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6174发布日期:2020-10-23 19: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灯具等照射光的装置中使用的光源单元,已知有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的光源单元。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这样的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多个基板。

下述专利文献1的光源单元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三个基板和供这三个基板搭载的散热器。该光源单元中,三个基板并联地搭载于一个散热器。

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多个基板。下述专利文献2的光源单元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三个基板和供这三个基板搭载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三个基板并联地搭载于搭载部件,相邻的两个基板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相邻的两个基板利用引线连接。

另外,例如,以汽车用前大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光源单元中,为了得到期望的配光,设为具备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结构。例如,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搭载的基板、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安装基板和反射器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在基板形成有沿该基板的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搭载部件具有与供基板载置的载置面的法线大致平行的肋。通过该搭载部件的肋插入基板的贯通孔,而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被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且发光元件相对于在搭载部件安装的反射器的位置被限制在预定范围内。

另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供发光元件搭载的基板、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安装基板和反射器的搭载部件。该光源单元中,基板载置于搭载部件的载置面,并且被反射器从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向载置面按压而固定于搭载部件。该反射器通过相对于载置面大致垂直的力将基板按压于载置面。

另外,发光元件存在因发光时的发热而发光效率及寿命而降低、或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的倾向,因此,有时使用散热器等散热部件进行发光元件的冷却。例如,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一种光源单元,其具备:散热器,其具有基底板和形成于该基底板的一面的多个散热片;基板,其供发光元件搭载且载置于散热器的基底板的另一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4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7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49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19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1100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散热器,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及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流动部件,其介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载置面之间及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载置面之间且具有流动性;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所述流动部件的一部分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一载置面的边缘是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边缘是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

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散热器在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流动部件的一部分的凹部。因此,从第一基板和第一载置面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流动部件中的、朝向第二基板侧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凹部。另外,从第二基板和第二载置面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流动部件中的、朝向第一基板侧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凹部。因此,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或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或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因此,能够提供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流动部件不限定于一直具有流动性的部件,也包含至少在第一基板载置于第一载置面时、及第二基板载置于第二载置面时具有流动性的部件。因此,流动部件包含油脂或粘合剂等、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载置于载置面之后也未固化的未固化型流动部件、以及由热固化性树脂等形成的粘接剂等、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载置于载置面之后能够固化的固化型流动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

剩余的流动部件存在从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慢慢积存的倾向。该光源单元中,凹部位于这样的区域,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及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及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

优选的是,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一端且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直线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与从所述第一基板侧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从俯视第一基板时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中、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另外,能够抑制从俯视第二基板时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中、与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或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器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载置面的与所述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载置面侧朝向所述第二载置面侧排列的两个面,两个所述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所述凹部形成于两个所述面之间并且与两个所述面连接。

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散热器在第一载置面的与第一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的与第二基板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第一载置面侧朝向第二载置面侧排列的两个面。因此,从第一基板侧朝向第二基板侧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被推出至这两个面中第一载置面侧的面上。另一方面,从第二基板侧朝向第一基板侧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能够被推出至这两个面中第二载置面侧的面上。此外,在流动部件位于所成的角比180度小的两个面上并且能够上方侧看到这两个面的状态下,存在至少一面上的流动部件朝向这两个面之间的倾向,容易在这两个面之间积存流动部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能够从上方侧看到两个面的状态,例如可举出两个面交叉成大致v字状的状态。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两个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凹部形成于该两个面之间,并且与两个面连接。因此,推出至第一载置面侧的面上的剩余的流动部件及推出第二载置面侧的面上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至少一方容易朝向凹部。因此,凹部能够适当收纳从第一基板侧朝向第二基板侧的流动部件及从第二基板侧朝向第一基板侧的流动部件的至少一方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适当抑制该剩余的流动部件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及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至少一方。

或者,所述凹部也可以包含向比所述第一载置面更靠与所述第一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和位于比所述第一凹部靠所述第二载置面侧且向比所述第二载置面更靠与所述第二基板侧相反的一侧凹陷的第二凹部。

通过这样构成,与凹部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剩余的流动部件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或第二基板的与第二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附着于在第一基板搭载的发光元件或在第二基板搭载的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基板侧的向所述第一载置面延伸的法线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基板侧的向所述第二载置面延伸的法线交叉。

由于这样构成,第一载置面与第二载置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因此,如上述,容易在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之间,也就是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积存剩余的流动部件。因此,所述光源单元在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发光元件也可以位于搭载有该发光元件的一方基板的、比该一方基板更靠另一方基板侧。

由于这样构成,积存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剩余的流动部件变得容易附着于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因此,所述光源单元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位于搭载有该发光元件的一方基板的、比该一方基板侧更靠另一方基板侧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搭载部件,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及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基板的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搭载面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二基板的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搭载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搭载部件,所述第一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交叉,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朝向所述搭载部件侧挠曲成凸状并且经过比所述第一连接部更靠所述第一载置面侧的区域及比所述第二连接部更靠所述第二载置面侧的区域的至少一方。

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第一载置面的向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的向第二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交叉,因此,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另外,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朝向搭载部件侧挠曲成凸状并且经过比第一连接部更靠第一载置面侧的区域及比第二连接部更靠第二载置面侧的区域的至少一方。因此,向连接有该连接部的基板侧按压的力能够作用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从连接有该连接部的基板剥离,能够抑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产生连接不良。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形成有在俯视该一方基板时的从另一方基板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经过所述切口。

为了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挠曲,需要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因此,第一基板从第二基板分离一定程度。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形成有在俯视该一方的基板时的从另一方的基板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经过切口。因此,即使不延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距离,也能够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挠曲。因此,与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未形成该切口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距离,能够将光源单元小型化。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形成切口时,搭载于所述一方基板的所述发光元件在俯视所述一方基板时,配置于比所述切口的与所述另一方基板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所述另一方基板侧。

如上述,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未形成所述切口时,为了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挠曲,需要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离一定程度。因此,设为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和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也分离一定程度的状态。但是,该光源单元中,搭载于一方的基板的发光元件在俯视一方基板时,配置于比切口的与另一方基板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另一方基板侧。因此,与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未形成切口的情况相比,如上述,能够缩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距离,并且也缩短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和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因此,能够将反射从这两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光学部件小型化。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搭载部件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向比所述第一载置面及所述第二载置面的至少一方更靠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经过所述凹部。

通过这样构成,与搭载部件不具有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挠曲量。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被连接有该连接部的基板侧适当按压。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从连接有该连接部的基板剥离。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与所述搭载部件不接触。

例如在光源单元用于车辆用灯具的情况下,光源单元由于车辆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在这样光源单元发生振动并且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与搭载部件接触的情况下,存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和搭载部件相互摩擦的倾向。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和搭载部件相互摩擦,可能产生形成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配线断线等不良情况。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与搭载部件不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因光源单元的振动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和搭载部件相互摩擦。因此,能够抑制形成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配线断线等不良情况。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具有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多个配线,在相互相邻的所述配线间形成有狭缝。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利用狭缝在空间上分离相互相邻的配线间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与在相互相邻的配线间未形成狭缝的情况相比,假设即使配线产生移动,也能够减少因短路产生的不良情况。

另外,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也可以具备两个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的重心位于与该一方的基板连接的两个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各自的连接部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连接并且这些基板搭载于搭载部件之前的状态下,能够抑制产生于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应力。具体而言,例如在一方的基板悬挂于另一方的基板的情况下等,能够抑制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中产生扭曲。因此,能够抑制在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产生的应力。因此,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搭载于搭载部件之前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从供该连接部连接的基板剥离。因此,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的重心不位于与该一方的基板连接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各自连接的连接部之间的情况相比,这些基板的处理变得容易,提高光源单元的生产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其供发光元件搭载且形成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搭载部件,其具有供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载置面、相对于所述载置面的法线倾斜且插入所述基板的所述贯通孔的肋、以及与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俯视所述载置面时的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肋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基板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抵接,俯视所述载置面时的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所述抵接面的切线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俯视载置面时的与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肋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抵接。因此,能够将俯视载置面时的与肋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限制于预定范围内。另外,如上述,俯视载置面时的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和与该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的切线与肋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因此,能够将俯视载置面的时的肋的延伸方向上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将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且抑制肋的外周面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中、载置面侧的边缘附近及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的至少一方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中载置面侧的边缘附近或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形成的凹凸的影响。因此,能够将发光元件相对于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光学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设为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抵接面也可以不与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一直抵接,只要在基板沿着载置面移动时能够抵接即可。另外,俯视载置面时的与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肋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一直抵接。肋的这些外周面只要在基板沿着载置面移动时能够抵接即可。

另外,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搭载部件还具有肋加强部,该肋加强件与形成有所述肋的面和所述肋的相对于所述载置面倾倒一侧的外周面连接。

通过这样构成,与没有肋加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肋的强度,抑制肋的破损等。因此,能够抑制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偏离,能够抑制配光发生变化。

另外,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搭载部件还具有形成有所述抵接面的突起,所述肋在所述载置面的法线方向上比所述突起更突出。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在基板抵接于突起之前将肋插入基板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利用插入贯通孔的肋对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限制,能够在这样限制的状态下将基板载置于载置面。因此,能够容易使基板载置于载置面。

另外,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中,所述搭载部件也可以还具有第二载置面,该第二载置面供搭载有发光元件的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且与所述载置面不平行,在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能够看到所述第二载置面。

在通过模具成形形成具有相互不平行的两个载置面的搭载部件时,至少一方的载置面的法线与开模方向成为不平行。因此,在法线与开模方向不平行的载置面形成肋的情况下,从生产性的观点来看,存在使该肋为沿开模方向延伸且相对于载置面的法线倾斜的肋的倾向。就该搭载部件而言,由于在从肋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二载置面,因此,能够通过以开模方向为肋的延伸方向的模具成形进行成形。因此,即使搭载部件具有相互不平行的两个载置面,也抑制该搭载部件的生产性的降低,且如上述,也使用相对于载置面的法线倾斜的肋将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供基板搭载的搭载部件,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搭载部件具有供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载置面、相对于所述载置面的法线倾斜的肋、及与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在俯视所述载置面时所述抵接面与所述肋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具备:模具成形工序,将具有覆盖所述载置面的临时载置面、覆盖所述抵接面的临时抵接面及所述肋的中间部件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切削工序,切削所述临时载置面及所述临时抵接面而形成所述载置面及所述抵接面;在所述切削工序中,同时形成所述载置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抵接面的至少一部分。

该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如上述,在切削工序中同时形成载置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抵接面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与不同时形成载置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抵接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搭载部件的生产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其供发光元件搭载;搭载部件,其具有供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载置面及与所述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按压部件,其至少与所述基板的搭载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搭载面上的接触部接触,且将所述基板按压于所述载置面及所述抵接面。

该光源单元中,基板被按压部件按压于载置面及抵接面。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基板从载置面浮起或基板沿着载置面向与相对于抵接面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因此,能够抑制发光元件相对于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光学部件的位置偏离。因此,能够设为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

另外,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中,所述抵接面也可以位于在俯视所述基板时比所述接触部更靠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基板按压于所述抵接面的力的方向。

另外,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抵接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在俯视所述基板时与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基板按压于所述抵接面的力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接触部的一端的直线、和与该直线平行且经过所述接触部的另一端的另一直线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按压部件将基板按压于抵接面的力从基板的与按压部件接触的接触部朝向抵接面。因此,按压部件能够将基板适当按压于抵接面,即使在光源单元发生振动时,也能够适当抑制基板沿着载置面向与相对于抵接面的按压方向相反一侧偏离。

另外,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具有两个所述接触部,所述抵接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俯视所述基板时与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基板按压于所述抵接面的力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的所述接触部的与另一方所述接触部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和与该直线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所述接触部的与一方所述接触部侧相反一侧的端的另一直线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相比于抵接面位于俯视基板时以上述一方的直线为基准的与另一方直线侧相反一侧、或以另一方的直线为基准的与一方的直线侧相反一侧的情况,支撑板能够将基板适当按压于抵接面。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抑制基板沿着载置面向与相对于抵接面的按压方向相反一侧偏离。

