明的材料中。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光散射的作用可以由光导体的表面的粗糙化来实现。
[0020]作为半导体光源替代发光二极管也可以应用激光二极管,其例如产生蓝色光,该蓝色光借助于荧光材料成比例地转换成黄色光,以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发射白光,其是由未转换的蓝色光合经过转换的黄色光构成的混合。为了这个目的在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中附加地或替代二氧化钛颗粒包括荧光材料颗粒,其将由激光二极管产生的蓝色光的一部分转换为黄色光,并且部件散射经过转换的光也转换未经过转换的光,以使得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发射白光,该白光是由未经过转换的蓝色光合经过转换的黄色光构成的均匀的混合。作为荧光材料在此应用掺杂铈的钇铝石榴石(YAG:Ce)。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附图示出:
[0022]图1在示意图中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灯的侧视图,
[0023]图2是沿着截面平面A-A的在图1中示出的灯的截面图,
[0024]图3是在图2中示出的灯的光导体的透视图,
[0025]图4是在图3中示出的光导体的前视图,
[0026]图5是在图3中示出的光导体的侧视图,
[0027]图6是在图3中示出的光导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的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的在图1和2中示出的灯是与ECE类型R5W的标准化的车辆白炽灯相兼容,其例如其应用于牌照照明或应用在前端位置灯中或应用在机动车辆尾灯中或应用于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照明。这个灯具有如同前面所述的车辆白炽灯那样的相同的灯头,然而替代灯丝配备有发射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特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灯具有灯头,其具有标志BA15。
[0029]本实用新型的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的在图1和2中示出的灯具有标准化的BA15灯头10、由铜构成的圆柱形的冷却体11、两个发光二极管41,42以及由透明的塑料构成的灯泡壳30,该发光二极管装配在具有T形的轮廓的装配电路板20上。BA15灯头10是卡口式灯头,其在其圆柱形的灯头套管100处具有两个正好相反布置的锁定栓钉101,102。灯的电接口由布置在灯头10的背向灯泡壳30的端侧处的中心触头103和由灯头10的圆柱形的灯头套管100构成。中心触头103经过由塑料或陶瓷构成的管座绝缘剂(Sockelstein) 104与灯头套管100电绝缘,该管座绝缘剂布置在灯头套管100内部并且从灯头10的背向灯泡壳30的端侧中伸出。灯头套管100、圆柱形的冷却体11和灯泡壳30旋转对称地相对于灯的纵轴线6设计。灯泡壳30设计为顶盖状并且在其背向灯头的端部处经过一个突起31封闭。灯泡壳30的面对灯头30的端部是敞开的。
[0030]圆柱形的冷却体11由铜构成并且利用压合座固定在圆柱形的灯头套管100的内部。为此目的冷却体11具有第一冷却体部段111,其外直径与灯头套管的内直径相匹配。此外冷却体11具有第二冷却体部段112,其具有经过减小的外直径,该外直径与灯头套管100 —起构成用于容纳和固定灯泡壳30的环形的槽120。旋转对称的、顶盖状的灯泡壳300的敞开的端部固定在具有端子座(Kle_sitz)的环形的槽120中。冷却体11具有作为深度限制器用于该灯泡壳30的、阶梯状的过渡区域110,其由第一冷却体部段至第二冷却体部段112。
[0031]装配电路板20具有第一圆盘状的电路板部段201,其垂直于灯的纵轴线6指向并且其覆盖第二冷却体部段112的面对灯泡壳30的敞开的端侧。此外装配电路板20具有第二、矩形的电路板部段202,其垂直于第一电路板部段201地布置并且在灯的纵轴线中延伸。由此装配电路板20具有T形的轮廓。装配电路板20的第一电路板部段201的金属的接触部(未示出)经过钎焊或焊接与第二冷却体部段112连接,以便在装配电路板20和冷却体11之间建立机械的和电的接触以及在冷却体11和发光二极管41,42之间建立热耦合。在装配电路板20的第二电路板部段202的表面上布置用于发光二极管41,42的运行装置的电组件210。其他的金属接触部(未示出)经过电流输送线5与灯头10的中心触头103连接。
[0032]发光二极管41,42布置在装配电路板20的第一电路板部段201的面对灯泡壳30的突起31的表面上。发光二极管41,42彼此相对置地布置在灯纵轴线6的外部,以使得它们位于假设的直线上,该直线对应于装配电路板20的圆盘状的第一电路板部段201的直径。发光二极管在其运行期间发射白色光。
[0033]发光二极管41,42和运行电路的组件210的电的电压供应一方面通过灯头套管100、冷却体11和装配电路板20的第一电路板部段201的金属的接触部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中心触头103、电流输送线5和在转配电路板20的第二电路板部段202上的其他的金属接触部实现,其中灯头套管100与电接地参考电势连接。在发光二极管41,42和其运行装置的组件210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导体电路(未示出)实现,其布置在装配电路板20上。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灯的光导体70具有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这两个传导光的部段71,72和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构成光导体70的弓形的组件71,73,73,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布置在弓形的组件71,73,72的弓顶点中,并且这两个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部段与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的不同的侧面连接。光导体70的弓形的组件71,73,72特别地设计为U形,其中光导体70的弓形的组件71,73,72的U臂由光导体70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和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构成并且U-基础部段(U-Basis)由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成型。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部段71,72的由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引导出的端部分别于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连接。在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部段71,72的前述的端部的区域中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分别具有用于发光二极管41,42的空隙741或742。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部段71,72的由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引导出的端部分别具有光耦合面积710或720,其在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的空隙741或742的空隙的区域中以相对于发光二极管41或42的距离来布置并且面对发光二极管41或42的发射光的表面,以使得在发光二极管41或42运行时发射的光通过光I禹合输入面积710或720耦合输入至光导体70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中或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中并且引导至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为了机械稳定性的目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经过支撑件75与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连接。支撑件75在纵轴线6中延伸并且平行于灯的纵轴线6。光导体70的弓形的组件71,73,72与灯的纵轴线6对称地布置。光导体70的这两个传导光的部段71,72分别具有近似矩形的横截面,也就是说具有导圆的角的矩形横截面。
