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ed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117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新型led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LED投光灯,其包括一第一腔体与一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相互独立;所述LED投光灯进一步包括一配光结构及一电气组件,所述配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电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有利于获得均匀照度及泛光效果,所述LED投光灯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
【专利说明】
新型LED投光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投光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LED投光灯。
【【背景技术】】
[0002]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1de)是一类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和辐射能的发光器件,具有效率高、功耗小、寿命长、发光质量高、光色纯等优点。其中,LED投光灯由于道路广告照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公园和花坛等中,对于出射光束角度、照明亮度等有较高要求。
[0003]现有的LED投光灯由于安装结构与配光结构的限制,无法有效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可实用性广、出光率高的LED投光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较优出光效果的新型LED投光灯。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LED投光灯,其包括一第一层结构与一第二层结构,所述LED投光灯进一步包括一配光结构及一灯杆安装结构,所述配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结构内,所述灯杆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层结构的底表面。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与所述第二层结构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至少一电线孔,所述电线孔贯穿所述隔板。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上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下连接部件,所述上连接部件与所述下连接部件--匹配并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卡扣部件,所述第二层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下卡扣部件,所述上卡扣部件与所述下卡扣部件一一匹配设置并卡合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上连接部件与所述上卡扣部件设置在所述LED投光灯相对应的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一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不同侧的线通孔,所述线通孔进一步包括一防水盖及一防水盖密封圈。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一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包括一电源、至少一保险管、至少一防雷器及至少一呼吸器;所述防雷器设置在所述电源与所述呼吸器之间,所述保险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的一侧。
[0012]优选地,所述电气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电源支撑架、一电源压片、一保险管座及一防雷器转接板;所述电源支撑架与所述电源压片将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防雷器转接板将所述防雷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保险管座将所述保险管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
[0013]优选地,所述电气组件还包括一接线端子及一接线端子台,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防雷器与所述保险管之间,所述接线端子台设置在所述电源的另一侧。
[0014]优选地,所述配光结构包括至少一透镜及一反光罩结构,所述透镜收容于所述反光罩结构之内,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光罩结构形成一光学系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LED投光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包括第一层结构20与第二层结构30,所述第一层结构20内设有配光结构80。所述第二层结构30内设有灯杆安装结构90,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可用于将所述LED投光灯10多角度安装在多种不同的灯杆上,使所述LED投光灯10具有广泛适用性。所述配光结构80与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分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结构20与所述第二层结构30中,可使所述LED投光灯10内部空间优化分布。
[0017]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可分为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分别设置有配光结构及电气组件,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相互独立,可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层结构中的电气组件过热而对第二层结构中的配光结构造成影响,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层结构与所述第二层结构之间空气流通,起到防爆的效果。
[0018]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包括至少一透镜与反光罩结构匹配组成一光学系统,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光罩结构共同作用,使由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及所述反光罩结构反射后,朝向一定角度进行投射。此外,通过调整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光罩结构的夹角(如70°-100°),可进一步对所述LED投光灯投射的高度、范围、照度等进行调整,如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反光罩与所述透镜的夹角(如70°-100°),可使所述LED投光灯光线投射角度抬高,而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反光罩、第三反光罩与所述透镜的夹角,则可使所述LED投光灯光线投射范围变宽。
[0019]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进一步包括上曲面与下曲面,所述上曲面与所述下曲面为非对称结构且厚度不均一,以及对所述上曲面与所述下曲面曲率变化范围的限定,可以使经过所述透镜折射的光线与所述反光罩结构整体配合,以获得最优的投射效果,提高出光效率,并避免形成局部的光斑。
[002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包括第一层结构及第二层结构,两者还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层结构与所述第二层结构分为上述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在所述隔板上还设有至少一电线孔,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配光结构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电气组件电性连接。
