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018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中,灯塔不仅具备照明的功能,还有美观装饰的效果,特别是在郊外、海岛、沙漠等地区修建的灯塔。灯塔主灯射程远,需要的供电功率大,对电源的要求高。很多灯塔建设在野外偏僻的地方,有些海上的灯塔甚至建设在孤岛上,给这些灯塔供电成了一个难题。
[0003]现在的灯塔电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线传输电源。但这类电源主要用于靠近有人居住或架高压线的灯塔,不适宜用于偏远地方的供电。2.太阳能电池板型电源。主要用于远离人员居住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的灯塔,但如果遇到连续光照强度不够或是海上乌云密布雷雨交加的日子,供电能力会大大减弱。3.风能发电型电源。部分风能比较充裕的灯塔会在其附近安装风力发电机,以供其电力消耗。但也怕遇到风力不足的时候,需要麻烦人力察看检测。4.柴油机发电。但柴油供应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该灯塔装置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并添加了磁发电装置同时供电,提供充足的电源,并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感受光照强度从而自动控制灯塔照明。本装置可以大量节省供电的人力财力,经济环保,节能高效,美观大方。采用一种新型的铜铟镓砸薄膜吸收太阳能,发展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灯塔供电难度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包括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灯塔顶部外壳(1)、光线传感器(2)、发光二极管(3)、控制开关(11)和单片机(4);
[0007]所述灯塔顶部外壳(1)位于灯塔的顶部,光线传感器(2)安装在灯塔顶部外壳(1)上方,所述发光二极管(3)安装于灯塔顶部外壳(1)下方;发光二极管(3)与控制开关(1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1)与单片机(4)连接。
[0008]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池组(9)、充电保护电路(10);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通过蓄电池组(9)与充电保护电路(10)连接;控制开关(11)与蓄电池组(9)连接,蓄电池组(9 )与充电保护电路(10 )连接;充电保护电路(10 )与单片机(4 )连接。
[0009]所述单片机(4)安装在灯塔内部;所述的单片机(4)为STC单片机或ATMEL单片机。
[0010]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外覆聚酯膜(7)、内衬铜铟镓砸膜(8);外覆聚酯膜(7)为一种防水性能强的膜,所述内衬铜铟镓砸膜(8)能吸收太阳光,储存太阳能,向蓄电池组
(9)充电。
[0011]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利用现有技术,主要包括风轮、发电机、尾翼和支座等部分,由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风能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串联,并与充电保护电路相连,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中。
[0012]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现有技术,主要包括外覆聚酯膜、内衬铜铟镓砸膜、太阳能控制器、微型逆变器、二维自动旋转台和支座等部分,由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串联,并与充电保护电路相连,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中。所述外覆聚酯膜、内衬铜铟镓砸膜、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微型逆变器用导线连接成常规供电电路。
[0013]所述磁能发电装置利用现有技术,主要包括磁铁、线圈、转子、手柄等部分,由单片机控制,所述磁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串联,并与充电保护电路相连,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中。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光线传感器2监测灯塔附近的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4 ;当光照强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发光;当光照强度低于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熄灭。利用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作为该装置的能量供给源,并采用新型的内衬铜铟镓砸膜8。本装置具备经济环保、高效安全、适用面广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灯塔供电难度大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照明、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图。
[0018]图中:1 一灯塔顶部外壳、2—光线传感器、3—发光二极管、4一单片机、5—磁能发电装置、6—风能发电装置、7—外覆聚酯膜、8—内衬铜铟镓砸膜、9 一蓄电池组、10—充电保护电路、11 一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0]—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由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构成。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照明系统包括1灯塔顶部外壳、2光线传感器、3发光二极管、4单片机。
[0022]所述灯塔顶部外壳1安装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顶部,用于对发光二极管3起到防雨、防尘的作用。
[0023]所述发光二极管3安装于灯塔顶部外壳1下方,用于照明;发光二极管3与控制开关11通过导线串联而连接。
[0024]所述控制开关11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3是否照明,它受单片机4控制。
[0025]所述单片机4安装在灯塔内部,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信号处理、分析和控制;所述的单片机4为STC单片机或ATMEL单片机。
[0026]所述光线传感器2安装在灯塔顶部外壳1上方,用于监测灯塔附近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发光实施照明;当光照强度低于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熄灭。
[0027]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和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池组9、充电保护电路10和单片机4。
[0028]所述风能发电装置6与蓄电池组9串联,与充电保护电路10相连。所述风能发电装置6利用现有技术,由单片机4进行控制,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9中。
[0029]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现有技术,具体包括外覆聚酯膜7、内衬铜铟镓砸膜8,由单片机4进行控制,所发电量储存于蓄电池组9中。所述外覆聚酯膜7为一种防水性能强的膜,所述内衬铜铟镓砸膜8能吸收太阳光,储存太阳能,通过现有技术向蓄电池组9充电。所述蓄电池组9用于提供观测系统所需电量,蓄电池组9与单片机4相连用于控制整个观测系统。
[0030]所述磁能发电装置5与蓄电池组9串联,与充电保护电路10相连。所述磁能发电装置5利用现有技术可以通过人手动使转子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9中。本实用新型在供电装置中添加磁能发电装置5,不仅能够提供应急电源;还能够充分满足青年人追求时尚和猎奇的心理,具有娱乐、美观、新颖和时尚的效果。
[0031]本实用新型通过距离光线传感器2监测灯塔附近的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4.当光照强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发光;当光照强度低于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熄灭。利用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作为该装置的能量供给源,并采用新型的内衬铜铟镓砸膜8。本装置具备经济环保、高效安全、适用面广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灯塔供电难度大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照明、美观实用。
【主权项】
1.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包括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灯塔顶部外壳(1)、光线传感器(2)、发光二极管(3)、控制开关(11)和单片机(4); 所述灯塔顶部外壳(1)位于灯塔的顶部,光线传感器(2)安装在灯塔顶部外壳(1)上方,所述发光二极管(3 )安装于灯塔顶部外壳(1)下方;发光二极管(3 )与控制开关(1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1)与单片机(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太阳能发电装置、蓄电池组(9)、充电保护电路(10);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通过蓄电池组(9)与充电保护电路(10)连接;控制开关(11)与蓄电池组(9)连接,蓄电池组(9)与充电保护电路(10)连接;充电保护电路(10 )与单片机(4 )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4)安装在灯塔内部;所述的单片机(4)为STC单片机或ATMEL单片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外覆聚酯膜(7)、内衬铜铟镓砸膜(8);外覆聚酯膜(7)为一种防水性能强的膜,所述内衬铜铟镓砸膜(8)能吸收太阳光,储存太阳能,向蓄电池组(9)充电。
【专利摘要】一种自发电的节能灯塔,包括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灯塔顶部外壳(1)、光线传感器(2)、发光二极管(3)、控制开关(11)和单片机(4);供电系统包括风能发电装置(6)、太阳能发电装置、磁能发电装置(5)、蓄电池组(9)、充电保护电路(10)。当光照强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发光;当光照强度低于阈值时,单片机(4)向控制开关(11)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3)熄灭。利用磁能发电装置(5)、风能发电装置(6)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作为该装置的能量供给源,并采用新型的内衬铜铟镓硒膜(8)。本装置具备经济环保、高效安全、适用面广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灯塔供电难度大的问题,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照明、美观实用。
【IPC分类】F21V23/04, F21S9/02, F21V23/00, F21Y115/10, F21S9/03, F21W111/043, F21S9/04, F21V19/00
【公开号】CN205090311
【申请号】CN201520879704
【发明人】尹家波, 贺舒婷
【申请人】武汉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