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496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散热器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与散热器连接的支架,散热器包括呈环状延伸的内、外表面,内表面围设形成贯穿散热器两个端部的气流通道,外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第二外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三、第四外表面,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在第一外表面上,支架包括设置在第二外表面的固定板、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支架,和绳索固定件,绳索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外表面、第四外表面或者其中一端部上以防第一支架脱离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使热量散发通道设置在散热器内部,而支架与散热器外部连接,既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又不会使安装结构与散热结构构成冲突。
【专利说明】
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背景技术】
[0002]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势使得其作为照明光源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般具有用于冷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散热器,以保障发光二极管光源在工作时能维持在一定温度环境中,使发光二极管光源能高效、稳定的运行。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散热器具有用于安装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安装面以及与安装面相对的散热面,散热面上通常设有用于散热的鳍片结构。然而这种结构的散热器散热效率不高,而且一般用于固定散热器的支架也需要与散热面连接,导致支架占用散热面,使得安装结构以及散热结构构成一定冲突。【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空间且散热性能较好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0004]—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散热器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与散热器连接的支架,所述散热器包括呈环状延伸的内表面和呈环状延伸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围设形成贯穿散热器两个端部的气流通道,所述外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第二外表面的固定板、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支架,和绳索固定件,所述绳索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绳索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外表面上或者第四外表面上或者其中一个端部上以防所述第一支架脱离所述固定板。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连接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竖隔板,所述至少一个竖隔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子通道。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和相对的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对应,所述第四内表面与所述第四外表面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连接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成叠置的两个子通道,所述横隔板与第一内表面之间,以及/或者所述横隔板与第二内表面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肋条,所述至少一个肋条将所述子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孙通道。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上向所述气流通道延伸出至少一个散热鳍片。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风扇。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表面还包括第五外表面和第六外表面,所述第五外表面位于第一外表面和第三外表面之间,所述第六外表面位于第一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五外表面、第六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钝角,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五外表面、第六外表面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绳索固定件上设有长度调节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截面呈L型,包括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的插接端,以及与插接端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支架还包括与第一支架的连接端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第一支脚,以及与第一支脚连接的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平行于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支脚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三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二支脚上并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插接端、固定端和连接部,所述插接端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插接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绳和加强板,所述加强绳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和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一激活温度的第一温度开关,第二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二激活温度的第二温度开关,第一激活温度低于第二激活温度,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一激活温度时,减小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二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度时,减小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含第三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三激活温度的第三温度开关,第三激活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三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三激活温度时,减小第三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控制开关还关联于第一临界温度,第二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三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三临界温度,第三临界温度高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二临界温度高于第一临界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三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三临界温度时,停止减少第三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二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二临界温度时,停止减少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一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一临界温度时,停止减少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都包含一组限流电阻。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串联。
