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灯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1218发布日期:2020-07-29 03:0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灯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灯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荧光灯灯座普遍包括外壳体和电连接座,电连接座用于荧光灯的电连接。现有的荧光灯灯座中的外壳体和电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结构复杂,通过螺钉以及卡台卡扣的多种配合实现电连接座在外壳体内的定位安装,结构复杂,造假成本高。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荧光灯灯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荧光灯灯座,包括外壳体和电连接座,所述电连接座固定于外壳体内,所述电连接座包括座体、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所述座体为采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在座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第一凸台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贯穿于座体并延伸于第二凸台上,在第二凸台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固定通孔相贯通,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对应插接在两个固定通孔内,在每个锁紧孔内螺纹连接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将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固定于座体上;

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上均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座体置于下壳体内,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螺纹连接,且上壳体上的定位凸台将座体抵触在下壳体上的定位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圆柱形结构,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轴心方向上均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铜片的顶端设有两个弹性接触耳,两个弹性接触耳之间形成电连接槽,在第二导电铜片上设有电接触耳,电接触耳贴合在第一凸台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的底端均设有接线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均为条形状结构,均沿着座体的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通孔沿着座体的轴向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和电连接座之间拆卸方便,便于安装,在外壳体中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设有螺纹孔,上壳体上的螺纹孔用于连接荧光灯,下壳体上的螺纹孔用于整个灯座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省去卡扣卡槽的配合安装,造价成本低。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在座体上的安装结构稳定,紧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灯灯座,包括外壳体1和电连接座2,电连接座2固定于外壳体1内。

电连接座2包括座体21、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座体21为采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

在座体21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11和第二凸台212,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均为条形状结构,均沿着座体21的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相垂直。

在第一凸台211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通孔24,固定通孔24沿着座体21的轴向方向设置,且固定通孔24贯穿于座体21并延伸于第二凸台212上,在第二凸台212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锁紧孔与固定通孔24相贯通。

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对应插接在两个固定通孔24内,在每个锁紧孔内螺纹连接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将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固定于座体21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为圆柱形结构,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轴心方向上均设有螺纹孔。

为便于将电连接座2固定于外壳体1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内壁上均设有定位凸台,座体21置于下壳体12内,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螺纹连接,且上壳体11上的定位凸台将座体21抵触在下壳体12上的定位凸台上,继而将电连接座2轴向定位于外壳体1内。

在第一导电铜片22的顶端设有两个弹性接触耳222,两个弹性接触耳222之间形成电连接槽,在第二导电铜片23上设有电接触耳231,电接触耳231贴合在第一凸台211的上端面上。

在连接荧光灯时,荧光灯螺纹连接在上壳体11内,且荧光灯的电连接柱卡设在弹性接触耳222之间的电连接槽内,荧光灯电连接柱的底面抵触在第二导电铜片23上,最终实现荧光灯的正负极的电连接。

在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的底端均设有接线块25,接线块25用于连接电线。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1和电连接座2之间拆卸方便,便于安装,在外壳体1中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设有螺纹孔,上壳体11上的螺纹孔用于连接荧光灯,下壳体12上的螺纹孔用于整个灯座的安装。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在座体21上的安装结构稳定,紧固性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荧光灯灯座,包括外壳体(1)和电连接座(2),所述电连接座(2)固定于外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座(2)包括座体(21)、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所述座体(21)为采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结构,在座体(21)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台(211)和第二凸台(212),在第一凸台(211)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通孔(24),所述固定通孔(24)贯穿于座体(21)并延伸于第二凸台(212)上,在第二凸台(212)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固定通孔(24)相贯通,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对应插接在两个固定通孔(24)内,在每个锁紧孔内螺纹连接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将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固定于座体(21)上;

所述外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内壁上均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座体(21)置于下壳体(12)内,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螺纹连接,且上壳体(11)上的定位凸台将座体(21)抵触在下壳体(12)上的定位凸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为圆柱形结构,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轴心方向上均设有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铜片(22)的顶端设有两个弹性接触耳(222),两个弹性接触耳(222)之间形成电连接槽,在第二导电铜片(23)上设有电接触耳(231),电接触耳(231)贴合在第一凸台(211)的上端面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铜片(22)和第二导电铜片(23)的底端均设有接线块(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均为条形状结构,均沿着座体(21)的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一凸台(211)与第二凸台(212)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孔(24)沿着座体(21)的轴向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灯灯座,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和电连接座之间拆卸方便,便于安装,在外壳体中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设有螺纹孔,上壳体上的螺纹孔用于连接荧光灯,下壳体上的螺纹孔用于整个灯座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省去卡扣卡槽的配合安装,造价成本低。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在座体上的安装结构稳定,紧固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海;程连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海能电光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7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