[0021]6、所述电气组件进一步包括电源、保险管、防雷器及呼吸器,并对上述四个组件之间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从而进一步对所述LED投光灯的内部结构进行配置,以获得最优的组件布局。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LED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所示LED投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3A是图1中所示LED投光灯的第二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B是图1中所不LED投光灯的第一外壳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26]图4A是图1中所示LED投光灯的防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7I图4B是图4A中所示G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LED投光灯的仰视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与灯杆安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A是图6中所示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与灯杆安装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B是图7A中所示另一种形状的灯杆与LED投光灯的安装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A是图6中所示第一安装部件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8B是图6中所示第二安装部件沿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SC是图8A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变形实施方式的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8D是图8A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又一变形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0036]图9是图6中所示沿F-F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OO37 ]图1OA是图7A中所示沿E-E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38]图1OB是图7A中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与灯杆配合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003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LED投光灯的配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3A是图12中所示LED投光灯的透镜的主视图。
[0042 ]图13B是图13A中所示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13C是图13A中所示透镜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4]图13D是图13A中所示透镜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5]图14A是图13B中所示透镜的上曲面与下曲面的光路示意图。
[0046]图14B是图13B中所示的透镜的第二侧面光路示意图。
[0047]图14C是图13A中所示透镜的第一侧面剖面部分光路示意图。
[0048]图14D-图14E是图13A中所示透镜的极坐标光强度分布曲线。
[0049]图15A是图12中所示的LED配光结构的反光罩结构与遮盖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50]图15B是图15A中所示反光罩结构中的第一反光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1]图15C是图15B中所示反光罩结构中的第一反光罩沿E-E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52]图lf5D是图15B中所示反光罩结构中的第一反光罩的主视图。
[0053]图15E是图MD中H处放大示意图。
[0054]图16A是图12中所不LED配光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光路不意图。
[0055]图16B是图16A中所示LED配光结构另一角度的光路示意图。
[0056]图17A是图16A中所示LED配光结构的单灯效果图。
[0057]图17B是图16A中所示LED配光结构的等强度分布图。
[0058]图17C-图17D是图16A中所示LED配光结构的极坐标光强度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60]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或“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内”、“外”、“上”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0061]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投光灯10,所述LED投光灯10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一第一层结构20、一隔板103及一第二层结构30。
[0062]其中,所述第一层结构20包括一第一外壳21,所述第二层结构20包括一第二外壳21,所述隔板103与第一外壳21之间形成一光源腔(第一腔体)101,所述隔板103与第二外壳31之间形成一电源腔(第二腔体)102。由于所述隔板103的设置,所述光源腔101与所述电源腔102之间密封且相互独立。所述隔板103与所述第二外壳21之间可通过螺丝拧合、封胶固定、卡接固定等方式连接固定。
[0063]所述第一外壳21为一类三角柱体且具有平滑连续曲面的中空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外壳21的较大的一面还设有一光线窗口(未标号),在该光线窗口上覆盖有一玻璃罩105,其为所述LED投光灯10光线的投射窗口且可用于安装者观察光源腔101内的状态。其中,所述玻璃罩105通过所述玻璃罩压板1051进行压合。
[0064]所述第一外壳21的下部与所述隔板10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隔板103上还设有一电线孔1031,所述电线孔1031用于使所述光源腔101与所述电源腔102之间电线可导通。为了使所述光源腔101与所述电源腔10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电线孔1031还设置有软胶塞,从而避免所述光源腔101与所述电源腔102之间空气流通,起到防爆的效果。
[0065]所述第一层结构20进一步包括一配光结构80、及至少一上卡扣部23,其中,所述配光结构80设置在所述光源腔101内,所述上卡扣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1的后部的外边缘处,其中,所述第一外壳21的前部指的是所述LED投光灯10中光线射出的一面,而所述第一外壳21的后部指的是所述LED投光灯10中没有任何光线射出的一面。
[0066]所述第二外壳31为一四方体的中空壳体。所述电源腔102内设有电气组件40,所述第一外壳31的内部设有用于卡接所述电气组件40的卡合结构(未标号)。
[0067]设置在所述电源腔102内的所述电气组件40包括一电源41、至少一保险管42、至少一防雷器43、至少一呼吸器44及若干导线45,其中,所述电源41通过所述导线45分别连接所述保险管42、所述防雷器43及所述呼吸器44。为了使所述导线45可以更加有序的安装在所述电源腔102内,所述电气组件40还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接线端子台46及至少一接线端子47,具体所述接线端子台46与所述接线端子47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所述电源41、所述保险管42、所述防雷器43等元件的位置、大小相关。
[0068]所述第二外壳3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呼吸器通孔312,所述呼吸器通孔312贯穿所述第二外壳31的外壁,所述呼吸器44设置在所述呼吸器通孔312中,所述呼吸器44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外壳31,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电源腔102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气体流通效果,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呼吸器44设置在所述电源41及所述防雷器43的附近。
