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6236发布日期:2021-04-02 09:2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



背景技术:

镜前灯是由于背对室内主体光源,而照镜子时为了避免人物暗淡,色彩不明而增加在镜子上面或周围的辅助照明灯具,普通镜前灯灯罩采用普通亚克力,透光率低,光色暗淡,所以化妆时亮度不够。因为所采用的光源是卤粉灯管或普通三基色灯管,所以被照物的色彩严重偏离自然光下的色彩,化妆效果严重失真。安装方式复杂,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包括墙体固定第一段、照明段和墙体固定第二段;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和所述照明段之间、所述照明段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之间分别安装可调旋转组件;

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的组件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的组件相同;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包括直角弯头;所述直角弯头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弯头体和第二弯头体;所述第一弯头体内埋置墙体基座;所述第二弯头体的一侧和所述可调旋转组件螺纹连接;

所述照明段包括泛光灯体;所述泛光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

所述可调旋转组件包括弹珠和旋转挡圈;所述弹珠固定在泛光灯体的一侧;所述旋转挡圈开设c型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多个弹珠定位孔;所述弹珠定位孔的形状和所述弹珠的形状契合;所述旋转挡圈开设与所述支撑轴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所述支撑轴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弯头体。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泛光灯体盖有扩散罩;所述扩散罩由亚克力板材制成。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大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的第二弯头体内预留电源安装空腔。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分别通过轴向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头通过内六角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泛光灯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镜前灯,增加了镜前灯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透光率高,光线明亮,使被照物的色彩更接近自然光下的色彩,能照出镜中的真实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可调旋转组件和照明段结合为一体,简化了安装结构,可旋转调节,安全可靠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墙体固定第一段;101、直角弯头;102、墙体基座;103、螺栓;104、内六角紧固螺钉;200、照明段;201、泛光灯体;202、支撑轴;203、扩散罩;300、墙体固定第二段;400、可调旋转组件;401、弹珠;402、旋转挡圈;403、弹珠定位孔;40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包括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照明段200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和照明段200之间、照明段200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之间分别安装可调旋转组件400。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分别通过螺栓103固定在墙体上。

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的组件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组件相同。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包括直角弯头101。直角弯头10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弯头体和第二弯头体。第一弯头体内埋置墙体基座102。第二弯头体的一侧和可调旋转组件400螺纹连接。

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大于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第二弯头体内预留电源安装空腔。

照明段200包括泛光灯体201。泛光灯体201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202。泛光灯体201盖有扩散罩203。扩散罩203由亚克力板材制成,透光率高达75%,光线更明亮。

可调旋转组件400包括弹珠401和旋转挡圈402。弹珠401固定在泛光灯体201的一侧。旋转挡圈402开设c型凹槽。凹槽内开设多个弹珠定位孔403。弹珠定位孔403的形状和弹珠401的形状契合。旋转挡圈402开设与灯体支撑轴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404。支撑轴202依次穿过通孔404和第二弯头体。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和使用原理如下:

可调旋转组件400安装在泛光灯体201的两侧。具体的,先将弹珠401固定在泛光灯体201的两侧,并且套上挡圈和垫圈,再用螺母紧固,支撑轴202依次穿过通孔404和第二弯头体,最后用内六角紧固螺钉104将直角弯头101安装在泛光灯体201上。墙体基座102固定在墙体上,用内六角紧固螺钉104紧固安装直角弯头101,将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固定在墙上。

将可调旋转组件400和镜前灯结合为一体,通过旋转挡圈402的旋转,使弹珠401在弹珠定位孔403内滚动,满足照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照明段(200)和墙体固定第二段(300);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和所述照明段(200)之间、所述照明段(200)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300)之间分别安装可调旋转组件(400);

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的组件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组件相同;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包括直角弯头(101);所述直角弯头(10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弯头体和第二弯头体;所述第一弯头体内埋置墙体基座(102);所述第二弯头体的一侧和所述可调旋转组件(400)螺纹连接;

所述照明段(200)包括泛光灯体(201);所述泛光灯体(201)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202);

所述可调旋转组件(400)包括弹珠(401)和旋转挡圈(402);所述弹珠(401)固定在泛光灯体(201)的一侧;所述旋转挡圈(402)开设c型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多个弹珠定位孔(403);所述弹珠定位孔(403)的形状和所述弹珠(401)的形状契合;所述旋转挡圈(402)开设与所述支撑轴(202)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404);所述支撑轴(202)依次穿过所述通孔(404)和所述第二弯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光灯体(201)盖有扩散罩(203);所述扩散罩(203)由亚克力板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大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100)的第二弯头体的体积;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300)的第二弯头体内预留电源安装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固定第一段(100)和所述墙体固定第二段(300)分别通过轴向螺栓(103)固定在墙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头(101)通过内六角紧固螺钉(104)固定在所述泛光灯体(20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泛光式可调节镜前灯,包括墙体固定第一段、照明段和墙体固定第二段;相邻两段之间安装可调旋转组件;墙体固定第一段的组件和墙体固定第二段的组件相同;墙体固定第一段包括直角弯头;直角弯头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弯头体和第二弯头体;第一弯头体内埋置墙体基座;第二弯头体的一侧和可调旋转组件螺纹连接;照明段包括泛光灯体;泛光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可调旋转组件包括弹珠和旋转挡圈;弹珠固定在泛光灯体的一侧;旋转挡圈开设C型凹槽;凹槽内开设多个弹珠定位孔;弹珠定位孔的形状和弹珠的形状契合。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安装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华舜;龙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优十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