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自动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35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自动车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新型一种车床,尤其涉及一种使动作顺畅,提高送料品质、车削精度、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改进的自动车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车床构造如


图13、
图14所示,其底座71上方具有相互对应的主体711与联结座712,该主体711具有可自转运动的外管713,管内一端为由外向内渐缩锥状的束合端,其缸体72连接于联结座712而与外管713遥相对应,其连动块73呈分岔状螺接于缸体72的轴杆721上,其被动环74的环内具有呈自转状的内管741,以套入该外管713内与爪夹管75螺接为一体,环外周边相对位置凹陷有嵌入槽742,供连动块73分岔的两端731插置定位。据此,借由缸体72的轴杆721所螺接的连动块73,操控被动环74随其推进或拉回而移位运动,致使该内管741连同爪夹管75一并在外管713中作同步往复式移位运动,而使爪夹管75紧工件及松释工件。但其连动块73分岔出两端731,单边以缸体72驱动被动环74移动位置,其施力点位于单边,偶有发生动作不顺畅的缺点,亟待业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自动车床偶有发生动作不顺畅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床,其可达到自动车床动作顺畅,提高送料品质、车削精度、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床,其特征在于,由一传动机构、一夹料机构、一滑动机构、一缓冲机构及一限位机构组成;其中该传动机构又包括撑持架、轴承座、轴杆、齿形轮及时规皮带;所述撑持架顶部具有一平台,该平台顶面锁装轴承座和轴承座,该轴承座和轴承座供枢穿跨置一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固定齿形轮、齿形轮,其齿形轮是用时规皮带绕套至主转轴的齿形轮上传动,而齿形轮则借时规皮带绕套至副转轴的齿形轮上传动;在该主转轴高速旋转时即由齿形轮和时规皮带传动齿形轮,再通过轴杆带动齿形轮及时规皮带以及齿形轮传动副转轴,致使副转轴和主转轴同步旋转;所述夹料机构由脚座、轴杆、压缸、驱动体及底座组成;该脚座概呈L形体,分别锁固于副转轴头部顶面的二侧,其竖部区间跨组轴杆;该轴杆削设一平面供固组压缸,二端是设稍小径枢接端,供穿置在脚座的穿孔中作为压缸倾仰角度的活动关节;该驱动体是矩形镂空框体,上下二面设有上突耳和下突耳,上突耳借销枢接于压缸的伸缩杆上,中央通空位置则以二销枢装被动环,而下突耳用另一销枢组在底座的容置槽中,作为驱动体倾斜角度的活动关节;该底座朝上伸设一对突耳,以使二突耳之间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供组接驱动体的下突耳,再借销枢定;该压缸的伸缩杆伸出时,即抵推驱动体往前倾斜一角度,此时便以二销牵引被动环连动夹爪在副转轴中位移,并使夹爪的外周受到副转轴的抵触而束紧工件,反之,该压缸的伸缩杆收缩时便推出夹爪松释工件;所述滑动机构又由滑轨、组立板、定位块、缓冲器、夹具缸、夹头及挡板构成;其中该滑轨二端是利用前撑持架和后撑持架跨设在车床机体的副转轴上方,其底部滑座固接组立板,该组立板的前方锁接定位块,该定位块的径向穿孔组装缓冲器,供作挡料设定车削工件的尺寸,该组立板的后方固组夹具缸,该夹具缸的底部二活动爪上分别锁固夹头,该夹头的相对面是具有凹陷夹爪,供夹取车削完成的工件,该挡板是锁装在组立板的旁侧,其顶部设一水平顶面;所述缓冲机构又由本体、固定块、锁板、缓冲器及微调螺栓组成;其中该本体顶面二侧设有斜突缘,二固定块相对的面是略呈三角锥形,底部外侧隅角削设一斜面,该斜面恰与该本体的斜突缘对应匹配,该锁板是组置于本体后面供组装缓冲器,该本体前面缓冲器一旁利用锁紧螺帽组装微调螺栓,其整体是用二固定块相对的三角锥卡制在滑动机构的滑轨二侧,微调螺栓供设定滑动机构往前位移的定位点;所述限位机构是又包括有压缸、定位轴、导套及固定板;其中该压缸的伸缩轴组装有一管段定位轴,其下方锁接导套和固定板,该导套的中央穿孔供导正定位轴作上下位移,整体是借固定板锁组在滑槽内部,使其恰位于滑动机构的滑轨上方,是借压缸的伸缩轴往复推出定位轴,供止挡滑动机构往后位移的定位点;借上述的滑动机构、缓冲机构与限位机构的设计,滑动机构能够在滑轨下方往复位移,其是利用缓冲机构设定滑动机构往前移动时缓冲器的冲头挡料的定位点,亦即设定工件的长短,和夹取车削完成的工件位置;至于该限位机构推出定位轴时恰可抵制滑动机构挡板的顶面后缘,据此设定滑动机构往后移动的定位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