[0069]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21与所述隔板103之间、所述第二外壳31与所述隔板103之间还可设置有至少一密封圈104,所述密封圈104可用于使所述隔板103与所述第一外壳21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所述密封圈104可优选为发泡软胶、橡胶等材料。
[0070]请参阅图3A,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31的前后部与所述第一外壳21相对应。所述第二外壳3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其后部的下连接件34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其前部的下卡扣部件33,所述下卡扣部件33与所述上卡扣部件23设置的位置及数量一一对应。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34及所述下卡扣部件3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外壳21的前部与所述第二外壳31的前部还可通过所述上卡扣部23与所述下卡扣部33之间扣合。
[0071]所述第二外壳3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线通孔311,所述线通孔311包括一防水盖3111及一防水盖密封圈3112。其中,所述防水盖密封圈3112设置在所述线通孔311与所述防水盖3111之间。所述线通孔311设置的实际位置与设置在所述电源腔102内的电气组件40的分布位置有关。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线通孔311的数量还可为两个、三个、四个或其它,具体可根据所述导线45的多少而决定。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21包括三个线通孔311,如图3A中所示,三个所述线通孔311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1的后部及两侧,其中,方向901、方向902与方向903分别表示为电线出线方向。
[0072]所述电源41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31内部中间,所述电源41通过一电源支撑架411与一电源压片412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31内。
[0073]所述防雷器43设置在所述电源41与所述呼吸器44之间,所述防雷器43通过所述防雷器转接板431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31内。
[0074]所述保险管42设置在所述电源41的一侧,所述保险管42通过所述保险管座421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31内。
[0075]所述接线端子47设置在所述防雷器43与所述保险管42之间,所述接线端子47上缠绕连接有导线45。所述接线端子台46设置在所述电源41的另一侧,所述接线端子台46上缠绕连接有导线45。
[0076]所述电气组件40中各元件的排布位置可有效减少导线45的使用量且避免导线出现过多的弯折,使导线45的布线更加简洁、美观,便于安装者操作。
[0077]如图3A中所示,电线904可穿过所述电线孔1031,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结构20的配光结构80连接,使所述配光结构80与所述电气组件40实现电性连接。
[0078]请参阅图4A-图4B,所述第一层结构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连接部件24,所述上连接部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21的前部外边缘处,与所述下连接件34—一匹配并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层结构20的后部与所述第二层结构30的后部之间形成连接结构。
[0079]如图4A-图4B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所述第一外壳21的边缘部位还设置有防水结构313,所述防水结构313进一步包括第一防水密封圈3131和第二防水密封圈3132,所述防水结构313的设置可防止水进入所述LED投光灯10内部,并可避免水滞留在所述LED投光灯的外表面。
[0080]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结构30包括一第二层外壳31,所述第二层外壳31底表面设有一 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90。
[0081]所述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中包括安装部件(未标号),所述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件91、第二安装部件92及第三安装部件93,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及所述第三安装部件9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外壳31的外表面。
[0082]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之间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需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使用。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件还可包括第三安装部件、第四安装部件及第五安装部件,在此不受限制。
[0083]此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件91的底面、第二安装部件92的底面与第三安装部件93的底面之间呈一定夹角,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及所述第三安装部件93之间为同轴且相互独立设置。
[0084]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包括第一中心区911、第一平面区912及第二平面区913,所述第一中心区911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第二平面区913之间。
[0085]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包括第二中心区921、第三平面区922及第四平面区923,所述第二中心区921设置在所述第三平面区922及所述第四平面区923之间。
[0086]所述第一平面区912、第二平面区913、第三平面区922及所述第四平面区923均可分别细分为一水平面段(未标号)及一弧面段(未标号)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平面区922与所述第四平面区923对称设置。
[0087]所述第三安装部件93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931,两个及以上的所述安装孔931为对应设置,优选为对角设置,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93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93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外壳31的四个角处。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931的数量还可进一步为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等,其具体的数量不受限制,可根据投光灯产品的实际需求做相应的调整。
[0088]所述第三安装部件93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平板932(标号件图8),所述安装平板93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位置及数量对应的通孔(图未示)。所述安装平板932可用于连接外设的其它安装结构,从而使外设的其它安装结构可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投光灯10。
[0089]请参阅图6-图7A,提供一灯杆96,所述灯杆96为长方体形状,所述灯杆96—端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外壳31外表面的所述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中,并与其平行设置。所述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进一步包括一拧合部件94与一固定部件95,所述拧合部件94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和/或第二安装部件92两侧的拧合孔941,如图3中所示,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安装部件92的两侧(即所述灯杆96的两侧)均分别对称设置有拧合孔941。