另外,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按压部件具有弹性,所述基板通过所述按压部件的弹力按压于所述载置面及所述抵接面。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因光源单元的振动等而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抵接面分离,也能够通过按压部件的弹力使基板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抵接面抵接。也就是说,即使因光源单元的振动等而基板沿着载置面向与相对于抵接面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也能够使基板移动至与偏离之前大致相同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光源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散热器,其具有供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及供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的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交叉。

通过这样构成,与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搭载于第一基板的发光元件和搭载于第二基板的发光元件的距离,且延长沿着散热器的表面的这些发光元件间的距离。因此,能够使这些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更适当地分散于散热器内,能够抑制散热器中的这些发光元件间的区域被过加热。另外,与第一载置面和第二载置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两个发光元件间的距离,能够小型化。因此,能够设为抑制散热器的过加热且能够小型化的光源单元。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光源单元还具备风扇,所述散热器具有:第一基底板,其在一面形成所述第一载置面;第二基底板,其在一面形成所述第二载置面,所述第一基底板的外缘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基底板的外缘的一部分相互连接,所述风扇形成所述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所述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空气的流通。

通过这样构成,利用风扇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附近,与不具备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需要说明的是,风扇也可以通过以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方式送出空气来形成该面的空气的流通,也可以通过吸取这些另一面的附近的空气来形成该面的空气的流通。另外,第一载置面形成于作为板部件的第一基底板的一面,第二载置面形成于作为板部件的第二基底板的一面。因此,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相对于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倾斜,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和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大。因此,与这两个另一面同时设为相对于该面和风扇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方向垂直的面、或两个另一面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的情况相比,这些另一面难以成为由风扇形成的空气流通的阻力。因此,能够抑制这些面的附近的空气的流速变慢。因此,能够利用风扇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光源单元具备风扇时,所述散热器具有:筒状的周壁部,其一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底板及所述第二基底板;通风口,其将所述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风扇形成经过所述周壁部的另一端的开口的空气流通,所述通风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与所述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所述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垂直的截面上、与比所述第一基底板和所述第二基底板的连接部更靠与所述风扇侧相反一侧。

在此,经过周壁部的另一端的开口的空气的流通中包含经过该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和经过该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从该开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并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而且,该空气的一部分经过通风口并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这样,与没有周壁部的情况相比,利用风扇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空气通过周壁部而抑制扩散。因此,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空气的量,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另外,如上述,通风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与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垂直的截面上、比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的连接部更靠与风扇侧相反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附近,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另一方面,在风扇形成通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空气从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从该通风口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周壁部的内部空间且从周壁部的另一端的开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在此,如上述,通风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与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垂直的截面上、比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的连接部更靠与所述风扇侧相反一侧。因此,从通风口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附近朝向周壁部的另一端的开口。也就是说,这些另一面附近的空气被风扇吸取。因此,与没有周壁部的情况相比,风扇能够更多地吸取这些另一面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这些另一面附近,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需要说明的是,风扇只要能够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及经过该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的至少一方即可。例如,风扇也可以能够切换形成的空气的流通。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周壁部时,所述周壁部包围所述风扇的外周。

通过这样构成,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与周壁部不包围风扇的外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空气的量。另一方面,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与周壁部不包围风扇的外周的情况相比,风扇能够较多地吸取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周壁部时,在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方向上,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通风口重叠。

通过这样构成,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能够使从通风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向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因此,利用散热器冷却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并且也可利用从通风口流出的空气直接冷却。另一方面,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想要从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能够沿着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流通。因此,利用散热器冷却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并且也能够利用要从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直接冷却。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周壁部时,所述散热器还具有至少在所述周壁部的内部空间从该周壁部的所述一端侧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整流板。

通过这样构成,调整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内的空气流通的湍流。因此,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与散热器不具有整流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的空气的量。另一方面,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与散热器不具有整流板的情况相比,风扇能够较多地吸取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整流板时,所述整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板及所述第二基底板。

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热的一部分向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传递后,向连接于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的部件、例如筒壁部等分散。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整流板连接于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因此,也能够使热向整流板分散,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整流板时,所述整流板在从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方向观察时横截该通风口。

如上述,整流板在周壁部的内部空间从周壁部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因此,能够在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形成由周壁部和整流板夹着的空间。另外,在散热器具有多个整流板时,能够形成由多个整流板夹着的空间。该光源单元中,如上述,整流板在从通风口的开口方向观察时横截该通风口,因此,在周壁部的内部空间能够形成的上述空间均与通风口连通。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在从通风口的开口方向观察时整流板横截通风口时,在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方向上,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通风口重叠,所述整流板的至少一个具有从所述通风口向所述周壁部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在从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方向观察时与该通风口重叠的基板接触。

通过这样构成,突出部兼作第一载置面或第二载置面的一部分,与不兼作第一载置面或第二载置面的一部分的情况相比,第一载置面或第二载置面的面积增加。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载置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另外,如上述,整流板在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延伸,因此,通过利用风扇在周壁部的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进行冷却。这样冷却的整流板的突出部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中至少一方的基板接触,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整流板所接触的基板。另外,整流板的突出部从通风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突出,因此,利用该突出部调整通风口附近的空气的流通的湍流,能够更适当地使空气从通风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或从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

另外,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中,优选的是,在散热器具有周壁部时,所述通风口在与所述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所述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垂直的截面上,包含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基底板和所述第二基底板的连接部更靠所述第一基底板侧的第一通风口、和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基底板和所述第二基底板的连接部更靠所述第二基底板侧的第二通风口。

通过这样构成,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能够将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附近的空气中、第一基底板侧的空气的一部分从配置于第一基底板侧的第一通风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另外,能够使第二基底板侧的空气的一部分从配置于第二基底板侧的第一通风口向周壁部的外部空间流出。因此,能够使空气更适当地流出至周壁部的外部空间,与通风口为第一通风口或第二通风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另一方面,在风扇形成经过周壁部的开口从周壁部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时,能够使从第一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流通。另外,能够使从第二通风口流入周壁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流通。因此,能够适当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的另一面及第二基底板的另一面附近,与通风口为第一通风口或第二通风口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及第二基底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灯具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从前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后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6是散热器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一基板搭载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搭载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基板载置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

图11是经过图9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概略剖视图。

图12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

图14是光源单元的概略剖视图。

图15是从前方侧观察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16是从后方侧观察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俯视图9的第二基板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基板固定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

图19是灯具单元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表示配光图案的图。

图21是表示图4~图6所示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中间部件的一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23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

图24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

图25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

图26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示例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光源单元的实施方式。以下示例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不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宗旨地从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进。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灯具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灯具为车辆用前照灯。就车辆用前照灯而言,通常在车辆前方的左右方向分别具备车辆用前照灯,左右的前照灯为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的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其中一个车辆用前照灯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框体2、灯具单元3、支承单元4作为主要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车辆用前照灯1的侧视图,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框体2以剖视图表示。

接着,对框体2进行说明。

框体2具备灯壳11、前罩12及后罩13作为主要的结构。灯壳11的前方开口,具有透光性的前罩12固定于灯壳11以堵塞该开口。在灯壳11的后方形成有比前方小的开口,后罩13固定于灯壳11以堵塞该开口。

由灯壳11、堵塞该灯壳11的前方开口的前罩12、堵塞该灯壳11的后方开口的后罩13形成的空间为灯室r。在该灯室r内收纳有灯具单元3及支承单元4。

接着,对支承单元4进行说明。

图2是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及支承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支承单元4具备支架15、第一连接臂16a、第二连接臂16b作为主要的结构。支架15设为框状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基底部15a、从基底部15a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柱部15b、15c、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两个柱部15b、15c的上端部连结的支承部15d。在基底部15a与支承部15d之间配置有灯具单元3。灯具单元3的上部和支架15的支承部15d由第一连接臂16a连结,该灯具单元3悬挂于支架15的支承部15d。另外,灯具单元3的下部和支架15的基底部15a由第二连接臂16b连结,第二连接臂16b的基底部15a侧经由未图示的齿轮等与安装于该基底部15a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连接。这样,灯具单元3利用第一连接臂16a及第二连接臂16b安装于支架15。利用安装于基底部15a的未图示的驱动单元,灯具单元3能够相对于支架15向左右方向转动及向前后方向倾倒。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5利用未图示的装置固定于框体2。

接着,对灯具单元3进行说明。

图3是从前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后方侧观察图1所示的灯具单元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4中均记载有支承单元4的第一连接臂16a及第二连接臂16b。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3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投影透镜20、透镜架25、光源单元lu。

接着,对光源单元lu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作为按压部件的支撑板30、反射器单元40、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作为搭载部件的散热器80、风扇81。

接着,对散热器80进行说明。

图5是散热器的立体图,图6是散热器的概略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也记载有风扇81。如图4~图6所示,散热器80由例如金属形成,作为主要的结构具备第一基底板82、第二基底板83、周壁部84、整流板85。

第一基底板82是向斜前上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形成有第一载置面86、第一肋87、凸台88、及凹部89。第一载置面86是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为从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0的端面,且与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大致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大致平行包含完全平行的状态,并且还包含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从完全平行的状态倾斜1°左右的状态。该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位于下端的外缘86e沿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在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的下方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肋87,该第一肋87从前表面82f朝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一肋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该第一肋87在俯视(平面观察)第一载置面86时从下方向上方延伸、且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方侧倾斜。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肋87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比第一肋87靠上方侧的位置形成两个凸台88,并与第一肋87一样地从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朝向前方突出。因此,凸台88分别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各个凸台88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从下方向上方延伸且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方侧倾斜。在各个凸台88的下方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88s。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大致垂直是指,包含完全垂直的状态,并且还包含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从完全垂直的状态倾斜1°左右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凸台88的抵接面88s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沿左右延伸的平面,且与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作为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

在比第一载置面86更靠右侧及左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部89。该凹部89是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凹陷的部位。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凹部89在铅垂截面上凹陷成圆弧状。

第二基底板83是向斜前下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第二基底板83的上侧的外缘连接于第一基底板的下侧的外缘。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形成有第二载置面91、第二肋92、肋加强部93、突起94、及两个凸台100。第二载置面91是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面,为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朝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5的端面,且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大致平行。因此,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小于180度。因此,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相互不平行,并且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所成的角也比180度小。另外,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为板状体,因此,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相对于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倾斜,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和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所成的角比180度大。具体而言,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朝向前方且向斜上方倾斜,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朝向前方且向斜下方倾斜。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与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及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垂直的剖视图。如上述,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分别为板状体,因此,图6也是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3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剖视图。另外,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即上端的外缘91e与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位于第二载置面91侧即下端的外缘86e大致平行。

如图5所示,在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的下方侧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肋92,该第二肋92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朝向前方突出。因此,第二肋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倾斜。该第二肋92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从上方向下方延伸且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方侧倾斜。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肋9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另外,第二肋92和上述的第一肋87设为大致平行。在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中第一肋87的前端侧即前方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二载置面91。另外,在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中第二肋92的前端侧即前方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一载置面86。

在第二肋92的外周面的下方侧形成有肋加强部93,该肋加强部93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利用该肋加强部93,抑制第二肋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方侧倾倒。另外,与没有肋加强部93的情况相比,提高第二肋92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肋加强部93与第二基板60设为不接触。

在第二基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突起94。各个突起94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突出。在各个突起94的上方侧及下方侧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4s。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94s设为沿着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且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作为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另外,上述的第二肋92在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上比该突起94突出更多。

在第二基底板8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凸台100,上述的突起94位于这两个凸台100之间。各个凸台100与第二肋92大致平行地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各个凸台100的前端设为大致铅垂地与该凸台100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的平面。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大致铅垂包含完全铅垂的状态,并且还包含从完全铅垂的状态倾斜1°左右的状态。在各个凸台100的前端部,从端面起沿着凸台100形成内螺纹100a。

在第一基底板82的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与比底座95更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部件用凹部96。这两个面从第一载置面86侧朝向第二载置面91侧排列,这两个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流动部件用凹部96连接于这两个面。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设为大致v字状。需要说明的是,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铅垂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设为u字形状。

如图5所示,在规定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面上,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起97。突起97在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方向上比第一载置面86突出更多。在突起97的上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的抵接面97s。抵接面97s位于比形成于第一基底板82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更靠下方侧。本实施方式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与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和比底座95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连接。因此,突起97在上下方向上横截流动部件用凹部96。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突起97,抵接面97s设为沿着俯视第一载置面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且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作为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的上下方向不平行。

