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130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线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线灯,包括若干个灯体,每个灯体呈长方体布置,长方体的灯体的尾端上设置有卡槽,灯体的头端上设置有匹配于卡槽的卡扣,一灯体尾端上的卡槽与另一灯体头端上的卡扣相扣接,且组成一体布置;还包括有导线和转接装置,转接装置将导线分隔呈上导线和下导线,上导线与转接装置相电连,下导线连接转接装置与灯体,转接装置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导线长度的调节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灯体的头端和尾端上分别设置卡扣和卡槽,能实现多个灯体之间的拼装,从而能满足对场所的美观性,而灯体尾端采用三侧边都开卡槽设置能方便拼装的需要,使其安装简单。
【专利说明】
一种吊线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尤其涉及一种吊线灯。
【背景技术】
[0002]吊灯是一种常见的灯具。一般的办公吊灯,其包括灯壳和灯管,灯壳上固定有吊索,吊索还可滑动连接在自锁器上,吊索远离灯壳的一端与收线器连接。自锁器包括锁头、锁体和锁体盖,锁头可滑动连接在锁体内;锁头的中心具有吊索孔,锁头的外周面上具有锁头斜面,锁头斜面上设有锁头孔,锁头孔与吊索孔贯通,锁头孔内设有锁紧钢珠。锁体上与锁头斜面对应的位置具有锁体斜面,锁体斜面与锁头斜面相配合。锁头上相对于锁头斜面的一端与锁体盖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采用了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的办公吊灯,拉动吊索使办公灯到指定位置后,停止拉动时,吊索就锁紧在自锁器上,当只需进行一般的照明时,在收线器的作用下,吊索向收线器方向回收,办公吊灯就被收回到墙壁或吊顶上。
[0003]现有技术虽然具有调节灯具高度的收线器,但该收线器的结构太复杂,且灯具被固定于灯壳上,无法轻易的拆卸。这样当灯具损坏,或者使用者希望更换其他吊灯灯具时,现有技术的灯具都不方便拆装。
[0004]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LED灯或者其他的灯源对写字楼、样板房、楼宇内进行照明,而现在对其内部装修的的美感也越来越强,同时也要求对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要求高,不在只是简单的照明就能满足现在照明的简单要求,而是要考虑到使用的美观、且还能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0005]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吊线灯,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线灯。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种吊线灯,包括若干个灯体,每个所述灯体呈长方体布置,长方体的所述灯体的尾端上设置有卡槽,灯体的头端上设置有匹配于卡槽的卡扣,一灯体尾端上的卡槽与另一灯体头端上的卡扣相扣接,且组成一体布置;还包括有导线和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将导线分隔呈上导线和下导线,所述上导线与转接装置相电连,所述下导线连接转接装置与灯体,所述转接装置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导线长度的调节器。
[0009]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所述卡槽设置在灯体尾端的一侧边或两侧边或三侧边布置。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若干个所述灯体通过各自的卡槽和卡扣构呈矩形、三角形布置。
[0011]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所述转接装置由上圆管和下圆管组成,且上圆管和下圆管相旋接布置。
[0012]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所述调节器设置在下圆管上,且所述调节器为旋钮式调节器。
[0013]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所述上导线上设置有收缩式拉线装置。
[0014]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吊线灯,其中,所述灯体包括后盖板,后盖板下方设置有一外框,所述外框内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光源板及柔性扩散板,所述外框由两个边框及两端的侧框通过螺纹连接形成。
[0015]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灯体的头端和尾端上分别设置卡扣和卡槽,能实现多个灯体之间的拼装,从而能满足对场所的美观性,同时通过转接装置能实现对灯体的上下调节,和对灯体拼装能实现对光源亮暗的需要,而灯体尾端采用三侧边都开卡槽设置能方便拼装的需要,使其安装简单。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0]图2是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吊线灯,包括若干个灯体I,每个所述灯体I呈长方体布置,长方体的所述灯体I的尾端上设置有卡槽,灯体I的头端上设置有匹配于卡槽的卡扣,一灯体I尾端上的卡槽与另一灯体I头端上的卡扣相扣接,且组成一体布置;还包括有导线2和转接装置3,所述转接装置3将导线2分隔呈上导线4和下导线5,所述上导线4与转接装置3相电连,所述下导线5连接转接装置3与灯体I,所述转接装置3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导线5长度的调节器。通过转接装置3能实现对灯体I的不同高度的调节,同时通过灯体上的卡槽和卡扣能实现若干个灯体不同位置的拼接,方便安装,同时还能美化工作环境。
[0025]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所述卡槽设置在灯体I尾端的一侧边或两侧边或三侧边布置,且若干个所述灯体I通过各自的卡槽和卡扣构呈矩形、三角形布置,在灯体I的尾端的三侧边都可以开设卡槽,方便灯体I与另一灯体的组装,可以依据需要进行组装成需要的形状。
[00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接装置3由上圆管和下圆管组成,且上圆管和下圆管相旋接布置,能方便上导线4与上圆管之间的安装,且还能方便下导线5与下圆管之间的安装,且方便维护。
[0027]所述调节器设置在下圆管上,且所述调节器为旋钮式调节器,通过旋钮式调节器可以升降下导线5,使之达到使用者需要的高度,从而使使用者能正常的使用,而且不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的使用。
[00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导线4上设置有收缩式拉线装置,在对下导线5进行升降调节时,如果还是不能满足上下高度的需求,则可以通过收缩式拉线装置对上导线4进行升降运动来满足对使用者的需要,方便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002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灯体I包括后盖板,后盖板下方设置有一外框,所述外框内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光源板及柔性扩散板,所述外框由两个边框及两端的侧框通过螺纹连接形成,采用拼装的方式方便灯体I的安装,同时也能增加或减少灯源的安装个数,依需要进行装卸,可以保证使用者对光源的要求。
[0030]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灯体的头端和尾端上分别设置卡扣和卡槽,能实现多个灯体之间的拼装,从而能满足对场所的美观性,同时通过转接装置能实现对灯体的上下调节,和对灯体拼装能实现对光源亮暗的需要,而灯体尾端采用三侧边都开卡槽设置能方便拼装的需要,使其安装简单。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吊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灯体(I),每个所述灯体(I)呈长方体布置,长方体的所述灯体(I)的尾端上设置有卡槽,灯体(I)的头端上设置有匹配于卡槽的卡扣,一灯体(I)尾端上的卡槽与另一灯体(I)头端上的卡扣相扣接,且组成一体布置;还包括有导线(2)和转接装置(3),所述转接装置(3)将导线(2)分隔呈上导线(4)和下导线(5),所述上导线(4)与转接装置(3)相电连,所述下导线(5)连接转接装置(3)与灯体(I),所述转接装置(3)内设置有用于调节下导线(5)长度的调节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置在灯体(I)尾端的一侧边或两侧边或三侧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灯体(I)通过各自的卡槽和卡扣构呈矩形、三角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3)由上圆管和下圆管组成,且上圆管和下圆管相旋接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设置在下圆管上,且所述调节器为旋钮式调节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线上设置有收缩式拉线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I)包括后盖板,后盖板下方设置有一外框,所述外框内由里向外依次设置有光源板及柔性扩散板,所述外框由两个边框及两端的侧框通过螺纹连接形成。
【文档编号】F21V17/12GK205535431SQ20162023066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刘友志, 徐凯
【申请人】朗微士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