[0090]所述固定部件95包括至少一个抱箍952及与所述拧合孔941匹配设置的螺母95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抱箍95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所述抱箍952通过所述螺母952与所述拧合部941配合,从而将所述灯杆96与所述LED灯杆的灯杆安装结构90固定。
[0091]请参阅图7B,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灯杆96还可为圆柱状,所述灯杆96亦可与所述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中的第一安装部件91与第二安装部件92通过固定部件95固定连接。
[0092]请参阅图8A,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第二平面区913之间的所述第一中心区911略低于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的最高平面与所述第一中心区911的最低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i。
[0093]由图中还可知,所述第一中心区911为弧形曲面,第一平面区912与第二平面区913为形状相对称的半弧形曲面,所述第一中心区911、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的表面形成连续平滑的曲面。所述第一中心区911的曲率为0-0.1,所述曲率更优为0-
0.0630。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的曲率为0-0.08,所述曲率更优为0-
0.04ο
[0094]请参阅图SB,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中,设置在所述第三平面区922与所述第四平面区923之间的所述第二中心区921略低于所述第三平面区922与第四平面区923。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的最高平面与所述第二中心区921的最低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2。其中,所述高度差hi大于所述高度差h2。
[0095]由图中还可知,所述第二中心区921为弧形曲线,第三平面区922与第四平面区923为形状相对称的半弧形曲线,所述第二中心区921、所述第三平面区922与所述第四平面区923的表面形成连续平滑的曲面。所述第二中心区921的曲率为0-0.1,所述曲率更优为0-
0.0630。所述第三平面区922与所述第四平面区923的曲率为0-0.08,所述曲率更优为0-
0.04ο
[0096]请参阅图SC,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区911'的横截面为由三段直线形成的凹状,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也有多段直线形成。
[0097]请参阅图8D,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区911〃的横截面还可进一步为直角凹状,所述第一平面区912〃与所述第二平面区913〃为具有倾斜角60°-90°的L形状。
[0098]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中的第一中心区911包括一第一支点区9111,所述第一支点区9111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区911靠近所述LED投光灯10中心处的一端。由图中可知,所述第一中心区911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90°。
[0099]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中的第二中心区921包括一第二支点区9211,所述第二支点区9211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区921靠近所述LED投光灯10中心处的一端。由图中可知,所述第二中心区921具有一定倾斜角度a(所述第二中心区921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即为倾斜角度a)的斜面,所述倾斜角度a为0°_5°,所述倾斜角度a更优选为1°_5°,最优为3°、4°、4.5°或5。。
[0100]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中的第二中心区921、第三平面区922与第四平面区923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1均倾斜相同的角度。
[0101 ]所述第一支点区9111的厚度h3为0.5-4mm,所述厚度h3更优选为l_3mm,所述厚度h3更优选为2mm。所述第二支点区9211的厚度114为0.5-41111]1,所述厚度114更优选为1-31111]1,所述厚度h4更优选为1.5mm、2mm、2.5mm或3mm。
[0102 ]请参阅图1OA,本实用新型中所述LED投光灯1的灯杆安装结构90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当具有长方体形状的所述灯杆9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接触并贴合时,所述灯杆9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平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安装角度al。此时,所述灯杆96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半弧面921的第二支点区9211接触,所述灯杆96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的表面接触,由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表面为连续平滑的面,因此,当所述灯杆96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的表面接触时,可增大接触面积及受力面积。进一步地,采用两个所述抱箍951配合所述螺母952与所述拧合孔941,将所述灯杆96固定安装在所述投光灯10的第二层外壳31上。
[0103]请参阅10B,本实用新型中所述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90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二【具体实施方式】与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具有长方体形状的所述灯杆96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接触并贴合,此时,所述灯杆96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安装角度a2。所述灯杆96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半弧面911的第一支点区9111接触,所述灯杆96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的表面接触,所述灯杆96表面只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远离所述投光灯10的一端的表面接触。
[0104]其中,所述安装角度al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角度a2,所述安装角度al与所述安装角度a2更优选为0°-5°,还可进一步优选为3-5°,如可具体为3°、4°、4.5°、5°或5.5°。其中,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角度al为5°,而所述安装角度a2为0°。
[0105]如图7A中所示,在图7A中为所述LED投光灯10与长方体状灯杆96结合,在安装过程中,当安装角度与所述垂直方向的夹角为0°时,所述灯杆96可第一平面区912及第二平面区913接触。当安装角度与所述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时,所述灯杆96可第三平面区922及第四平面区923接触。
[0106]如图7B中所示,在图7B中为所述LED投光灯10与圆柱状的灯杆96结合,在安装过程中,当安装角度与所述垂直方向的夹角为0°时,所述灯杆96可与第一中心区911与第一平面区912及第二平面区913相接的点接触或与第一中心区911的中心点接触。当安装角度与所述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时,所述灯杆96可与第二中心区911与第三平面区922及第四平面区923相接的点接触或与第一中心区921的中心点接触。
[0107]请参阅图11,所述第三安装部件93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平板932,所述安装板932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安装孔931相匹配设置的通孔(未标号),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931之间可通过螺丝拧合固定,从而将所述安装板932固定在所述第二层外壳31上。所述安装板932上还可包括与所述灯杆96相结合的固定结构,如卡合结构、抒合结构、扣合结构等。