周壁部84设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体。如图4所示,周壁部84的前端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周壁部84的后端设为开放端,并形成有开口84h。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84由一对侧壁84a、84a、上壁84b、下壁84c构成。一对侧壁84a、84a是隔开预定间隔地沿前后及上下延伸的板状体。一对侧壁84a、84a的前侧的外缘从第一基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到第二基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如图6所示,上壁84b是位于比第一基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更靠上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84a的上侧的外缘间连结并沿前后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下壁84c位于比第二基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更靠下方的位置,且将一对侧壁84a、84a的下侧的外缘间连结并沿前后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

由这样的上壁84b的内表面和第一基底板82的上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一通风口98a形成于散热器80。第一通风口98a在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前方的位置,配置于比连接部99更靠第一基底板82侧。另外,在散热器80形成有由下壁84c的内表面和第二基底板83的下侧的外缘规定的第二通风口98b。第二通风口98b在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前方的位置,配置于比连接部99更靠第二基底板83侧。该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将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

整流板85是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且从周壁部84的前端侧向后端侧延伸的板状体。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整流板85沿前后及上下延伸,该整流板85的上侧的外缘连接于周壁部84的上壁84b的内周面,该整流板85的下侧的外缘连接于周壁部84的下壁84c的内周面。如图6所示,该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连接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整流板85的后侧的外缘85b位于比开口84h更靠前方侧。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85f及后侧的外缘85b分别以虚线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多个整流板85。该多个整流板85在从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即前方观察时,横截第一通风口98a,在从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即前方观察时,横截第二通风口98b。另外,多个整流板85中的一些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风口98b向前方延伸且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

接着,对风扇81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风扇81配置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比整流板85更靠后方的位置,风扇81的外周由周壁部84包围。风扇81利用图4所示的螺丝81a固定于散热器80。本实施方式中,风扇81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送出空气。也就是说,这些背面82b、83b和风扇81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方向是从后方朝向前方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风扇81构成为能够将送风方向切换成逆向。也就是说,风扇81通过送风方向切换成逆向,也能够不是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侧而是向开口84h侧送出空气。此外,如上述,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分别位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上,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

接着,对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进行说明。

图7是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主视图。图3、图4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以弯曲的状态表示,但图7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设为非弯曲状态,表示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在同一平面上展开后的状态。

第一基板50为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一基板50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1。在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形成有从第一基板50的一面到另一面对置并且相互大致平行的平面即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也就是说,第一抵接面51s是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51s与第一基板50的前表面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通孔51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基底板82的第一肋87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51s间的距离比第一肋87的外径稍微大。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51s间的距离也可以比第一肋87的外径大0.05mm~0.1mm左右。

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的一方侧的侧面为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第二抵接面52s。另外,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的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的外缘,形成有外缘向第二抵接面52s侧凹陷的定位用凹部53。在规定该定位用凹部53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形成有从第一基板50的一面到另一面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第三抵接面53s。就定位用凹部53而言,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一基底板82的凸台88对应的位置,且形成有两个定位用凹部53。第二抵接面52s与第三抵接面53s的距离比上述散热器80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间的距离略小。例如,第二抵接面52s和第三抵接面53s的距离也可以比凸台88的抵接面88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间的距离小0.05mm~0.1mm左右。另外,在第一基板50,形成有从第二抵接面52s侧的外缘向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一侧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54。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切口54。

在第一基板50的一面之上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二抵接面52s侧,热敏电阻56位于与第二抵接面52s侧相反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位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之间。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成为近光的第一光。作为第一发光元件55,例如可举出led。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55设为由沿着俯视第一基板50时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联的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利用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57串联地连接。热敏电阻56与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元件55、热敏电阻56、供电电路57、及热敏电阻电路58利用设置于第一基板50的表面的未图示的绝缘层与第一基板50分别绝缘。

第二基板60为板状体,例如由金属构成。在第二基板60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1。在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形成有从第二基板60的一面到另一面对置并且相互大致平行的平面即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也就是说,第一抵接面61s是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该第一抵接面61s与第二基板60的前表面及背面大致垂直。另外,该贯通孔61形成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基底板83的与第二肋92对应的位置,两个第一抵接面61s间的距离比第二肋92的外径略大。例如,两个第一抵接面61s间的距离也可以比第二肋92的外径大0.05mm~0.1mm左右。

形成有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第二基板60的外缘向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凹陷的定位用凹部62。在规定定位用凹部62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形成有从第二基板60的一面到另一面对置并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该定位用凹部62形成于与上述散热器80的第二基底板83的突起94对应的位置,两个定位用凹部62形成于第二基底板83。各个定位用凹部62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间的距离比突起94的两个抵接面94s间的距离略大。例如,两个第二抵接面62s间的距离也可以比突起94的两个抵接面94s间的距离大0.05mm~0.1mm左右。

在第二基板60的一面之上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的一方侧,连接器64位于另一方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之间。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利用形成于第二基板60的供电电路65电连接。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成为远光的第二光。作为第二发光元件63,例如可举出led。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元件63设为由沿着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联的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该led阵列的相邻的两个led利用供电电路65并联地连接,能够使并联地连接的两个led单独地射出光或不射出光。

另外,在第二基板60上分别形成有一端连接于连接器64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位于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比供电电路65更靠一方侧。第一供电用配线66a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供电电路65和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之间。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位于在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比供电电路65更靠另一方侧。第二供电用配线66b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供电电路65和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之间。在连接器64连接有未图示的线束。连接器6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图7中,示例两个连接器64沿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联地搭载的态样。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发光元件63、供电电路65、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及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利用设置于第二基板60的表面的未图示的绝缘层与第二基板60分别绝缘。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设为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对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进行说明,关于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说明适当省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可挠曲性,例如由绝缘片和设置于该绝缘片的一面的金属膜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带部73、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2。带部73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比该方向上的第一连接部71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小。本实施方式中,在带部73形成有与该带部73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狭缝73s。利用该狭缝73s,带部73的弯曲刚性比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降低。特别是带部73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71、第二连接部72、及带部73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带部73的宽度也可以比第一连接部71及第二连接部72的宽度大。另外,带部73的宽度也可以在该带部73的长边方向上变化。另外,也可以在带部73不形成狭缝73s。

在第一连接部71形成有第一供电用端子74a及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在第二连接部72形成有第二供电用端子74b及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另外,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形成有经过带部73将第一供电用端子74a和第二供电用端子74b电连接的供电用配线74c。另外,与供电用配线74c一样,还形成有经过带部73将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和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电连接的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供电用配线74c经过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与该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另一方面,热敏电阻用配线75c经过以带部73的狭缝73s为基准、与该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侧。也就是说,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两个配线74c、75c,在两个配线74c、75c间形成有狭缝73s。

这样的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将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连接,并且将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电路和形成于第二基板60的电路电连接。具体而言,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利用例如焊料接合在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上。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利用例如焊料接合在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上。这样,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连接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中的带部73的长边方向设为相互大致平行。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第一基板50的第一抵接面51s和第二基板60的第一抵接面61s设为大致平行。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

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位于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大致相同的场所。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位于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上相互大致相同的场所。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及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这些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之间。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位于与比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更靠与第一发光元件55侧相反的一侧。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及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这些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连接部7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及第一发光元件55也可以分别不位于第一连接部71之间。另外,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及第二发光元件63也可以分别不位于第二连接部72之间。从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第一基板50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重叠。该切口54的宽度比带部73的宽度大。另外,在以同样的视点观察时,各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被带部73横切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到切口54内的预定位置,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本实施方式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从被带部73横切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到将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规定的外缘中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外缘,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配置于比切口54的与第二基板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第二基板60侧。而且,该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这种与第一基板50不重叠的部位重叠。

另外,在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有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57的阴极侧的端57c。在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供电用端子74a,连接有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57的阳极侧的端57a。另外,在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有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的阴极侧的端58c。在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端子75a,连接有形成于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的阳极侧的端58a。

在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有第二基板60的第一供电用配线66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端。在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供电用端子74b,连接有第二基板60的第二供电用配线66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端。另外,在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有第二基板60的第一热敏电阻用配线67a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端。在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端子75b,连接有第二基板60的第二热敏电阻用配线67b的与连接器64侧相反一侧的端。

这样,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连接于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由此,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供电电路65电连接。而且,向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经由连接器64供给电力。另外,第二基板60的连接器64和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电路58电连接,对第一基板50的热敏电阻56施加电流。

接着,对第一基板50的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一基板搭载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如图8所示,第一基板50在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下方侧的状态下,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基底板82的第一载置面86上。在俯视第一基板时,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的与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的侧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部件的油脂,因此,该油脂介设于第一基板50的与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的侧相反一侧的面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向第一基板50的贯通孔51插入第一基底板82的第一肋87。如上述,第一肋87在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向上方侧倾斜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肋87以相对于贯通孔51的开口方向向上方侧倾斜的状态插入。这样,插入贯通孔51的第一肋87的中心在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即前方观察时,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之间。如上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51s间的距离比第一肋87的外径略大。因此,在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向与第一抵接面51s垂直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肋87的外周面抵接于两个第一抵接面51s的任一方。在此,在如上述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第一肋87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能够理解为: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一肋87的一侧的外周面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51s抵接。因此,以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成为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与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肋87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与第一抵接面51s一直抵接。例如第一肋87也可以压入贯通孔51。

第一基底板82的两个凸台88分别进入第一基板5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53。如上述,凸台88的抵接面88s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垂直地沿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规定定位用凹部53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第三抵接面53s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

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位于比散热器80的突起97更靠上方的位置。如上述,突起97的抵接面97s设为与第一载置面86大致垂直地沿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如上述,第一基板50中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第三抵接面53s的距离比散热器80中的凸台88的抵接面88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间的距离略小。因此,在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一载置面86向与第一抵接面51s平行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与突起97的抵接面97s抵接。另外,第一基板50的第三抵接面53s与凸台88的抵接面88s抵接。在此,如上述,抵接面88s设为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沿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抵接面88s和第三抵接面53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另外,如上述,抵接面97s设为沿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7s和第二抵接面52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抵接面97s与第二抵接面5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因此,以与第一载置面86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的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成为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抵接面88s与第三抵接面53s抵接的状态及抵接面97s与第二抵接面52s抵接的状态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第一肋87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情况下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上与第一基板50不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和突起97的抵接面97s也可以一直抵接,第一基板50的第三抵接面53s和凸台88的抵接面88s也可以一直抵接。

此外,如上述,第一基底板82向斜前上方延伸,因此,第一载置面86也向斜前上方延伸,载置于该第一载置面86的第一基板50也向斜前上方延伸。另外,如图8所示,在从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即前方观察时,第一基板50的一部分与第一通风口98a重叠。另外,如上述,第一基板50在第一抵接面5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第一发光元件55设为由沿与第一抵接面5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联的多个led构成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一发光元件55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联。

接着,对第二基板60的向散热器80的搭载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搭载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如图9所示,第二基板60在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且第二发光元件63侧位于上方侧的状态下,配置于散热器80的第二基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上。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第二基板60的第一基板50侧和第一基板50的第二基板60侧重叠,但第二基板60和第一基板50分离。也就是说,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预定的间隔地载置于散热器80。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基板60的与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侧相反一侧的面,与第一基板50一样地涂布有作为后述的流动部件的油脂,因此,该油脂介设于第二基板60的与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侧相反一侧的面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在第二基板60的贯通孔61插入第二基底板83的第二肋92。如上述,第二肋92在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向下方侧倾斜且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从上方向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肋92在相对于贯通孔61的开口方向向下侧倾斜的状态下插入。这样,插入贯通孔61的第二肋92的中心在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即前方观察时位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之间。如上述,该两个第一抵接面61s间的距离比第二肋92的外径略大。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第一抵接面61s垂直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肋92的外周面抵接于两个第一抵接面61s的任一方。在此,如上述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第二肋92从上方向下方延伸,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因此,能够理解为: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该第二肋92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因此,以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方式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与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肋92的一方侧的外周面及另一方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与第一抵接面61s一直抵接。例如第二肋92也可以压入贯通孔61。

