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8517发布日期:2018-06-16 07:3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LED产业在国内迅猛发展,其中,以LED为光源的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装饰照明灯在技术上较为成熟,但是LED灯作为道路照明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在这些问题中,LED路灯的散热问题需要重点解决,国内现有的LED路灯散热结构,一般都是对LED采用散热器进行散热,但LED连线的接线端子及散热器的设计无法达到IP45及以上等级,且LED灯具的散热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便于对LED路灯散热的LED路灯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包括支架和固定设于支架上用于与路灯灯柱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支架上连接有灯罩,所述灯罩包括呈漏斗形的灯罩本体和连接于灯罩本体上部边沿的灯罩挡雨圈,所述灯罩挡雨圈具有与灯罩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上的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呈环形并具有向下扩大的开口;

所述灯罩本体中部具有向下贯穿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LED灯驱动模块的固定支架,所述引流管为金属制成;

所述固定支架呈环形便围绕于所述引流管的外部。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引流管的末端,所述排水管道的末端延伸至路灯灯柱的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相互连接的半圆形的固定环,两所述固定装置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由铝合金或黄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在传统的灯罩结构中部加装漏斗式集水结构,在雨天降水时,雨水从灯罩中漏斗流过,对灯罩内的发热元件起到水冷效果;没有雨水时,由于灯罩对空气的加热作用,空气也可从灯罩的漏斗式结构向上对流流过,加强空气对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对LED路灯驱动模块的散热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路灯散热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架;20、固定装置;21、固定环;30、灯罩;31、灯罩本体;311、引流管;312、固定支架;32、挡雨圈;321、连接部;322、引流部;40、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节能环保,便于对LED路灯进行散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包括支架10和固定设于支架10上用于与路灯灯柱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20,支架10上连接有灯罩30,支架10用于连接固定装置20和灯罩30。

其中,如图1、图2所示,灯罩30包括呈漏斗形的灯罩本体31和连接于灯罩本体31上部边沿的灯罩挡雨圈32,在下雨时,落在灯罩本体31上的雨水通过灯罩本体31集中,进而从呈漏斗形的灯罩本体31中落下。

具体地,灯罩本体31中部具有向下贯穿的引流管311,引流管31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固定LED灯驱动模块的固定支架312。在雨天时,引流管311起到将雨水引流的作用。引流管311为金属制成,可以提高引流管311的导热性能。

在没有下雨时,外部气流可以通过引流管311从灯罩本体31的表面通过,实现对灯罩本体31内元件的冷却。

具体地,灯罩挡雨圈32具有与灯罩本体31连接的连接部321和连接于连接部321上的引流部322,引流部322呈环形并具有向下扩大的开口。引流部322起到引导水流的作用,避免雨水淹没灯罩挡雨圈32内的电子元件。

具体地,固定支架312呈环形便围绕于引流管311的外部。固定支架312上形成用于固定电路元件的置物台。

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道40,排水管道40的一端连接于引流管311的末端,排水管道40的末端延伸至路灯灯柱的底部。排水管道40可以方便对灯罩本体31进行排水引流。

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20包括两相互连接的半圆形的固定环21,两固定装置20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引流管311由铝合金或黄铜制成。引流管311可以将灯罩本体31内部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的雨水水流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散热结构,灯罩结构中设有装漏斗式集水结构,在雨天降水时,雨水从灯罩中漏斗流过,对灯罩内的发热元件起到水冷效果;没有雨水时,由于灯罩对空气的加热作用,空气也可从灯罩的漏斗式结构向上对流流过,加强空气对流效果。相比于以往加装散热器结构的LED路灯散热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对LED路灯进行很好地散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