[01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还可适用于形状为三角柱状、半弧柱状、椭圆形等形状的所述灯杆96的安装,所述灯杆96可为空心管状或实心杆状,通过配合不同大小抱箍931,所述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90还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灯杆96的安装,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90可实现灯杆与所述投光灯10之间形成0-5°的安装角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10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具有第一安装部件91与第二安装部件92,两者之间呈梯度设置且呈一定安装角度,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的一端高度递增。因此,当与所述灯杆96配合安装时,可有效增大所述LED投光灯的灯杆安装结构90与所述灯杆96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安装的稳定性。
[01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的灯杆安装结构90,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一中心区911 (912)及对称设置在中心区911 (912)两侧的平面区912(922)或913(923),所述中心区的曲率为0-0.1,所述平面区的曲率为0-0.08。这样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灯杆的安装,如圆柱体、长方体或三角柱体均可在上述安装部件中得到较大的安装接触面。
[01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包括至少一抱箍951,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灯杆96平行方向的两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拧合孔941,所述抱箍951与拧合孔941配合连接。通过采用抱箍固定,不仅可以简化安装步骤,还可通过抱箍尺寸与形状的选择,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灯杆的安装。
[01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的灯杆安装结构90包括第三安装部件93,该第三安装部件93上设置有除杆状结构外的其他类型安装结构,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1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与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灯杆96配合,且可以一定倾斜角度进行安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1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所述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件91与第二安装部件92)的最低面与所述LED投光灯10的第二层外壳31的表面呈一定角度,可实现所述LED投光灯10与所述灯杆96之间也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以使所述LED投光灯10的安装及使用更为便捷。
[0115]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呈梯度设置,梯度可利于不同形状的所述灯杆96可与所述安装部件贴合更紧密。
[0116]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一中心区(第一中心区911或第二中心区921)及对称设置在中心区两侧的平面区(第一平面区912与第二平面区913或第三平面区922与第四平面区923);所述平面区由一水平面段及一弧面段组成。其中,所述中心区的曲率为0-0.1,所述平面区的弧面段的曲率为0-0.08,可使所述灯杆96与所述安装部件之间的贴合面更大,从而使其安装固定结构更为牢固。
[0117]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的安装角度为0°,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的安装角度为5°,且所述灯杆96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上的安装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灯杆96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上的安装角度,且该安装角度为0°-5°,对所述灯杆96与所述LED投光灯10的安装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
[0118]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91包括一第一支点区9111,所述第二安装部件92包括一第二支点区9211,且所述第一支点区9111与所述第二支点区9211的厚度分别为0.5-4mm,这样的设置可对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中受力较大的部位(第一支点区9111与第二支点区9211)进行加厚设计,从而可延长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的使用寿命。
[0119]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中至少两个所述安装部件为同轴且相互独立设置,其提供了另外一种所述灯杆96的安装方式。
[012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还可采用抱箍952及拧合孔941配合方式将所述灯杆96与所述LED投光灯10连接,还可采用一安装板932以配合其他固定结构使用,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的灯杆安装结构90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尺寸的灯杆,并满足对安装角度的多种需求。
[0121]请参阅图12,所述配光结构80包括三个透镜81、一反光罩结构82及一与所述透镜81对应设置的光源83,其中,所述透镜81设置在所述反光罩结构82中,所述光源83可嵌入设置在所述透镜81内。
[012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透镜8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所述透镜81及与其匹配的所述光源83的数量可为2个、3个、4个或5个,其排布方式也不受限制。
[0123]请参阅图13A-13D,所述透镜81包括一上曲面811、一下曲面812及一下平面816,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平面816相接,所述下曲面812由所述下平面816中部内凹形成。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曲面812为平滑连续曲面。
[0124]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平面816的相接处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一侧面801,所述透镜81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两所述第一侧面801之间的第二侧面802,所述第一侧面801、所述第二侧面802与所述下平面816呈一定角度连接。
[0125]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侧面801、第二侧面802对由所述光源83产生的光线进行全反射,从而起到光线收集的作用。
[0126]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802与所述下平面816的夹角分别为0°-45°,所述夹角较佳设置为25-45°,根据实际光学要求及用料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最佳为35°,所述夹角的设置可根据实际光学要求及用料调整,在此不受限制。
[0127]如图13B中所示,所述透镜81进一步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曲面812与所述下平面816相接处的凹槽813。所述凹槽813分别与所述下曲面812联通,所述凹槽813用于与所述光源压片831的所述槽口8311相匹配固定,从而使所述光源压片831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有效精准定位,还可以防止所述光源83由于所述LED投光灯10的震动而造成位移。