[0035]光导体70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是圆周形地,设计有1.6mm的直径和2mm的长度。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的假设的圆柱轴730垂直于灯的轴线6延伸。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与其假设的圆柱轴730以到假设的面R的距离E为19mm来布置,其垂直于灯的纵轴线6延伸并且这两个彼此相对布置的参考凸块(Referenznasen) 101,102在其与灯泡壳30面对的侧面处接触(图1)。这个面表示为BA15灯头10的参考面R。前述距离E相应于所谓的e标准,其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而言在ECE规则编号37中定义ECE类型R5W的兼容的白炽灯。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设计为塑料喷射注塑部件并且由透明的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构成,其包括二氧化钛颗粒(T12),以便能实现光散射的作用。
[0036]光导体70的这两个传导光的部段71,72由透明的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构成并且全反射地设计。也就是说,光在光导体70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或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的输入耦合面710或720处输入耦合,该光可以由于全反射在其外罩面处不离开相应的传导光的部段71或72,而是引导至光导体70的相应的传导光的部段71或72的其他的端部,该光分别与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连接。可替换全反射地反射也经过在这两个传导光的部段71,72的外罩面上的光反射的涂层而实现,该涂层将在传导光的部段71,72的表面处的光反射回至其内部中。
[0037]光导体的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由塑料构成,例如有聚碳酸酯构成,以及不透光地设计。不透光性例如经过在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的塑料材料中的颜色添加而实现或者借助于不透光的涂层或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的涂黑而实现。
[0038]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垂直于灯的纵轴线6延伸并且具有两个彼此相对布置的端面743,744,其经过粘合剂在灯泡壳30的内侧处于灯泡壳30连接。可替换地基础部段74也可以机械地经过止动连接或卡钩连接固定在灯泡壳30处。装配电路板20的第一电路板部段201的设有发光二极管41,42的区域由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覆盖。
[0039]传导光的部段71,72、设计为光散射的部段73、基础部段74和光导体70的支撑件75借助于塑料喷射注塑方法在多个方法步骤中制造并且彼此连接成一个单元。
[0040]在灯运行期间,由发光二极管41或42发射的光经过光输入耦合面710或720输入耦合至光导体70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或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中并且经过在光导体70的传动光的部段71,72中的内部的全反射引导至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其作为光发射器起作用。由发光二极管41,42产生的光离开光导体经过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的外罩面并且在此在所有方向上发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具有如ECE类型R5W的兼容的白炽灯的灯丝那样的类似的光发射特性。
[004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灯的轮廓和外部的尺寸相应于ECE类型R5W的白炽灯的轮廓和外部的尺寸,以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灯是与ECE类型R5W的白炽灯相兼容的。
[0042]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制在前面详细地描述的实施例。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替代BA15灯头具有另一个标准化的白炽灯头、特别是BA9s灯头。此外在光导体70的每个传导光的部段71或72中光由多于仅仅一个发光二极管41或42输入耦合。例如发光二极管41或42可以设计为发光二极管阵列或发光二极管芯片。
[0043]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替代发光二极管也具有其他的半导体光源。特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有发射蓝色光的激光二极管,其光借助于荧光材料成比例地转换成黄色光,以使得灯发射白色光,其是由经过转换的黄色光和未经过转换的蓝色光构成的混合。此外作为光源,根据应用也应用发射有颜色的光的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例如发射橙颜色光的半导体光源用于闪烁发光照明装置或发射红色光的半导体光源用于后面的位置光照明装置。
[004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的基础部段和支撑件不是必须无条件地设计为不透光的,而是也可以设计为透光的。
[0045]此外,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不是无条件地设计为圆柱形,也就是说,其不是必须无条件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而是可以替代地也具有具有其他的横截面的其他的圆柱的形状,例如具有椭圆的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概念直径表示椭圆的大的半轴线的尺寸的双倍的数值或在其他的圆柱形状中表示垂直于圆柱轴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的最大的尺寸的数值。