第二基底板83的两个突起94分别进入第二基板60的两个定位用凹部62。如上述,形成于突起94的上方侧及下方侧的外周面的抵接面94s分别设为与第二载置面91大致垂直地沿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另外,将定位用凹部62规定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对置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设为相对于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因此,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如上述,各个定位用凹部62的两个第二抵接面62s间的距离比突起94的两个抵接面94s间的距离略大。因此,在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移动时,对置的任一方的抵接面94s与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在此,如上述,抵接面94s设为沿着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左右延伸的平面,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以大致平行的状态对置。因此,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抵接面94s和第二抵接面62s抵接时的切线大致沿左右延伸。因此,该切线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因此,以与第二载置面91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中的、与第一抵接面61s平行的方向的位置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方式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抵接面94s与第二抵接面62s抵接的状态下,第二肋92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上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

此外,如上述,第二基底板83向斜前下方延伸,因此,第二载置面91也向斜前上方延伸,且载置于该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基板60也向斜前下方延伸。另外,如图9所示,在从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即前方观察时,第二基板60与第二通风口98b重叠。另外,如上述,第二基板60在第一抵接面61s与上下方向成为大致平行的状态下载置于散热器80的第二载置面91。第二发光元件63为沿与第一抵接面61s大致垂直的方向并联的led阵列。因此,作为第二发光元件63的led阵列沿左右方向并联。另外,如上述,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侧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因此,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第二基板60的相比于该第二基板60侧更靠第一基板50侧。另外,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一基板50的相比于该第一基板50侧更靠第二基板60侧。

另外,在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与散热器80侧相反一侧观察时,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各个带部73从被带部73横切的第二基板60的外缘到切口54内的预定位置,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另外,在以同样的视点观察时,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在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带部73的这种不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部位重叠。另外,在以同样的视点观察时,散热器80的一个凹部89横切与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另外,另一个凹部89横切与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两侧的边缘。

图10是表示第二基板载置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是从侧方一侧观察第二基板及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如上述,多个整流板85中的一些整流板85具有从第二通风口98b向前方延伸并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如图10所示,该突出部85a与第二基板60的与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侧相反一侧的面接触。也就是说,第二基板60搭载于第二基底板83的第二载置面91,并且也搭载于该突出部85a。

接着,对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搭载于散热器80的状态下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状态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载置于散热器80的状态下,设为大致相同的状态。因此,以下,对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进行说明,省略另一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说明。图11是经过图9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概略剖视图,是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概略剖视图。如上述,第一连接部71接合于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上,第二连接部72接合于第二基板60的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上。因此,第一连接部71连接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的一侧,第二连接部72连接于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的一侧。另外,如图11所示,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比第一连接部71更靠第一基板50侧,朝向散热器80侧挠曲成凸状。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经过比第一连接部71更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的同时经过第一基板50的切口54。另外,上述的散热器80的凹部89在铅垂截面上凹陷成圆弧状,且向比第一载置面86更靠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相反的一侧凹陷。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也经过该凹部89。这样挠曲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此外,例如由于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等的尺寸误差等,有时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在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偏离而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但是,如上述,通过在带部73形成狭缝73s,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特别是与带部73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刚性降低。因此,假设即使在带部73上产生左右方向的应力时,也相比于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能够降低作用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应力,能够抑制产生不良情况。

接着,对反射器单元40进行说明。

图12是光源单元的立体图,图13是光源单元的主视图,图14是光源单元的概略剖视图。如图12、图13所示,反射器单元40作为主要的结构具有: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反射器41、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1b、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反射器42、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2a、第二发光元件63用的第二侧反射器42b、遮光罩43。

反射器单元40配置于比第一基板50更靠与散热器80侧相反的一侧。反射器单元40以利用该反射器单元40和散热器80夹着第一基板50地固定于散热器80。本实施方式中,在反射器单元40的向散热器80的固定中使用两个螺丝46。

如图4所示,反射器单元40也具有肋44。该肋44向第一基板50延伸,肋44的第一基板50侧的端的一部分与第一基板50的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搭载面50s接触。因此,第一基板50利用反射器单元40按压于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并固定于散热器80。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器单元40具有多个肋44,在俯视第一基板50时,肋44的与第一基板50的接触部位与第一载置面86重叠。因此,能够将第一基板50更适当地按压于第一载置面86,抑制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因振动等而发生变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在第一基板50的与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的侧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因此,如图14所示,油脂24介设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因此,通过第一基板50按压于第一载置面86,有时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推出该油脂24的一部分。如上述,第一载置面86设为从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0的端面,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被推出至底座90的周围的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上。因此,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55的搭载面50s上,抑制剩余的油脂24向第一发光元件55附着等。

如图14所示,遮光罩43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并遮挡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另外,遮光罩43在上表面具有第一反射面43a,在下表面具有第二反射面43b。第一反射面43a是从第一发光元件55侧向前方延伸,且将第一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第二反射面43b是从第二发光元件63侧向前方延伸,且将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的一部分向前方反射的凹状的反射面。另外,遮光罩43的前方端43c具有与后述的切割线一致的形状,从左右端朝向中央逐渐向后方凹陷。

反射器41配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上方,在第一发光元件55侧具有将发光元件55的上方覆盖的第三反射面41r。第三反射面41r及遮光罩43的第一反射面43a成为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着第一发光元件55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反射器。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1a形成于由遮光罩43的第一反射面43a和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夹着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更靠一方的一侧。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1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更靠另一方的一侧。第一侧反射器41a及第二侧反射器41b以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扩展的方式形成。

如图14所示,反射器42配置于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在第二发光元件63侧具有将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下方覆盖的第四反射面42r。第四反射面42r及遮光罩43的第二反射面43b成为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上下侧夹着第二发光元件63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反射器。

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侧反射器42a形成于由遮光罩43的第二反射面43b和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夹着的空间中的、左右方向上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更靠一方的一侧。另外,第二侧反射器42b形成于该空间中的、比第二发光元件63更靠另一方的一侧。第一侧反射器42a及第二侧反射器42b以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彼此的间隔扩展的方式形成。

接着,对支撑板30进行说明。

图15是从前方侧观察支撑板的立体图,图16是从后方侧观察支撑板的立体图。支撑板30具有弹性,并且如图15、图16所示,具有基底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第三遮光部35。本实施方式中,基底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及第三遮光部35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形为一体。如图12、图13所示,这种支撑板30以从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搭载面60s侧覆盖第二基板60的一部分的方式固定于散热器80。

基底部31配置于比第二基板60更靠与散热器80侧相反的一侧,在连接器64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沿着第二基板60延伸。基底部31具有向第二基板60侧突出且与该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接触的凸部31a。也就是说,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基底部31具有两个凸部31a。图17是表示俯视图9的第二基板的状态的图,是定位用凹部62附近的放大图。如图7、图9、图17所示,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上的、与该两个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比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更靠与第二发光元件63侧相反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板30的凸部31a的数量及位置没有特别限定。换言之,第二基板60的与凸部31a接触的接触部31b的数量及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15、图16所示,一对固定部32中的一个固定部32连结于基底部31的左右方向的一方的外缘部分。另一个固定部32连结于基底部31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外缘部分。如图12、图13所示,该一对固定部32利用螺丝101固定于上述散热器80的两个凸台100各自。

该一对固定部32设为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具有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及前壁部32c。内侧壁部32a在比基底部31更靠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的一侧,向与基底部3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且连结于基底部31。前壁部32c在比内侧壁部32a更靠前方的位置,位于比内侧壁部32a更靠与基底部31侧相反的一侧。前壁部32c与内侧壁部32a大致正交并且向大致铅垂的方向延伸,且连结于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在比前壁部32c更靠后方的位置,与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地延伸,且连结于前壁部32c。前壁部32c形成有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且沿该前壁部32c的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如上述,第二基板60向斜前下方延伸,因此,沿着第二基板60的基底部31也向斜前下方延伸。因此,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与基底部31不平行。在这种由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外侧壁部32b、及前壁部32c包围的空间内配置散热器80的凸台100,固定部32利用螺丝101固定于散热器80。

第二遮光部34连结于基底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第二遮光部34具有上壁部34a及一对连接壁部34b。上壁部34a配置于连接器64的上方,并与基底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一个连接壁部34b连结于基底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一方侧,且向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延伸。该一个连接壁部34b的与基底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连接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另一个连接壁部34b连接于基底部31的连接器64侧的外缘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且向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的一侧延伸。该另一个连接壁部34b的与基底部31侧相反一侧的外缘部分连接于上壁部34a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利用这种第二遮光部34,覆盖连接器64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一部分。

第三遮光部35连结于基底部31的第二发光元件63侧的外缘部分中的、第一发光元件55用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第三遮光部35具有后侧壁部35a、折回部35b、侧壁部35c、前侧壁部35d,利用前侧壁部35d遮挡第一光的一部分。后侧壁部35a配置于比基底部31更靠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中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更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后侧壁部35a向上下及左右延伸,且连结于基底部31。折回部35b配置于比后侧壁部35a更靠前方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更靠与第一发光元件55侧相反的一侧。折回部35b大致与后侧壁部35a平行延伸,与第一侧反射器41a侧相反一侧连结于后侧壁部35a。侧壁部35c配置于比折回部35b更前方的、比第一侧反射器41a更靠与第一发光元件55侧相反的一侧。侧壁部35c沿着与固定部32的内侧壁部32a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且连结于折回部35b的第一侧反射器41a侧。前侧壁部35d配置于比第一侧反射器41a更靠前方的、比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更靠第一侧反射器41a侧。前侧壁部35d沿上下及左右延伸,且连结于侧壁部35c。这种前侧壁部35d遮挡从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的第一光的一部分。

接着,对第二基板60的向散热器80的固定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8是表示第二基板固定于散热器的情形的图,是经过支撑板30的基底部31的凸部31a的、光源单元lu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8中,表示凸部31a附近,并省略连接器64等的记载。如上述,一对固定部32利用螺丝101分别固定于散热器80的两个凸台100,由此,支撑板30固定于散热器80。具体而言,固定部32的前壁部32c以如下方式形成,在基底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接触并且前壁部32c的贯通孔和内螺纹100a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下,凸台100的端面和前壁部32c成为大致平行并且稍微分离。通过螺丝101插通于前壁部32c的贯通孔并与内螺纹100a螺合,而支撑板30固定于散热器80。此时,支撑板30被螺丝101向散热器80侧推入,以缩小凸台100的端面和前壁部32c的间隙。在此,与凸台100的端面大致平行的前壁部32c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因此,支撑板30被螺丝101向后方推入。如上述,基底部31的凸部31a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接触。因此,支撑板30进行弹性变形,该支撑板30的弹力作用于第二基板60的接触部31b。由于向后方推入支撑板30,因此,如图18所示,对接触部31b作用的支撑板30的弹力f朝向后方。通过该支撑板30的弹力f,第二基板60固定于散热器80。在此,如上述,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基板60向斜前下方延伸,因此,推入支撑板30的方向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相互不垂直且不平行。因此,支撑板30的弹力f的朝向成为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面60s不垂直且不平行的方向。因此,支撑板30的弹力f由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和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基板60向斜前下方延伸,因此,支撑板30的弹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朝向上方。

第二基板60被这种支撑板30的弹力f中的、朝向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垂直的方向的力f1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另外,通过支撑板30的弹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而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上方推压第二基板60,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按压于散热器80的突起94的外周面。更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第二基板60的定位用凹部62的下方侧的第二抵接面62s按压于散热器80的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也就是说,支撑板30的弹力f中的沿着第二载置面91的力f2是使第二基板60按压至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力。这样,第二基板60按压于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抑制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对该抵接面94s按压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

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两个接触的接触部31b分别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定位用凹部62更靠与第二发光元件63侧相反的一侧,在定位用凹部62进入突起94。也就是说,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相比于接触部31b更位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上。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时,两个接触部31b在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重叠。另外,一方的接触部31b与一方的突起94对应,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与另一方的突起94对应。更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一方的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a与直线lb之间。直线la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f2的方向平行地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方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b是与直线la平行地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另外,如图7所示,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直线lc和直线ld之间。在此,图7中以虚线表示的两个突起94和第二基板60的位置关系为第二基板60通过支撑板30的弹力固定于散热器80的状态的位置关系。直线lc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地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d是与直线lc平行地经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