[0128]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平面816的四周还包括四个凸块814,所述凸块814的设置,则可避免由于所述光源83具有一定厚度,在安装并嵌入所述透镜81的过程中,在所述透镜81与所述光源83之间产生缝隙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杂光的收集聚拢。
[0129]所述透镜81进一步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透镜通孔815及透镜凸柱(未标号),所述透镜通孔815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面与上曲面811及所述第二侧面与上曲面811,所述透镜凸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透镜凸柱为中空结构,所述透镜凸柱与所述透镜通孔815贯通连接,所述透镜通孔815与所述透镜凸柱相配合,用于将所述透镜81、所述光源83与所述第一遮盖板841通过螺丝旋拧固定。所述透镜通孔815的内径为7mm-8mm,其内径较佳地为7.5mm,所述透镜凸柱的内径可为3.5mm-5.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通孔的内径选择为4_。
[0130]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曲面812均为曲率连续变化的自由曲面,所述上曲面的曲率小于所述下曲面的曲率。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曲面811为一透镜出光面,所述下曲面812为一透镜入光面。所述上曲面811为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根据视图的不同,也可理解为前后对称、左右不对称,此处定义为其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所述下曲面812也为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根据视图方向的不同,也可理解为左右不对称,前后对称,此处定义为其左右对称,前后不对称的结构。所述下曲面812与所述光源83的光线直接入射至下曲面812。
[0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曲面811的宽度为40mm-80mm,所述上曲面811的宽度较优地为50mm-80mm,所述上曲面811的宽度较优还可为7 0mm-8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曲面811的宽度选择为77.38mm;所述上曲面811的长度为40mm-85mm,所述下曲面812较优地为50mm-85mm所述上曲面811的长度较佳地为77mm-83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曲面811的长度选择为79.44mm。所述下平面816的宽度为30_55111111,所述下平面816的宽度较优地为40111111-501]1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平面816的宽度选择为48.43mm;所述下平面816的长度为30-60mm,所述下平面816的长度较优地为401111]1-551]11]1,所述下平面816的长度较优为511]11]1-551]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平面816的长度选择为54mm。
[ΟΙ32] 所述透镜81的最大高度为20mm-43mm,所述透镜81的最大高度较优地为25mm-40mm,所述透镜81的最大高度还可较优地为33mm-40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81的最大厚度选择为37.7mm。
[0133]如图14A中所示,以所述光源83的中心位置为一 XYZ坐标轴的原点,Z轴定义所述透镜81的高度方向,Y轴定义所述透镜81的长度方向,X轴定义所述透镜81的宽度方向(X轴为朝向纸面方向)。
[0134]所述上曲面811以如图14A中所示W轴为基准线可分为前上曲面8111与后上曲面8112,其中,所述W轴为位于所述XYZ坐标轴的中Y轴负方向并经过所述下曲面812与所述下平面816的相交点,所述W轴进一步为所述上曲面811的法线,且所述前上曲面8111与所述后上曲面8112交界处光滑。
[01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上曲面8111为偏光面,其可使由所述光源83射出的光线均匀地发散并射出所述透镜81。所述后上曲面8112为收光面,所述后上曲面8112与所述第一侧面801配合使用,可使所述光源83射出的光线发生全反射(还可为二次折射),从而可起到收集出光角度较大的光线,提高所述光源83光利用率的作用。
[0136]所述上曲面811的前后不对称(即沿Y轴方向不对称),因此,所述前上曲面8111与所述后上曲面8112的曲面方程也不相同。
[0137]所述前上曲面的曲面方程式为:
[0138]Z = H1-kiX4-k2(Y+Li)4-k3X2X2(Y+Li)2-k4X2-a(Y+Li)2 (I);
[0139]其中,Z20,Y<-L1;
[0140]所述后上曲面的曲面方程式为:
[0141]Z = H1-kiX4-k2 (Y+Li) 4-k3X2 X 2 (Y+Li) 2-k4X2-b (Y+Li)2 (2);
[0142]其中,Z20,Y2-Li;
[0143]上述式(I)与式(2)中,X、Y、Z分别对应所述上曲面811在X轴、Y轴及Z轴所界定的宽度值、长度值及高度值。所述H1值进一步表示为所述上曲面811的最大高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Hi = 37.7mm;
[0144]所述L1值为一常数,1^值的数值范围为5-20mm,所述L1值更优地为9-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i值选择为14.4mm。
[0145]所述1^值、k2值、k3值、k4值及a值均为一常数,所述1^值、k2值、k3值、Iu值及a值的数值范围为0-1,所述ki值、k2值、k3值的数值范围较佳地为I X 10—6-1 X 10—4、所述k4值及所述a值的数值范围较佳地为I X 10—3-0.1。
[01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曲面812以图14A中所示V轴为基准线可分为前下曲面8121与后下曲面8122,其中,所述V轴为位于所述XYZ坐标轴的中Y轴正方向并经过所述下曲面812沿Y轴方向中点,所述V轴进一步为所述下曲面812的法线,且所述前下曲面8121与所述后下曲面8122交界处光滑。
[0147]所述下曲面812的前后不对称(沿Y轴方向不对称),因此,所述前下曲面8121与所述后上曲面8122的曲面方程也不相同。
[0148]所述前下曲面的曲面方程为:
[0149]Z = H2-fiX2-f2 (Y-L2)2 (3);
[0150]其中,Z20,Y<L2。
[0151]所述后下曲面8122的曲面方程式为:
[0152]Z = H2-fiX2-f3(Y-L2)2 (4)。
[0153]其中,Z20,Y2L2。
[0154]上述式(3)与式(4)中,X、Y、Z分别对应所述下曲面812在X轴、Y轴及Z轴所界定的宽度值、长度值及高度值。所述H2值进一步表示为所述下曲面812的最大高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H1 = 22.5mm;所述L2值为一常数,L2值的数值范围为1_15mm,所述L2值更优地为5-12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i值选择为9.7mm。
[0155]所述f工值、f2值及f 3值为一常数,所述f I值、f 2值及f 3值的数值范围为0-1,所述h值、f2值及f3值较优地为I X 1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I值与所述下曲面812沿X轴方向上的曲率变化正相关所述f2值、f3值分别与所述前下曲面8121与所述后下曲面8122沿Y轴方向上的曲率变化正相关。
[0156]采用上述的曲面方程对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曲面812进行限定,有利于获得更精准的配光效果及均匀亮度,与现有技术中仅能使所述LED灯照度均匀的结构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镜81,可获得更优的出光效果。
[0157]所述光源83射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81后的光路走向具体如图14A-14C中所示,具体的光路可分为如下几种:
[0158]光路1:如图14A中I处所示,所述光源83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透镜81的下曲面812、上曲面811发生折射后,以一定角度进行投射,在所述光路I中,光线发生两次折射。
[0159]光路I1:如图14A中II处所示,当所述光源83发出的光线垂直于所述下曲面812的切线方向进入所述透镜83中,光线不发生折射,光线继续经过所述上曲面811折射后,以一定角度进行投射,在所述光路II中,光线发生一次折射。
[0160]光路II1:如图14A中III处所示,所述光源83发出的光首先经过下曲面812折射后,垂直于所述上曲面811的切线方向射出所述透镜81,此时,光线不发生折射,在所述光路III中,光线发生一次折射。
[0161]光路IV:如图14B中所示,由所述光源83的中心位置(S卩X-Y-Z坐标轴的原点处)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后下曲面8122后,射入所述第一侧面801处发生全反射后,经由所述前上曲面8112射出所述透镜81。
