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7419发布日期:2020-08-25 19:4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专用功能的机器人层出不穷。虽然机器人的功能不断智能化,但与传统电器类似,机器人也需要设置有指示灯作为人机交互的辅助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落地式的引导机器人,通常需要在其机身上安装多组指示灯。为了简化组装、提高部件生产效率,有必要将多组指示灯进行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包含一体化导光盖、线路板、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表面,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光凸条,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导光凸条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并使得所述led光源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线路板的厚度,所述一体化导光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一体化导光盖前表面不平行,所述安装凸耳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led光源在线路板表面排列成若干行,所述led光源各行的排列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凹槽,所述led光源的行数与所述凹槽数量相等。

所述凹槽的长度与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相等,所述导光凸条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厚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led光源在线路板表面排列成若干行,所述每一行的led光源颗数均不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导光盖采用树脂材料注塑而成,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后,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然后将所述定位柱的顶部进行加热熔化,使得熔化后的定位柱顶部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从而将所述线路板固定至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导光凸条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均不相同,所述导光凸条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路板的外形轮廓尺寸不大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后表面的外形轮廓尺寸。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每一个凹槽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导光凸条,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凸条的宽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凹槽的槽底部,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凹槽的槽底部射入所述导光凸条,并从所述导光凸条的侧面出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于相邻两个凹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多组相互平行的指示灯条,集成一个部件当中;一体化导光盖不仅带有安装凸耳,通过在一体化导光盖上设置可熔化的定位柱,将定位柱顶部熔化实现对线路板的固定,使得对线路板的固定组装实现成本最低化,同时实现了一体化导光盖的功能最大化集成。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前表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导光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化导光盖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后表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路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6,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包含一体化导光盖1、线路板2、led光源3,所述led光源3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的表面,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光凸条11,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后表面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位置与所述导光凸条11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2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后表面,并使得所述led光源3容纳于所述凹槽12内,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后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3,所述线路板2上设置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与所述定位柱13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13的高度大于所述线路板2的厚度,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14,所述安装凸耳14与一体化导光盖1前表面不平行,所述安装凸耳14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led光源3在线路板2表面排列成三行,所述led光源3各行的排列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凹槽12,所述led光源3的行数与所述凹槽12数量相等。

所述凹槽12的长度与所述导光凸条11的长度相等,所述导光凸条11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12的深度,所述凹槽12的深度小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厚度。

所述led光源3在线路板2表面排列成三行,所述每一行的led光源3颗数均不相同。

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采用树脂材料注塑而成,所述线路板2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后表面后,所述定位柱13插入所述定位孔21,然后将所述定位柱13的顶部进行加热熔化,使得熔化后的定位柱13顶部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21的直径,从而将所述线路板2固定至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的后表面。

所述导光凸条11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导光凸条11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导光凸条11的长度均不相同,所述导光凸条11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线路板2的外形轮廓尺寸不大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1后表面的外形轮廓尺寸。

所述每一个凹槽12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导光凸条11,且所述凹槽12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凸条11的宽度。

所述led光源3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凹槽12的槽底部,所述led光源3发出的光线从凹槽12的槽底部射入所述导光凸条11,并从所述导光凸条11的侧面出射。

所述定位柱13设置于相邻两个凹槽12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包含一体化导光盖、线路板、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光凸条,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导光凸条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并使得所述led光源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线路板的厚度,所述一体化导光盖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一体化导光盖前表面不平行,所述安装凸耳上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在线路板表面排列成若干行,所述led光源各行的排列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凹槽,所述led光源的行数与所述凹槽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与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相等,所述导光凸条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在线路板表面排列成若干行,所述每一行的led光源颗数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采用树脂材料注塑而成,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后,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然后将所述定位柱的顶部进行加热熔化,使得熔化后的定位柱顶部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从而将所述线路板固定至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导光凸条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导光凸条的长度均不相同,所述导光凸条之间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外形轮廓尺寸不大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后表面的外形轮廓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凹槽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导光凸条,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光凸条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凹槽的槽底部,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凹槽的槽底部射入所述导光凸条,并从所述导光凸条的侧面出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设置于相邻两个凹槽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器人的LED长条指示灯,包含一体化导光盖、线路板、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表面,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光凸条,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导光凸条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并使得所述LED光源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一体化导光盖的后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线路板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希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光弘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