此外,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a位于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的一侧。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c位于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这些直线la和直线lc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a也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地、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与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另外,直线lc也是与直线la平行地经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一方的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和另一方的突起94的下方侧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b位于另一方的接触部31b侧,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直线ld位于一方的接触部31b侧。这些直线lb和直线ld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因此,直线lb也是在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地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的端的直线。另外,直线ld也是与直线lb平行地经过另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一方接触部31b侧的端的直线。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该直线lb与直线ld之间。因此,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也位于直线la与直线lc之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在第二基板60的与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侧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24,因此,如图14、图18所示,在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间介设有油脂24。因此,通过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而存在该油脂24的一部分被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推出的情况。如上述,第二载置面91为从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5的端面,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推出至底座95的周围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上。因此,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有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上,抑制剩余的油脂24向第二发光元件63附着等。需要说明的是,流动部件不限定于油脂。流动部件只要是至少在第一基板50载置于第一载置面86时,及在第二基板60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时具有流动性的部件即可,不限定于随时具有流动性的部件。因此,流动部件包含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油脂或粘合剂等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载置于载置面86、91之后也未固化的未固化型流动部件、及由热固化性树脂等形成的粘接剂等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载置于载置面之后可固化的固化型流动部件。另外,也可以将介设于第一基板50与第一载置面86之间的流动部件、介设于第二基板60与第二载置面91之间的流动部件设为一样的部件,也可以设为不同的部件。

另外,如上述,在散热器80的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和比底座95更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之间形成有流动部件用凹部96。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大致平行,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是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缘。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是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缘。也就是说,流动部件用凹部96形成于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被收纳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另外,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被收纳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也就是说,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积存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

另外,如上述,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位于第二载置面91侧即下端的外缘86e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即上端的外缘91e大致平行,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因此,由该外缘86e和外缘91e夹着的区域成为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区域。

另外,如图8所示,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过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并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经过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另一端并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也就是说,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过第一发光元件55的左右方向的一端并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经过第一发光元件55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并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另外,省略基于图示的说明,但该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过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方向的一端并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经过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之间。也就是说,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经过第二发光元件63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且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经过第二发光元件63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之间。

接着,对投影透镜20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的投影透镜20为平凸透镜,且配置于光源单元lu的前方。从光源单元lu射出的第一光及第二光从投影透镜20的背面侧的平坦的入射面入射并透过投影透镜20。投影透镜20在外周具有凸缘部21。作为形成投影透镜2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树脂或玻璃。

接着,对透镜架25进行说明。

图1~图4所示的透镜架25配置于散热器80与投影透镜20之间。投影透镜20固定于透镜架25。通过将透镜架25固定于散热器,投影透镜20、透镜架25、及散热器80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另外,如上述,反射器单元40、支撑板30、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固定于散热器80。因此,反射器单元40、支撑板30、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投影透镜20、透镜架25的相对性位置也被固定。

透镜架25具有圆筒状的保持部26和腿部27。透镜架25由例如树脂形成,保持部26和腿部27一体成形。保持部26从投影透镜20侧向散热器80侧延伸。在保持部26的投影透镜20侧的端,固定有投影透镜20的凸缘部21。腿部27从保持部26的散热器80侧的端部向散热器80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透镜架25具有三个腿部27。两个腿部27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另一腿部27配置于比并列的两个腿部27靠上方。在三个腿部27的散热器80侧各自的端部形成凸缘部28,该凸缘部28利用螺丝29分别固定于散热器80。

这样固定于散热器80的三个腿部27中、并列的两个腿部27夹着支撑板30的一对第一遮光部33。另外,如上述,一对第一遮光部33与分别连结于支撑板30的基底部31的左右方向的端的固定部32分别连结,因此,一对第一遮光部33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因此,一个第一遮光部33位于并列的两个腿部27的一方的腿部27和投影透镜20之间,另一个第一遮光部33位于另一个腿部27和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种第一遮光部33,透过投影透镜20而入射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于透镜架25的腿部27而是照射于第一遮光部33。因此,抑制因太阳光引起的透镜架25的损伤。

另外,如上述,支撑板30的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配置于连接器64的上方,且与基底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位于连接器64和投影透镜20之间。通过具备这种第二遮光部34,透过投影透镜20并入射的太阳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照射于连接器64而是照射于第二遮光部34的上壁部34a。因此,抑制因太阳光引起的连接器64的损伤。另外,经由投影透镜20难以看到连接器64,能够使灯具单元的外观设计性良好。

接着,对来自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的光的射出进行说明。

图19是灯具单元的概略剖视图,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9中,省略散热器80、风扇81等的记载。另外,存在各反射面的角度、光的反射角及折射角等不正确的情况。另外,如上述,车辆用前照灯对称地设置于车辆的左右。以下的配光的说明中,对设置于左右的车辆用前照灯同样进行点亮或熄灭的情况下的配光进行说明。

如图19所示,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的一部分直接入射于投影透镜20,第一光l1的另一部分被遮光罩43的第一反射面43a、反射器41的第三反射面41r的任一个反射并向投影透镜20入射。另外,省略图示的说明,但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中、向左右方向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1a及第二侧反射器41b反射并向投影透镜20入射。另外,第一光l1中照射于比遮光罩43的前方端43c更后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光罩43遮挡。另外,第一光l1中照射于比支撑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挡。这样,利用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且向投影透镜20入射并透过、并经由前罩12射出的第一光l1,形成图20(a)所示的近光的配光。需要说明的是,图20(a)中,s表示水平线。

另外,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的一部分直接入射于投影透镜20,第二光l2的另一部分被遮光罩43的第二反射面43b、反射器42的第四反射面42r的任一个反射并向投影透镜20入射。另外,省略图示的说明,但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中、向左右方向扩散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侧反射器42a及第二侧反射器42b反射并向投影透镜20入射。另外,第二光l2中照射于支撑板30的第三遮光部35的前侧壁部35d的光的一部分被前侧壁部35d遮挡。这样,由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且向投影透镜20入射透过、且经由前罩12射出的第二光l2产生的配光和上述近光的配光合并,形成图20(b)所示的远光的配光。需要说明的是,图20(b)中,s表示水平线。

接着,对光源单元lu的冷却进行说明。

如上述,第一发光元件55发光时发出的热的一部分从第一基板50经由油脂24向散热器80的第一基底板82传递。另外,第二发光元件63发光时发出的热的一部分从第二基板60经由油脂24向散热器80的第二基底板83传递。利用该油脂24抑制在第一基板50和散热器80之间及第二基板60和散热器80之间形成空气层,各自之间的导热率比未经由油脂24的情况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作为流动部件使用不是油脂24的粘合剂或粘接剂等的情况下,抑制可在第一基板50和散热器80之间及第二基板60和散热器80之间形成空气层,各自之间的导热率提高。这样,从风扇81向从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传来热的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送出空气。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风扇81从周壁部84的开口84h向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吸入空气,将该吸入的空气送出至周壁部84的前端侧。也就是说,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周壁部84的前端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因此,该空气朝向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在这些背面82b、83b形成有空气的流通。因此,抑制空气滞留于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被冷却,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被冷却。利用风扇81送出的空气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的至少一方排出。

另外,如上述,风扇81构成为能够将送风方向切换成逆向。在切换风扇81的送风方向时,风扇81吸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比风扇81靠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侧的空气,且将该吸入的空气送出至周壁部84的开口84h侧并从开口84h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流出。也就是说,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在比风扇81靠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侧,配置有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因此,空气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该空气流向风扇81。也就是说,这些背面82b、83b和风扇81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方向是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方向。另外,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配置于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上、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因此,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被风扇81吸取,在该背面82b、83b形成空气的流通。因此,抑制空气滞留于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被冷却,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被冷却。

接着,对散热器8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图4~图6所示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另外,图22是表示中间部件的一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具体而言,图22(a)是表示凸台附近的概略剖视图,图22(b)是表示形成于第二基底板的突起附近的剖视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80的制造方法作为主要的工序具备模具成形工序p1及切削工序p2。

模具成形工序p1是将成为上述散热器80的中间部件80i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工序。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部件80i具有:第一临时载置面86p、第二临时载置面91p、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及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在这一点上,结构与上述的散热器80不同。第一临时载置面86p覆盖第一载置面86,第二临时载置面91p覆盖第二载置面91。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覆盖形成于凸台88的抵接面88s,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覆盖在突起94的上方侧的外周面形成的抵接面94s。

模具成形工序p1中,将形成散热器80的材料熔化,并将该熔化后的材料压入在模具内形成的腔室内。腔室设为与中间部件80i对应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中,模具的开模方向设为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肋87和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设为大致平行,因此,该开模方向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接着,冷却充填于腔室内的熔化状态的材料,将冷却并固化的中间部件80i从模具取出。作为形成散热器8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铝合金等。需要说明的是,模具成形工序p1只要通过模具成形能够形成中间部件80i,就没有特别限定。

切削工序p2是将在模具成形工序p1中形成的中间部件80i的一部分切削的工序。具体而言,切削第一临时载置面86p而形成第一载置面86,并且切削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而形成抵接面88s。在此,同时形成第一载置面86的一部分和抵接面88s的一部分。接着,切削第二临时载置面91p而形成第二载置面91,并且切削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而形成抵接面94s。在此,同时形成第二载置面91的一部分和抵接面94s。这样,在中间部件80i形成第一载置面86、抵接面88s、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该中间部件80i成为散热器80。需要说明的是,切削工序p2中,也可以形成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之后,形成第一载置面86及抵接面88s。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光源单元那样向散热器搭载基板时,为了提高基板和散热器之间的导热性,有时在基板和散热器之间介设油脂。在这样经由油脂搭载于散热器的基板固定于散热器时,有时介设于基板与散热器之间的油脂的一部分从基板和散热器之间推出。在该情况下,当如上述的光源单元那样多个基板并联且搭载于一个散热器时,存在剩余的油脂容易积存于相邻的基板间的倾向。因此,剩余的油脂容易附着于基板的与散热器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有时在基板的与散热器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搭载发光元件或形成电路,因此,剩余的油脂可能附着于该发光元件或电路。当剩余的油脂附着于发光元件或电路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路变化,担心得不到期望的配光或在电路产生短路。

因此,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24。在第一基板50搭载第一发光元件55,在第二基板60搭载第二发光元件63。散热器80具有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86及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91。油脂24介设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及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散热器80。散热器80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24的一部分的流动部件用凹部96。

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散热器80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具有能够收纳油脂24的一部分的流动部件用凹部96。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另外,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因此,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及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油脂24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及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因此,能够提供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

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的距离成为最小的区域。

剩余的油脂24存在从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的距离最小的区域慢慢积存的倾向。该光源单元lu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位于这种区域,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及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及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发光元件63。

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经过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经过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从俯视第一基板50时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中距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

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经过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经过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之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从俯视第二基板60时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中距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较近的部位附着于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适当抑制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

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第一基底板82的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和比底座95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该两个面位于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另外,该两个面从第一载置面86侧向第二载置面91侧排列,且该两个所述面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流动部件用凹部96形成于该两个面之间并且与该两个面连接。

作为第一方面的该光源单元lu中,如上述,散热器80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具有从第一载置面86侧朝向第二载置面91侧排列的两个面。因此,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推出至该两个面中第一载置面86侧的面、即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上。另一方面,从第二基板60侧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推出至该两个面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面、即比底座95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上。另外,在流动部件位于所成的角比180度小的两个面上并且能够从上方侧看到该两个面的状态下,至少一面上的流动部件存在朝向该两个面之间的倾向,容易在该两个面之间积存流动部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能够从上方侧看到两个面的状态,例如可举出两个面交叉成大致v字状的状态,图14中,示例以风扇81位于比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靠下方侧的方式将散热器80旋转后的状态。该光源单元lu中,如上述,底座90的下方侧的外周面和比底座95靠上方侧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流动部件用凹部96形成于该两个面之间并且与两个面连接。因此,推出至第一载置面86侧的面上的剩余的油脂24及推出至第二载置面侧的面上的剩余的油脂24的至少一方容易朝向流动部件用凹部96。因此,流动部件用凹部96能够适当收纳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剩余的油脂24及从第二基板60侧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剩余的油脂24的至少一方油脂24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适当抑制该剩余的油脂24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及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至少一方。

