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51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进行三维型腔电火花加工的最普遍方法是电极拷贝加工法,它采用成型电极,通过控制电极逐步向工件进给,依靠电极与工件间的火花放电来蚀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最后将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它的最大缺点是在加工之前必须制造出与被加工零件形状相同的成型电极,当被加工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时,成型电极的制造也变得较为困难,增加了制造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外学者经过探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电火花铣削加工,它采用简单形状的标准电极(如棒状电极)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对三维型腔或型面进行展成电火花加工。与传统电火花成型加工相比,电火花铣削加工不仅省去了成型电极的设计与制造,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加工费用,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火花加工中的加工稳定性、电容效应等一系列工艺难题。但是由于在电火花铣削加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电极损耗,而电极的损耗又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到目前为止,电火花铣削中的电极损耗补偿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电火花铣削加工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检索,未查到类似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加工灵活性及稳定性高,有效地解决了电极损耗补偿问题的可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加工部,加工部包括导丝棒和可在导丝棒上移动的电极丝,该展成电极还包括有用于移动电极丝的走丝机构和可回转的托板。导丝棒上设有导丝槽或导丝轮。所述走丝机构包括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分别固定在电极丝的两端。所述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上分别还设置有稳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三轴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上,通过对机床X,Y,Z轴的联动控制,即可以实现用线电极进行三维形腔的电火花加工。
2、本实用新型而且还可以利用展成电极中的线电极移动来补偿加工中的电极损耗,解决了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难以补偿的难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3、当被加工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时,利用传统的电极拷贝方法时,制造成型电极变得较为困难,增加了制造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展成电极加工时,成本低,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加工稳定性及加工精度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
图1所示,包括支架1、加工部、走丝机构、可回转的托板9。加工部包括导丝棒4和可移动的电极丝3,导丝棒4上设有导丝槽,也可采用导丝轮替代。电机2设在支架1上并与加工部驱动联接,托板9与支架1之间设有轴承10,也可为滚轮。走丝机构包括进丝机构7和收丝机构8,主要起到移动电极丝的作用;进丝机构7和收丝机构8分别固定在电极丝3的两端且安装在可回转的托板9上。进丝机构7和收丝机构8上分别还设置有稳丝装置,主要起到稳丝的作用。进丝机构7和收丝机构8与导丝棒4之间还设置有导轮5和导轮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机床X,Y,Z轴的联动控制来实现用线电极进行三维形腔的电火花加工的,利用展成电极中的线电极移动来补偿加工中的电极损耗,解决了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电极损耗难以补偿的难题。
由上述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加工的灵活性,提高了加工稳定性及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包括支架、加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部包括导丝棒和可在导丝棒上移动的电极丝;该展成电极还包括用于移动电极丝的走丝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棒上设有导丝槽或导丝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可回转的托板,走丝机构设置在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走丝机构包括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分别固定在电极丝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上还分别设置有稳丝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三维型腔的展成电极,包括支架、加工部、用于移动电极丝的走丝机构、可回转的托板,加工部包括导丝棒和可移动的电极丝。导丝棒上设有导丝槽或导丝轮。所述走丝机构包括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分别固定在电极丝的两端。所述进丝机构和收丝机构上分别还设置有稳丝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三维型腔,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加工灵活性和稳定性高。
文档编号B23H7/08GK2734395SQ2004200942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叶树林, 华蕊, 陈就, 刘军 申请人:叶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