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8666发布日期:2020-12-08 13: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生长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植物生长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生长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并且单颗led的体积小,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上的led灯按用途分为大棚植物灯、水族灯等,在大棚植物灯中,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是发光面积广,灯具体积大,主要针对大株植物照明起作用,而对于小株植物不利于光照的吸收,甚至高强度的光照会对植物的生长起副作用。即便是市场上存在小部分灯具针对小株植物的灯具,它们都是光强主要集中在灯具的中心,造成灯具边缘光强低,位于灯具中心下方的植物生长好,灯具边缘下方的植物生长差,造成植物的生长不均现象;另外小株植物多采用多层种植,以此减低种植面积,而市场是的这部分灯具固定方式都是采用挂绳挂钩方式来固定灯具,这样不利于多层安装。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款全新结构植物灯,一方面丰富市场上的产品,另外一方面弥补市面上灯具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小株植物照明效果,且同时能够多层安装的led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包括电源腔、辅助空腔,所述电源腔包括电源腔上盖和电源腔下盖,所述电源腔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腔侧部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电源腔两端设有电源腔端盖,所述电源腔的底部设有第一灯条pcb腔,所述辅助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二灯条pcb腔,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均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均设有护线圈和遮掩盖,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相对的侧壁均设有一对角度灯条腔槽口,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穿有llt-m16线,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之间设置有角度灯条腔,所述角度灯条腔固定卡装在角度灯条腔槽口中,所述角度灯条腔内均设有pcb板,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与两个角度灯条腔共同围成矩形框。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的上底面小于电源腔的下底面,所述第二灯条pcb腔的上底面小于辅助空腔的下底面。

优选地,所述角度灯条腔设置有供所述pcb板插入的pcb板槽,所述pcb板槽采用137°角度的设计,对中间的聚光起到了分散作用,做到灯中心光强降低,灯条边缘光强增强。

优选地,所述两个角度灯条腔与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的侧面卡装并通过面接触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势:

1、在led灯的顶部设有电源腔,在电源腔的下方设有灯条pcb腔,灯条pcb腔的上底面小于电源腔的下底面,使得灯具可以直接架在植物架上;

2、角度灯条腔放置pcb板槽采用137°角度的设计,对中间的聚光起到了分散作用,做到灯中心光强降低,灯条边缘光强增强;

3、角度灯条腔固定于第一灯条pcb腔和第二灯条pcb腔的侧面,使得灯条pcb腔与两个角度灯条腔面接触,克服了矩形灯具的不稳定性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腔、辅助空腔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条pcb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灯条腔槽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角度灯条腔与pcb板配合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电源腔,2-辅助空腔,11-电源腔上盖,12-电源腔下盖,13-电源,14-调节旋钮,15-电源腔端盖,21-辅助空腔上盖,22-辅助空腔下盖,23-辅助空腔端盖,3-第一灯条pcb腔,31-第二灯条pcb腔,4-pcb板,5-护线圈,6-遮掩盖,7-角度灯条腔槽口,71-角度灯条腔,72-pcb板槽,8-过线孔,9-llt-m16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包括电源腔1、辅助空腔2,所述电源腔1包括电源腔上盖11和电源腔下盖12,所述电源腔1内部设有电源13,所述电源腔1侧部安装有调节旋钮14,所述电源腔1两端设有电源腔端盖15,所述电源腔1的底部设有第一灯条pcb腔3,所述辅助空腔2的底部设有第二灯条pcb腔31,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均设有pcb板4,所述pcb板4均设有护线圈5和遮掩盖6,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相对的侧壁均设有一对角度灯条腔槽口7,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过线孔8,所述过线孔8穿有llt-m16线9,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之间设置有角度灯条腔71,所述角度灯条腔71固定卡装在角度灯条腔槽口7中,所述角度灯条腔71内均设有pcb板4,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与两个角度灯条腔71共同围成矩形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的上底面小于电源腔1的下底面,所述第二灯条pcb腔31的上底面小于辅助空腔2的下底面。使得灯具可以直接架在植物架上,实现多层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灯条腔71设置有供所述pcb板4插入的pcb板槽72,所述pcb板槽72采用137°角度的设计,对中间的聚光起到了分散作用,做到灯中心光强降低,灯条边缘光强增强,光照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角度灯条腔71与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的侧面卡装并通过面接触固定,克服了矩形灯具的不稳定性弊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括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腔(1)、辅助空腔(2),所述电源腔(1)包括电源腔上盖(11)和电源腔下盖(12),所述电源腔(1)内部设有电源(13),所述电源腔(1)侧部安装有调节旋钮(14),所述电源腔(1)两端设有电源腔端盖(15),所述电源腔(1)的底部设有第一灯条pcb腔(3),所述辅助空腔(2)的底部设有第二灯条pcb腔(31),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均设有pcb板(4),所述pcb板(4)均设有护线圈(5)和遮掩盖(6),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相对的侧壁均设有一对角度灯条腔槽口(7),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过线孔(8),所述过线孔(8)穿有llt-m16线(9),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之间设置有角度灯条腔(71),所述角度灯条腔(71)固定卡装在角度灯条腔槽口(7)中,所述角度灯条腔(71)内均设有pcb板(4),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与两个角度灯条腔(71)共同围成矩形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条pcb腔(3)的上底面小于电源腔(1)的下底面,所述第二灯条pcb腔(31)的上底面小于辅助空腔(2)的下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灯条腔(71)设置有供所述pcb板(4)插入的pcb板槽(72),所述pcb板槽(72)采用137°角度的设计,对中间的聚光起到了分散作用,做到灯中心光强降低,灯条边缘光强增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角度灯条腔(71)与第一灯条pcb腔(3)、第二灯条pcb腔(31)的侧面卡装并通过面与面接触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LED灯,包括电源腔、辅助空腔,所述电源腔包括电源腔上盖和电源腔下盖,所述电源腔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腔侧部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电源腔两端设有电源腔端盖,所述电源腔的底部设有第一灯条PCB腔,所述辅助空腔的底部设有第二灯条PCB腔,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均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均设有护线圈和遮掩盖,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第二灯条PCB腔相对的侧壁均设有一对角度灯条腔槽口,所述第一灯条PCB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穿有LLT‑M16线。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整体结构稳定,架设方便,可多层安装,光照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丘俊辉;熊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希帝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0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