[0019]上述发光二极管灯具使热量散发通道设置在散热器内部,而支架与散热器外部连接,既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又不会使安装结构与散热结构构成冲突。【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端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端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〇24]图5为图4所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侧视图。[〇〇25]图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电路结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散热器10、设置在散热器10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20,以及与散热器10连接的支架30,发光二极管光源20 工作时发出光线和热量,散热器10用于对热量进行散发,支架30用于固定发光二极管灯具于一安装表面,例如天花板、墙壁等。
[0027]所述散热器10包括呈环状延伸的内表面101和呈环状延伸的外表面102,所述内表面101围设形成贯穿散热器10两个端部11、12的气流通道100。换言之,所述散热器10整体上呈一筒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0的端面的形状可以呈圆环形,也可以呈四边形、 五边形等多边形。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0的端面为八边形。[〇〇28] 所述外表面102包括相对的第一外表面112和第二外表面122,以及相对的第三外表面132和第四外表面142,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20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出光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100的延伸方向垂直。[〇〇29]所述支架30包括设置在第二外表面122的固定板301、插设在第二外表面122和固定板301之间的第一支架31,和绳索固定件33,所述绳索固定件3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31连接,所述绳索固定件3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外表面132上以防所述第一支架31脱离所述固定板301。
[0030]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支架31的截面呈L型,包括插设在第二外表面122和固定板 301之间的插接端311,以及与插接端311连接的连接端312。在图2所示的视角中,所述插接端311从左向右的方向插入第二外表面122和固定板301之间的间隙,所述绳索固定件33则将第一支架31向右拉住防止第一支架31与固定板301脱离。本实用新型将散热器10作筒状设计,使热量散发通道设置在散热器10内部,而支架30与散热器10外部连接,既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又不会使安装结构与散热结构构成冲突。[〇〇3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301可以采用螺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外表面122 上。所述固定板3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器10的气流通道100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使第一支架31插进固定板301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间隙中时,插入方向是垂直于气流通道 100的延伸方向的,因而绳索固定件33在垂直于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绑定所述第一支架 31,也即绳索固定件33的另一端是固定在第三外表面132上或者第四外表面142上(视第一支架31的插入方向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01也可沿着垂直于气流通道100的延伸方向延伸,使第一支架31插进固定板301与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的间隙的方向是平行于气流通道100的延伸方向的,此时可使绳索固定件33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器10的一个端部 (例如端部11或者端部12,视第一支架31的具体插入方向而定),同样可以将第一支架31与散热器10进行绑定。[〇〇32]所述支架30还包括与第一支架31的连接端312连接的第二支架32以及与第二支架 32连接的第三支架35,所述第二支架32包括与所述连接端312连接的第一支脚321,以及与第一支脚321连接的第二支脚322,所述第一支脚321平行于所述气流通道100,所述第二支脚322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脚321,所述第三支架35连接在所述第二支脚322上并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例如墙壁或者天花板等。[〇〇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也可不用设置第二支架32和第三支架35。直接将所述第一支架31设置成包括插接端、固定端和连接部,所述插接端插设在第二外表面122和固定板301之间,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插接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则直接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例如墙壁或者天花板等。所述固定端可以与插接端呈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架31 的截面呈翻转的U字型。此外,所述固定端也可以同时沿平行于气流通道100的方向延伸使固定端的面积大于插接端的面积,以方便固定端在安装表面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〇〇34] 进一步地,所述绳索固定件33上设有长度调节器34。长度调节器34可以用于调节绳索固定件33的长度,从而将第一支架31与固定板301固定而不会脱离。安装过程中,首先可将绳索固定件33的长度通过长度调节器34适度拉长,将绳索固定件3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 31先行连接,也可以在第一支架31插进第二外表面122和固定板301之后,再使得绳索固定件3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31连接。接着可将绳索固定件3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第四外表面或散热器的一端部11(12)。最后,再通过长度调节器34调节好绳索固定件33的长度,将第一支架31朝向插入方向拉住,因而与固定板301、散热器10绑定。[〇〇35]绳索固定件33的所述一端可采用套设的方式与第一支架31相连,也可在第一支架 31上开孔,使绳索固定件33穿设在该孔中连接。绳索固定件33的所述另一端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散热器10连接。例如图2中所示,在第三外表面132上设有一螺纹孔,螺栓36先与绳索固定件33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然后螺锁在该螺纹孔内予以固定。[〇〇36]绳索固定件33可以是钢丝绳等绳索。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外表面102还包括第五外表面152和第六外表面162,所述第五外表面152位于第一外表面112和第三外表面132之间,所述第六外表面162位于第一外表面112 和第四外表面142之间,所述第五外表面152、第六外表面162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之间形成钝角,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20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五外表面152、第六外表面162上。[〇〇38] 进一步地,所述外表面102还包括第七外表面172和第八外表面182,第七外表面 172位于第三外表面132和第二外表面122之间,第八外表面182位于第四外表面142和第二外表面122之间。
[0039]所述内表面101的轮廓与外表面102的轮廓相似。所述内表面101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111和第二内表面121,和相对的第三内表面131和第四内表面141。所述内表面101还包括第五内表面151、第六内表面161、第七内表面171、第八内表面181。各个内表面与相应的外表面位置对应。例如,所述第一内表面111与所述第一外表面112对应,所述第二内表面 121与所述第二外表面122对应,所述第三内表面131与所述第三外表面132对应,所述第四内表面141与所述第四外表面142对应,以此类推。
[0040]所述内表面101上向所述气流通道100延伸出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3。例如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3分布在第三内表面131和第四内表面141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能分布在其他更多的内表面上。散热鳍片13可以增加散热器10的散热面积,使热量更加快速地从气流通道1 〇〇中被散发出去。[0041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100内设有连接第一内表面111和第二内表面121的至少一个竖隔板14,所述至少一个竖隔板14将所述气流通道100分隔成若干个子通道110。
[004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10的两个端部11、12上设有至少一个风扇15。例如可在端部 11或端部12上设置一个风扇15,也可在端部11或端部12上设置两个风扇15,还可同时在端部11、12上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风扇15。可以在竖隔板14上设置风扇安装位151,也可以在内表面101上延伸形成风扇安装位151,所述风扇15可以固定在这些风扇安装位151上。所述风扇15产生的强制气流可沿着气流通道100行进,进而快速带走气流通道100内的热量, 提升散热器10的散热性能。
