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祝福灯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7099阅读:4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祝福灯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祝福灯笼。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灯笼造型优美,其美观繁复的外形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因此就出现了可拆卸的灯笼,然而拆装过程中仍需要胶水、螺丝等其他工具和手段辅助,装配过程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祝福灯笼,各部件均使用木材制作,利用插接或榫卯结构装配,具有安装简单方便、结构牢固、便于运输的优点。

一种圆形祝福灯笼,包括两片灯笼挡板和可弯折的侧壁,所述灯笼挡板和侧壁有形状相同的齿形边缘,通过齿形边缘咬合的方式所述侧壁与两片灯笼挡板垂直连接,两片灯笼挡板相互平行,在所述灯笼挡板与侧壁围成的空间内,还装置电池盒和灯泡,所述电池盒安装在电池盒支撑板上,两侧分别设置一片电池盒挡板,所述电池盒支撑板和电池盒挡板上开槽,相互配合通过榫卯方式连接,所述电池盒挡板末端对称设置安装孔,插入灯泡支撑杆,所述灯泡支撑杆中心设置通孔,通孔下方安装灯泡,电线通过通孔并缠绕在所述灯泡支撑杆上,再通过一侧电池盒挡板上的电线通孔与电池盒相连,所述侧壁在灯笼最高位置平行于灯笼挡板开设和电池盒开关位置对应的开关通孔和两条插槽,所述电池盒挡板插入插槽并在连接位置上方设置对称的狭槽,狭槽内插入榫头固定,所述电池盒挡板末端还设置L形槽口,槽口内插入提手,并通过榫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形状为矩形,其长边设置齿形边缘与所述灯笼挡板连接,所述侧壁沿其宽边的方向分行交叉切割使之镂空,切口截止至其长边边缘内,切割后的侧壁可以弯曲,并且镂空的设计可以使得灯笼内的光线透过侧壁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灯笼挡板形状近似圆形,其底部设有与之成一体结构,并向灯笼挡板两侧对称延伸的支撑体进一步的,所述灯笼挡板是镂空的,镂空部分是图案或者花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仅通过各部件的拼接即可完成装配,不需要辅助工具,或者胶水、钉子等材料,装配过程简单,节能环保;(2)通过部件间的插接和榫卯连接完成装配,结构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3)容易拆卸,拆卸后方便运输或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盒等部件的装配图。

其中,1-灯笼挡板,2-侧壁,3-电池盒,4-电池盒支撑板,5-电池盒挡板,6-安装孔,7-灯泡,8-灯泡支撑杆,9-通孔,10-电线通孔,11-榫头,12-提手,13-开关通孔,14-电池盒开关,15-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一种圆形祝福灯笼,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发光装置部分和外壳部分。内部发光装置部分主要包括电池盒3和灯泡7,如图2所示,电池盒3安装在电池盒支撑板4上,电池盒支撑板4的长边两端各开一道凹槽,电池盒挡板5开设凹槽,两块电池盒挡板5和电池盒支撑板4配合接插在一起,其中一块电池盒挡板5上还开一个电线通孔10,在电池盒挡板5位于电池盒支撑板4下部的位置上对称开设一对安装孔9,灯泡支撑杆8两端插入安装孔9,和电池盒挡板5相连接,灯泡支撑杆8中间设置一个通孔9,通孔9正下方安装灯泡7,连接灯泡7的电线穿过通孔9缠绕在灯泡支撑杆8上,然后穿过电线通孔10接入电池盒3。外壳部分包括灯笼挡板1、侧壁2和提手12,本实施例的灯笼挡板1如图1所示,灯笼挡板1的形状近似圆形,有齿形边缘,与之配合的侧壁2是镂空的,因分行交叉切割的设计使得侧壁2可以弯折,侧壁2有与灯笼挡板1相同的齿形边缘,侧壁2齿形边缘的凸处通过啮合的方式与灯笼挡板1的凹处拼接,两片灯笼挡板1平行放置,侧壁2与他们垂直。侧壁2在灯笼的顶端位置开设两条插槽和一个开关通孔13,电池盒挡板5插入插槽,灯笼的发光装置部分和外壳部分由此相连。电池盒挡板5插入插槽后,在其连接位置上方设置一对对称的狭槽,狭槽大小刚好插入一个榫头11,榫头11凹槽部分插入电池盒挡板5,进一步固定电池盒挡板5和侧壁2的连接。电池盒挡板5的末端还设置了L型槽口,提手12的末端先水平推入L型槽口,再沿竖直向上方向插入,和L型槽口契合,在提手12和L型槽口的空隙处,再插入榫头11进一步固定,使得提手12和电池盒挡板5连接的更牢固。侧壁2上的开关通孔13和电池盒开关14位置对应,即通过开关通孔13就可以控制电池盒开关14。

灯笼挡板1的底部还对称延伸出一对与之一体成型的支撑体15,支撑体15可以支撑整个灯笼站立在平面上。本实施例中,灯笼挡板1上切割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图案,支撑体15延续图案中桥的形状延伸至灯笼挡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