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光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425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光灯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调光灯头装置。



背景技术:

带螺口灯头的光源在现实生活场所中非常普遍,特别是吊灯、台灯、欧式灯具,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智能照明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光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灯具可调光就能很大程度满足这种需求。现有的螺口灯头在进行智能可调光的改造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辅助装置实现其调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调光灯头,实现传统螺口灯具的调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调光灯头装置,包括绝缘外壳,设于外壳顶部的上螺口灯头,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内螺口,所述上螺口灯头/内螺口分别与标准螺口灯座/灯头相匹配;

还包括设于所述上螺口灯头内的调光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过微处理器单元及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的过零检测单元、相切控制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以及给上述各单元供电的取电单元;所述过零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交流过零点位置,并以低压电平信号输出;所述相切控制单元用于在过零点后或过零点前将交流电正弦波的半波进行断电处理;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或反馈状态信息;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用于处理过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相切控制单元实现负载亮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相切控制单元为功率开关器件,包括可控硅和MOS管。

优选的,所述上螺口灯头与外壳通过铆压连接,所述内螺口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的负载类型切换按键,用于根据负载是否支持相切调光进行调光类型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模块还包括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的掉电检测单元,所述掉电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检测市电断电识别外部开关的动作,所述微处理器单元根据所述掉电检测单元的信号实现负载的单切调光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单切调光功能包括通过快速开关外部开关,实现负载的亮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单切调光功能为,外部开关连续开关两次,亮度调节为80%,连续开关3次,亮度调节为50%,连续开关4次,亮度调节为25%。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光灯头装置,可安装于传统的螺口灯座上,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情况下,实现螺口灯具的调光功能。其调光的方式包括无线控制或墙壁开关面板单切调光。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光灯头装置,安装方便,基本不影响传螺口灯具外观使用,使得照明市场的智能化更加迈进一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光灯头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调光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光灯头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智能调光灯头装置,包括绝缘外壳1,设于外壳1顶部的上螺口灯头2,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内螺口3,其中,上螺口灯头2和内螺口3分别与标准螺口灯座/灯头相匹配。在上螺口灯头2内,设有调光模块4,用于实现负载的调光。优选的,上螺口灯头2与外壳1 通过铆压连接,内螺口3与外壳1通过螺丝固定。

具体的,如图2所示,调光模块包括过微处理器单元12,连接微处理器单元12的过零检测单元16、相切控制单元10、无线通信单元14和掉电检测单元11,以及给上述各单元供电的取电单元15。

其中,过零检测单元16用于检测交流过零点位置,并以低压电平信号输出。相切控制单元10用于在过零点后或过零点前将交流电正弦波的半波进行断电处理。优选的,相切控制单元10为功率开关器件,包括可控硅和MOS管。无线通信单元14用于接收无线控制信号或反馈状态信息,优选的可以为蓝牙或wifi模块。微处理器单元12用于处理过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相切控制单元实现负载亮度的调节。

上述调光模块对应的负载一般为支持可控硅调光的灯具。为了实现通用,调光模块还设有负载类型切换按键,用于根据负载是否支持相切调光进行调光类型切换。

另一方面,掉电检测单元11用于通过检测市电断电来识别外部开关的动作,微处理器单元12根据掉电检测单元11的检测信号即可实现负载的单切调光功能。

具体的,可以通过快速开关外部开关,实现负载的亮度调节。比如外部开关连续开关两次,亮度调节为80%,连续开关3次,亮度调节为50%,连续开关4次,亮度调节为25%。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光灯头装置20在使用时,上螺口灯头连接传统的螺口灯座30,内螺口连接螺口灯具40,即可实现灯具的调光功能。还可以通过墙壁面板开关50实现灯具的单切调光,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