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72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钢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
的制型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用钢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 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 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等大跨结构、高层和 超高层建筑等。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 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工字钢和T形钢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 筑的需要。其中,工字钢主要有上腹板、下腹板和主筋组成。然而现有的工字钢的主筋一般 都是平钢板,其与上腹板、下腹板构成的工字钢的强度不够大,如果需要增加其强度只有增 加主筋的高度和厚度。这样一来比较浪费钢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通过该设备制造 出一种强度高的主筋,提高工字钢的强度,节省钢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包括 机架、下部设有凸起的上模、上部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的下模、第一液压缸、液压泵、 马达、控制箱、上部安装有第一辊子的辅助支架、导向轮,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机架 的底部上方,所述下模的下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上,所述上模的上部与 所述机架顶部下方相连且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 的右侧,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的上部边缘且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辊子上 方,所述液压泵和马达均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的底部上方,所述液压泵与所述第一液压缸 相连,所述马达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上且与所述马达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所述机架的左侧还设有轨道,所 述轨道上安装有带有滚轮的小车,所述小车上安装有第二辊子。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还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上模) 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机架顶部下方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机架的 顶部下方,所述上模的上部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所述上模的凸起是两个相互之间 有间隔的三棱锥体,所述下模的凹槽呈等腰梯形,所述下模的左侧设有用于定位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所述上模的凸起是两个相互之间 有间隔的瓦楞形柱体,所述下模的凹槽为3个呈瓦楞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还包括第三辊子,所述第三辊子 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辊子正上方,且所述第三辊子与所述第一辊子之间
3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三辊子之 间的距离为0. 5 6mm。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所述上模的凸起是两个相互之间 有间隔的瓦楞形柱体,所述下模的凹槽为3个呈瓦楞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具有下部设有凸起的上模、上部设 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的下模、下模的下部安装在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上,当使用时,第 一活塞杆推动下模向上模移动,从而将平板钢板压制成与上模和下模的形状对应的弯曲钢 板,利用这种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与同规格的平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相比,其强 度提高了,而加工同样强度的工字钢的情况下,使用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比使用平 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节省很多材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一步示 意图; 图4b为图4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4c为图4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4d为图4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四步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一步 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5c为图6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一步 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6c为图6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一步 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7c为图7a中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工作过程的第三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包括机架1、下 部设有两个相互之间有间隔的三棱锥体的上模2、上部设有与三棱锥体配合的呈等腰梯形 的凹槽的下模3、第一液压缸51、液压泵53、马达54、控制箱55、上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辊子41的辅助支架4、四个导向轮6、轨道7、带有四个滚轮81的小车8和第二辊子10。其中,第 一液压缸51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上方。下模3的下部安装在第一液压缸51的第一活 塞杆52上,下模3的左侧设有用于定位的斜面301。上模2的上部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下 方且上模2位于下模3的正上方。辅助支架4安装在机架1的右侧。四个导向轮6两两对 应安装在辅助支架4的上部边缘,且每个导向轮6的位置略高于第一辊子41 ,导向轮6用于 定位钢板,以便于钢板在第一辊子41上沿直线运动。液压泵53和马达54均安装在辅助支 架4的底部上方,液压泵53通过管道56与第一液压缸51相连,马达54与液压泵53相连, 控制箱55安装在辅助支架4上且与马达54相连。