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7165发布日期:2019-01-22 18: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体涉及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公园是人们健身运动的好去处,目前各个城市均在大力建设中央公园,从而以提高城市绿化,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公园内一般都会设立休息区,但是在晚上时,休息区光线较暗,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的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包括光照度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中央处理器、储存模块、驱动放大电路、照明灯和电源模块,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设置在公园休息区进口,并通过信号调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和储存模块均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驱动放大电路控制照明灯的通断,所述电源模块为该装置提供电源。

如上所述的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stm8s105k4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

如上所述的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驱动放大电路包括光电隔离模块和放大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光电隔离模块连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与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与照明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化为若干不同数值的电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通过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来实现对公园内休息区的光线进行补强,并且是在有行人进入休息区后才进行照明,节约了能源,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包括光照度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中央处理器、储存模块、驱动放大电路、照明灯和电源模块,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设置在公园休息区进口,并通过信号调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设置于对应位置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出光束,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光束,当有不透光的物体遮挡住一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的光束时,会产生脉冲信号给信号调理模块,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为现有技术,这里只做简单阐述,不对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做说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脉冲信号进行调理,从而使中央处理器能够进行识别和处理,具体的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stm8s105k4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

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和储存模块均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结合红外对射传感器实现对照明灯的控制。

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驱动放大电路控制照明灯的通断,所述驱动放大电路包括光电隔离模块和放大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光电隔离模块连接,所述光电隔离模块与放大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与照明灯连接,从而只有当光照度达到设定值时,且有人进入休息区时,中央处理器才会控制照明灯点亮,进行补光操作。

所述电源模块为该装置提供电源。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化为若干不同数值的电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具体涉及一种公园休息区自动补光装置,包括光照度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中央处理器、储存模块、驱动放大电路、照明灯和电源模块,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设置在公园休息区进口,并通过信号调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和储存模块均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驱动放大电路控制照明灯的通断,所述电源模块为该装置提供电源。本装置可以通过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来实现对公园内休息区的光线进行补强,并且是在有行人进入休息区后才进行照明,节约了能源,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谭浩然;刘卓;彭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匠灵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4
技术公布日:2019.0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