[0162]光路V:如图14C中所示,由所述光源83射出的光线经所述下曲面812后,光线继续经所述第一侧面802及所述第二侧面802发生全反射,并经由所述上曲面811射出所述透镜83ο
[0163]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所述透镜81可获得较大的偏光角度,通过调整所述透镜81的出光面及偏光面的曲率,使所述透镜81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LED投光灯中,且满足多种不同的出光角度。
[0164]请参阅图14D-图14Ε,测试所述光源83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81后在不同角度的光强值,以说明光强的空间分布状况。所述透镜81的发光强度在空间的分布具体如下:
[0165]定义一全区域光强最大值为Imax,如图14D中所示,当所述透镜81的光线在CO平面时,对应的角度为40.1°,其最大光强对应为0.7倍Imax;当所述透镜81的光线在C90平面时,对应的角度为139.2°,其最大光强对应为0.15倍I.。
[0166]如图14Ε中所示,当在C130平面及C230平面γ角为62.5°时,其具有全区域最大光强Imax(如ImaxS2000cd) ο
[0167]请参阅15A-图15E,所述反光罩结构82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透镜81呈70°-100°的反光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罩结构82包括一第一反光罩821、一第二反光罩822及一第三反光罩823,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与所述第三反光罩823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光罩82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反光罩821的曲率为0.0250-0.0400,所述第一反光罩821的曲率较佳地为0.0280-0.0300。所述第一反光罩821与所述透镜81之间的夹角为75°-87°,所述夹角较佳为78°-85°,还可进一步为79°-82°。
[0168]所述第一反光罩821可进一步细分为由一第一平台8211、一第二平台8212及一第三平台8213组合而成,其中,所述第二平台8212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8211与所述第三平台8213之间。所述第一平台8211与所述第三平台8213相对于所述LED投光灯10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平台8211与所述第三平台8213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出光效率,所述第二平台8212为一圆弧面,其厚度为l-3mm,其厚度较佳地为1.5-2.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台8212的厚度具体可为1mm、2mm或3mm。所述第二平台8212的曲率为-
0.0100-0.0300,曲率进一步优选为-0.0130-0.0250,曲率较佳为-0.015-0.03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曲率具体还可为_0.0013mm、-0.0010mm、0mm、0.0100mm、0.0013mm、0.0232mm或
0.0332mmo
[0169]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平台8211为一平滑的“凸”型平台,在所述第一平台8211的中部设有一窗口(未标号)。所述第三平台8213为一梯形平台。所述第二平台8212为一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方形平台。
[0170]所述第一反光罩821的第二平台82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接结构8214,所述卡接结构8214与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与第三反光罩823相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光罩822与第三反光罩823卡接在所述第一反光罩821上。
[0171]如图15E中所示,所述卡接结构8214为一曲面,所述卡接结构8214的厚度为3mm-5mm,最优选为4mm。所述卡接结构8214的曲率为0.01-0.03,所述卡接结构8214的曲率较佳地为0.015-0.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8214的曲率选择为0.020-0.25。
[0172]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与第三反光罩823的长度为40mm-55mm,还可为45mm-50mm,较优地为47mm-49mm,具体可为46mm、47mm、48mm或49mm。所述第二反光罩822、第三反光罩823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分别为70°-100°,所述夹角更优地为80-95°,所述第二反光罩822、第三反光罩823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需根据所述配光结构80的光路路径向匹配,在此不受限制。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与第三反光罩823的高度与所述LED投光灯10的尺寸大小及其结构相关,在此不受限制。
[0173]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8214的设置位置及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与第三反光罩823的尺寸参数还可根据所述配光结构80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受限定。
[0174]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罩822、所述第三反光罩823上也可设置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需进行镜面抛光,抛光精度为SP1-Al ,Ra < 0.03mm,Rt < 0.05mm。
[0175]所述第一反光罩821、第二反光罩822及第三反光罩823的材质优选为抗紫外PC、高光材料等,所述第一反光罩821、第二反光罩822及第三反光罩823的防火等级达到UL94V2。
[0176]如图15A中所示,所述配光结构80还包括一遮盖结构84,所述遮盖结构84包括一第一遮盖板841、一第二遮盖板842及一第三遮盖板843,所述第二遮盖板842及所述第三遮盖板843相对于所述第一遮盖板84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遮盖板841、所述第二遮盖板842及所述第三遮盖板843共同构成一 “凹”型结构。所述第一遮盖板841反光罩呈80° -100°设置。
[0177]所述遮盖结构84与所述反光罩结构82配合设置,所述反光罩结构82位于所述遮盖结构84内,所述遮盖结构84与所述反光罩结构82具有同一个开口。
[0178]所述水平仪85可便于安装者在安装时将所述LED投光灯方式为水平状态。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罩821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水平仪85的窗口(未标号)。
[0179]请参阅图16A-图16B,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81、所述反光罩82等共同构成一光学系统。其中,收容于所述透镜81内的所述光源83发出的光经过所述透镜83折射或镜面反射后向所述透镜83外射出,光线经所述反光罩结构82 (如第一反光罩821、第二反光罩822或第三反光罩823)进行镜面反射后,可以一定角度进行投射,以达到最佳的出光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光效率可达到70%以上。
[0180]所述LED投光灯10的具体光路可分为如下几种:
[0181]光路1:在上述光路1-V的基础上,由所述透镜81折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反光罩821(见图15B)反射,从而实现以一定角度进行光线偏光照射。通过调整第一反光罩821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角度,可调整所述LED投光灯10光线照射的高度。
[0182]光路2:在上述光路1-V的基础上,由所述透镜81折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反光罩822和/或第三反光罩823(见图15A)反射,从而实现以一定角度进行光线偏光照射,通过调整第二反光罩822和/或第三反光罩823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角度,可调整所述LED投光灯10投射的区域范围及照度。
