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149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顶针结构,尤指一种将两种不同材质结合为一体,使顶针具有高强度,属于顶针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请配合参阅图7及图8所示,其是一种习知的顶针结构,该顶针具有一基杆50,该基杆50的一端具有一头部51(如图8所示);其中,习知的顶针皆为一般钢材,虽然,亦可作为一般模具60用的冲头61使用(如图8所示),但是,其耐磨度极差、强度亦差,致使该等习知之顶针寿命降低;另外,有业者为达到较佳之耐磨度、强度,进而将该等习知之顶针材质整个改变成碳化钨,虽然具有极佳的耐磨度及强度,但是,不仅成本提高,且因一般顶针使用的区段仅在于顶针的前小段部,故无形中浪费了材料,甚为可惜;因此,诸如前述习用顶针的缺失,实有改进的必要。
(三)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顶针结构,其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使用寿命,并具耐磨耗、高强度特性之顶针结构;提供一种可产生极佳的结合效果,不致因外力的作用而产生断裂之顶针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针结构,其具有一基杆,该基杆的一端具有一头部;其改进在于,该基杆相对于该头部的另一端是利用特殊材质结合一具有耐高温、耐磨耗特性的第二杆。
其中,该基杆与该第二杆的结合方式系分别通以电流产生高温,并利用高周波热熔,再将该基杆及该第二杆施以反向高压旋转,使该基杆与该第二杆的端部结合。
其中,该基杆是一般钢材。
其中,该第二杆是碳化钨材质。
其中,该特殊材质是黄铜或其它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顶针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具有耐磨损、强度高的特性,顶针的结合效果好,不会因外力而产生断裂,且降低成本。


图1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之结合时之动作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模具中顶针顶出前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模具中顶针顶出前之剖面示意图。
图7习用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习用于模具中顶出后之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本实用新型部分)10基杆11头部20第二杆30模具31冲头(习用部分)50基杆51头部60模具61冲头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顶针结构,其具有一基杆10,该基杆10的一端具有一头部11;其改进在于,该基杆10相对于该头部的另一端是利用特殊材质(图中未示)结合一具有耐高温、耐磨耗特性的第二杆20(如图2及图3所示)。
其中,该基杆10是一般钢材。
其中,该第二杆20是碳化钨材质。
其中,该特殊材质是黄铜或其它金属材质。
其中,该基杆10与该第二杆20的结合方式分别通以电流产生高温,并利用高周波热熔,再将该基杆10及第二杆20施以反向高压旋转,使该基杆10与第二杆20的端部结合(如图4所示)。
藉由以上的组合构成,请续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组装者可将本实用新型运用于一般模具30用的冲头31上(如图5及第六图所示);而本实用新型之基杆10主要是一般钢材,且第二杆20是碳化钨材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顶针大部份仍是一般钢材,仅少部份利用碳化钨材质,故在具有较佳使用硬度的前题下,可适当降低成本;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基杆10与第二杆20的结合方式,是分别于两者的结合端部施以特殊材料,并分别通以电流产生高温,利用高周波热熔,再将基杆10及第二杆20施以反向高压旋转,使基杆10与第二杆20的端部结合(如图4所示),急速冷却后,再施以回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部分,使之结合为一体,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顶针之基杆10与第二杆20之间即可产生极佳的结合效果,不致因外力的作用而断裂,故本实用新型利用碳化钨的结合使得整个顶针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并具有较佳的耐磨耗、高强度特性,深具实用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之顶针结构不仅可运用于一般模具用的冲头,另外,亦可作塑料成型机内的塑料用顶料销,或者为输送带的轴承,同样具有前述的使用成效,整体的适用性极为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顶针结构,其具有一基杆,该基杆之一端具有一头部;其特征在于该基杆相对于该头部的另一端是利用特殊材质结合一具耐高温、耐磨耗特性的第二杆。
专利摘要一种顶针结构,其具有一基杆,该基杆的一端具有一头部;其改进在于,该基杆相对于该头部的另一端是利用特殊材质结合一具有耐高温、耐磨耗特性的第二杆。其中,该基杆与该第二杆的结合方式系分别通以电流产生高温,并利用高周波热熔,再将该基杆及该第二杆施以反向高压旋转,使该基杆与该第二杆的端部结合。其中,该基杆是一般钢材。其中,该第二杆是碳化钨材质。其中,该特殊材质是黄铜或其它金属材质。藉此,使整体具有较佳的强度,且可提高使用寿命,并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3K11/16GK2915316SQ2006200131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朱恩德 申请人:朱恩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