达到自动车床动作顺畅,提高送料品质、车削精度、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角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料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料机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料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3是现有自动机床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4是现有自动机床的组合主体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车床头 11主转轴12齿形轮13副转轴 14齿形轮15被动环 16夹爪20传动机构21撑持架 211平台22轴承座 23轴承座24轴杆25齿形轮 26齿形轮27时规皮带28时规皮带30夹料机构31脚座311螺栓 312竖部313穿孔
32轴杆 321平面 322螺栓323枢接端33压缸 331伸缩杆34驱动体341上突耳342下突耳343销 344透空345销 346销35底座 351突耳 352容置槽40滑动机构41滑轨 411前撑持架 412后撑持架413滑座42组立板421螺栓 422螺栓43定位块431径向穿孔44缓冲器441冲头45夹具缸451活动爪452螺栓46夹头 461夹爪47挡板 471螺栓 472顶面50缓冲机构51本体 611斜突缘52固定块521三角锥522斜面523螺栓53锁板 531螺栓54缓冲器55微调螺栓 551锁紧螺帽60挡止机构61压缸 611伸缩轴612埋头螺丝62定位轴63导套 631穿孔64固定板65螺栓 6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传动机构20、一夹料机构30、一滑动机构40、一缓冲机构50及一限位机构60等构件,其中
该传动机构20又包括有撑持架21、轴承座22、23、轴杆24、齿形轮25、26、12、14及时规皮带27、28等元件组成;该撑持架21是从车床头10往上竖立,其顶部设有一平台211,该平台211顶部前后方相对锁装轴承座22、23,而该轴承座22、23供枢穿跨置一轴杆24,于该轴杆24二端分别固定齿形轮25、26,其后方齿形轮25是利用时规皮带27绕套至主转轴11后方的齿形轮12上传动,前方齿形轮26则借另一时规皮带28绕套置副转轴13后方的齿形轮14上传动;当该主转轴11作高速旋转时即借由齿形轮12和时规皮带27传动齿形轮25,再通过轴杆24依序带动齿形轮26及时规皮带28以及齿形轮14传动副转轴13,以使主转轴11和副转轴13以同步相同速度旋转,不仅可达到精准车削工件,且能使工件的车削断面平整,绝无折断的中心点毛头。
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夹料机构30又由脚座31、轴杆32、压缸33、驱动体34及底座35组成。
该脚座31概呈L形体,是利用螺栓311分别锁固于副转轴13头部顶面靠边的二侧,其竖部312之间供跨组轴杆32。
该轴杆32外周削设一平面321,借由另一螺栓322固组压缸33,其二端设为稍小径枢接端323,供穿置在脚座31的穿孔313中作为压缸33倾仰角度的活动关节。
该驱动体34是一矩形镂空框体,上下二面对称设有一对上突耳341和下突耳342,其上突耳341用销343枢接于压缸33的伸缩杆331上,中央通空344位置用二销345枢装径向被动环15,而其下突耳342则利用另一销346枢组在底座35的容置槽352中,作为驱动体34倾斜角度的活动关节。
该底座35的顶部伸设一对突耳351,以使二突耳351之间形成容置槽352,而该容置槽352供组装入驱动体34的下突耳342,再用销346予以枢定。
再如图5所示,在上述压缸33的伸缩杆313伸出时,即抵推驱动体34往前倾斜一角度,同时借助二销345牵引被动环15和夹爪16在副转轴13中往前位移,并使夹爪16的外周受到副转轴13的抵触而束紧工件,反之,因该压缸33的伸缩杆331收缩时即推出夹爪16松释工件。
请参阅图2、图6、图7所示,该滑动机构40又包括滑轨41、组立板42,定位块43、缓部器44、夹具缸45、夹头46及挡板47等元件构成。
该滑轨41二端是利用前撑持架411和后撑持架421跨设于车床机体的副转轴13上方,其底部滑座413固组组立板42,在该组立板42的前方利用螺栓421朝下锁接定位块43,并在该定位块43的径向穿孔431固设缓冲器44,且使该缓冲器44的冲头441与副转轴13位于同轴心上,用来挡料设定车削工件的长短,再在该组立板42的后方利用另一螺栓422朝下固组夹具缸45,该夹具缸的底部二活动爪451上用螺栓452分别锁固夹头46,该夹头46的相对面具有凹陷夹爪461,该夹爪461与副转轴13位于同轴心上夹取车削完成的工件。该挡板47的立面是以螺栓471组装在组立板42的旁侧,其顶部设一水平顶面472。
又如图2、图8、图9所示,该缓冲机构50又由本体51、固定块52、锁板53、缓冲器54及微调螺栓55等元件组成。