[0183]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光源83共面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光源83发出的角度加大的光线会由所述第二反光罩822或第三反光罩823反射并均匀射出所述LED投光灯10,因此,采用如上所述的光学系统从而可使光线均匀分布在所述被照射物体上,避免局部光斑的出现。
[0184]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线在经过所述透镜81的折射后,可经过所述第一反光罩821、所述第二反光罩822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反射,10,从而可实现多种不同角度的光线投射。其具体的光路由光线角度决定,故,上述光路路径不作为限定。
[0185]请参阅图17A,从所述透镜81的单灯效果图(或伪色图)可以看出,所述光学系统配合所述光源83具有对LED等的光线聚集的效果,其中颜色越白,其表示照度值越大。
[0186]请参阅图17B,图示表示所述LED投光灯10与照射面的距离为1.4m,光线投射在所述照射面上的照射区域为宽X长= 3mX6m。定义所述照射区域最大照度值为E.,照度值由所述照射区域中心向四周递减,其照射区域边界处照度值为0.15倍Emax。
[0187]请参阅图17C-图17D,定义一全区域光强最大值为Imax,如图17C中所示,当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线在CO平面时,对应的角度为27.9°,其最大光强对应为0.47倍Imax;当所述光学系统的光线在C90平面时,对应的角度为126.7°,其最大光强对应为0.04倍Imax。
[0188]当在C300平面及C60平面γ角为51.5°时,其具有全区域最大光强Imax(如Imax为9631cd)0
[018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LED投光灯10具有如下的优点:
[0190]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包括第一层结构20与第二层结构30,所述第一层结构20内设有配光结构80。所述第二层结构30内设有灯杆安装结构90,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可用于将所述LED投光灯10多角度安装在多种不同的灯杆上,使所述LED投光灯10具有广泛适用性。所述配光结构80与所述灯杆安装结构90分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结构20与所述第二层结构30中,可使所述LED投光灯10内部空间优化分布。
[019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可分为第一腔体101(如光源腔)与第二腔体102(如电源腔),所述第一腔体101与所述第二腔体102内分别设置有配光结构及电气组件40,所述第一腔体101与所述第二腔体102之间相互独立,可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层结构20中的电气组件40过热而对第二层结构30中的配光结构80造成影响,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层结构20与所述第二层结构30之间空气流通,起到防爆的效果。
[0192]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包括至少一透镜81与反光罩结构82匹配组成一光学系统,所述透镜81与所述反光罩结构82共同作用,使由所述光源83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81折射及所述反光罩结构82反射后,朝向一定角度进行投射。此外,通过调整所述透镜81与所述反光罩结构82的夹角(如70°-100°),可进一步对所述LED投光灯投射的高度、范围、照度等进行调整,如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反光罩821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如70°-100°),可使所述LED投光灯光线投射角度抬高,而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反光罩822、第三反光罩823与所述透镜81的夹角,则可使所述LED投光灯1光线投射范围变宽。
[0193]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进一步包括上曲面811与下曲面812,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曲面812为非对称结构且厚度不均一,以及对所述上曲面811与所述下曲面812曲率变化范围的限定,可以使经过所述透镜81与所述反光罩结构82整体配合为一完整的光学系统,以获得最优的光线投射效果,提高出光效率,并避免形成局部的光斑。
[0194]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投光灯10包括第一层结构20及第二层结构30,两者还设有一隔板103,所述隔板103将所述第一层结构20与所述第二层结构30分为上述的第一腔体101及第二腔体102,在所述隔板103上还设有至少一电线孔1031,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01内的配光结构80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02内的电气组件40电性连接。
[0195]6、所述电气组件40进一步包括电源41、保险管42、防雷器43及呼吸器44,并对上述四个组件之间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从而进一步对所述LED投光灯10的内部结构进行配置,以获得最优的组件布局。
[019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投光灯包括一第一层结构与一第二层结构,所述LED投光灯进一步包括一配光结构及一灯杆安装结构,所述配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结构内,所述灯杆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层结构的底表面。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与所述第二层结构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至少一电线孔,所述电线孔贯穿所述隔板。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上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至少一下连接部件,所述上连接部件与所述下连接部件--匹配并连接。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卡扣部件,所述第二层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下卡扣部件,所述上卡扣部件与所述下卡扣部件一一匹配设置并卡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件与所述上卡扣部件设置在所述LED投光灯相对应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一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不同侧的线通孔,所述线通孔进一步包括一防水盖及一防水盖密封圈。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包括一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包括一电源、至少一保险管、至少一防雷器及至少一呼吸器;所述防雷器设置在所述电源与所述呼吸器之间,所述保险管设置在所述电源的一侧。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电源支撑架、一电源压片、一保险管座及一防雷器转接板;所述电源支撑架与所述电源压片将所述电源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防雷器转接板将所述防雷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保险管座将所述保险管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还包括一接线端子及一接线端子台,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防雷器与所述保险管之间,所述接线端子台设置在所述电源的另一侧。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新型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结构包括至少一透镜及一反光罩结构,所述透镜收容于所述反光罩结构之内,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光罩结构形成一光学系统。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5535297SQ20162009594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0日
【发明人】何琳, 李盛远, 李剑
【申请人】深圳市邦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