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2,在具备多个基板的光源单元中,存在代替引线而要利用具有可饶曲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将基板间连接的要求。有时柔性印刷电路基板通过焊料连接于基板的与搭载部件侧相反一侧的面。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2,在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的两个基板间连接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时,朝向与基板侧相反一侧的力容易作用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与基板的连接部。换言之,容易在该连接部作用从基板剥离该连接部的力。因此,担心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与基板的连接部从基板脱离而产生基板间的连接不良的情况。

因此,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第一基板50、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基板50搭载第一发光元件55,在第二基板60搭载第二发光元件63。散热器80具有载置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载置面86及载置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载置面91。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与第一基板50的搭载有第一发光元件的搭载面50s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及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发光元件的搭载面60s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2。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散热器80,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朝向散热器80侧挠曲成凸状,并且经过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因此,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另外,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朝向散热器80侧挠曲成凸状,并且经过比第一连接部71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因此,能够在第一连接部71作用向第一基板50侧按压的力。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部71从第一基板50剥离,能够抑制产生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的连接不良。因此,能够得到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形成俯视该第一基板50时从第二基板60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54,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经过切口54。

为了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挠曲,需要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因此,第一基板50从第二基板60分离一定程度。该光源单元lu中,如上述,在第一基板50形成俯视该第一基板50时从第二基板60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54,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经过切口54。因此,即使不加长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的距离,也能够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挠曲。因此,与不在第一基板50形成该切口54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的距离,能够将光源单元lu小型化。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发光元件55配置于俯视第一基板50时比切口54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第二基板60侧。

如上述,在第一基板50未形成上述的切口54的情况下,为了使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挠曲,需要使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分离一定程度。因此,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也成为分离一定程度的状态。但是,该光源单元lu中,如上述,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配置于俯视第一基板50时比切口54的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的边缘更靠第二基板60侧。因此,与在第一基板50未形成切口54的情况相比,如上述,能够缩短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的距离,并且也缩短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因此,能够将反射从该两个发光元件55、63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光学部件小型化。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具有向比第一载置面86更靠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89,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经过凹部89。

通过这样构成,与散热器80不具有凹部89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带部73的挠曲量。因此,能够将第一连接部71更适当地按压于第一基板50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连接部71从第一基板50剥离。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lu用于车辆用前照灯1,因此,光源单元lu因车辆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在这样光源单元lu振动且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接触的情况下,存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和散热器80相互摩擦的倾向。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和散热器80相互摩擦,可能产生形成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供电用配线74c或热敏电阻用配线75c断线等的不良情况。该光源单元lu中,如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因光源单元lu的振动等而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和散热器80相互摩擦。因此,能够抑制形成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供电用配线74c或热敏电阻用配线75c断线等不良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也可以与散热器80接触。但是,从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观点来看,优选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与散热器80不接触。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供电用配线74c及热敏电阻用配线75c,在与供电用配线74c及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之间形成有狭缝73s。因此,能够将与供电用配线74c及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狭缝73s在空间上分离。因此,与在这些配线74c、75c间未形成狭缝73s的情况相比,假设即使在配线74c、75c产生移动,也可减少产生因短路引起的不良情况。

作为第二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第一基板50的重心50g位于连接于第一基板50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第一连接部71之间。另外,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连接于第二基板60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第二连接部72之间。因此,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利用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连接并且这些基板50、60搭载于散热器80之前的状态下,能够抑制产生于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及第二连接部72的应力。具体而言,例如在第一基板50悬挂于第二基板60的情况下等,能够抑制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中产生扭曲。因此,能够抑制产生于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第一连接部71及第二连接部72的应力。因此,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搭载于散热器80之前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部71从第一基板50剥离及第二连接部72从第二基板60剥离。因此,与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各自的重心50g、60g不位于与该基板50、60连接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连接部71、72之间的情况相比,这些基板50、60的处理变得容易,提高光源单元lu的生产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方的基板50、60的重心50g、60g只要位于与该一方基板50、60连接的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各自的连接部71之间即可。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搭载于散热器80之前的状态下,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部71及第二连接部72的至少一方从该连接部71、72所连接的基板50、60剥离。

另外,从搭载部件的生产性等观点来看,有时将相对于载置有基板的载置面的法线倾斜的肋形成于搭载部件。与上述专利文献3的基板一样,存在要使用这种肋限制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的要求。在将这种肋插入贯通孔并将基板载置于载置面时,肋倾斜地插入基板的贯通孔。因此,在对俯视载置面时的肋延伸的方向上的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时,肋的相对于载置面倾倒一侧的外周面与将贯通孔规定87的基板的内周面中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抵接。另一方面,肋的外周面中与相对于载置面倾倒一侧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中载置面侧的边缘附近抵接。

此外,在基板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从生产性等观点来看,有时基板的贯通孔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在该情况下,趋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中载置面侧的边缘附近或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的任一方因飞边而形成凹凸的倾向。因此,如上述,倾斜地插入贯通孔的肋与规定贯通孔的基板的内周面中载置面侧的边缘附近和与载置面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双方抵接,因此,可能因飞边的影响而难以将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范围内。当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与设计值不同时,发光元件相对于反射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反射器等光学部件的位置也与设计值不同,因此,担心难以得到期望的配光。

因此,作为第三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第一基板50、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第二基板60、散热器80。在第一基板50形成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1,在第二基板60形成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1。散热器80具有:第一载置面86、第二载置面91、第一肋87、第二肋92、抵接面88s、97s、及抵接面94s。在第一载置面86载置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载置面91载置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肋87相对于第一载置面86的法线倾斜地插入第一基板50的贯通孔51,第二肋92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倾斜地插入第二基板60的贯通孔61。抵接面88s与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第二抵接面52s抵接,抵接面97s与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第三抵接面53s抵接。抵接面94s与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第二抵接面62s抵接。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肋87的一侧的外周面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即第一抵接面51s抵接。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肋92的一侧的外周面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即第一抵接面61s抵接。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第三抵接面53s和抵接面88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另外,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第二抵接面52s和抵接面97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第二抵接面62s和抵接面94s的切线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且不平行。

在作为第三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肋87的一侧的外周面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即第一抵接面51s抵接。因此,能够将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与第一肋87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另外,如上述,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三抵接面53s和抵接于该第三抵接面53s的抵接面88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另外,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二抵接面52s和抵接于该第二抵接面52s的抵接面97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因此,能够将俯视第一载置面86的时的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将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范围内,且抑制第一肋87的外周面与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中第一载置面86侧的边缘附近及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的至少一方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规定贯通孔51的第一基板50的内周面中第一载置面86侧的边缘附近、或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形成的凹凸的影响。因此,能够将第一发光元件55相对于反射从第一发光元件55射出的第一光l1的反射器单元40等光学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得到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

另外,如上述,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肋92的一侧的外周面及另一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与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即第一抵接面61s抵接。因此,能够将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与第二肋9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另外,如上述,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抵接面62s和抵接于该第二抵接面62s的抵接面94s的切线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因此,能够将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上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将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且抑制第二肋92的外周面与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边缘附近及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的至少一方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规定贯通孔61的第二基板60的内周面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边缘附近、或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边缘附近形成的凹凸的影响。因此,能够将第二发光元件63相对于反射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第二光l2的反射器单元40等光学部件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因此,能够得到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

在作为第三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还具有肋加强部93。肋加强部93与形成有第二肋92的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和第二肋92的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倾倒的一侧即下方侧的外周面连接。因此,与没有肋加强部93的情况相比,提高第二肋92的强度,能够抑制第二肋92的破损等。因此,能够抑制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偏离,能够抑制配光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肋加强部93优选的是与第二基板60不接触。通过这样,能够抑制肋加强部93对由第二肋92进行的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造成影响。

在作为第三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形成有抵接面94s的突起94,第二肋92在第二载置面91的法线方向上比突起94突出更多。因此,能够在第二基板60抵接于突起94之前将第二肋92插入第二基板60的贯通孔61。因此,能够利用插入于贯通孔61的第二肋92一定程度地限制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能够在这样限制的状态下将第二基板60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因此,能够容易使第二基板60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

在作为第三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散热器80具有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86、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91,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相互不平行。另外,在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中第一肋87的前端侧即前方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二载置面91。

在将具有相互不平行的两个载置面的散热器通过模具成形来形成时,至少一方的载置面的法线与开模方向不平行。因此,在将肋形成于法线与开模方向不平行的载置面时,从生产性的观点来看,存在使该突起成为沿开模方向延伸且相对于载置面的法线倾斜的肋的倾向。该搭载部件在从肋的延伸方向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二载置面,因此,能够通过将开模方向设为与肋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模具成形来进行成形。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在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中第一肋87的前端侧即前方观察时,能够看到第二载置面91,因此,能够通过将开模方向设为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模具成形来进行成形。因此,即使散热器80具有相互不平行的第一载置面86及第二载置面91,也抑制该散热器80的生产性的降低,且如上述能够使用第一肋87将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另外,在作为第四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中使用的散热器80的制造方法是搭载有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散热器80的制造方法。如上述,散热器80具有:第一载置面86、第二载置面91、第一肋87、第二肋92、抵接面88s、抵接面94s。抵接面88s抵接于第一基板50的侧面的一部分,且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另外,抵接面94s抵接于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且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模具成形工序p1和切削工序p2。模具成形工序p1为通过模具成形来形成中间部件80i的工序。中间部件80i具有:覆盖第一载置面86的第一临时载置面86p、覆盖第二载置面91的第二临时载置面91p、覆盖抵接面88s的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覆盖在突起94的上方侧的外周面形成的抵接面94s的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第一肋87、及第二肋92。在切削工序p2中,将第一临时载置面86p切削而形成第一载置面86,并且将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切削而形成抵接面88s。此时,同时形成第一载置面86的一部分和抵接面88s的一部分。另外,将第二临时载置面91p切削而形成第二载置面91,并且将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切削而形成抵接面94s。此时,同时形成第二载置面91的一部分和抵接面94s。

在作为第四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在切削工序p2中同时形成第一载置面86的一部分和抵接面88s的一部分,因此,与分开形成这些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散热器80的生产性。另外,切削工序p2中同时形成第二载置面91的一部分和抵接面94s,因此,与分开形成这些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散热器80的生产性。

此外,在光源单元用于例如车辆用灯具的情况下,光源单元因车辆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在上述专利文献4的光源单元那样通过相对于载置面大致垂直的力将基板按压于搭载部件的情况下,如果光源单元发生振动,则基板可能沿着载置面偏离。如果基板相对于搭载部件的位置偏离,则发光元件相对于反射器等光学部件的位置偏离,因此,担心难以得到期望的配光。

因此,作为第五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第二基板60、作为搭载部件的散热器80、作为按压部件的支撑板30。在第二基板60搭载第二发光元件63。散热器80具有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91及与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抵接面94s。支撑板30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上的接触部31b接触,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

因此,利用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lu发生振动时,也能够抑制第二基板60从第二载置面91浮起、或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相对于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相反一侧偏离。因此,能够抑制第二发光元件63相对于反射从第二发光元件63射出的光的反射器单元40等光学部件的位置偏离。因此,能够成为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

作为第五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突起94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直线la和另一直线lb之间,直线la是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直线lb是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直线。另一方的突起94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lc、和与该直线lc平行且经过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另一直线ld之间。因此,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成为从第二基板60的与支撑板30接触的两个接触部31b朝向这些接触部31b所对应的两个抵接面94s。因此,支撑板30能够将第二基板60适当按压于两个抵接面94s,即使在光源单元lu发生振动时,也能够适当抑制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相对于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

在作为第五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具有两个接触部31b。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与俯视第二基板60时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的接触部31b的与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la、和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接触部31b的与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另一直线lc之间。因此,与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不位于上述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的情况相比,支撑板30能够将第二基板60适当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lu发生振动时,也能够抑制第二基板60从第二载置面91浮起。因此,能够抑制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偏离。

在作为第五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具有两个接触部31b。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俯视第二基板60时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接触部31b的与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la、和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接触部31b的与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另一直线lc之间。因此,相比于抵接面94s位于俯视第二基板时以上述直线la为基准的与直线lc侧相反一侧、或以直线lc为基准的与直线la侧相反一侧的情况,支撑板30能够将第二基板60适当按压于抵接面94s。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lu发生振动时,也能够适当抑制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相对于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

