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夜光玻璃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2452发布日期:2022-04-21 19:4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夜光玻璃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夹,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夜光玻璃夹。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玻璃幕墙被广泛用于在建筑中,而玻璃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的玻璃夹及玻璃组成的。在夜晚无光线照射的时候,玻璃幕墙整体暗淡,无法照明,也无法给人与美的感觉,同时也存在被误撞的危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缺实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太阳能夜光玻璃夹。
4.其技术方案是: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包括带有直插式竖槽的玻璃夹本体,在所述玻璃夹本体上端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坡面,所述坡面上或玻璃夹本体底座的上平面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直插式竖槽两边的两侧及其底面上设有发光灯,所述玻璃夹本体内下部设有驱动电路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及发光灯分别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5.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储电单元和充放电控制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储电单元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发光灯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6.优选地,所述储电单元为蓄电池、锂电池或法拉电容。
7.优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与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储电单元的正极及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三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及发光灯的正极,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储电单元的负极及发光灯的负极。
8.优选地,所述玻璃夹本体1直插式竖槽两边两侧的发光灯3,与直插式竖槽内放置玻璃的平面向外倾斜呈20—60
°
向设置。
9.优选地,所述发光灯为串联有限流电阻的七彩发光二极管。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计精巧、容易制作,其应用在办公场所、游泳池周边等需要的地方,在夜间即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优点,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的侧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包括带有直插式竖槽的玻璃夹本体1,在所述玻璃夹本体1上端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坡面,所述坡面上或玻璃夹本体底座的上平面处设有太阳能电池2,有利于吸收光能,所述直插式竖槽底面上设有的发光灯3,发光灯3的发光端向上设置,发光时能照射在玻璃夹本体1的竖槽内。所述玻璃夹本体1内下部设有驱动电路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2及发光灯3分别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4包括储电单元41和充放电控制单元42,所述太阳能电池2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2的输入端,储电单元41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2的电源端,所述发光灯3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3的输出端。所述储电单元41为蓄电池、锂电池或法拉电容。
17.实施例二:参照图1—4,一种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包括带有直插式竖槽的玻璃夹本体1,在所述玻璃夹本体1上端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坡面,所述坡面上或玻璃夹本体底座的上平面处设有太阳能电池2,有利于吸收光能,所述直插式竖槽两边的两侧及其底面上设有的发光灯3,发光灯3的发光端向上设置,发光时能照射在玻璃夹本体1的竖槽内。所述玻璃夹本体1内下部设有驱动电路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2及发光灯3分别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4包括储电单元41和充放电控制单元42,所述太阳能电池2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2的输入端,储电单元41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2的电源端,所述发光灯3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43的输出端。所述储电单元41为蓄电池、锂电池或法拉电容。所述玻璃夹本体1直插式竖槽两边两侧的发光灯3,与直插式竖槽内放置玻璃的平面向外倾斜呈20—60
°
向设置。
18.上述实施例一、二中,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42包括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正极与二极管d的正极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储电单元41的正极及三极管t的发射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的基极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及发光灯3的正极,所述太阳能电池2的负极连接储电单元41的负极及发光灯3的负极。
19.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2采用输出电压3—5v、输出电流30ma的即可;所述二极管d的型号为1n4001,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0.1—0.5ω/0.5w,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k,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2k,三极管t的型号为8550,所述发光灯3为串联有限流1k电阻的七彩发光二极管,所述储电单元41可选用3v蓄电池、锂电池或1f容量的法拉电容,以上元器件均可直接购买获得。
20.工作原理:白天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2上,其发出的电能通过二极管d及第一电阻r1给储电单元41充电,充电时在第二电阻r2的作用下,三极管t截止,发光灯3不发光;当天暗后,太阳能电池2不再发电时,在第三电阻r3的作用下,三极管t的基极通过发光灯3及第三电阻r3得到偏置电压而导通,发光灯3随即发出七彩闪光,该七彩闪光通过玻璃夹本体1的直插式竖槽,照射在竖槽内的玻璃上,发出七彩闪亮。
2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计精巧、容易制作,其应用在办公场所、游泳池
周边等需要的地方,在夜间即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优点,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包括带有直插式竖槽的玻璃夹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夹本体上端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坡面,所述坡面上或玻璃夹本体底座的上平面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直插式竖槽两边的两侧及其底面上设有发光灯,所述玻璃夹本体内下部设有驱动电路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及发光灯分别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储电单元和充放电控制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储电单元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电源端,所述发光灯连接充放电控制单元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单元为蓄电池、锂电池或法拉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单元包括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与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储电单元的正极及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三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及发光灯的正极,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负极连接储电单元的负极及发光灯的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夹本体1直插式竖槽两边两侧的发光灯3,与直插式竖槽内放置玻璃的平面向外倾斜呈20—60
°
向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灯为串联有限流电阻的七彩发光二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夜光玻璃夹,包括带有直插式竖槽的玻璃夹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夹本体上端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坡面,所述坡面上或玻璃夹本体底座的上平面处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直插式竖槽两边的两侧及其底面上设有发光灯,所述玻璃夹本体内下部设有驱动电路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及发光灯分别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计精巧、容易制作,其应用在办公场所、游泳池周边等需要的地方,在夜间即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优点,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隋国华 高子泉 李嘉宝 祁双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正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