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129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指便携式照明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申请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非洲的贫穷国家以及中国内陆某些偏远山区,由于其没有建立电网,还存在用不上电的现象;特别是晚上的照明无法解决。
[0003]为此,目前已有部分厂家制造了一些具备储能电源功能的手电筒;该种手电筒包括壳体、控制板、灯板、电池和灯罩;控制板、灯板和电池被安装在壳体和灯罩形成的空间内,其灯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LED灯,上述LED灯发出光线经灯罩出射,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其上还设有充电、放电接口 ;因此,该手电筒也可以作为储能电源使用。
[0004]如此,其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将发的电充到该电池内,该手电筒可以作为照明使用,也可以作为储能电源使用,为手机等设备充电。该种手电筒在这些无电使用的贫困地区及其有用,而且方便,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照明一般用在以下两个场合,一是用在室内作为照明用灯光,这时要求其灯光的发散角度大、光线柔和,明亮,不刺眼;二是晚上用在室外作为手电筒,其要求将光线汇聚,使其照明的距离较远,光线的发散角度较小,光束较亮。
[0005]而目前现有便携式照明装置的功能较单一,一般仅简单的作为室内照明用灯光或者功能单一的提供远距离照明的手电筒。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解决现有便携式照明装置的功能较单一,仅简单的作为室内照明用灯光或者功能单一的提供远距离照明的手电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壳体、灯罩、电池、控制板及灯板;
[0008]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
[0009]所述电池、控制板和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和灯罩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灯板电连接;
[0010]其中,所述灯板的正面上设有若干LED灯,所述LED灯包括设在灯板正面中心位置处的聚光LED灯和分布在灯板正面上的匀光LED灯;
[0011]所述灯罩包括位于顶部中心处的聚光区和围绕所述聚光区以外的匀光区;
[0012]所述匀光LED灯出射的光线从所述灯罩上的匀光区出射;
[0013]所述灯罩内中心位置处设有聚光柱,所述聚光柱与所述聚光LED灯正对,将所述聚光LED灯出射的光线汇聚后从所述灯罩上的聚光区出射。
[00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由于其灯板上LED灯包括设在灯板正面中心位置处的聚光LED灯和分布在灯板正面上的匀光LED灯,因此,其具备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匀光状态下,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此时,灯板上的匀光LED灯点亮;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聚光状态下,作为手电筒使用,此时,灯板上的聚光LED灯点亮。
[0015]优选地,所述聚光柱下端设有灯孔,所述聚光LED灯被安置于所述灯孔内。
[0016]优选地,所述聚光区部分下凹形成有出射孔,所述出射孔内设有匀化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匀化结构为复眼结构。
[0018]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外壳,以及置于所述筒状外壳内的内壳;
[0019]所述内壳下端形成有电池安装腔,所述内壳的上端形成有控制室;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腔内;所述控制板安装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控制板的上端。
[0020]优选地,所述控制板沿所述内壳中心轴的方向插设在所述控制室内,所述灯板沿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控制室的开口处。
[0021]优选地,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卡合呈一整体。
[0022]优选地,所述控制板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和若干外接输入输出接口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包括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0023]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区、指示孔和外接插孔;
[0024]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外壳上电源开关区对应,在所述电源开关区施加外力,可实现对所述电源开关操控;
[0025]所述电源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指示孔位置处;
[0026]所述若干外接输入输出接口从所述外接插孔中露出。
[0027]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灯罩连接处、以及外壳上与外界相通处,均设有防水密封结构。
[0028]优选地,所述外接插孔上安装胶塞;所述指示孔内安装有指示灯罩,所述指示灯装在所述指示灯罩内。
[0029]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卡柱,所述内壳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柱与卡槽配合,将所述内壳卡扣在所述外壳内。
[003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可将整个便携式照明装置悬挂的吊钩。