[0046]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的光导体70的部段71,72,73,74,75也借助于成型方法或原型方法替代塑料喷射注塑方法来制造。此外光导体的前述的部段也可以替代塑料由玻璃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由透光的材料构成的灯泡壳(30)和具有灯头(10)的灯,所述灯头布置在所述灯泡壳(30)的一个端部处并且对应于标准化的白炽灯头,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半导体光源(41,42)和光导体(70),来自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的光耦合至所述光导体中,其中所述光导体(70)具有弓形的组件(71,73,72),所述组件由布置在所述弓形的组件(71,73,72)的弓顶点中的、设计为光散射的光导体部段(73)和由所述光导体(70)的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以及所述光导体(70)的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形成,其中 -所述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和所述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布置在散射光地设计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的不同的侧面处, -所述第一传导光的所述部段(71)具有用于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一半导体光源(41)的光率禹合输入的表面(710),以及 -所述第二传导光的所述部段(72)具有用于使来自至少一个第二半导体光源(42)的光率禹合输入的表面(7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设计为圆柱形并且具有在Imm至3mm的范围中的直径以及在1.5mm至5mm的范围中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以相对于所述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E)来布置,所述距离在兼容的白炽灯中对应于灯丝相对于所述白炽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以相对于所述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E)来布置,所述距离在兼容的白炽灯中对应于灯丝相对于所述白炽灯头的参考平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灯,其中所述灯头设计为BA15s灯头以及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的圆柱轴(730)以相对于所述BA15s灯头的参考平面19mm的距离来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所述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和所述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由透明的材料构成并且设计为全反射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所述第一传导光的部段(71)和所述第二传导光的部段(72)由透明的材料构成并且设计为全反射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由透明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包括光散射的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其中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由透明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包括光散射的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具有基础部段(74),所述基础部段承载所述光导体(70)的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具有基础部段(74),所述基础部段承载所述光导体(70)的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所述基础部段(74)固定在所述灯泡壳(30)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具有用于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的空隙(741,742) 0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基础部段(74)具有用于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的空隙(741,742) ο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基础部段(74)具有用于遮蔽光的装置,所述光由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发出并且不耦合至所述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所述部段(71.72)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基础部段(74)具有用于遮蔽光的装置,所述光由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发出并且不耦合至所述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所述部段(71.72)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基础部段(74)具有用于遮蔽光的装置,所述光由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发出并且不耦合至所述光导体(70)的传导光的所述部段(71.72)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具有支撑件(75),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基础部段(74)以及与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具有支撑件(75),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基础部段(74)以及与设计为光散射的所述光导体部段(73)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其中所述支撑件(75)设计透光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由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由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基础部段(74)和支撑件(75)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设计为U形。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弓形的所述组件(71,73,72)设计为U形。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部段(71,72,73,74,75)设计为塑料喷射注塑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光导体(70)的部段(71,72,73,74,75)设计为塑料喷射注塑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固定在布置在所述灯头(10)中的装配电路板(20)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灯,其中所述半导体光源(41,42)固定在布置在所述灯头(10)中的装配电路板(20)上。
【文档编号】F21V17/00GK204164887SQ20142027688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丹尼尔·魏森贝格尔, 约瑟夫·塞凯伊, 斯文·塞弗里茨, 奥利弗·沃伊瑟茨施拉格尔, 托马斯·赖纳斯 申请人:欧司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