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131发布日期:2021-05-07 19:4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



背景技术:

但是随着目前产品的小型化需求,灯条的宽度要求越来越窄,为了能到达小型化需求,市面上开始出现透镜的宽度略宽于其灯条的宽度的设计。

人们在手工将背光透镜装配至灯条上时,一般为了提高装配速度,会先将多条待装配的灯条并列排放在工作台上,然后固定灯条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再对灯条上的待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加工时,一般工人会先固定其中代加工灯条,然后将背光透镜放置在对应的发光体上。如图1-2所示,在加工此类灯条11过程中,灯条11难免会由于放置透镜10的动作而向两边摆动,因此,该灯条11上的透镜会难以避免地压下与当前灯条11并排的灯条11,于是后者一端被压低后,另一端会隆起,当并排的灯条11数量较多时,隆起的灯条11上的透镜1的边缘有可能与另外的灯条11的边缘卡接,导致灯条11始终隆起,不能恢复原状,需要手工对卡接位置进行分离,影响了多条灯条之间的装配速度,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通过设置悬空槽,能有效避免在将背光透镜安装在灯条上时,对与其并排的灯条的影响,提高装配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入光槽;所述入光槽的内壁为入光面;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出光面;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环形垫脚;所述环形垫脚设于所述入光槽的四周;所述环形垫脚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入光槽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的外环与所述本体的地面之间构成有悬空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垫脚上设有至少一条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悬空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垫脚的底部设有用于增强黏力的磨砂凸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空槽的深度为0.2mm-2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光槽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卡接外部发光体的装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光面上设有若干个圆形凸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槽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散热槽均匀分布在环形垫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悬空槽,能有效避免在将背光透镜安装在灯条上时,对与其并排的灯条的影响,提高装配速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在两条灯条上安装透镜时俯视图;

图2为在两条灯条上安装透镜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入光槽;3、入光面;4、出光面;5、环形垫脚;6、散热槽;7、悬空槽;8、圆形凸点;9、装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入光槽2;所述入光槽2的内壁为入光面3;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出光面4;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环形垫脚5;所述环形垫脚5设于所述入光槽2的四周;所述环形垫脚5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入光槽2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5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5的外环与所述本体1的地面之间构成有悬空槽7。

使用时,发光体发出的光线从入光槽2的入射面射入至本体1内,在本体1内的光线到达出光面4时,从出射面折射射出。通过设置悬空槽7,能有效避免在将背光透镜安装在灯条上时,对与其并排的灯条的影响,提高装配速度。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环形垫脚5上设有至少一条散热槽6;所述散热槽6与所述悬空槽7连通。

通过设置散热槽6能有效增加散热效果,防止发光体损坏。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环形垫脚5的底部设有用于增强黏力的磨砂凸点。

用于增强环形垫脚5与灯条之间的黏结牢固度。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悬空槽7的深度为0.2mm-2mm。

在保证产品小型化的要求的同时,上述深度的防卡接效果最好。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入光槽2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卡接外部发光体的装配槽9。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出光面4上设有若干个圆形凸点8。

具体地,圆形凸点8设置于部分亮度较高的区域。圆形凸点8用于吸收路经到该点的光线,利用圆形凸点8,对光线进行进一步发散。通过吸光网点可以改善发光体的出光均匀度。上述方式的适用性好,成本低,匀光度好。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所述散热槽6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散热槽6均匀分布在环形垫脚5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入光槽(2);所述入光槽(2)的内壁为入光面(3);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出光面(4);

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环形垫脚(5);

所述环形垫脚(5)设于所述入光槽(2)的四周;

所述环形垫脚(5)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入光槽(2)的直径;

所述环形垫脚(5)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直径;

所述环形垫脚(5)的外环与所述本体(1)的地面之间构成有悬空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脚(5)上设有至少一条散热槽(6);所述散热槽(6)与所述悬空槽(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脚(5)的底部设有用于增强黏力的磨砂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槽(7)的深度为0.2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槽(2)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卡接外部发光体的装配槽(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4)上设有若干个圆形凸点(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6)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散热槽(6)均匀分布在环形垫脚(5)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折射式背光透镜,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入光槽;所述入光槽的内壁为入光面;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出光面;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环形垫脚;所述环形垫脚设于所述入光槽的四周;所述环形垫脚的内环直径大于所述入光槽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的外环直径小于所述本体的直径;所述环形垫脚的外环与所述本体的地面之间构成有悬空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悬空槽,能有效避免在将背光透镜安装在灯条上时,对与其并排的灯条的影响,提高装配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蒋礼旺;蒋礼忠;李佳元;蒋义智;李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欧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