轨道7上安装有带有滚轮81的小车9, 小车9上安装有第二辊子10。轨道7安装在在机架1的左侧。 参考图4a、图4b、图4c和图4d,为本实施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的 工作过程。首先,在开启马达54后使钢板沿着第一辊子41向右移动,使之处于上模2和下 模3之间,其次,按下控制箱55上的压制按钮,下模3在第一活塞杆52的推动下向上模2 移动,从而压制钢板,然后,按下控制箱55上的开模按键,下模3在第一活塞杆52的带动下 恢复原位,最后,将钢板上压制成型的部分挪出,并使钢板的压制成型的部位最右侧的斜坡 卡在下模3的斜面上,以便于下一次压制定位,使压制出的钢板的形状均匀一致,如此反复 即可连续压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上模2和下模3的形 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图6a、图6b和图6c所示,上模2 的凸起可以为相互之间有间隔的瓦楞形柱体,下模3的凹槽为3个呈瓦楞形的凹槽。其中, 最左端的一个瓦楞形的凹槽用于定位,其他的两个用于压制。其压制过程亦如图6a、图6b 和图6c所示。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不仅如此,如图5a、图5b和 图5c所示,为了减轻钢板在被压制后恢复形变对下模3造成冲击磨损,在上模2与机架1顶 部下方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第二液压缸51',同时在辅助支架4的顶部边缘上还安装有三 个第三辊子ll,且第三辊子11位于第一辊子41正上方,其间的间隙一般为0. 5 6mm,即 一个被压制钢板的厚度。第二液压缸51'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下方,上模2的上部安装在 第二液压缸51'的第二活塞杆52'上。压制时第一活塞杆52推动下模3向上移动,第二活 塞杆52'推动上模2向下移动,即下模3、上模2相向移动压制钢板,由于钢板向上向下均受 力,这样,压制完后钢板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对下模3和上模2冲击摩擦就会很小。同样, 这种上模2、下模3相向移动压制的方案中的下模3和上模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图7a、 图7b或图7c所示,上模2的凸起可以为相互之间有间隔的瓦楞形柱体,下模3的凹槽为3 个呈瓦楞形的凹槽。其中,最左端的一个瓦楞形的凹槽用于定位,其他的两个用于压制。其 压制过程如图7a、图7b和图7c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具有下部设有凸起的上模、上部设 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的下模、下模的下部安装在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上,当使用时,第 一活塞杆推动下模向上模移动,从而将平板钢板压制成与上模和下模的形状对应的弯曲钢 板,利用这种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与同规格的平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相比,其强 度提高了,而加工同样强度的工字钢的情况下,使用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比使用平 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节省很多材料。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下部设有凸起的上模(2)、上部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的下模(3)、第一液压缸(51)、液压泵(53)、马达(54)、控制箱(55)、上部安装有第一辊子(41)的辅助支架(4)、导向轮(6),所述第一液压缸(51)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上方,所述下模(3)的下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液压缸(51)的第一活塞杆(52)上,所述上模(2)的上部与所述机架(1)顶部下方相连且所述上模(2)位于所述下模(3)的正上方,所述辅助支架(4)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右侧,所述导向轮(8)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4)的上部边缘且所述导向轮(6)位于所述第一辊子(41)上方,所述液压泵(53)和马达(54)均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4)的底部上方,所述液压泵(53)与所述第一液压缸(51)相连,所述马达(54)与所述液压泵(53)相连,所述控制箱(55)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4)上且与所述马达(54)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 的左侧还设有轨道(7),所述轨道(7)上安装有带有滚轮(81)的小车(9),所述小车(9)上 安装有第二辊子(1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 液压缸(51'),所述上模(2)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缸(51')与所述机架(1)顶部下方 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51')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下方,所述上模(2)的上部安装在 所述第二液压缸(51')的第二活塞杆(5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2)的凸起是两个相互之间有间隔的三棱锥体,所述下模(3)的凹槽呈等腰梯形, 所述下模(3)的左侧设有用于定位的斜面(301)。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2)的凸起是两个相互之间有间隔的瓦楞形柱体,所述下模(3)的凹槽为3个呈 瓦楞形的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 辊子(ll),所述第三辊子(11)安装在所述辅助支架(4)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辊子(41)正上 方,且所述第三辊子(11)与所述第一辊子(41)之间有间距。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 子(41)和所述第三辊子(11)之间的距离为0. 5 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高强度钢结构的制型设备,该设备具有下部设有凸起的上模、上部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的下模、下模的下部安装在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上,当使用时,第一活塞杆推动下模向上模移动,从而将平板钢板压制成与上模和下模的形状对应的弯曲钢板,利用这种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与同规格的平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相比,其强度提高了,而加工同样强度的工字钢的情况下,使用弯曲钢板作为工字钢的主筋比使用平板钢作为工字钢的主筋节省很多材料。
文档编号B21D13/02GK201524722SQ20092017324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周建刚, 周建忠, 周盛强 申请人:周建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