在作为第五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30具有弹性,利用支撑板30的弹力f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因此,即使因光源单元lu的振动等而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抵接面94s分离,也能够通过支撑板30的弹力f将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与抵接面94s抵接。也就是说,即使因光源单元lu的振动等而第二基板60沿着第二载置面91向与相对于抵接面94s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偏离,也能够使第二基板60移动至与偏离之前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以汽车用前大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中,有时除了搭载在夜间照射前方的近光用的光源单元之外,也搭载照射比该近光更远方的远光用的光源单元。在这样具备两个光源单元的灯具中,从零件数量的减少及小型化等观点来看,具有想要使这两个光源单元在排列的状态下一体化的要求。针对该要求,考虑例如将供发光元件分别搭载的两个基板载置于一个散热器的相同的载置面,利用这一个散热器冷却两个基板及分别搭载于两个基板的发光元件。

但是,在这样一个散热器搭载两个基板的情况下,趋于在散热器的两个基板间的区域积存热的倾向。因此,存在从两个基板向散热器传递的热难以分散至散热器整体,散热器局部过加热,不能高效地冷却两个基板及分别搭载于两个基板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作为抑制这样的散热器的过加热的对策,考虑将两个基板更加分离地搭载于散热器。但是,在该情况下,担心散热器变大而光源单元及具备该光源单元的灯具大型化。

因此,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具备:供第一发光元件55搭载的第一基板50、供第二发光元件63搭载的第二基板60、具有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86及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91的散热器80。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隔开预定间隔地载置于散热器80,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

因此,与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另外,能够加长沿着散热器80的表面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因此,能够使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中产生的热更适当地分散于散热器80内。因此,能够抑制散热器8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的区域过加热。另外,与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能够小型化。因此,能够成为抑制散热器80的过加热的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光源单元。

在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lu具备风扇81。散热器80具有:第一基底板82,在前表面82f形成有第一载置面86;第二基底板83,在前表面83f形成有第二载置面91。第一基底板82的下侧的外缘和第二基底板83的上侧的外缘相互连接。风扇81形成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处的空气流通。

因此,能够利用风扇81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附近,与不具备风扇81的情况相比,能够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另外,第一载置面86形成于板部件即第一基底板82的前表面82f,第二载置面91形成于板部件即第二基底板83的前表面83f。因此,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相对于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倾斜,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和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大。因此,相比于两个背面82b、83b同时设为相对于该背面82b、83b和风扇81之间的空气流通方向垂直的面、或者两个背面82b、83b所成的角度比180小的情况,两个背面82b、83b难以成为空气流通的阻力。因此,能够抑制两个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流速变慢。因此,能够利用风扇81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前端的一部分固定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筒状的周壁部84、将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后端的开口84h的空气流通。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配置于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

在此,在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的空气流通中包含:经过该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经过该开口84h从周壁部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从该开口84h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并朝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然后,该空气的一部分经过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流出。与没有周壁部84的情况相比,通过周壁部84抑制这样利用风扇81朝向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的空气发生扩散。因此,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的空气的量,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另外,如上述,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附近,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另一方面,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空气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从该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并从周壁部84的开口84h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流出。在此,如上述,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因此,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流入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附近朝向周壁部84的开口84h。也就是说,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被风扇81吸取。因此,与没有周壁部84的情况相比,风扇81能够更多地吸取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这些背面82b、83b附近,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84包围风扇81的外周。因此,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与周壁部84没有包围风扇81的外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的空气的量。另一方面,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与周壁部84没有包围风扇81的外周的情况相比,风扇81能够大量吸取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上,第一基板50的一部分与第一通风口98a重叠。另外,在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上,第二基板60的一部分与第二通风口98b重叠。因此,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能够使从第一通风口98a流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向第一基板50,能够使从第二通风口98b流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向第二基板60。因此,将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利用散热器80冷却的同时也能够利用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流出的空气直接冷却。另一方面,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能够使得要从第一通风口98a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一基板50流通。另外,能够使得要从第二通风口98b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二基板60流通。因此,能够将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利用散热器80冷却的同时也利用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的要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直接冷却。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具有从周壁部8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延伸的多个整流板85。因此,调整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流通的湍流。因此,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与散热器80不具有整流板85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多朝向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的空气的量。另一方面,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与散热器80不具有整流板85的情况相比,风扇81能够大量吸取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因此,能够利用从风扇81送出的空气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整流板85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连接。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热的一部分传递至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后,向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连接的部件、例如周壁部84等分散。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整流板85连接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因此,也能够使热向整流板85分散,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如上述,整流板85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从周壁部8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延伸。因此,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能够形成由周壁部84和整流板85夹着的空间。另外,散热器80具有多个整流板85,因此,能够形成由多个整流板85夹着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整流板85在从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观察时横截第一通风口98a,在从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观察时横截第二通风口98b。因此,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可形成的上述空间均与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连通。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整流板85的至少一个具有从第二通风口98b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该突出部85a与在从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观察时与该第二通风口98b重叠的第二基板60接触。因此,突出部85a兼作第二载置面91的一部分,相比于不兼作第二载置面91的一部分的情况,第二载置面91的面积增加。因此,能够更稳定地载置第二基板60。另外,如上述,整流板85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中延伸,因此,整流板85被通过风扇81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冷却。由于这样被冷却的整流板85的突出部85a与第二基板60接触,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整流板85所接触的第二基板60。另外,整流板85的突出部85a从第二通风口98b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因此,利用该突出部85a调整第二通风口98b附近的空气流通的湍流。因此,能够使空气更适当地从第二通风口98b流出至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或从第二通风口98b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二基板60。

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第一通风口98a和第二通风口98b,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第一通风口98a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第一基底板82侧,第二通风口98b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第二基底板83侧。因此,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能够使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附近的空气中、第一基底板82侧的空气的一部分从配置于第一基底板82侧的第一通风口98a流出至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另外,能够使第二基底板83侧的空气的一部分从配置于第二基底板83侧的第二通风口98b流出至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因此,能够使空气更适当地流出至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与通风口设为第一通风口98a或第二通风口98b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另一方面,在风扇81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时,能够使从第一通风口98a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流通。另外,能够使从第二通风口98b流入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流通。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附近,与通风口设为第一通风口98a或第二通风口98b的情况相比,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3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构成要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件,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3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在散热器80不具有第一基底板82、第二基底板83及周壁部84、整流板85且设为实心体的点、不具备风扇81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在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为相互大致平行的点、流动部件用凹部96包含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及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的点,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23中,省略支撑板30、反射器单元40、连接器64等的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80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被形成散热器80的材料填充而形成的。散热器80的前表面包含第一面80sa、第二面80sb、及第三面80sc。第一面80sa设为大致铅垂的面,第二面80sb设为大致铅垂的面并且位于比第一面80sa更靠下方及比第一载置面86更靠前方。第一面80sa和第二面80sb设为相互大致平行。第三面80sc设为大致水平的面,且位于第一面80sa与第二面80sb之间。第一面80sa的下端及第二面80sb的上端与该第三面80sc连接。也就是说,第一面80sa和第二面80sb利用第三面80sc相互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面80sa也可以相对于第二面80sb倾斜。另外,第三面80sc只要将第一面80sa和第二面80sb连接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在第一面80sa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0。该底座90的端面与第一面80sa大致平行,该端面设为第一载置面86。在第二面80sb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底座95。该底座95的端面与第二面80sb大致平行,该端面设为第二载置面91。因此,第一载置面86及第二载置面91为大致铅垂的面,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为相互大致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载置面86也可以相对于第二载置面91倾斜。

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第一载置面86载置第一基板50,在第二载置面91载置第二基板60。在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及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分别介设有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24。在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该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被第一基板50的外缘包围。在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该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被第二基板60的外缘包围。因此,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的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是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的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是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

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形成有流动部件用凹部96。流动部件用凹部96包含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和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而构成。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形成于第一面80sa,并向比第一载置面86靠与第一基板50侧相反一侧凹陷。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形成于第二面80sb,并向比第二载置面91靠与第二基板60侧相反一侧凹陷。因此,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位于比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更靠第一基板50侧,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位于比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更靠第二基板60侧。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与第一载置面86的外缘中第二载置面91侧的外缘86e大致平行地延伸预定长度。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与第二载置面91的外缘中位于第一载置面86侧的外缘91e大致平行地延伸预定长度。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及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的铅垂截面的形状分别设为大致长方形。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特别限定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及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的铅垂截面的形状。

以上,如已说明的,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在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具有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及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另外,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位于比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更靠第一基板50侧,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位于比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更靠第二基板60侧。因此,从第一基板50和第一载置面86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另外,从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推出的剩余的油脂24中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另外,越过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并朝向第一基板50侧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能够收纳于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因此,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及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油脂24附着于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发光元件55及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发光元件63。

另外,作为第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相比于流动部件用凹部96由一个凹部构成的情况,能够抑制积存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或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的面上。

另外,端面被设为第二载置面91的底座95形成于第二面80sb,该第二面80sb位于比第一面80sa靠下方及比第一载置面86靠前方的位置,第三面80sc位于第一面80sa和第二面80sb之间。因此,能够抑制越过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且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剩余油脂24利用第三面80sc朝向第二面80sb。因此,能够抑制越过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96a且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剩余的油脂24的一部分附着于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发光元件63。另外,第二面80sb位于比第一基板50靠前方,但在第二面80sb形成有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96b。因此,能够抑制剩余的油脂24从第二面80sb飞出而附着于第一基板50的与第一载置面86侧相反一侧的面上。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4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构成要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件,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4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在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形成于散热器80的周壁部84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80的周壁部84的前端遍及整周固定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具体而言,周壁部84的上壁84b的前侧的外缘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连接,下壁84c的前侧的外缘与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第一通风口98a设为沿板厚方向贯通上壁84b的贯通孔,第二通风口98b设为沿板厚方向贯通下壁84c的贯通孔。因此,第一通风口98a配置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第一基底板82侧,第二通风口98b配置于比连接部99更靠第二基底板83侧。另外,第一通风口98a的一部分及第一通风口98a的一部分位于比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相反的一侧。

在作为第六方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的周壁部84的前端固定于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但是,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的至少一部分在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垂直的截面中,配置于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附近,能够更适当地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也可以分别形成多个,也可以形成于侧壁84a。在形成于侧壁84a的情况下,优选第一通风口98a及第二通风口98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连接部99中与侧壁84a连接的部位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的一侧。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附近。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5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构成要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件,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5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如图2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在第一基底板82为向斜后上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25中,省略整流板85、支撑板30、反射器单元40、连接器64等的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基底板82设为向斜后上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体。但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一载置面86的向第一基板50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因此,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相对于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倾斜,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和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大。因此,相比于这两个背面82b、83b同时设为相对于该背面82b、83b和风扇81之间的空气的流通方向垂直的面、或两个背面82b、83b所成的角度比180度小的情况相比,这些背面82b、83b难以成为空气流通的阻力。因此,能够抑制这些背面82b、83b附近的空气变慢。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利用风扇81冷却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6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灯具的构成要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件,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6是与图14一样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的图。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在散热器80不具有第一基底板82、第二基底板83、及周壁部84、整流板85且设为实心体的点、不具备风扇81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u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图26中,省略支撑板30、反射器单元40、连接器64等的记载。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80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被形成散热器80的材料填充而形成的。但是,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的向上述第一基板侧延伸的法线与第二载置面91的向第二基板60侧延伸的法线交叉。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与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搭载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搭载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另外,能够加长沿着散热器80的表面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因此,能够使在第一发光元件55及第二发光元件63中产生的热更适当地向散热器80内分散。因此,能够抑制散热器80的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之间的区域被过加热。另外,与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第一发光元件55和第二发光元件63的距离,能够小型化。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以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不限定于这些。