[0043]如图3中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100内设有连接第三内表面131和第四内表面141的横隔板16,所述横隔板16将所述气流通道100分隔成叠置的两个子通道120。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16与第一内表面111之间,以及/或者所述横隔板16与第二内表面121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肋条17,所述至少一个肋条17将所述子通道120分隔成若干个孙通道 130〇
[0044]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括加强绳40和加强板 50,所述加强绳40连接在所述散热器10的一个端部12与所述加强板50之间,所述加强板50 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例如墙壁或者天花板等。所述加强板50可以采用强力胶粘接在安装表面,也可以在加强板50上开孔,通过螺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50和加强绳40可以更进一步保障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安装稳定性,即使支架30发生故障,也会因为加强绳40和加强板50的固定而防止发光二极管灯具发生坠落等事故。[〇〇45]加强绳40可以是钢丝绳等。加强绳40与端部12的连接可以采用螺锁等方式,例如可以借助多余的风扇安装位将加强绳40固定在端部12。
[0046]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还包含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和第二温度控制电路, 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一激活温度的第一温度开关,第二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二激活温度的第二温度开关,第一激活温度低于第二激活温度,其中:当第一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一激活温度时,第一温度控制电路会减小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当第二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度时,第二温度控制电路会减小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〇〇47]进一步地,还包含第三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三激活温度的第三温度开关,第三激活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度,其中:当第三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三激活温度时,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会减小第三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
[0048]进一步地,第一温度控制开关还关联于第一临界温度,第二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三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三临界温度,其中:第三临界温度高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二临界温度高于第一临界温度,其中:当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三临界温度时,第三温度控制电路停止减少第三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当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二临界温度时,第二温度控制电路停止减少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当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一临界温度时,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停止减少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
[0049]第一、第二、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都包含一组电阻集成电路,用于减少通过相应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电流。第一、第二、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是串联关系。以下再结合图 6-图9说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温度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过程。
[0050]如图6中所示,发光二极管光源20与第一温度控制电路61、第二温度控制电路62、 第三温度控制电路63形成串联回路,并与驱动电源60连接。第一温度控制电路61包含具有第一激活温度的第一温度开关Ta,和第一组限流电阻。第一温度开关Ta和第一组限流电阻并联,第一组限流电阻包括四个限流电阻Ra 1、Ra2、Ra3、Ra4。[〇〇51]第二温度控制电路62包含具有第二激活温度的第二温度开关Tb,和第二组限流电阻。第二温度开关Tb和第二组限流电阻并联,第二组限流电阻包括两个限流电阻Rbl、Rb2。 [〇〇52]第三温度控制电路63包含具有第三激活温度的第三温度开关Tc,和第三组限流电阻。第三温度开关Tc和第三组限流电阻并联,第三组限流电阻包括两个限流电阻Rcl、Rc2。 [〇〇53]第一激活温度最低(例如,可设定为95°C);第二激活温度较高(例如可设定为105 °C),第三激活温度最高(例如可设定为115°C)。[〇〇54]发光二极管光源20开始工作时,由于温度还没有升高到足以让三个温度开关动作,所以此时驱动电源60以电流1〇在流通回路中由图6所示的箭头线路进行流通。具体地, 电流1〇依次从驱动电源60流经第一温度开关Ta、第二温度开关Tb、第三温度开关Tc、发光二极管光源20而形成电流回路。第一温度开关Ta、第二温度开关Tb、第三温度开关Tc都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工作,第一、第二、第三组限流电阻都不工作(也就是电流1〇都不流经第一、第二、第三组限流电阻),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工作在100 %输出状态,假设此时为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初始工作状态。
[0055]由于温度最终会逐渐升高,若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一激活温度则进入工作状态1。 如图7所示,在工作状态1下,第一温度开关Ta断开,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不工作。此时电流1〇依次从驱动电源60流经第一组限流电阻、第二温度开关Tb、第三温度开关Tc、发光二极管光源20而形成电流回路。第一组限流电阻、第二温度开关Tb、第三温度开关Tc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工作;第二、三组限流电阻都不工作(也就是电流1〇都不通过第二、三组限流电阻),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由100%输出降低到某一百分比(例如可设定为70%)输出状态。
[0056]如果散热器的温度继续升高,高于第二激活温度则进入工作状态2。如图8中所示, 在工作状态2下,第一温度开关Ta和第二温度开关Tb同时断开,都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和第二温度开关Tb都不工作。此时电流1〇依次从驱动电源60流经第一、 第二组限流电阻、第三温度开关Tc、发光二极管光源20而形成电流回路。第一、二组限流电阻、第三温度开关Tc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工作;第三组限流电阻不工作(也就是电流1〇不通过第三组限流电阻),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由70%输出降低到某一百分比(例如可设定为 50%)输出状态。[〇〇57]如果散热器的温度继续升高,高于第三激活温度则进入工作状态3。如图9中所示, 在工作状态3下,第一温度开关Ta、第二温度开关Tb和第三温度开关Tc同时断开,都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第二温度开关Tb和第三温度开关Tc都不工作。此时电流1〇依次从驱动电源60流经第一、第二、第三组限流电阻、发光二极管光源20而形成电流回路。第一、二、三组限流电阻同时处于闭合状态工作,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由50%输出降低到某一百分比(例如可设定为20%)输出状态。[〇〇58]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20输出到最低功率,散热器的温度最终会进入逐渐下降的通道,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20最终会进入到工作状态4:当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三临界温度 (例如可以设定为75°C)时,第三温度开关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此时第一、第二温度开关Ta、Tb都没有电流流过,电流1〇从驱动电源60依次流经第一、第二组限流电阻、第三温度开关Tc而形成电流回路(此时电流流动模式和工作状态2—致);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输出由最低的某百分比(例如20%)上升回到更高的百分比(例如50%)输出状态。
[0059]第三温度开关Tc闭合后,且散热器的温度继续降低,若温度低于第二临界温度(例如可以设定为70°C )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最终会进入到工作状态5:第二温度开关Tb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没有电流流过,也就是此时第一温度开关Ta不工作。电流1〇从驱动电源60依次流经第一组限流电阻、第二、第三温度开关Tb、Tc而形成电流回路(此时电流流动模式和工作状态1 一致);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输出由50 %上升回到 70%输出状态。