该本体51顶面二侧设有斜突缘511,该二固定块52相对的面是设为略呈三角锥521形态,底部外侧隅角削设一斜面522,该斜面522恰与本体51的斜突缘511对应匹配,继用螺栓523予以锁定,该锁板53是借助另一螺栓531组设于本体51后面供组装缓冲器54,本体51前面缓冲器54一旁利用锁紧螺帽551组装微调螺栓55,其整体是利用二固定块52相对的三角锥521卡制在滑动机构40的滑轨41二侧。上述微调螺栓55供设定滑动机构40往前位移的定位点,亦即设定车削工件的长短。
再如
图1、
图10、
图11所示,该限位机构60又包括压缸61、定位轴62、导套63及固定板64等元件。
该压缸61的伸缩轴611是利用埋头螺丝612组装有一管段定位轴62,其下方则用螺栓65锁接导套63和固定板64,该导套63的中央穿孔631供导下定位轴62作上下位移,整体是借助固定板64锁组在滑槽66内部,以使其恰位于滑动机构40的滑轨41上方,其是借助压缸61的伸缩轴611往复推出定位轴62,促使该定位轴62止挡滑动机构40往后位移的定位点。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40、缓冲机构50与限位机构60的结构设计,请再配合参阅
图12所示,该滑动机构40可在滑轨41下方往复位移动作,其是利用缓冲机构50设定滑动机构40往前移动时缓冲器44的冲头441挡料的定点,也就是设定车削工件的长短,和夹取车削完成工件的位置,至于该限位机构60的定位轴62推出时恰可抵制滑动机构40挡板47的顶面472后缘,是用来挡止滑动机构40往后移动的定位点。故本实用新型可大幅提高送料品质、精密度、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此为现有自动车床装置所无法达到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床,其特征在于,由一传动机构、一夹料机构、一滑动机构、一缓冲机构及一限位机构组成;其中该传动机构又包括撑持架(21)、轴承座(22)、(23)、轴杆(24)、齿形轮(25)、(26)、(12)、(14)及时规皮带(27)、(28);所述撑持架顶部具有一平台,该平台顶面锁装轴承座(22)和轴承座(23),该轴承座(22)和轴承座(23)供枢穿跨置一轴杆,该轴杆二端分别固定齿形轮(25)、齿形轮(26),其齿形轮(25)是用时规皮带(27)绕套至主转轴的齿形轮(12)上传动,而齿形轮(26)则借时规皮带(28)绕套至副转轴的齿形轮(14)上传动;在该主转轴高速旋转时即由齿形轮(12)和时规皮带(27)传动齿形轮(25),再通过轴杆带动齿形轮(26)及时规皮带(28)以及齿形轮(14)传动副转轴,使副转轴和主转轴同步旋转;所述夹料机构由脚座、轴杆、压缸、驱动体及底座组成;该脚座概呈L形体,分别锁固于副转轴头部顶面的二侧,其竖部区间跨组轴杆;该轴杆削设一平面供固组压缸,二端是设稍小径枢接端,供穿置在脚座的穿孔中作为压缸倾仰角度的活动关节;该驱动体是矩形镂空框体,上下二面设有上突耳和下突耳,上突耳借销枢接于压缸的伸缩杆上,中央通空位置则以二销枢装被动环,而下突耳用另一销枢组在底座的容置槽中,作为驱动体倾斜角度的活动关节;该底座朝上伸设一对突耳,以使二突耳之间形成容置槽,该容置槽供组接驱动体的下突耳,再借销枢定;所述滑动机构又由滑轨、组立板、定位块、缓冲器、夹具缸、夹头及挡板构成;其中该滑轨二端是利用前撑持架和后撑持架跨设在车床机体的副转轴上方,其底部滑座固接组立板,该组立板的前方锁接定位块,该定位块的径向穿孔组装缓冲器,该组立板的后方固组夹具缸,该夹具缸的底部二活动爪上分别锁固夹头,该夹头的相对面是具有凹陷夹爪,该挡板是锁装在组立板的旁侧,其顶部设一水平顶面;所述缓冲机构又由本体、固定块、锁板、缓冲器及微调螺栓组成;其中该本体顶面二侧设有斜突缘,该二固定块相对的面是略呈三角锥形,底部外侧隅角削设一斜面,该斜面恰与该本体的斜突缘对应匹配,该锁板是组置于本体后面供组装缓冲器,该本体前面缓冲器一旁利用锁紧螺帽组装微调螺栓,其整体是用二固定块相对的三角锥卡制在滑动机构的滑轨二侧;所述限位机构是又包括有压缸、定位轴、导套及固定板;其中该压缸的伸缩轴组装有一管段定位轴,其下方锁接导套和固定板,该导套的中央穿孔供导正定位轴作上下位移,整体是借固定板锁组在滑槽内部,使其恰位于滑动机构的滑轨上方,是借压缸的伸缩轴往复推出定位轴,供止挡滑动机构往后位移的定位点。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自动车床,包括一传动机构用以使主转轴和副转轴作同步旋转,一夹料机构用以控制夹爪束紧工件、松释工件,一滑动机构用以设定车削工件的长短及夹取车削完成的工件,一缓冲机构用以设定滑动机构往前行走的定位点,一限位机构用以挡止滑动机构往后移动的定位点,借上述诸机构的组合,而达到工件自动送料、挡料、取料,并使各种车削加工快速连续稳定进行而大幅提高车削精密度。
文档编号B23B9/00GK2668299SQ20032011235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5日
发明者蔡春吉 申请人:蔡春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