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6336发布日期:2020-05-06 23:2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板。



背景技术:

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现有的投光灯中使用的反光灯杯的内腔形状为圆形,其每个led光源的出光面之间存在间隔,使整个出光面的光点突显而光面不均匀,聚光效果不好,光照亮度低;此外,常用的反光板安装方式,通常是通过螺丝穿过面板将反光板压紧在电路板上,安装时需要对准多个零件的螺纹孔位,装配麻烦,定位不准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和成本低的反光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光板,其包括反光板本体,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形成有呈m×n矩阵布置的反光杯,m大于或等于2个,n大于或等于2个,所述反光杯呈四棱台状向所述反光板本体的背面一侧凹进,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杯的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所述反光杯的杯底设有与led光源配合的光源孔,所述反光板本体的背面设有向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一侧凹进且与电路板配合的配合腔,所述配合腔的上下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的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形成有将电路板的正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正面的正极接线端口,以及,将电路板的负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正面的负极接线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杯的四个内侧面为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杯的内棱边为圆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杯的内侧面覆盖有反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配合腔的深度与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板本体设有若干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光杯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反光凹凸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光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在反光板的插槽中,不需要在电路板上开设螺钉孔,电路板与反光板之间的装配简单、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通过电路板与配合腔之间的配合,使led光源与反光杯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此外,反光板由多个呈四棱台状的反光杯组成,每个led光源分别设置在各自独立的反光杯内,且相邻的两个反光杯的出光口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使每个led光源的出光面无间隔紧靠,提高光照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光板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光板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1为反光板本体,2为反光杯,3为光源孔,4为配合腔,5为插槽,6为正极接线端口,7为负极接线端口,8为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光板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反光板本体1,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正面形成有呈m×n矩阵布置的反光杯2,m大于或等于2个,n大于或等于2个,所述反光杯2呈四棱台状向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背面一侧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15的出光口优选为方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杯2的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所述反光杯2的杯底设有与led光源配合的光源孔3,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背面设有向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正面一侧凹进且与电路板配合的配合腔4,所述配合腔4的上下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的插槽5。

由此,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在反光板本体1的插槽中,不需要在电路板上开设螺钉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且通过电路板与配合腔4之间的配合,使led光源与反光杯2之间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此外,反光板本体1由多个呈四棱台状的反光杯2组成,每个led光源分别设置在各自独立的反光杯2内,且相邻的两个反光杯2的出光口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使led光源的出光面无间隔紧靠,提高光照亮度。

示例性的,为方便电路板外接电源,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正面形成有将电路板的正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1正面的正极接线端口6,以及,将电路板的负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1正面的负极接线端口7,所述正极接线端口6和所述负极接线端口7向所述反光板本体1的背面一侧凹进。

示例性的,所述反光杯2的四个内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反光杯2的内棱边为圆弧过渡,所述反光杯2的内侧面覆盖有反光涂层,有利于汇聚光线,减少光线在反光杯2的死角部位(如锋状内棱边)造成光损,提高光照亮度。

示例性的,所述配合腔4的深度与电路板的厚度相同,使电路板的背面与电路板的背面平齐,有利于后续装配,且外形平整、美观。

示例性的,所述反光板本体1设有若干安装孔8,反光板装配时,能够利用螺钉通过安装孔8将反光板安装在灯体上。

示例性的,所述反光杯2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反光凹凸点,四棱台状的反光杯2配合反光凹凸点能增加反射频率,控制发光角度,使光线照射得更远,出光光线更加均匀,消除发光暗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板本体,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形成有呈m×n矩阵布置的反光杯,m大于或等于2个,n大于或等于2个,所述反光杯呈四棱台状向所述反光板本体的背面一侧凹进,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杯的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所述反光杯的杯底设有与led光源配合的光源孔,所述反光板本体的背面设有向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一侧凹进且与电路板配合的配合腔,所述配合腔的上下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的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本体的正面形成有将电路板的正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正面的正极接线端口,以及,将电路板的负极电源线路外露于反光板本体正面的负极接线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四个内侧面为弧形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内棱边为圆弧过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内侧面覆盖有反光涂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腔的深度与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本体设有若干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反光凹凸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板,包括反光板本体,反光板本体的正面形成有呈M×N矩阵布置的反光杯,M大于或等于2个,N大于或等于2个,反光杯呈四棱台状向反光板本体的背面一侧凹进,且相邻的两个反光杯的杯边相互重合形成棱边,反光杯的杯底设有与LED光源配合的光源孔,反光板本体的背面设有向反光板本体的正面一侧凹进且与电路板配合的配合腔,配合腔的上下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电路板的上下两侧边部配合插接的插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电路板上开设螺钉孔,电路板与反光板之间的装配简单、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少健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