[0060]第二、第三温度开关Tb、Tc闭合后,且散热器的温度继续降低,若温度低于第一临界温度(例如可以设定为65 °C)时,发光二极管光源20最终会进入到工作状态6:第一温度开关Ta由断开状态变成闭合状态,此时第一、第二、第三温度开关Ta、Tb、Tc都开始工作。电流 1〇从驱动电源60依次流经第一、第二、第三温度开关Ta、Tb、Tc而形成电流回路(此时电流流动模式和初始工作状态一致);发光二极管光源20的输出由70 %上升回到100 %输出状态。
[0061]可以理解上述各工作状态会依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具体使用状况而进行切换,并非需要严格按照上述说明的顺序逐一变化。
[006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散热器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与散热 器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呈环状延伸的内表面和呈环状延伸的外表面, 所述内表面围设形成贯穿散热器两个端部的气流通道,所述外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外表面 和第二外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三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在所述第 一外表面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出光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支架 包括设置在第二外表面的固定板、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支架,和绳索固 定件,所述绳索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绳索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外表 面上或者第四外表面上或者其中一个端部上以防所述第一支架脱离所述固定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 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 外表面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连接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竖隔板,所述 至少一个竖隔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子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内 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和相对的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 面对应,所述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第三外表面对应, 所述第四内表面与所述第四外表面对应,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连接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 面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成叠置的两个子通道,所述横隔板与第一内 表面之间,以及/或者所述横隔板与第二内表面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肋条,所述至少一个肋 条将所述子通道分隔成若干个孙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向所述气流通道 延伸出至少一个散热鳍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个端部上 设有至少一个风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还包括第五外表面 和第六外表面,所述第五外表面位于第一外表面和第三外表面之间,所述第六外表面位于 第一外表面和第四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五外表面、第六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形成 钝角,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五外表面、第六外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固定 件上设有长度调节器。8.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 的截面呈L型,包括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的插接端,以及与插接端连接的连接 端,所述支架还包括与第一支架的连接端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三支 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连接端连接的第一支脚,以及与第一支脚连接的第二支脚,所 述第一支脚平行于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支脚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三支架连接 在所述第二支脚上并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 包括插接端、固定端和连接部,所述插接端插设在第二外表面和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部连 接所述插接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绳和加强板,所述加强绳连接在所述散热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用 于固定在一安装表面。11.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 温度控制电路和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一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一激活温度的第一温度 开关,第二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二激活温度的第二温度开关,第一激活温度低于第二 激活温度,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一激活 温度时,减小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 二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度时,减小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 光源的电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温度控制电路, 第三温度控制电路包含具有第三激活温度的第三温度开关,第三激活温度高于第二激活温 度,所述第三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三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高于第三激活温度 时,减小第三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控制开关还关联于 第一临界温度,第二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三温度控制开关关联于第三临 界温度,第三临界温度高于第二临界温度,第二临界温度高于第一临界温度;所述第三温度 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三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三临界温度时,停止减少第三 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所述第二温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二温度开关感应 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二临界温度时,停止减少第二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 流;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第一温度开关感应到散热器的温度低于第一临界温度 时,停止减少第一预定量的通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流。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第 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都包含一组限流电阻。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电路、第 二温度控制电路、第三温度控制电路三者串联。
【文档编号】F21V29/83GK205690359SQ201620596925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公开号201620596925.1, CN 201620596925, CN 205690359 U, CN 205690359U, CN-U-205690359, CN201620596925, CN201620596925.1, CN205690359 U, CN205690359U
【发明人】邹小锋, 李强, 林志进
【申请人】邹小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