[003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上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
[0032]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照明系统中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灯板上LED灯包括设在灯板正面中心位置处的聚光LED灯和分布在灯板正面上的匀光LED灯,因此,其具备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匀光状态下,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此时,灯板上的匀光LED灯点亮;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聚光状态下,作为手电筒使用,此时,灯板上的聚光LED灯点亮。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优选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分解示意图;
[00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优选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优选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立体示意图;
[00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优选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5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38]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灯板正面示意图。
[0039]其中,1、外壳;2、灯罩;3、内壳;4、控制板;5、电池;6、灯板;11、外接插孔;12、电源开关区;13、指示孔;14、吊钩;15、胶塞;16、密封圈;21、聚光区;22、匀光区;23、聚光柱;211、出射孔;231、灯孔;212、匀化结构;3a、第一半壳;3b、第二半壳;31、电池安装腔;32、控制室;33、卡槽;41、按键感应圈;42、指示灯罩;61、聚光LED灯;62、匀光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1]实施例1
[0042]本例结合附图,给出了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照明装置进行具体解释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
[0043]如图1所示分解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剖视示意图,本例提供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壳体、灯罩2、电池5、控制板4及灯板6 ;
[0044]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灯罩2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处;
[0045]所述电池5、控制板4和灯板6安装在所述壳体和灯罩2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电池5与所述控制板4电连接,所述控制板4与所述灯板6电连接,所述电池5为所述控制板4及灯板6提供电源;
[0046]本例中,如图2、图6所示,所述灯板6的正面上设有若干LED灯;所述LED灯包括设在灯板6正面中心位置处的聚光LED灯61和分布在灯板6正面上的匀光LED灯62 ;
[0047]所谓的聚光并不指其LED灯具备聚光的功能,匀光也并不指其LED灯特别具备匀光的功能,而仅仅为将两种LED灯相区别的前缀。该聚光LED灯61为一单颗LED灯珠或者若干颗LED灯珠集成而成。
[0048]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灯罩2包括位于顶部中心处的聚光区21和围绕所述聚光区21以外的匀光区22 ;
[0049]所述匀光LED灯62出射的光线从所述灯罩2上的匀光区22出射;该匀光区22出射的光线柔和,适合作为室内照明使用。
[0050]所述灯罩2内中心位置处设有具有折射聚光功能的聚光柱23,所述聚光柱23与所述聚光LED灯61正对,将所述聚光LED灯61出射的光线汇聚后从所述灯罩2上的聚光区21出射。该聚光柱23所起的作用为汇聚光线,将聚光LED灯61发出的光线汇聚后出射,该聚光区21出射的汇聚光线照明的距离较远,光线的发散角度较小,光束较亮。
[0051]因此,该便携式照明装置具备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匀光状态下,作为照明灯具使用,此时,灯板6上的匀光LED灯62点亮;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工作在聚光状态下,作为手电筒使用,此时,灯板6上的聚光LED灯61点亮。其控制聚光LED灯61和匀光LED灯62的工作模式的切换过程具体由控制板4控制。
[0052]本例中,所述聚光柱23下端设有灯孔231,所述聚光LED灯61被安置于所述灯孔231内。如此,其聚光LED灯61发出的光线,使其尽量都被该聚光柱23所汇聚,形成汇聚光束出射,提高其汇聚光线的效果。
[0053]所述聚光区21部分下凹形成有出射孔211,所述出射孔211内设有匀化结构212。本例中,所述匀化结构212为复眼结构(即复眼透镜阵列),复眼结构用于将从聚光柱射出的光进行复合,使射出去的光更均匀。
[0054]本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外壳1,以及置于所述筒状外壳I内的内壳3 ;
[0055]所述内壳3下端形成有电池安装腔31,所述内壳3的上端形成有控制室32 ;所述电池5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腔31内;所述控制板4安装在所述控制室32内;所述灯板6位于所述控制板4的上端;
[0056]所述外壳I与所述灯罩2连接处、以及外壳I上与外界相通处,均设有防水密封结构。
[0057]其中,该外壳I与灯罩2采用螺纹连接,其灯罩2呈半球形,被拧紧在该外壳I的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