例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被反射器单元40按压于散热器80的第一载置面86而固定于散热器80的第一基板5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基板50只要固定于散热器80即可,例如第一基板50也可以利用螺丝等固定于散热器80。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被支撑板30按压于散热器80的第二载置面91而固定于散热器80的第二基板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二基板60只要固定于散热器80即可,例如,除了上述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第二基板60也可以利用螺丝等固定于散热器80。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使用第一基板50的贯通孔51及侧面、和散热器80的第一肋87、两个凸台88、及两个突起97来使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方式进行限制。但是,没有特别限定对第一基板5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进行限制的装置。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使用第二基板60的贯通孔61及侧面、和散热器80的第二肋92及两个突起94限制来使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方式进行限制。但是,没有特别限定对第二基板60相对于散热器80的位置进行限制的装置。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搭载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55和热敏电阻56的第一基板50、搭载有多个第二发光元件63和连接器64的第二基板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只要分别搭载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即可。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利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连接。但是,除上述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也可以不利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基板50搭载连接器,且经由该连接器向第一发光元件55供给电力。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一基板50的比该第一基板50侧更靠第二基板60侧。另外,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该第二基板60侧更靠第一基板50侧。但是,没有特别限定第一发光元件55的相对于第一基板50的位置及第二发光元件63的相对于第二基板6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发光元件55位于第一基板50的比该第一基板50侧更靠第二基板60侧时,积存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容易附着于第一发光元件55。另外,在第二发光元件63位于第二基板60的比该第二基板60侧更靠第一基板50侧时,积存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的剩余油脂24的一部分容易附着于第一发光元件55。因此,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位于搭载有该发光元件的一方基板的比该一方基板侧更靠另一方基板侧时,是有用的。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比180度小,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设为相互大致平行。但是,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也可以比180度大。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时,容易在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积存剩余的油脂24。因此,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比180度小时是有用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经过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lf、和经过第一基板50的第一发光元件55的另一端且与第一直线lf平行的第二直线ls之间。另外,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经过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直线、和经过第二基板60的第二发光元件63的另一端且与该直线平行的另一直线之间。但是,流动部件用凹部96只要位于第一载置面86的与第一基板50重叠的区域的第二基板60侧的边缘和第二载置面91的与第二基板60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基板50侧的边缘之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从抑制剩余的流动部件向发光元件附着的观点来看,优选流动部件用凹部96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方的发光元件55、63的、经过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且与从第一基板50侧朝向第二基板60侧的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和经过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平行的第二直线之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一部分载置于第一载置面86,第二基板60的一部分载置于第二载置面91。但是,除了上述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上述第四方面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及上述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散热器80只要具有供第一基板5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一载置面及供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部分载置的第二载置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基板50的整体也可以载置于第一载置面。另外,在散热器80,也可以还搭载与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不同的基板。另外,散热器80只要能够搭载基板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散热器80也可以设为不具备冷却所搭载的基板的功能的部件、例如仅是树脂制的板部件等。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经过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比第一连接部71更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只要经过比第一连接部71更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及比第二连接部72更靠第二载置面91侧的区域的至少一方即可。例如,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也可以经过比第一连接部71更靠第一载置面86侧的区域以及比第二连接部72更靠第二载置面91侧的区域。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基板50形成俯视该第一基板50时从第二基板60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54。但是,只要在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至少一方的基板形成俯视该一方基板时从另一方基板侧的外缘延伸至预定位置的切口,且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经过该切口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第二基板60形成这样的切口。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具有向比第一载置面86更靠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89。但是,散热器80只要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具有向比第一载置面86及第二载置面91的至少一方更靠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即可。例如,散热器80也可以在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具有向比第二载置面91更靠与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侧相反一侧凹陷的凹部。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两个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光源单元lu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没有特别限定光源单元lu具备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的数量。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供电用配线74c及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但是,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的配线不限定于供电用配线74c及热敏电阻用配线75c。例如,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也可以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其他配线。在这样柔性印刷电路基板70具有从第一连接部71延伸至第二连接部72的多个配线的情况下,优选在相互相邻的配线间形成狭缝。通过这样构成,如上述,与在这些配线间没有形成狭缝的情况相比,假设即使配线发生移动,也能够降低产生因短路引起的不良情况。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比180度小。但是,在上述第三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下,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只要相互不平行即可,例如,也可以第一载置面86和第二载置面91所成的角比180度大。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第一抵接面51s设为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但是,第一抵接面51s只要能够与第一肋87的外周面抵接即可,例如也可以朝向第一肋87侧弯曲成凸状。另外,第二基板60的第一抵接面61s设为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平面。但是,第一抵接面61s只要能够与第二肋92的外周面抵接即可,例如也可以朝向第二肋92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肋87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设为圆形,与第二肋9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设为圆形。但是,与第一肋87及第二肋92各自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等。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形成有两个抵接面88s、两个抵接面94s、两个抵接面97s的散热器8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抵接面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第二抵接面52s和散热器80的抵接面97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但是,只要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二抵接面52s和抵接面97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即可。例如,第二抵接面52s也可以向抵接面97s侧弯曲成凸状,抵接面97s也可以向第二抵接面52s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50的第三抵接面53s和散热器80的抵接面88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但是,只要俯视第一载置面86时的第三抵接面53s和抵接面88s的切线与第一肋87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即可。例如,第三抵接面53s也可以向抵接面88s侧弯曲成凸状,抵接面88s也可以向第三抵接面53s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的第二抵接面62s和散热器80的抵接面94s在大致平行的状态下对置。但是,只要俯视第二载置面91时的第二抵接面62s和抵接面94s的切线与第二肋9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即可。例如,第二抵接面62s也可以向抵接面94s侧弯曲成凸状,抵接面94s也可以向第二抵接面62s侧弯曲成凸状。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搭载有第一基板50及第二基板60的散热器8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单元、上述第二方面的光源单元、及上述第六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散热器80只要是搭载有至少一个基板的散热器即可。例如,也可以不在散热器80搭载第二基板60。另外,散热器80只要能够搭载基板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散热器80也可以设为不具有冷却所搭载的基板的功能的部件、例如仅是树脂制的板部件等。

另外,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80i在具有第一临时载置面86p、第二临时载置面91p、第一临时抵接面88sp、及第二临时抵接面94sp的点上,结构与上述的散热器80不同。但是,中间部件80i也可以还具有覆盖突起97的抵接面97s的其他临时抵接面。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切削工序p2中,还切削该其他临时抵接面而形成抵接面97s。此时,也可以同时形成第一载置面86的一部分和抵接面97s的一部分。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具有基底部31、一对固定部32、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及第三遮光部35的支撑板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支撑板30只要至少与第二基板60的搭载有第二发光元件63的搭载面60s上的接触部31b接触,且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及抵接面94s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支撑板30也可以不具有一对第一遮光部33、第二遮光部34、及第三遮光部35的至少一个。另外,支撑板30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通过弹簧等弹性体的弹力,从第二基板60的与第二载置面91侧相反一侧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第二载置面91及突起94。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介设有作为流动部件的油脂24。但是,除了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也可以在第二基板60和第二载置面91之间不介设流动部件。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分别形成于两个突起94的下方侧的两个抵接面94s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抵接面94s只要被支撑板30按压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二基板60的侧面的一部分被支撑板30按压的抵接面94s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也可以不是平面。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抵接面94s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比该第二基板60的接触部31b更靠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的方向。但是,该抵接面94s也可以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比接触部31b更靠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方的突起94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la、和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另一直线lb之间。另外,另一方的突起94的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接触部31b的一端的直线lc、和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接触部31b的另一端的另一直线ld之间。但是,这些抵接面94s也可以不分别位于该直线la、lc和直线lb、ld之间。例如,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第二基板60具有两个接触部31b时,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接触部31b的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的端的直线lb、和与该直线lb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接触部31b的一方接触部31b侧的端的另一直线ld之间。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即使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不位于上述的直线la、lc和直线lb、ld之间,支撑板30也能够将第二基板60适当按压于抵接面94s。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具有两个接触部31b,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接触部31b的与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直线la、和与该直线la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接触部31b的与一方接触部31b侧相反一侧的端的另一直线lc之间。但是,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也可以不位于该直线la和直线lc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60的重心60g也位于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一方接触部31b的另一方接触部31b侧的端的直线lb、和与该直线lb平行且经过另一方接触部31b的一方的接触部31b侧的端的另一直线ld之间。因此,即使在光源单元lu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更适当地抑制第二基板60从第二载置面91浮起。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具有两个接触部31b的第二基板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没有特别限定接触部31b的数量,接触部31b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基板60具有一个接触部31b并且散热器80具有两个抵接面94s时,优选俯视第二基板60时与支撑板30将第二基板60按压于抵接面94s的力f2的方向平行且经过接触部31b的直线经过两个抵接面94s之间。通过这样构成,即使抵接面94s的至少一部分不位于上述的直线la与直线lb之间,支撑板30也能够将第二基板60适当按压于抵接面94s。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包围风扇81的外周的周壁部8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周壁部84也可以不包围风扇81的外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风扇81配置于周壁部84的后端的开口84h的后方,并从该开口84h向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流入空气、或使空气从该开口84h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流出。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前侧的外缘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的整流板85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整流板85只要在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从周壁部84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即可。例如,整流板85的前侧的外缘也可以不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连接。另外,整流板85也可以不具有从第二通风口98b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85a。整流板85也可以具有从第一通风口98a向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突出且与第一基板50接触的另一突出部。另外,整流板85也可以在从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及前方观察时不横截第一通风口98a,也可以在从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及前方观察时不横截第二通风口98b。另外,散热器80也可以不具有整流板85,也可以不具有周壁部84。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一部分在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上与第一通风口98a重叠的第一基板50、及一部分在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上与第二通风口98b重叠的第二基板6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一基板50也可以在第一通风口98a的开口方向上不与第一通风口98a重叠,第二基板60也可以在第二通风口98b的开口方向上不与第二通风口98b重叠。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具有第一通风口98a和第二通风口98b。但是,在散热器80具有周壁部84的情况下,该散热器80只要具有将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且配置于与比第一基底板82和第二基底板83的连接部99更靠与风扇81侧相反一侧的通风口即可。例如,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80也可以不具有第一通风口98a,即使是这种结构,也能够抑制空气滞留于第一基底板82的背面82b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3b附近。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风扇81能够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或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流通。而且,风扇81能够切换该形成的空气的流通。但是,风扇81只要能够形成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外部空间向内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及经过周壁部84的开口84h且从周壁部84的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流通的空气的流通的至少一方即可。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lu具备风扇81,并且散热器80具有周壁部84。但是,风扇81只要能够形成第一基底板82及第二基底板83的背面82b、83b的空气流通即可,散热器80也可以不具有周壁部84。

另外,除了上述第五方面的光源单元的情况以外,第二基板60的第二抵接面62s和突起94的抵接面94s也可以一直抵接。例如,也可以向定位用凹部62压入突起94。

如以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及第二方面,提供能够抑制不良情况的光源单元,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第五方面,提供能够形成期望的配光的光源单元及用于该光源单元的搭载部件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能够抑制散热器的过加热且小型化的光源单元,能够在照明等领域中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前照灯

3…灯具单元

20…投影透镜

24…油脂(流动部件)

25…透镜架

30…支撑板(按压部件)

31…基底部

31a…凸部

31b…接触部

40…反射器单元

50…第一基板

50g…第一基板的重心

50s…搭载面

51…贯通孔

51s…第一抵接面

52s…第二抵接面

53s…第三抵接面

54…切口

55…第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

60…第二基板

60g…第二基板的重心

60s…搭载面

61…贯通孔

61s…第一抵接面

62…定位用凹部

62s…第二抵接面

63…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元件)

70…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71…第一连接部

72…第二连接部

73…带部

74c…供电用配线(配线)

75c…热敏电阻用配线(配线)

80…散热器(搭载部件)

80i…中间部件

81…风扇

82…第一基底板

82f…第一基底板的前表面

82b…第一基底板的背面

83…第二基底板

83f…第二基底板的前表面

83b…第二基底板的背面

84…周壁部

84h…开口

85…整流板

85a…突出部

86…第一载置面

86p…第一临时载置面

87…第一肋(肋)

88…凸台

88s…抵接面

88sp…第一临时抵接面

89…凹部

91…第二载置面

91p…第二临时载置面

92…第二肋(肋)

93…肋加强部

94…突起

94s…抵接面

94sp…第二临时抵接面

96…流动部件用凹部(凹部)

96a…第一流动部件用凹部(第一凹部)

96b…第二流动部件用凹部(第二凹部)

97…突起

97s…抵接面

98a…第一通风口(通风口)

98b…第二通风口(通风口)

la,lb,lc,ld…直线

lf…第一直线

ls…第二直线

lu…光源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