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161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其中,透镜结构,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模组,该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和光学膜片,透镜本体顶端开设有适配于光学膜片形状的安装槽,光学膜片容置于安装槽内并与透镜本体固定连接;透镜本体底端的中心处凹设有用于配合LED芯片发光的开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其透镜结构通过在透镜本体上组装光学膜片,大幅提升了模组屏的亮度与均匀性,减少了开光学膜片刀模的数量,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开发速度,减少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的数量,节省了背光模组开发与生产的成本,缩短了背光模组开发时间与产线生产加工时间。
【专利说明】
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通常包括模组幕、扩散板、菱镜片、扩散片、灯条、反射片和外框等部件,其中,往往通过在扩散板上铺设与其等尺寸的光学膜片以提升模组屏的亮度与均匀性,但是,在扩散板上铺设与其等尺寸的光学膜片,不仅会增加光学膜片刀模的数量,并且,还增加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的数量,降低了背光模组开发的速度,提高了背光模组开发与生产的成本,延长了背光模组开发时间与产线生产加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提升了模组屏亮度与均匀性,减少了开光学膜片刀模数量,提高了背光模组开发速度,减少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数量,节省了背光模组开发与生产成本,缩短了背光模组开发时间与产线生产加工时间。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结构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所述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和光学膜片,所述透镜本体顶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光学膜片形状的安装槽,所述光学膜片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透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透镜本体底端的中心处凹设有开窗,所述开窗用于配合LED芯片发光。
[0005]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透镜本体粘接固定。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底部具有多个沿其中心轴向外延伸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形状。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条组件,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LED芯片以及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的插座,所述灯条组件还包括所述的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LED芯片上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透镜本体底面与所述基板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00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包括权所述的灯条组件。
[00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其透镜结构通过在透镜本体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组装光学膜片,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扩散板上铺设与其等尺寸的光学膜片的组装工序,这样,通过直接在透镜本体的安装槽中设置光学膜片,不仅大幅提升了模组屏的亮度与均匀性,增大了模组屏视角,还减少了开光学膜片刀模的数量,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开发速度,减少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的数量,节省了背光模组开发与生产的成本,缩短了背光模组开发时间与产线生产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透镜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分解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灯条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7]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透镜结构I,该透镜结构I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具体地,该透镜结构I可包括透镜本体11和光学膜片12,其中,透镜本体11的顶端开设有适配于光学膜片12形状的安装槽110,光学膜片12容置在该安装槽110内并与透镜本体11固定连接;另外,透镜本体11底端的中心处凹设有开窗1100,该开窗1100用于配合模组中的LED芯片2发光,增大了光线出射的角度。如上所述,通过在透镜本体11上开设安装槽110,并在该安装槽110内设置与其形状对应的光学膜片12,如此,使得透镜本体11和光学膜片12形成一整体件,在组装模组时,该透镜结构I作为透镜和光学膜片的结合体,不仅大幅提升了模组屏的亮度与均匀性,增大了模组屏视角,而且还无需在模组中的扩散板上另外铺设与其等尺寸的光学膜片,从而减少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的数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001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12设在安装槽110内,且该光学膜片12通过胶水与透镜本体11粘接固定,其粘接快速方便,且稳定可靠。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12还可通过其他方式与透镜本体11固定连接,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透镜本体11的底部具有多个定位脚111,该定位脚111为圆柱形状,此处,透镜本体11底部的边缘优选为三个对称分布的定位脚111,且各个定位脚111均沿透镜本体11的中心轴向外延伸,这里,当透镜结构I与灯条结构的基板3固定连接时,定位脚111用于安装定位。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透镜本体11还可包括其他构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12和上述安装槽110的横截面均优选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形状。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光学膜片12和安装槽110还可为其他形状。
[002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灯条组件,包括上述透镜结构1、LED芯片2、基板3和插座4,这里,透镜结构1、LED芯片2和插座4均设置在基板3的同一侧面上,且插座4与LED芯片2电连接,另外,透镜结构I设置在基板3上并位于LED芯片2上侧。插座4通电后,LED芯片2发光,发射光线经透镜本体11和光学膜片12后射出。如此,通过在透镜本体11上设置光学膜片12,大幅提升了发射光线的均匀性,增大了光线出射角度。另外,本实施例中,透镜本体11的底面与上述基板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该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灯条组件。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透镜结构、灯条组件及直下式LED背光模组,通过在透镜本体11上开设安装槽110,并在该安装槽110内组装光学膜片12,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在扩散板上铺设与其等尺寸的光学膜片的组装工序,这样,通过直接在透镜本体11的安装槽110中设置光学膜片12,不仅大幅提升了模组屏的亮度与均匀性,增大了模组屏视角,还减少了开光学膜片刀模的数量,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开发速度,减少了产线上组装光学膜片的数量,节省了背光模组开发与生产的成本,缩短了背光模组开发时间与产线生产加工时间。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透镜结构,用于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本体和光学膜片,所述透镜本体顶端开设有适配于所述光学膜片形状的安装槽,所述光学膜片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透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透镜本体底端的中心处凹设有开窗,所述开窗用于配合LED芯片发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透镜本体粘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底部具有多个沿其中心轴向外延伸的用于安装定位的定位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形状。5.灯条组件,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LED芯片以及与所述LED芯片电连接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组件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LED芯片上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底面与所述基板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7.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灯条组件。
【文档编号】F21V5/04GK205535603SQ20162018326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王智勇, 张海涛, 尹鸽
【申请人】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